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蜀道难中写子规的句子
1、芳春平仲绿,清夜子规啼。
2、(1)蚕丛、鱼凫:传说中古蜀国的两个国王。扬雄《蜀王本纪》:“蜀王之先名蚕丛、柏灌、鱼凫、蒲泽、开明。是时人民……不晓文字,未有礼乐。从开明上至蚕丛,积三万四千岁。
3、朝避猛虎,夕避长蛇;磨牙吮血,杀人如麻。——唐·李白《蜀道难》
4、我们再回头看下:“扪参历井仰胁息。以手抚膺坐长叹,问君西游何时还?畏途巉岩不可攀,但见悲鸟号古木,雄飞雌从绕林间。又闻子规啼夜月。”这些诗句似乎进入了七言诗的规则当中,忽然又用“愁空山”把七言收住,进入另外一个不同的节奏,有点像交响诗,每一段带我们体验不同的风景。“又闻子规”是平铺直叙,“啼夜月”令人想到很多民谣。这里描述的是一个很苍凉的景象。“愁空山”与“啼夜月”刚好相对,所以这三个字不突兀,和前一句形成了对仗。在荒凉的山里,看到一轮月亮出来,听到鸟的叫声,在山路上时常会看到这种场景。我一直觉得教会我读李白的不是学校,而是山水。
5、《蜀道难》是中国唐代大诗人李白的代表作品。此诗袭用乐府旧题,以浪漫主义的手法,展开丰富的想象,艺术地再现了蜀道峥嵘、突兀、强悍、崎岖等奇丽惊险和不可凌越的磅礴气势,借以歌咏蜀地山川的壮秀,显示出祖国山河的雄伟壮丽,充分显示了诗人的浪漫气质和热爱自然的感情。
6、(1)蜀道之难,难于上青天(重点字:蜀)
7、李白在《蜀道难》中引用神话传说来描述蜀地与秦塞的连接,其诗曰:地崩山摧壮士死,然后天梯石栈相钩连。
8、(5)郁乎苍苍下有冲波逆折之回川(重点字:苍)
9、(2)剑阁峥嵘而崔嵬(重点字:崔、嵬)
10、地崩山摧壮士死,然后天梯石栈相钩连。
11、(31)《蜀道难》中通过动作描写和神态描写来表现蜀道之高的句子是“扪参历井仰胁息,以手抚膺坐长叹”。
12、(16)李白的《蜀道难》中用“上有六龙回日之高标,下有冲波逆折之回川”两句写出了蜀道的山之高,水之曲。
13、诗中夸张叙说蜀国开国历史渺远,长期不与外界交通两句是:尔来四万八千岁,不与秦塞通人烟。
14、张中行先生为一幅国画题联,上联是“何处少墨同多墨”,下联如从《琵琶行》中选句,应是“此时无声胜有声”。
15、(6)春江花朝秋月夜(重点字:朝)
16、(3)枯松倒挂倚绝壁砯崖转石万壑雷(重点字:壑)
17、诗人不但把夸张和神话融为一体,直写山高,而且衬以“回川”之险。唯其水险,更见山势的高危。诗人意犹未足,又借黄鹤与猿猱来反衬。山高得连千里翱翔的黄鹤也不得飞度,轻疾敏捷的猿猴也愁于攀援,不言而喻,人行走就难上加难了。以上用虚写手法层层映衬,下面再具体描写青泥岭的难行。
18、(39)运用夸张极言山峰之高、绝壁之险,渲染惊险的气氛的句子:连峰去天不盈尺,枯松倒挂倚绝壁。
19、淘宝店铺:中新智尚图书专营店
20、锦城虽云乐,不如早还家。
二、蜀道难句式特点分析
1、(61)李白在《蜀道难》中提到蜀中要塞剑阁崔嵬高峻,有着“一夫当关,万夫莫开”的险要地势。
2、(4)凝绝不通声暂歇(重点字:暂、歇)
3、诗中的主旨句是:蜀道之难,难于上青天。贯穿全诗、反复咏叹、借以极言蜀道高峻艰险,慨叹蜀地形势多变的句子是:蜀道之难,难于上青天。
4、诗中借林间鸟鸣来渲染蜀道荒寂凄清意境的两句是:但见悲鸟号古木,雄飞雌从绕林间。
5、(2)低眉信手续续弹嘈嘈切切错杂弹(重点字:嘈)
6、“地崩山摧壮士死,然后天梯石栈相钩连.”由历史讲到今日蜀道的来历,引入五丁开山的神话故事.“五丁开山”,始有人迹可至的“蜀道.”既称“天梯”、“石栈”,其险难程度,不言而知.如此得见地理的险峻,开路之艰难,这为蜀道蒙上了一层神秘的彩,烘托出艰险奇异的气氛.
7、乙、此诗是为躲避安史之乱逃亡至蜀的唐玄宗李隆基而作,劝喻他归返长安,以免受四川地方军阀挟制;
8、李白在《蜀道难》一诗中,“但见悲鸟号古木,雄飞雌从绕林间。又闻子规啼夜月,愁空山”为我们渲染了旅愁和蜀道上空寂苍凉的环境气氛,再一次有力地烘托了“蜀道之难,难于上青天”之情状。
9、说蜀道的难行比上天还难,这是因为自古以来秦、蜀之间被高山峻岭阻挡,由秦入蜀,太白峰首当其冲,只有高飞的鸟儿能从低缺处飞过。太白峰在秦都咸阳西南,是关中一带的最高峰。
10、补写出下列名句中的空缺部分。
11、(3)银瓶乍破水浆迸铁骑突出刀枪鸣(重点字:浆)
12、地崩山摧壮士死,然后天梯石栈相钩连。——唐·李白《蜀道难》
13、诗中李白用夸张手法写登上顶峰以后的情形,极言山之高峻险拔,让人感到惶悚不已以的两句是:扪参历井仰胁息,以手抚膺坐长叹。
14、(1)可以横绝峨眉巅然后天梯石栈相钩连(重点字:钩)
15、《蜀道难》借用神话,结合想象和夸张写出蜀道高险的是:上有六龙回日之高标,下有冲波逆折之回川。(相传太阳神曦和驾六龙(即太阳)行驶高空。这里指蜀地高峰也太阳也要绕路)
16、(44)李白《蜀道难》中多运用夸张描写,“连峰去天不盈尺”极言山峰之高,“枯松倒挂倚绝壁”极言绝壁之险,渲染了惊险的气氛。
17、3扪(mén)参(shēn)历井仰胁息,以手抚膺坐长叹
18、山崩地裂,埋葬了五位开山英雄壮士,这样以后高险的山路和栈道才相互勾连。
19、写出下列诗句的上句或下句。
20、李白在《蜀道难》一诗中,开篇以蜀地方言咏叹点出主题,为全诗奠下雄浑感情基调的句子是“噫吁嚱,危乎高哉!”。
三、蜀道难句子填写
1、李白在《蜀道难》一诗中,“尔来四万八千岁,不与秦塞通人烟。”表示自古以来秦、蜀之间少有往来。之所以如此,就是因为“西当太白有鸟道,可以横绝峨眉巅”,进一步表明秦、蜀之间为高山峻岭所阻挡。
2、(45)李白在《蜀道难》用夸张的手法写蜀道高与天齐,险似绝壁的句子是“连峰去天不盈尺,枯松倒挂倚绝壁”。
3、(3)别时茫茫江浸月唯见江心秋月白(重点字:浸)
4、诗中运用夸张直言山峰之高、绝壁之险,渲染惊险的气氛的句子:连峰去天不盈尺,枯松倒挂倚绝壁。诗中劝喻朋友到蜀地后不要贪恋享乐要早离是非之地、尽快回来的两句是:锦城虽云乐,不如早还家。
5、子规独抱区区意,血泪交零晓未休。
6、噫吁嚱,危乎高哉!蜀道之难,难于上青天!
7、《蜀道难》中用群峰距离天很近,古松只能倒挂在绝壁上的画面表明山峰之高的两句是:连峰去天不盈尺,枯松倒挂倚绝壁。
8、(4)别有幽愁暗恨生(重点字:幽)
9、《劝学》中表达出学生可以超过老师或后人超过前人的思想的语句是:青,取之于蓝,而青
10、章法结构的巧妙。诗人创造性地继承了古代民歌中常见的复沓形式(又称反复),主旨句“蜀道之难难于上青天”凡三见:开头、中间、结尾各出现一次。,第一次,由隔绝之久,惊呼开辟之难,第二次由山势之危,忧惧度越之难,第三次由战祸之烈,悔恨安居之难。由此自然形成了以主旨句贯穿始终、内容层层深入的格局,使人产生一叹之不足而至于再,再叹之不足而至于三的感受。
11、(4)安能摧眉折腰事权贵使我不得开心颜(重点字:摧)
12、(34)李白《蜀道难》中“扪参历井仰胁息,以手抚膺坐长叹”两句运用夸张的手法从人的角度极写蜀道之高危。
13、好朋友呵请问你西游何时回还?这蜀道的峭岩险道实在难以登攀!只见那悲鸟在古树上哀鸣啼叫;雄雌相随飞翔在茂密树丛之间。月夜又听到杜鹃凄凉悲啼,在空山中传响回荡,令人愁思绵绵无穷尽!
14、作者以毒蛇猛兽杀人如麻暗喻当地军阀如凭险叛乱则将危害百姓,规劝友人早日离开险地的句子是:朝避猛虎,夕避长蛇。磨牙吮血,杀人如麻。锦城虽云乐,不如早还家。
15、但见悲鸟号古木,雄飞雌从绕林间。
16、第三层:从“剑阁峥嵘而崔嵬”到末尾,写蜀地形势的险要和环境的险恶,表现居留之难.
17、运用侧面烘托的方法描写琵琶女技艺高超、美丽出众的诗句是:曲罢曾教善才服,妆成每被秋娘妒。。
18、李白一生豪迈高节,即使自身如蜀道难一般的走过人生,还是不忘国之大运,这不是转而写实的问题,是他郁积心中早就想抒发的感慨,在此处联想复生,感悟万物的自然之语,等你有了这种心境你自然就知道了!
19、李白《蜀道难》中用“地崩山摧壮士死,然后天梯石栈相钩连”两句写出古代劳动人民付出生命的代价才开凿出一条崎岖险峻的山路的艰辛。
20、“西当太白有鸟道,可以横绝峨眉巅。”太白山上有鸟可以飞过的道路,人过不去,因为全是悬崖峭壁。“横绝”两个字用得极好,写的是峨嵋山的山巅。这里面用鸟类的飞翔,带出俯瞰的角度。太白山在陕西,峨嵋山在四川,这些连绵不断的山峰阻绝了中原与巴蜀的来往,他用鸟的飞翔,来书写这一大片领域。李白的“设身处地”不仅可以将自己设身成妾,还可以设身成鸟。他忽然就变成了那只鸟,然后从鸟的视点来看宇宙中的风景。
四、蜀道难中用典的句子
1、李白在《蜀道难》一诗中,化用西晋张载《剑阁铭》中“形胜之地,匪亲勿居”语句的句子是“所守或匪亲,化为狼与豺”,从而表达了对国事的忧虑与关切。
2、(1)在《蜀道难》一诗中,开篇以蜀地方言咏叹点出主题,为全诗奠下雄浑感情基调的句子是“噫吁嚱,危乎高哉!”
3、浮客空留听,褒城闻曙鸡。
4、他化用西晋张载《剑阁铭》中“形胜之地,匪亲勿居”的语句,劝人引为鉴戒,警惕战乱的发生,并联系当时的社会背景,揭露了蜀中豺狼的“磨牙吮血,杀人如麻”,从而表达了对国事的忧虑与关切。唐天宝初年,太平景象的背后正潜伏着危机,后来发生的安史之乱,证明诗人的忧虑是有现实意义的。
5、诗中李白表示自古以来蜀、秦之间就没有沟通来往的原因以及进一步写出了两地之间被高山峻岭所阻的情状的两句是:西当太白有鸟道,可以横绝峨眉巅。
6、戳上面的180语文关注我们哦!
7、补写出下列名篇名句中的空缺部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