一、希望孩子养成自律的说说
1、在《新纲要》中也明确指出要以多种方式引导孩子学习自律,针对孩子的年龄特点,我们可以采取一些具体的措施和方法:言语教育法:通过成人的讲故事、谈话、讨论等方式向幼儿讲清一些简单的道理,帮助幼儿分清是非,辨别好坏,知道什么是应该做到的,什么是不应该做的和应该怎样做,初步明白什么是正确的行为,什么是错误的行为
2、3) 人生伟业的建立,不在能知,乃在能行。
3、自我控制是最强者的本能。——萧伯纳
4、孩子从小其实是具备专注力的,就如小孩可以专注地玩一块石头或者一张纸巾很长时间,而且是浑然忘我的境界。用《心流》的作者说法,小孩其实是很容易进入到心流的境界,忘却时间忘却自我浑然投入。
5、这句话应该是小时候妈妈对我说的。让我思想有一个巨大的转变:由被动转为主动。以后做事情,我都会从主动要去做去思考,我要学习,我要改变,我要提升自己……
6、为什么总有些人,在欲望的冲击,依然能克制自己,做出长远的、最理性的选择?脑神经科学证明,这正是因为这类人的前额叶皮层功能更加强大!
7、最近朋友推荐给小主一套书,名字叫《少有人走的路》。
8、最后说说,可以有长长的红色清单吗?可以有“绝对不能做”的事吗?
9、请投稿至邮箱:dachengzi@mykylin.net
10、此书的作者:M.斯科特.派克是美国著名作家、医学博士、心理治疗大师。他写的这本《少有人走的路》曾在美国最著名的《纽约时报》畅销书排行榜上连续上榜近二十年,创造了出版史上的一大奇迹。
11、因为觉得孩子不自觉,所以要加以控制;因为是外来的控制,所以孩子反感并予以反抗;因为有反抗,所以家长感觉到控制受到威胁,必须升级,改为吼;因为吼叫扼杀了所有的内在动机和自律,孩子变得更加厌恶学习;因为孩子对学习更加厌恶,家长的不安全感进一步升级,决定施加更严格的控制。这就是恶性循环的不断升级。
12、人生不能懒惰,更不能懒于梳理那些堆积的负面情绪,要常常提醒自己、警示自己,人生不只需要自律,还需要自尊、自立。习惯的养成非一朝一夕,生活充满了懒惰的诱惑。一个管不住自己的人,永远驾驭不了别人!一个真正非常优秀的人,他们的过人之处全在你看不到的地方,是自律!
13、人生只有一次,不要总演配角。就算不是最耀眼的一个,也要做最独特的一个。
14、阅读|国学|科学|英语|亲子游|自修
15、——罗曼?罗兰7) 生活的全部意义在于无穷地探索尚未知道的东西,在于不断地增加更多的知识。
16、哪些练习可以更好地锻炼“前额叶皮质”?
17、2) 未曾失败的人恐怕也未曾成功过。
18、然而,随着小孩年龄的增长,很多时候,专注力却在下降,原则上来讲,随着年龄的增长,小孩应该有更强的自控力,但是,事实上,我们的孩子专注力却在下降,就如很多家长投诉自己孩子做作业磨磨蹭蹭东张西望就能知道。
19、培养孩子的自律能力,其中的“自”和“律”都很重要。过去,中国家长们很重视“律”,就是给孩子定规矩、严要求。一旦离开了大人的监管,有的孩子由于惯性、由于听话,能继续表现好;有的孩子由于被压制太久或有逆反心里,就需要更多的放松来平衡一下。
20、——卢梭6) 把握好情绪:人开心的时候,体内就会发生奇妙的变化,从而获得新的动力和力量。
二、希望孩子自律的评价语
1、成功与不成功之间有时距离很短——只要后者再向前几步。
2、相对行为自律,心理自律就难得多了。行为自律只要家长用心花时间,是可以给孩子慢慢培养出来的,但心理自律就不是那么简单了。
3、做一个自律的人,才能通过有效地自我管理,理清生活中的枝枝蔓蔓,让生活井然有序又自在轻盈,活成自己喜欢的样子...
4、为人父母最重要的是引导孩子学会独立思考 、独立决断、 为自己负责。 充分释放孩子自我完善的内驱力 ,身体力行 ,体验成长的困惑与获得成长的勇气 。
5、律师、投资人的底层逻辑、人生经验与财富密码
6、你到底是想要一个遵从命令的孩子,还是一个能够进行自我控制自我管理的孩子?这两条路很不一样。用控制命令的方法去管教,短期很容易见效,一切都显得那么“完美”,孩子不会犯错。但是父母能管到什么时候呢?这样的孩子,会出现两种可能,一种是变得惟命是从,不敢自己拿主意,没有自己的想法,一辈子都需要听从别人的意见;另一种是变得特别叛逆,比如在青春期会突然“觉醒”,不想受到控制了,走向另外一个极端,父母的话一句都不想听了。因此,控制的教养方式也许短期会见效,但是早晚会陷入麻烦。只不过是把今日的麻烦拖延到了今后,变成一个更大的麻烦。
7、自律的人表现之一就是时间管理能力,他能明确的知道自己在一天时间内必须要做到哪些事情。
8、最后,想要让孩子真正做到自律,就需要学会只在关键的事情上培养孩子自律。因为人的意志力往往是有限的,而自律需要克服懒惰、对抗人性,会消磨掉大量的意志力。所以我们每次信誓旦旦的立下新年目标,结果大部分情况就是说说而已,转头就忘得烟消云散了。
9、培养自律,也就是自控力强的孩子,从三岁开始,你必须要把孩子的主动权还给孩子,因为自控力和学习英语、学开车是一样的,只有不断的激发,不断的练习,才能够让孩子的理性脑也就是大脑的前额叶掌握话语权对抗各种各样的冲动,方法说起来特别简单,抓住一切机会,尽量让孩子自己做选择,只要孩子自己做了一次的选择,理性脑就得到了一次锻炼,自控力也就这样一步一步练就了。
10、请一定要记得关注+☆星标☆我哟!比心~
11、最长的莫过于时间,因为它永远无穷尽,最短的也不莫过于时间,因为我们所有的计划都来不及完成。
12、培养孩子学会自律,需要投入足够的时间。如果不把精力用在孩子身上,与孩子相处的时间少得可怜,就无法深入的了解他们的需求,并找到培养他们的适当方法。多少家长下班后躺在沙发上看着电视或者打着游戏,然说嘴里对孩子说着:“赶紧做作业,要认真啊,别分心!”孩子看着你的行为,如何能自律自己的行为呢?当孩子成绩不好,或者犯下错误时,他们就会把满腔怒火发泄到孩子身上,不是打,就是骂。他们根本不愿意去研究问题的本质,也不考虑什么样的教育方式才算适合。父母习惯用严厉的体罚教训孩子,本质上不是教育,而是发泄自己心中的怨气和不满!
13、 那些我们真心许下,并为之努力的愿望终将实现!这条路上我们并不孤单。
14、只有尝试过,努力过,坚持过,才能有收获。一分耕耘,一分收获,只有努力了,才能绽放出成功的花朵。只要功夫深,铁杵磨成针。我相信,只要我朝着这个理想努力奋斗,坚持不懈,那么,我就一定会成功!
15、早在1995年,哈佛大学心理学教授丹就发现,大脑的前额叶皮层不但负责逻辑思考和短期记忆储存,同时还负责抑制原始冲动。
16、如果你不能在我跌倒时拉我,你又凭什么和我分享我重
17、•孩子的一场假性近视“风波”
18、 规划我的路,一步一步走,不去用嘴说,而是用心做。
19、这个方法看似简单,但操作起来很麻烦。因为孩子暂时不能独立生活,思考能力也并不完善。所以就需要父母适当的帮助!
20、可以断言。父母的爱,决定这家庭的教育的质量。充满爱的家庭教育带来幸运,缺乏爱的教育只能制造问题。富有爱心的家庭,善于审视孩子的需求,并作出理性的判断。当孩子面临痛苦抉择时,他们会真心实意与孩子一块儿去经受痛苦和折磨,而孩子也能领悟到父母这片苦心!如果你和孩子是对立面,就要像监工和工人的关系,孩子永远从内心是抵触的,如果你能和孩子保持一致性,愿意和孩子一起承受痛苦,孩子才会真正体会父母的苦心!他们会提醒自己:“既然爸爸妈妈愿意陪着我忍受痛苦,痛苦就不见得那么可怕,而且也未必是太坏的事。我也应该承担责任,面对属于自己的痛苦。”——这就是自律的起点。
三、希望孩子努力做一个自律
1、思考行动坚持自律牢记这四点让你成为你想要的自己。
2、早教,最重要的是让孩子“玩”
3、道理也许懂,可是生活中却还是有不少人,无法消除对错误的恐惧,哪怕是微不足道的小错误。为了避免犯错,他们代劳、包办、控制,看上去一切都在掌控之中,但其实这是“饮鸩止渴”。孩子早晚有一天要独立展翅高飞,我们到底是锻炼他的飞行能力,给他一双能够自由翱翔的强有力翅膀?还是不让他进行飞行锻炼,折断他的翅膀呢?
4、没有口水与汗水,就没有成功的泪水。
5、然后,我们就来讨论最常见的,中间的黄色部分。我们有某种安排,但孩子的选择与我们不一致。如何处理这种分歧?
6、首先还是要从家长身上找原因,找榜样。
7、生气是拿别人的错误惩罚自己。
8、自律贵在坚持。荀子曾说过:“锲而不舍,金石可镂”。任何成功都源于坚持、贵在有恒。自律习惯的养成,必定是一个“咬定青山不放松”、锲而不舍的过程。在未来的大学四年里,你们总会遇到各种难题、诱惑和挑战,希望你们学会平静地去接受自己不适应的环境,学会勇敢地去改变自己能够改变的现象,不能因为沉迷于上网、打游戏而耽误学业,不要以为没有家长的督促就可以随意放纵,不要因为暂时的困难和挫折而失去信心,更不要因为社会上所谓的“潮流”和“忽悠”而迷失方向。其实,一个真正自律的人,不在于要征服什么,而是能承受什么;不在于一定要去做成什么,而是要去坚持什么。能坚持下去的自律,都会成为蜕变的契机
9、13) 人之所以能,是相信能。
10、儿童心理学教授把这项能力,命名为“自我调控能力”。
11、父母的“无微不至”,其实是一种控制
12、最后说一句,拥有自律性有什么样的好处。一个能够自控的人,在自己的人生中具有了更多的掌控力,能够减少对未知的恐惧和不安全感,能够减少周围环境变化导致的无力感。无论是健康管理、学习管理、情绪管理、关系管理,具有自控性的人都能够不断取得进展,而随着时间的积累,这样的进展会变为令人惊喜的成就。
13、学习也不是一件难事,只要你能沉下心听讲,静下心作业。试试看吧,也许你也能成为学习的主人。
14、9) 环境不会改变,解决之道在于改变自己。
15、树立好的榜样:大人可以给孩子讲一些名人从小听话的故事,让孩子说说你从故事中知道了什么,也可以用孩子身边听话的孩子做榜样,引导孩子效仿故事中的人物和身边的孩子,做个懂道理的孩子。
16、清华本硕。两年“发展与教育心理学”专业学习
17、贪侈会破坏人们的心灵纯质,因为不幸的是,你获得愈多,就愈贪婪,而且确实总感到不能满足自己。——安格尔
18、把孩子当蜗牛养,孩子舒服了,我也神清气爽了
19、那么,这两种情况的区别是什么呢?
20、延迟满足是指为了培养孩子更多关注未来收益,而不是当下的即时反馈。
四、希望孩子有自律心的说说
1、养成有个过程,开始阶段、发展阶段直到最后形成文明礼仪,不同的阶段要区别对待开始阶段我认为主要靠他律,往后主要靠自律。具体的资料可以百度或者谷歌一下相关的人文资料。
2、所以在培养孩子自律的这件事上,需要先给孩子足够的自由,让孩子能为自己做主,这样孩子才可以拥有高自尊。而有幸福快乐的童年的孩子,也会更加热爱生活,对未来满怀期待,在当下对自己有更高的要求。这是自律的内在驱动力来源,也是实现自律的基础。
3、给孩子的生活一份自律,陪伴他,监督他快乐成长,让他的人生走向正确的道路!
4、一定会有人说说起来简单,可家长每天那么忙,哪有那么多时间让孩子慢慢想,更何况孩子的选择经常是不合理的,总不能袖手旁观吧?说得很对,今天我就帮你做个分类,并且告诉你不同的情况该怎么做。事情有三类,完全可以让孩子自己做主的绿色事件,有分歧但可以和孩子讨论的黄色事件,必须由父母决定的红色事件。
5、不把精力用在孩子身上,与孩子相处的时间少得可怜,就无法深入了解其需要,就不知道他们在自律方面还需要哪些条件
6、结果显而易见,相信所有的父母都会选择第一种。
7、每周五晚9点,在麒麟小主与你相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