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的位置: 首页 > 经典文案

断舍离读后人生感悟(88句文案)

一、断舍离读后感说说

1、第三要舍弃将就的心理。

2、花了几个小时把这本书读完后,第一个想法就是想马上行动起来,之前按照自己对断舍离的理解,把房间粗略都清理了一遍,能够扔的舍的扔了一些,发现扔出去后,心情好舒畅,读完后,准备进行第二轮的房间断舍离,然后按照书里写的进行实践。

3、告别了乱糟糟的衣柜,最享受的事情就是看到整齐的衣服,心情一下子也好起来了。

4、大约是在今年1月份的时候,我已经看过了《断舍离》。当时就已经简单去收拾了一下自己的房间,把部分东西丢弃掉,并整理了自己的房间。

5、打包好准备卖废品的旧杂志

6、Facebook老板扎克伯格曾在接受采访时说:“我不想为决定吃什么穿什么浪费时间,因为我有太多其他需要做决定的事情了。

7、所以说,阅读就是最好的学习,学如逆水行舟,不进则退。学无止境,学到老活到老,四十岁起步一点都不晚。

8、学会接受生活的不快乐,但不要被它打败;

9、“当一个人过于关注外在的东西,让欲望支配自己的时候,他就会忽略自己的内心世界。”

10、要得到"这种东西与当下的我很相称,对当下的我来说是必需品"这样的判断,人就必需清楚了解自己。通过不断地筛选物品的训练,当下的自我就会越来越鲜明地呈现在自己的眼前,人也能以此判断出准确的自我形象。

11、哲学上讲量变引起质变,质变是量变的必然结果。由此可以看出,感情瞬间不会死心,是由量变引起的。

12、《读书是一辈子的事》一书说: 正念是专注的同时,还能保持对事物的随机应变。同时,书中给到我们几个正念修习法。让我们知道,我们不需要总是呼朋引伴、把酒言欢的,有时候专注享受一个人的独处也很美好,养成独处的习惯。

13、“抱怨的人往往因为生活中的一点点失望而否定生活的美好,认为自己是最不幸的人。”

14、当生活和工作遇上《断舍离》会产生什么化学反应?

15、以下是一些精彩的摘录。俗话说,花花绿绿,人有世俗的欲望。作者的书就像一面生活的镜子,照着镜子里的自己,破除不好的思想,抛弃消极悲观,摆脱繁琐复杂的东西。希望自己能过上简单的生活,拥有一颗平常心,不断的练习,在未来遇到更好的自己。

16、“读万卷书,行万里路。”太多的人总是关注了读书的数量,却忽视了读书的质量。我更欣赏“读书破万卷,下笔如有神。”一个破字,力透纸背。只是如何破,我始终未得要领。

17、今天主要是想分享一个我一直以来都特别想分享给大家的一本书,近藤麻理惠的《怦然心动的人生整理魔法》,它虽然是一本收纳整理房间的书,但是对我的消费观产生了非常非常大的影响。这本书的关键词是心动,麻理惠的整理方法是扔掉让你不再心动的东西,留下让你心动的东西。

18、拉开距离确认需求度,如果你发现了一个你都压了好几年的东西,已经忘了它的存在,扔!

19、而小姨是因为两个孩子,每天觉得收拾整理太花时间,收拾好了又会被他们弄乱,就索性不收拾不整理,越来越乱,越乱越不想收拾。老妈则是知道不穿的衣服要扔,知道不需要的东西要扔,当真正要扔的时候又会再纠结一遍要不要扔,而扔家里人的东西就扔得很快,因为这个事情跟老妈说过,以后不要收拾我的东西,我自己来收拾,今年老妈看到我一大袋一大袋的东西往外扔,说感到很欣慰,说我有太多东西舍不得扔她也不敢扔。

20、从必要,合适,愉快这三点开始断舍离。

二、断舍离读后人生感悟

1、不给别人添乱,不麻烦别人,哪怕是自己的家人,看日本老人退休了还要去工作,觉得还能工作就挺开心了,身体大脑都在运动也是长寿之一要素,地铁上不需要年轻人让座位,活出了自我的极简的精致生活。

2、很多人有满满一柜的衣服,可是正真到要出门的时候,总是搭配不到满意的衣服。细看了衣柜里的这些单品,不是闺蜜买了不合适送的就是自己平时贪便宜买回来的。虽然知道不适合,又不舍得扔掉,总觉得凑合着穿吧,丢了可惜了。也就会让自己经常会处在将就凑合的状态中。其实我们值得拥有更好的衣服,买自己喜欢的、合适的,让自己的自我价值得到提升,会更加的快乐和自信,不将就,人生会因为越来越有质量而变得更讲究,更幸福。

3、物品是一面映照你自己的镜子,它所照出来的是那个你想当做不存在、不愿承认的自己。

4、人,立身之本是诚信和善良。

5、2017年年中,我的一位老同事,向我推荐他最新加入的一个读书APP:樊登读书会!一年365元会费,每天只要一元钱就能获得一本书的精华,物超所值!在每天纷繁杂乱的事务中,你在洗漱、等车或是挤公交、地铁时都能随时随地收听精品书籍;同时定期的线下读书会,更能让陌生人以书会友,找到共鸣!

6、所以呢,减少不必要的衣服购买欲望,废弃对某件衣服的执念就是“离”了。

7、小屁孩日记(第三期线上开课)

8、这三张卡足够应付我的日常使用了:

9、人到中年,正是年富力强,精力充沛之时。对于学习来讲并不困难。文化的基础,首先得认字,这个相信八零后的年轻人都没有问题,在中国,现在基本上已经没有文盲了。

10、“断舍离很容易被错认为是过清贫的生活,但断舍离最重要的并不是使用最少量的物质,而是把多余的杂物清理出空间,恢复“生活”的流动感。”

11、我有四把吉他,一把是朋友送的,邻居想要就送她了;还有一把是200元多买的,在网上80元卖了;还有一把500元多买的,在网上200元卖了;还有一把2800元多买的,实在太喜欢,就留下了。那把2800元的吉他是我给自己考过一级建造师的奖励,质量相当不错,音色也很好,每当夏天的晚上,我都会在自家的露台上弹几曲,很享受那种感觉。乐器家里除了吉他外,就只有一台钢琴了。钢琴是我从小的梦想,肯定不会扔,况且还是那么贵买的……为了不浪费,我会坚持弹下去的。

12、明明功能重复却舍不得扔

13、可见懂得延迟满足自己的孩子对自我控制更强,而这种能力将会对孩子的未来发展起到更加积极的促进作用。

14、首先我们可以做到,把家里不需要的,多余的东西统统清理掉。

15、在“延迟满足训练”中,家长需要注意哪些方法的运用?

16、这几天,春天的脚步加快了,气温越来越高。今天,我打算凑周末时间整理衣柜,把冬季的衣服都收起来,换成夏季的。

17、搬了新家以后,买齐了所有家具:两个双人床、一个沙发、两个懒人沙发、大茶几、床头柜、床头几、梳妆台、电视柜、五斗橱、餐边柜、一桌四椅and书桌和椅子。买了十几个抱枕十几盆绿植N幅装饰画...…并且乐此不疲的为家里添置家居用品,我基本上那一整年的工资都花在了打扮家上面。

18、人是功利性的,一时没用的知识和事情会选择性地"雪藏"起来,但并不是忘记,只是作为经验深藏在记忆深处,一旦有需要就会"跳出来",这就是读书的价值。

19、生活中的居家整理该如此果决断舍离,对于情绪,又何尝不是如此呢?尽快整理好心境,舍弃那些让自己感觉不快的负面情绪,心境越来越开朗,生命越来越积极。

20、全书分为4大部分,分别从思维局限 大脑认知 沟通能力以及职场技能这四个方面,为我们阐述了想要改变目前现状,必然需要推翻过往的传统认知,从思想上颠覆,才能利用整体的系统思维,看清形势,看透问题。

三、《断舍离》读后感

1、断=斩断物欲,不盲目购买不需要的东西;

2、扔完了以后还是觉得房间好乱

3、规整房间,放自己的生活更加有条理性。

4、后来我发现,我的卡实在太多了,多到我根本就管理不过来。比如我有好几张信用卡,每张的还款时间都不一样,我还要花精力专门去记出账日、最后还款日,否则有可能逾期,影响征信。但如果我只使用其中一张信用卡,其他几张又要想着每年刷几次,否则会被扣年费。

5、武装自己,你的名字不脆弱

6、我的观点是:她希望你成为她喜欢的人!

7、断舍离是源自瑜伽和佛学的哲学观念,与其它鸡血汤不同之处在于,它想告诉我们:人生整理不在于贴标签式的整理本身,而是静下心来检视自己的房间和人生,到底哪些是多余之物,鉴别出来就要毫不犹豫的丢掉,由此发现真正自己的需要什么,以及自己想到底要成为什么样的人?

8、人生有四季,你错过的只是一个春天

9、日本的国民素质在世界上占前几名里,多地震他们大人小孩习以为常了,就是在发大地震旁边的地在往下陷,旁边的人还是会很冷静的,不慌不乱的排队领政府给的物资,很淡定看待生死。所以他们活着就会想得开,家里装修简单且整洁,但生活上精致营养搭配,哪怕一个人吃饭也要有仪式感。孩子到16岁就得自己边读书边打小时工养活自己,家里再有钱和房子车子是和自己不相干的,那是父母的。独立性强是每个人的特征。

10、什么叫杠精?所谓"杠精″,就是认为全世界的人,都错了,而自己,是唯一正确的那种人。(灵光一闪)(灵光一闪)(发怒)(发怒)

11、少一些无用的社交,多一些安静的学习;

12、断舍离,就是透过整理物品了解自己,整理内心的混沌,让人生舒适的行动技术。换句话说,就是利用收拾家里的杂物来整理内心的废物,让人生转而开心的方法。

13、断就是断绝不需要的东西,减少不必要的购买。

14、Balita老师知识店铺

15、在买东西的时候反复思量,让物品物尽其用,并且确保它能把它的功效发挥到极致,一直到用完。

16、第三:合理的处理自己的社会链条。

17、利用物品不断地提升自己,不管东西有多贵,有多稀有,能够按照自己是否需要来判断的人才够强大。

18、断舍离,是顶级的自律,是极简的生活。

19、关键词:贪婪,欲望过度,爱面子

20、所以这个问题说白了还是男生的那些行为让女生一步步放弃的?

四、断舍离读后感说说100字

1、找出大块的时间,比如2个小时比较难,但是15分钟比较容易找出来,一次一点点,空间会越来越干净整齐,你也在不知不觉中养成了马上去做的好习惯。

2、之所以别人能够形成日常,无外乎是养成了良好的习惯,而我们大多数人与自律之人的差距,更多也是来源于习惯。

3、正如《读书是一辈子的事》中说:从物质中获得幸福的年代已经结束了。当下能带给我们幸福感的,是一些减法,你减少了一些事情,会觉得一下子轻松许多。

4、错的人迟早会走散,对的人早晚会相逢,该你遇到的人的躲不掉,该你经历的劫的逃不了,懂得放下才能更好的前行,你决定不了一个人的出现,你也决定不了一个人的离开,你能做的就只有珍惜不期而遇的惊喜 ,也接受突如其来的失去。

5、拖延,真的会给人泄气的生活!请摒弃掉拖延吧,毕竟我们的人生需要我们振作精神地勇往直前,而不是苦兮兮地悲秋伤月、拖沓至死。

6、“人是最难相处的人,彼此所有的感情都无法察觉,彼此所有的努力都不懂。一个人盲目付出,另一个人不在乎。这种巨大的不平衡总会带来更多的折磨而不是快乐,更多的艰难而不是享受。”

7、先让自己快活起来,再把不快活的人拉倒自己的心情快活引力圈里来。

8、有些欲望和诱惑你需要放弃

9、所以在我心里,舍离的精髓就是勇于舍弃那些不属于你的东西,回归关注内心的本源。

10、经过几年疯狂的买买买,最后的结果就是:我工作十年,收入在二线城市算中等,但没有一分钱存款,还欠了银行好几万!别人是月光一族,我是负债一族!

11、世界上没有人能有好运

12、归根结底可以概括为两点:第男人伤透了女人的心;

13、如果与父母同住就比较麻烦了,他们的观念很难改变,你说什么都是我不听,就是不能扔。他们不许你扔的东西,如果你真的觉得不会用得上,偷偷丢掉,他们年纪大了可能也想不起来。(此招有风险,后果自负。)

14、把不重要的东西腾挪出去,才能让有价值的事物进来。

15、最后等待油漆干燥之后即可。这样一个利用废报纸、杂志制作的花瓶就完工了。既能当做花瓶使用,也让老爸宝贝的杂杂志和报纸有了收藏价值和更恰当的保留方式。

16、图的是面子和虚荣心,拼命的赚钱来满足自己超越别人,累死累活的是死要面子活受罪。

17、执着于过去的人,这是另一种形式的逃避现实,因为每件物品都携带着情感和回忆,物品就等于复杂的个人的历史,过去太美好了,不愿意舍弃或者是过去太灰暗了,舍弃的时候会很痛苦,也会重新的提醒自己曾经的失败。建议处理掉这些带有情感的东西,不管过去是快乐或者悲伤,它都已经是过去式了。

18、《我这么自律,就是为了不平庸至死》一书围绕这一个中心观点:自律,就是把事情做到极致!全书中不论从哪个角度切入,我们都可以看到怀左同学想为我们传递的那份极致、那份谦逊谨慎的处事姿态和一丝不苟的精神。

19、第什么是断舍离?它能给我们整理衣柜带来怎样的变化?

20、断=斩断物欲,不盲目购买不需要的东西;

五、断舍离的读后感

1、问题是:现代人大致都陷入了一种全民式的焦虑:拖延症导致的焦虑,信息过载导致的焦虑,还有失眠,还有选择恐惧症等等。

2、我们每个人都会对别人的东西有种厌恶之情。因为人类也是动物,只要不是独处,就会有争夺地盘的欲望。

3、在这个物质为王的时代,却有人“不合时宜”地来谈什么“断舍离”,是不是没有必要甚至太虚伪了呢?不,我倒觉得这恰恰是像川畑伸子等等一些真正有“断舍离”精神和行动的人们值得尊敬和佩服的地方。我们表面上是拥有了很多物质和财富,但实质上却是被这些东西所捆绑和囚禁,而在我们的心里,也因此已失去了很多很多,比如敬畏,节制,知止,禁欲,感恩等等。这是整个时代都要反思的:我们这一生所要追求的,究竟是越多越好,还是少就是多,精就是美?

4、“在生活的每一天,我也仔细感受到珍惜每一个人、事、物的重要性。”

5、上学那时,痴迷金庸的《笑傲江湖》,以致于通宵达旦,废寝忘食(害羞)(害羞)(害羞)。刚工作那阵,没时间也没精力,只能看《读者》解解馋(爱慕)(爱慕)(爱慕)。这周再次翻看《断舍离》,学会释然,努力成为更好的自己,加油(耶)(耶)(耶)

6、习惯抱怨的人看不到幸福

7、很多父母在教育方法上存在着认知误区,照搬照抄的教育方式使得孩子并没有完成预期的教育效果。

8、那就应该脱下衣服,不穿也没问题。

相关说说

回到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