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的位置: 首页 > 心情说说

岳麓爱晚亭的诗『最重要的是爱晚亭的古趣。』

一、岳麓书院爱晚亭诗词

1、最重要的是爱晚亭的古趣。围绕着爱晚亭有许多趣闻轶事。前面提到的罗典趣改亭名的故事便是一例,当然那只是传说,但毛主席当年曾频频登临此地却是千真万确的事情。毛泽东同志从1913年到1923年间,在长沙学习、工作了10年。在10年的生活中,青年毛泽东曾多次携挚友蔡和森、罗学瓒、张昆弟等人畅游湘江,攀上岳麓山,就在这里“指点江山、激扬文字”,一方面锻炼了身体,另一方面探究了真理,同时还增进了彼此的友谊,真可谓一举三得。

2、正是因为这些诗文,爱晚亭的名声渐渐大了起来,吸引了无数文人骚客来爱晚亭游览,并且写下了很多美妙的诗句。清代学者欧阳厚基的七律《岳麓爱晚亭》就非常有名,写道:

3、“前度桃花斗红紫,今来枫叶染丹黄”,颔联两句分写春之桃花秋之枫叶,“红紫”与“丹黄”两个表颜色的词分别缀于句尾,色彩鲜明炫人眼目。

4、此地四时可乘兴,待谁招鹤共翱翔?

5、停车坐爱枫林晚,霜叶红于二月花唐·杜牧《山行》(今译)停下车来,是因为爱赏枫林晚景,那经霜的枫叶竟比二月的鲜花还要火红。(赏析)此诗写山中所见秋景,这最后两句尤为优美。所以黄生《唐诗摘钞》说“诗中有画”,是一幅《秋山旅行图》。诗中“坐”字作因为解,并非坐下之意。“霜叶红于二月花”,前人赞为“真名句”,因为它申足前意,将一片枫林秋景展现在我们面前。你看,在秋阳晚照下,枫叶流丹,层林尽染,灿若朝霞,艳如去锦,岂不比二月春花还要美丽!透过这片红色,使人看到了秋天具有春天一亲的魅力,能不心旷神怡,流连忘返?(原作)远上寒山石径斜,白云生处有人家。停车坐爱枫林晚,霜叶红于二月花。

6、给人印象深刻的还有乾隆年间山长罗典所题的一副对联:“地接衡湘,大泽深山龙虎气;学宗邹鲁,礼门义路圣贤心”,把书院的地理位置和继承孔孟之学的思想表达得恰到好处。只是这二门后也挂有一匾,上书“潇湘槐市”。“潇湘”可以理解,但这“槐市”指的是什么就令我有些不解了。正巧一导游学校的教师带着学生到此实习,我便趋前求教,得知这“槐市”是说汉代时长安城北有一片槐树林,京城的学生们常常在那里聚会,故称“槐市”。我顿悟,原来是说岳麓书院人才济济,如汉代长安之槐树林中学子相聚一般。

7、眼前一片翠竹园掩在庭院中,游客们在那里游赏着。当年徐志摩飞机失事后,听闻噩讯后的林徽因住进了岳麓书院。每当夜晚来临时,她一个人穿梭在回字长廊间,月色空濛,她孤独地站立在幽篁里,仰望星月,那时候她心中巨大的对于故人逝去的悲痛说与谁听?她的对于祖国前途的忧虑和悲愤说与谁听?可她终究不是只顾念一般小儿女情怀的女子,她和当时心怀家国的知识分子们在风雨飘摇中,一起承担起了知识救国的历史使命。1937年7月7日日军发动罪恶的全面侵华战争,北平沦陷后,她作为北京大学的其中一员,与清华大学、南开大学的教授们一起冲过敌人的炮火硝烟,将中国的文化教育血脉南迁到了长沙岳麓山脚下,组建了长沙临时大学。

8、(一片青光浮水面,十分明月到湖心。)

9、沿着4条脊往檐角看去,可以发现檐角是向上飞翘的,就像一只展翅欲飞的鸟,或者想要翩翩起舞的蝴蝶,这样就使得亭子有了一种轻巧活泼、飘逸的感觉。

10、再加上爱晚亭的丹柱、碧瓦、白玉护栏和彩绘藻井,无一不反应这座百年名亭的古朴之美。

11、传说归传说,说到景色,爱晚亭倒不愧为岳麓山风景一绝。在这里,春天,山色苍翠;夏天,月明风清;秋天,层林尽染;冬天,白雪皑皑。现在,我们已经可以清楚地看到这座天下名亭的全貌了。亭子坐西朝东,三面山峦耸翠,四周枫叶如丹,左右溪涧环绕,前后怪石嶙峋,山、树、溪、石各展风流。

12、漫步在赫曦台上,审视着台上悬挂的书院平面图,我的脑海中又闪现出大门两侧那副“惟楚有材,于斯为盛”的对联。据说清嘉庆年间,书院大门进行了维修,工程竣工后,当时的山长袁名曜出了个上联:“惟楚有材”,要求学生对出下联。古人作对不仅讲求平仄和韵,还要引经据典,这“惟楚有材”出自《左传·襄公二十六年》“虽楚有材,晋家用之”,自然要求下联也要有典有据。这一下难倒了众多学生,正在大家愁眉不展之际,贡生张中阶在此经过,说了句“于斯为盛”,非常巧妙的对出了下联。这下联出自《论语·泰伯》“孔子曰,才难,不其言乎,唐虞之际,于斯为盛”。正应了湘楚大地人才济济,岳麓书院人才倍出之意。

13、爱晚亭位于中国湖南省长沙市湘江西岸、岳麓山清风峡,是中国四大名亭之为岳麓山风景名胜区重要观光点。2013年国务院将其列为第七批全国重点文物保护单位。始建于1792年,名字来源于杜牧的《山行》。与陶然亭、湖心亭、醉翁亭并称中国四大名亭,是革命活动胜地。亭形为重檐八柱,琉璃碧瓦,亭角飞翘,自远处观之似凌空欲飞状。内为丹漆园柱,外檐四石柱为花岗岩,亭中彩绘藻井,东西两面亭棂悬以红底鎏金“爱晚亭”,是由当时的湖南大学校长李达专函请毛泽东所书手迹而制。

14、出岳麓书院后门,沿山间碎石小道上行约200米,一座重檐八柱古亭就扑入眼帘。只见一座覆盖着绿色琉璃瓦,重檐翘角的山亭耸立在山间。亭子坐西朝东,三面环山,一泓溪水置于其前,空灵,飘逸,浑若天成。亭子的正上方悬一红色牌匾:“爱晚亭”三字系毛主席于1952年应湖南大学校长李达之请而题写的。

15、行至中途但见一顷秀湖竟然藏在山间。秀丽青山倒映,云翳投湖,碧水蓝天共一色。红的睡莲开得娇羞,数只鸭子在水中悠闲地划着水,时而扑腾几下,水便哗啦哗啦地响起。对面一条长长的廊桥跨过湖面,游人或行走,或倚栏杆,或坐于亭下。站在湖畔长廊望对面,蒿草摇曳,波光粼粼,水鸭悠游,四面绿山环绕旖旎。真是美得让人心醉啊!

16、所谓“山长”,相当于现如今的院校一把手。因当时书院聘请的掌教之人多为学行兼优,居山林而不做官的人。书院本身又多依山而建,环境清幽,故而叫作“山长”。

17、爱晚亭是毛泽东早期革命活动的场所。20世纪初期,青年毛泽东离开故乡韶山,在长沙省立第一师范求学,常与同学蔡和森、罗学瓒、张昆弟等人携游爱晚亭。

18、爱晚亭位于岳麓书院后青枫峡的小山上,八柱重檐,顶部覆盖绿色琉璃瓦,攒尖宝顶,内柱为红色木柱,外柱为花岗石方柱,天花彩绘藻井,蔚为壮观。

19、为了方便群众瞻仰毛泽东早期革命活动纪念地,李达向湖南省政府建议重修爱晚亭。省政府同意拨款一亿元(折合现在人民币约一万元),委托湖大负责重修,由蔺传新教授设计,魏永煇教授领导施工。

20、投稿须知:原创作品,以诗歌、散文为主,其它体裁不限。

二、岳麓爱晚亭的诗

1、再来谈谈它的古意。中国古建筑都很注重风水,也就是譬究阴阳五行,这在爱晚亭上也有体现。爱晚亭背靠岳麓山主峰碧虚峰,左右各有一条山脊蜿蜒而下,前则遥望滔滔湘水。这种地势正符合我国古代传统的“左青龙,右白虎,后玄武,前朱雀”的布局。而且这儿三面环山,林木茂盛,属木;小溪盘绕,“半庙方塘”,属水;亭子坐西面东,尽得朝晖,属火;亭子高踞土丘之上,奇石横陈,属土。“金木水火土”五行中只缺“金”了,于是亭子涂以丹漆,便五行齐备,大吉大利了。

2、进入大门是一座舞台式的建筑,正中为台,两侧有台阶可登,上刻“赫曦台”三个字。赫曦台原本是建在岳麓山顶的观日台。当年理学大家朱熹与山长张栻常常晨起爬上山顶去观日出,冲着满天的红霞而欢呼。为纪念这两位前辈,清乾隆五十五年(1790年)书院山长罗典在山脚下建了这座赫曦台。

3、一亭幽绝费平章,峡口清风赠晚凉。

4、在这暮春时节,天气已是颇为燥热,身上、额鬓开始出汗。偏偏在这个时候一阵山风吹来,哇,那感觉如伏天里掬了一捧泉水那般清洌。

5、1983年,爱晚亭被湖南省公布为省级文物保护单位。

6、攒尖顶使得整个亭子有一种向心的凝聚力,这种凝聚力也是我国古代传统文化中重“中庸”、重“立身”、重“大一统”等儒家思想的体现,也是我国传统文化的表现形式。

7、1956年,爱晚亭再修,岳麓公园管理处于亭内窗棂悬饰黑底描金横匾,上刻毛泽东手书《沁园春·长沙》诗句。1987年,爱晚亭大修。

8、继续前行便来到了书院的二门。二门为五间单檐悬山式建筑,有些像南京总统府的议事堂。门上方有“名山檀席”匾,左右联为:“纳于大麓,藏之名山”,读了让人感到十分大气,与这千年书院十分相符。看来历代山长都十分注意整个书院的建筑风格,建筑要与书院本身的教育寓意相结合,将人生哲理、儒教家训、传统美德与这里的一砖一石、一草一木、匾额楹联相结合,寓意深刻。

9、爱晚亭,位于湖南省长沙市岳麓山下清风峡中,始建于1792年,名字来源于杜牧的七言绝句《山行》中的“停车坐爱枫林晚”。

10、在以爱晚亭等为代表的,富有文化内涵的亭里面,是以文化传承吸引游客为基本功能,而不仅仅是装饰风景和供人休息。

11、爱晚亭,从现代的美学观点来看,不仅是旅游景点或者一个简单的建筑,而是一种文化的印记。爱晚亭上有许多壁画、对联、诗赋等,后人正是因为爱晚亭里面蕴含了文化因素才会想到去游玩、参观,而并不是为了休息而去。

12、岳麓书院位于岳麓山下,分为教学、藏书、祭祀、园林四个区域。四周青山叠翠,古木参天,林泉漱玉,湘江如带,正如主席1955年回湖南视察再到岳麓书院时所写的:

13、江舟劈浪:1162390149@qq.com

14、毛泽东求学长沙时,经常与蔡和森、萧子升、罗学瓒等友人到此指点江山,激扬文字。后因年久失修,梁柱欹斜,行将倾圮。

15、清乾隆五十七年(1792年),始建爱晚亭,原名红叶亭。(1)清同治(1862年—1874年)、光绪(1875年—1908年)、宣统(1909年—1912年)年间,爱晚亭均相继进行过修复。(6)

16、治无古今,育才是急,莫漫观四海潮流千秋讲院;

17、世人称为《放鹤》石刻或《二南诗刻》,两首诗为宋代张南轩和清代钱南园两位大文人游的七韵诗。石刻后移至清枫桥南端的六角茅亭中。

18、爱晚亭,位于湖南省岳麓山下清风峡中,始建于1792年,名字来源于杜牧的七言绝句《山行》。与湖心亭、陶然亭、醉翁亭并称中国四大名亭,是革命活动胜地,为省级文物保护单位。

19、诗词和对联中的奇妙数字

20、邂逅文苑作品由作者授权发布,均为原创。

三、岳麓书院的爱晚亭名字的由来

1、爱晚亭前的池塘边有桃树数株,诗人以“斗”来形容春来时盛开的桃花。

2、无情对:汉字的无穷妙趣和博大精深

3、再谈古意。中国古建筑都很注重风水,也就是譬究阴阳五行,这在爱晚亭上也有体现。爱晚亭背靠岳麓山主峰碧虚峰,左右各有一条山脊蜿蜒而下,前则遥望滔滔湘水。这种地势正符合我国古代传统的“左青龙,右白虎,后玄武,前朱雀”的布局。而且这儿三面环山,林木茂盛,属木;小溪盘绕,“半庙方塘”,属水;亭子坐西面东,尽得朝晖,属火;亭子高踞土丘之上,奇石横陈,属土。“金木水火土”五行中只缺“金”了,于是亭子涂以丹漆,便五行齐备,大吉大利了。

4、汽车转瞬之间就来到了岳麓书院门前,只见一座造型简洁的大门临街而立,门上方高悬一匾“千年学府”,楹柱上一副对联:“千百年楚材导源于此;近世纪湘学与日争光”。简单的一联高度概括了岳麓书院在培育人才,发展教育方面所做出的历史贡献。这座门是1986年湖南大学为便于管理而后建的。里面的大门才是建于宋代的岳麓书院的大门。门的造型系南方将军门形式,五间硬山式结构,白墙青瓦,威仪大方。门上方悬挂着宋真宗御赐的“岳麓书院”牌匾,大门两侧也有一副对联:“惟楚有材,于斯为盛”。

5、清代学者秦瀛有题爱晚亭联云:

6、“远上寒山石径斜,白云生处有人家。停车坐爱枫林晚,霜叶红于二月花”。杜牧《三行》

7、出品:文化建设与品牌传播中心

8、前俯清澈如镜的池塘,倒映着山光云影,碧瓦红檐。周围簇着丛密的竹木和玲珑山石,背后有层层叠叠直凌碧霄的枫林,亭基青石,根立柱内木外石,撑起两重翘角方檐,朱栏碧瓦,灵通飘逸。远处望,亭子给人辣辣欲动、凌空欲飞的感觉,真可谓“江山无限景,都聚一亭中。”这里山谷幽深,山峦挺拔。(摘自《诗情画意爱晚亭》胡滔滔)

9、诚邀文字爱好者参与,欢迎大家踊跃参与!

10、抗日战争时期(1931年—1945年),爱晚亭被毁。

11、杜牧《山行》远上寒山石径斜,白云深处有人家;停车坐爱枫林晚,霜叶红於二月花爱晚亭:爱晚亭位于岳麓书院后青枫峡的小山上,八柱重檐,顶部覆盖绿色琉璃瓦,攒尖宝顶,内柱为红色木柱,外柱为花岗石方柱,天花彩绘藻井,蔚为壮观。清乾隆五十七年(公元一七九二年)山长罗典所建。原名“红叶亭”,又名“爱枫亭”。后经清代诗人袁枚建议,湖广总督毕沅据唐代诗人杜牧《山行》而改名为爱晚亭,取“停车坐爱枫林晚,霜叶红于二月花”之诗意

12、程颂万并记。张南轩先生青枫峡诗“扶疏古木矗危梯,开始如今几摄提?还有石桥容客坐,仰有兰若与云齐;风生阴壑方鸣籁,日烈尘寰正望霓。从此上山君努力,瘦藤今日得同携。

13、杜牧的这首诗虽然不是描写岳麓山爱晚亭的,但岳麓山畔爱晚亭侧的枫叶流丹,无疑是杜诗咏景的最好写照。因此,亭因诗名,诗因亭传,成为继宋代安徽滁州醉翁亭、明代杭州西湖湖心亭和清代北京陶然亭之后的“全国四大名亭”之一。

14、此联所说“千树”“四围空翠”将爱晚亭三面环山,古枫参天小溪盘绕,高踞土丘之上的情形描述详尽,在一片绿意中唯有一亭立于此。爱晚亭还是一座饱经磨难的亭子。过去,爱晚亭这儿满目疮痍,罗典建筑爱晚亭的时候是花大气力进行了修整的,他疏浚水道,移花栽木,才使爱晚亭焕发出勃勃生机。后来,爱晚亭又屡毁屡修,屡修屡毁,直至新中国成立后,才得到全面的修复。

15、“金木水火土”五行中只缺“金”了,于是亭子涂以丹漆,便五行齐备,大吉大利了。

16、而且这儿三面环山,林木茂盛,属木。小溪盘绕,半庙方塘,属水。亭子坐西面东,尽得朝晖,属火。亭子高踞土丘之上,奇石横陈,属土。

17、远上寒山石径斜,白云生处有人家。停车坐爱枫林晚,霜叶红于二月花。到处枫林压酒痕,十分景色赛天荪。千山洒遍杜鹃血,一缕难招帝子魂。欲把神州回锦锈,频将泪雨洗乾坤。蓝成亦有关河感,愁看江南老树村。滚滚江声走白沙,飘飘旗影卷红霞。直登云麓三千丈,来看长沙百万家。故国几年空兕虎,东风遍地绿桑麻。南巡已见升平乐,何用书生颂物华。

18、近世纪湘学,与日争光。

19、邂逅文苑以崇尚美好、真诚、友善为宗旨,致力于宣导积极向上、充满正能量的文字。我们会精益求精,力求更好地为大家打造一个学习、交流和展示才华的良好平台。

20、您好,现在马王推汉墓闭馆好几年了在重建,看不到,预计在2016年才能建好,建议你去岳麓书院走走!

四、爱晚亭和岳麓书院的诗句

1、晚景自堪嗟,落日余晖,凭添枫叶三分艳;

2、1952年9月17日,爱晚亭整修完毕,毛泽东应李达之请,欣然题写了“爱晚亭”匾额。

3、第二句“有人家”三字会使人联想到炊烟袅袅,鸡鸣犬吠,从而感到深山充满生气,没有一点儿死寂的恐怖。第三句“停车坐爱枫林晚”的“坐”字解释为“因为”。因为夕照枫林的晚景实在太迷人了,所以诗人特地停车观赏。这句中的“晚”字用得无比精妙。

4、诗中“一亭幽绝费平章”,开篇即点明题目并领起全篇。“一亭”照应题目中之“爱晚亭”,“幽绝”为爱晚亭及其周围的景色定位,恰到好处,一字不移,“平章”者,即品评也,虽然对绝佳的风物不易评说,但全诗却都是作者诗化的评论品赏。

5、山径晚红舒,五百夭桃新种得;

6、爱晚亭是一座典型的我国古典园林式亭子,它按重檐四披攒尖顶建造,重檐即两套顶,这使得整个亭子显十分有气势和稳重。四披即采用4条斜边,向中心凝聚成一点而形成的顶棚结构就叫做“攒尖顶了”。

7、晨风邮箱:894127312@qq.com

8、亭形为重檐八柱,琉璃碧瓦,亭角飞翘,远观似凌空欲飞状。爱晚亭亭子东向开阔,只有平地纵横十余丈。衔远涵近,紫翠菁葱,流泉不断,熏染陶然。亭前那方池塘,略有亩许,周边桃柳成行。放眼远眺,皆是枫林。

9、夕阳虽好近黄昏,白日依山,莫若晨曦出海;

10、图文编辑:诗若雨蝶倒影尤尤春燕慧儿馨雨

11、爱晚亭,在长沙岳麓区!首先说其人文环境,作为湖南的省会城市长沙,位于拥有11个少数民族的鱼米之乡。在旧石器时代,这里是曾是苗人、越人、楚人的生活和活动范围。曾经在西周时期,这里是楚国的南部!到了近代,由湖南湘谭毛泽东为首的革命家军事家理论家掀起了中国数千年来的反帝反封建的运动,缔造了新中国的生命!在贺龙,刘少奇等湖南人的追随者中,造就了一个优秀的军事文化大省,长沙是其主要的经济人文命脉!

12、还有一些没有留下姓名的楹联

13、千百年楚材,导源于此;

14、珍藏|一起读先贤留给孩子们的10句话

15、(银装素裹。蒋志舟摄)

16、1957年元旦,毛泽东创作于1925年12月的诗词《沁园春·长沙》在《诗刊》发表。

17、春光无限好,生花妙笔,难写江天一色秋。

18、我穿过路边的牡丹花丛,越过亭前的嶙峋怪石,来到了亭前,只见亭子丹柱碧瓦,白玉护栏,彩绘藻井,古朴典雅。亭柱上有一联:“山径晚红舒,五百天桃新种得;峡云深翠滴,一双驯鹤待笼来。”亭内悬挂着主席写的《沁园春·长沙》词。依亭而望,四周山峦起伏,拥苍叠翠,背后碧虚峰林木茂盛,难怪当年毛老人家常常登临此地“指点江山,激扬文字”,这里的确是一处登临送目,抒发情怀的好地方。只可惜我来得早了一点,没能目睹“万山红遍”的壮丽秋色,但也想留点文字,以为纪念:

19、中国四大名亭原名“红叶亭”,又名“爱枫亭”。后据唐代诗人杜牧《山行》而改名为爱晚亭,取“停车坐爱枫林晚,霜叶红于二月花”之诗意。

20、每周放歌:诗若黑土地之狐

五、岳麓书院爱晚亭诗词杜牧作诗

1、内为丹漆园柱,外檐四石柱为花岗岩,亭中彩绘藻井,东西两面亭棂悬以红底鎏金“爱晚亭”,是由当时的湖南大学校长李达专函请毛泽东所书手迹而制。

2、爱晚亭平面呈方形,占地面积50平方米。亭边长23米,台基高0.4米,通高12米。爱晚亭内金柱圆木丹漆,由整条方形花岗石加工而成。

3、白云深处,欲招驯鹤待何年。

4、停车坐爱枫林晚,霜叶红于二月花。

5、当年年轻的毛泽东曾在爱晚亭和爱国的学子们纵谈时局,探求真理,共同忧虑中国之未来。据说亭内有碑文,上刻有毛泽东大气磅礴的词《沁园春•长沙》,手书而成,飞笔走龙。可惜亭内早已被一众青年游客所攻占,我只能匆匆逃离了。

6、沿着弯弯曲曲的小路上山,在那白云深处,居然还有人家。

7、置身在这里,脑海里浮现出一幕幕。毛泽东当时也曾在这里就读,书院还保留着原来的样子。一间小小的卧室,一张简陋的床,还一如当年的模样陈设着。年轻的毛先生曾经来到这里寻求革命的真理。

8、民国九年(1920年),毛泽东和杨开慧相爱,两个人经常结伴来爱晚亭谈心。1955年,毛泽东回长沙特邀老同学周世钊重游。爱晚亭是毛泽东在20世纪初探求革命真理的历史见证,也是中国亭台建筑的经典之一。

9、岳麓书院在北宋时期由官府出资兴建,始初因僧办学,它自北宋创始,历宋、元、明、清各代,兴学不变。我循着先哲们的足迹,迎面拂着从千年吹来的清风。一千年的沧海桑田,一千年的劫难,数次在战火中被毁灭,又许多次重修重建,而它最终以它不屈的精神屹立在世人面前。它代表的是一种华夏文化的精神风貌,它代表的是知识分子们追求真理的探索精神。书院里的草木,枯枯荣荣,生息繁衍,先哲的精魂随着这千年草木的更替而一代代传承下来。

10、爱晚亭,是一座流传千古的亭子,是中国“四大名亭”之一。千年来,爱晚亭是一直是长沙城的重要标志。那么,与之朝夕相伴的岳麓人,你真的了解它吗??

11、龙门对:对联与书法的完美结合

相关说说

回到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