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的位置: 首页 > 心情说说

古诗《华山》(息徒兰圃,秣马华山。——)

一、华山古诗意思

1、息徒兰圃,秣马华山。——嵇康《赠秀才入军·其十四》

2、华山——(宋)寇准只有天在上,更无山与齐。举头红日近,回首白云低。(注释)齐:平齐,即一般高,一样高。回首:回头,低头看。(古诗今译)站在高高的华山之上,只有蓝天在我们的头顶,再没有别的山能与它比高低。抬头仰望苍穹,太阳仿佛近在眼前;低头俯视脚下,只有蒸腾缭绕的云雾在半山腰弥漫。

3、站在峰巅上,抬头看红日,很近很近。回头看白云,只觉得它就在脚下缭绕。

4、泊船瓜洲王安石京口瓜洲水间钟山隔数重山春风绿江南岸明月何照我京口瓜州江隔京口南京隔着几座山春风吹绿江南岸明月候才能照着我故乡

5、焦刘两家要求合葬,于是把两个人合葬在华山旁边。

6、只有天在上面,再没有比此山更高的了。抬头就接近了红日,低头看见白云都在下面。突出了华山的高峻陡峭,气势不凡.

7、树黏青霭合,崖夹白云浓.

8、自古以来,诗词就是一个民族情感的寄托方式,是每个炎黄子孙印刻在骨髓里,流淌在血液里的精神密码和文化财富。

9、《华山》年代: 宋 作者: 寇准只有天在上,更无山与齐。举头红日近,回首白云低。如果是这首,翻译为:只有天比这华山更高了,没有其他山能和华山比高。

10、从今晚开始我们的老师将用温润之声开启诗歌之美,相信声音的魅力,探寻诗的力量与词的深情,体验中华诗词之美!

11、层岩登道几盘空,目及玄微岂意穷。

12、华山畿,华山畿,君既为侬死,独生为谁施?欢若见怜时,棺木为侬开。

13、在本书编著过程中,得到了陕西省渭南市电业局、华阴市电力局、莲花山庄等单位的大力支持和帮助,特致谢忱。

14、荆山已去华山来,日出潼关四扇开。——唐代韩愈《次潼关先寄张十二阁老使君》

15、翘首白云青障外,白云青障万千重。

16、D一幼稚园殷若琪小朋友

17、时值黄梅五月中,临近一句许谁通。

18、一径凌空度岭岗,到来方识此山羊。

19、根据笔者掌握的资料推断,最早在中华山留诗的是康熙年初思南府长宁坝翰林王德本,诗作两首古律如下:

20、前游清兴在,今日复重过。

二、古诗《华山》

1、俯视仰观形色异,人间天上费疑猜。

2、释义:想要登上太华山,与天上的仙人一同游。

3、坐听天乐上方静,行看烟霞袖底飞。

4、瀑布高耸,在这瀑布旁边有一座草堂。

5、天隐也写下不少感怀之作,让人读后倍感伤楚,冥冥之中好像听到大师对无情岁月的一声喟叹:

6、释义:我们的部队于兰圃休息,在青草丰茂的山坡喂马。

7、瀑布五千仞,草堂瀑布边。

8、苍松翠滴留归鹤,清风声传嗓暮鸦。

9、6首诗作隽永清雅,空灵幽远,300年后的今天捧卷再读陡增无限感慨,不禁使人陶醉在平仄的清韵古律之中。

10、钟声似着九天上,梵音延闻五夜中。

11、空斋无酒度清宵,闲与老僧话寂寥。

12、瑞狮起舞环球小,冈凤飞渡北仰观。

13、作者特地指出,这些飞入百姓家的燕子,过去却是栖息在王谢权门高大厅堂的檐檩之上的旧燕.“旧时”两个字,赋予燕子以历史见证人的身份.“寻常”两个字,又特别强调了今日的居民是多么不同于往昔.从中,我们可以清晰地听到作者对这一变化发出的沧海桑田的无限感慨.

14、离亭一宿云山寺,空抱琵琶对月弹。

15、历代文人诗作中的中华山

16、把手牵人行不得,任他痴鸟到南冲。

17、释义:云外千尺的华山,还是无人问津。

18、南峰为华山最险峰,有闻名于世的“长空栈道”。“长空栈道”为元代华山派第一代宗师贺志真为离世修仙,在万仞绝壁上镶嵌石钉搭木椽而建成,喜欢冒险的人们都会在此停留。赶到东峰时已是下午四点多,东峰为华山主峰,岩壁坚固、山峰陡峭、清幽独韵,为隐士高人修道之地,享誉中外的“华山论剑”“下棋亭”就在此。临论剑台,忆金庸武侠巨著《射雕英雄传》,东邪西毒、南帝北丐、

19、荆山刚刚越过华山迎面来,红日东升潼关也四门大开。

20、注释①《华山畿》现存二十五首,属"清商曲辞·吴声歌曲"。这里所选的为第一首,据《古今乐录》,写华山附近一对青年男女的殉情悲剧。华山,在今江苏句容市北。畿,山边。②侬:我,吴地方言。③为谁施:为谁而活下去。施,施用。④欢:对情人的爱称。咏华山只有天在上,更无山与齐。举头红日近,回首白云低。站在华山顶山,只有蓝天在我们的头顶,远远近近的山都在我们的脚下,没有哪座山能与华山一样高一样齐的。抬头看去,看到太阳离我们那么近,回过头看,一朵朵白云低低的飘在山腰间。只有天在上,更无山与齐。举头红日近,回首白云低。——出自宋代:寇准《咏华山》

三、华山古诗翻译注释

1、少华中峰寺,高秋众景归。——张乔《游华山云际寺(一作游少华山甘露寺)》

2、高高云际寺,独自访名僧。

3、深山无历日,岁月几忘迟。

4、yǒnghuàshān《咏华山》sòngkòuzhǔn宋寇准zhǐyǒutiānzàishàng,gèngwúshānyǔqí.只有天在上,更无山与齐。jǔtóuhóngrìjìn,huíshǒubáiyíndī.举头红日近,回首白云低。

5、前缘未缔三生石,往事觅抄几首诗。

6、古诗《咏华山》的意思:华山的上面只有青天,世上更是找不到和它齐平的山。在山顶抬头就能看到红色的太阳有多近,回头看甚至觉得白云都很低。

7、译文:荆山刚刚越过华山迎面来,红日东升潼关也四门大开。

8、天下名山僧占尽,恨不生在古人前。

9、有关中华山天隐禅师最早的记载是康熙48年(1709)县令张其文编撰的《龙泉县志稿》,在山川名胜一目中清楚记载:“中华山,在县城东九十余里。路径深邃幽静,山岩崇峻秀霭。建有古刹一所。门前宽敞,坦周围皆石,大小高低错落入古。当面一石如盘,约高二丈,大如“之”,亦极古雅,石脊、石麓多古梅古树,番上亦多刻游人诗。初春游此,梅香扑鼻,令人尘嚣都捐。门外一望绣壤平畴,郁葱可爱。刹后右侧一石山,高数十丈,僧天隐刻“万古徽猷”四字于顶。知县张其文匾其刹‘居然文华’”。

10、荆山已去华山来,日出潼关四扇开。——韩愈《次潼关先寄张十二阁老使君》

11、 树黏青霭合,崖夹白云浓。

12、返照散余辉,悬岩高丈赤。

13、天隐道崇禅师深得佛法,知音晓律,着有《天隐道崇禅师语录》七卷本,皆以散失。1997年由凤冈政协宣教委编辑的《凤冈历代诗词选》,及1994年版《凤冈县志》均录载有天隐《梅花诗》一首:“湘竹架厨通泉径,烹茶煮水三足崎。万古徽猷高过石,梅花千树岁寒时。”其实这首诗并非天隐原作,前两句是康熙56(1717)年石阡黄良佐游中华山时写下的,编《凤冈历代诗词选》一书时由于冉鸿逵老师误记为天隐诗句。第二句在中华山民间所得,第四句系杜运开老师按韵补上的。

14、层峦泛翠凭栏瞻,飞阁流丹北大观。

15、最早执此说法的是刘天禄在民国27年(1938)的诗作《雨庭寒暄》中,就有天隐禅师是“朱氏之后”或“亡民遗臣”的迹象。刘诗如下:空斋无酒度清宵,闲与老僧话寂寥。问到钵衣夸始祖,曾得冠冕弃前朝。迷津应向禅林问,清福原非宦海消。几度沉吟真如谛,小峦风雨助推敲”。此诗清秀空灵,晶莹如玉,于隽永中泛着一种扑面古意.同时也向我们证明了天隐“皇室说”民国时早有之。不难发现诗中“冠冕”(指做官人的帽子),“前朝”(意指明朝),“宦海”(指官场),就足可证明这一点。后来干国禄老师在他《凤冈军事史略》一书中,就“天隐”、“中华山”、“万古徽猷”之寓意推测道:

16、不知何代开初地,花鸟缤纷集四时。

17、站在山顶上,抬头望去,只见蓝蓝的天、红红的太阳,低头望去,远远近近的山,都变得矮小了,一切都在自己的脚下。

18、追怀旧事情何已,闲步空庭望落霞。

19、时到中华冬不冷,如何十月早梅花。

20、玲珑竹石锁山腰,上绕云根续断桥。

四、华山古诗意思解释

1、一夜盆倾雨,前湫起毒龙。;除了蓝天,远远近近的山,都在自己的脚下。

2、东西植松柏,左右种梧桐。

3、译文华山的上面只有青天,世上更是找不到和它齐平的山。在山顶抬头就能看到红色的太阳有多近,回头看甚至觉得白云都很低。

4、登临顶峰,只有蓝天笼罩着华山之巅,群峰环绕,再没有山峰与华山平齐。站在峰巅上,抬头看红日,很近很近。回头看白云,只觉得它就在脚下缭绕。

5、天隐道崇禅师在中华山开山弘法的影响是深远的,但是由于经过历代浩劫,相关资料大多散失,就连中华山寺庙遗址也无半片瓦砾,只有散落在四处的庙基石料默默承受着300年的无情风雨。由于民众对中华山及天隐禅师始终有一种虔诚的怀想,天隐在民从心中自然升华成高大的精神偶像,并逐渐被人们神化,种种版本的传说便应时而生,其中有关他是明室朱氏之后或亡民遗臣的传闻尤为热闹。

6、愿登泰华山,神人共远游。愿登泰华山,神人共远游。经历昆仑山,到蓬莱,飘飖八极,与神人俱。思得神药,万岁为期。歌以言志。愿登泰华山。——出自魏晋:曹操《秋胡行其二》

7、高眠于峰顶之上,灵药自然成熟,从此头顶再也没有白头发。

8、自住中华寺,年经七八秋。

9、注释①与齐:与之齐的省略,即没有山和华山齐平。②举头:抬起头。李白《静夜思》举头望明月,低头思故乡。③回首:这里作低头,与“举头”相对应。

10、把笔书怀句,载诗吊屈原。

11、译文:西岳(华山)高耸似一位德高望重的老人,群峰在其周围则像他的儿孙。

12、荆山已去华山来,日出潼关四扇开。——《次潼关先寄张十二阁老使君》唐韩愈

13、瀑布五千仞,草堂瀑布边。——唐代贾岛《送田卓入华山》

14、孤怀眠未得,待月上重岗。

15、我老公程快乐是华山人,我自然就成了华山的媳妇。1977年他领我爬了一次华山,华山的奇险陡峭深深地印在了我的脑子里,我对华山充满了敬畏与崇拜。五六年前,快乐提议发挥我俩所长,编一本《华山古诗词》,为社会做一点有益的事,我自然“夫唱妇随”,欣然同意了。

16、译文:三万里长的黄河奔腾向东流入大海,五千仞高的华山耸入云霄上摩青天。

17、华山巍峨胜华山,恰似中岳在此间。

18、关于明清时贵州僧人语录、灯录、诗歌大多辑入民国《贵州通志·艺文志》,其中就录载黔中禅师语录30种,方外诗12部。同时《播雅》、《黔诗记略·后编》均录载有禅僧作品,令人叹息的是却未收录天隐的作品。在辑录黔地僧人语录为主的《嘉兴藏》一书中,共收入黔地僧人作品18种94卷,如《丈雪语录》、《敏树语录》(天隐的师父)、《赤松语录》(天隐的师弟)等18人。未录入的却有《天隐语录》、《语嵩语录》、《半月语录》等24人。值得庆幸的是虽历经了300多年,天隐诗作仍有近100首存世,不得不说这是一种造化。

19、再多的留恋也得归返,沿着唯一的石梯步向北峰下行,沿途的路很崎岖,特别是那接近90度的“天梯”,既危险极富挑战又考验胆识和体力。中午过后终于到达了北峰,因此前来过这里,未作过多的停留便乘索道下山了。

20、华山畿,华山畿,君既为侬死,独生为谁施?——佚名《华山畿·君既为侬死》

五、华山的诗意

1、何时抛俗虑,长与白云游。

2、民国27年(1938)冬月中旬,乡贤刘天禄欣游中华山,初冬时节,林木萧索,他不禁情思绵绵,写下了5首律诗,以抒无限幽情:

3、迷津应向禅林问,清福原非宦海消。

4、中有双飞鸟,自名为鸳鸯。

5、一夜倾盆大雨之后,山前水潭的瀑布好似惊人的巨龙。

6、作为幼儿园,开启孩子的诗词启蒙,是我们当下送给孩子最好的教育,给孩子读诗,也许他们听不懂,但中华音韵的平仄之美和古典文学的意境之妙必将滋润他们的一生。我们从浩如烟海的中国古代诗歌中,按从易到难的顺序排列,挑选适合孩子的诗歌,辅以孩子也能听懂的解释和有趣的故事。

7、《华山》是北宋政治家、诗人寇准7岁时写的,布局严谨,很有章法。上联以华山为基准,表现天字、群山与华山的关系,突出华山高耸峭拔。下联以“我”为中心,先写抬头仰望,再写回首俯瞰,所见景象,色彩明丽,气势非凡。《华山》很有气势,颇具内涵。少年寇准的内心追求与华山奇景不谋而合,于是壮丽的诗篇脱颖而出。

8、(原文)华山——(宋) 寇准 只有天在上,更无山与齐。举头红日近,回首白云低

9、二月草青山断黄,桃花开遍李花香。

10、(这些树)条条树枝互相覆盖着,片片叶子互相连接着。

11、“举头红日近,回首白云低。”这两句意思是说,当你站在高高的山顶的时候,抬起头来仰望苍穹,红日仿佛就在你的头顶上;低头俯瞰脚下,蒸腾的云雾正在半山腰缭绕弥漫。“红日”后之“近”字,“白云”后之“低”字,都极有力地衬托了华山的高耸与陡峭。

12、东峰是华山观日出的最佳点,在东峰唯一的住宿点开好房间后暮色已近,这时游客大都下山。坐在旅馆门前的石阶上,凉风习习、万峰归静、山谷青翠,看晚霞渐渐归隐,红尘凡事已不再记起,只享这片刻宁静!深夜,听到外面有悉悉索索的声音,开门一看,原来是没能开到房间的游人租上棉大衣在过道里等候天明。

13、春梦缠绵,不知不觉天已经亮了,醒来之后只听见处处是鸟儿的欢声鸣叫,昨晚一夜的刮风下雨,谁知道有多少花被打落了

14、慎思父母够劳重,珍重时归去省亲。

15、好洁烦襟极延赏,直欲无言开禅机。

16、问到钵衣夸始祖,曾得冠冕弃前朝。

17、怪石葳葳狮倦仗,崇岩泛峙凤飞来。

18、扬子江头望渡头,水光山色共悠悠。

19、怅望白云青障外,教人宁不步迟迟。

20、译文:荆山刚刚越过华山迎面来,红日东升潼关也四门大开。

六、华山古诗意思

1、朔风吹凛凛,六出遍天涯。

2、白话文释义:我们的部队于兰圃休息,在青草丰茂的山坡喂马,在水边的原野用石弹(磻)打鸟,在长河里钓鱼。一边目送着南归的鸿雁,一边信手挥弹五弦琴。一举一动都悠然自得。

3、此诗写道中华山巍峨俊秀,胜似中岳华山,最可贵的是末联中讲到天隐禅师留迹“万古徽猷”石刻,为我们进一步证明是天隐手迹无疑。好友胡琏步其韵律,和诗一首:

4、释义:荆山刚刚越过华山迎面来,红日东升潼关也四门大开。

5、《华山畿·君既为侬死》;南北朝:佚名;华山畿,华山畿,君既为侬死,独生为谁施?欢若见怜时,棺木为侬开。;译文华山畿啊,华山畿,你既然已经为了我死,我独自一人又怎会苟活?

相关说说

回到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