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的位置: 首页 > 心情说说

含有思乡之情的诗句『解析:《乡思》是北宋诗人』

一、含有思乡之情的诗句

1、解析:《乡思》是北宋诗人李觏创作的一首七言绝句。诗的一二句从远处着笔,写诗人极目天涯时所见所感。三四句从近处着墨,写诗人凝视碧山的所见所感。

2、白下有山皆绕郭,清明无客不思家。

3、四句写闻笛所感,总之,无论吹笛人是谁,有意无意,吹者自吹,听者自听,暗夜中当户伫立的诗人,的确完全被那哀伤幽怨的曲调感动了。其次,李白离开故乡的妻子已经有数年了,但一事无成。可能是无颜面见年轻妻子吧,读古人诗,我们会发现,但凡遇到政治失意、生活困顿或是暮年衰朽的时候,就会产生一种思乡之情,李白在本诗中抒发的难以遏止的乡情,正是他政治失意的表现,并不纯然是因为孤独而思念妻子。

4、共看明月应垂泪,一夜乡心五处同。

5、心期切处,更有多少凄凉,殷勤留与归时说。

6、何事吟馀忽惆怅?村桥原树似吾乡。——王禹偁《村行》

7、人春才七日,离家已二年。人归落雁后,思发在花前。——薛道衡《人日思归》

8、(作者)王维(朝代)唐

9、落叶他乡树,寒灯独夜人。

10、徐再思在外,听着梧桐夜雨声,夜不能眠,他挂念家中的父母。

11、古代由于交通不发达,常用的交通工具一般有两种,一种是马,另一种是船,所以人因事外出,不是在很短时间就可以回家的。有的诗人,长期客居在外,滞留他乡,时间长了,自然会想到家乡及亲人,于是在诗人的笔下就产生了一首首的羁旅怀乡诗。羁旅怀乡诗是我国古诗词中的一个大类,留传有大量的诗词佳作,晚唐诗人杜牧的《旅宿》就是其中一代表,它抒写了旅况的寂寞凄凉和对家乡的深切思念。

12、料想故园桃李,也应怨月愁风。——赵崇《清平乐·怀人》

13、《九月九日忆山东兄弟》(唐代)王维独在异乡为异客,每逢佳节倍思亲。遥知兄弟登高处,遍插茱萸少一人。

14、一年将尽夜,万里未归人。——戴叔伦《除夜宿石头驿》

15、老至居人下,春归在客先。——刘长卿《新年作》

16、开头二句,诗人淡淡地说出一个事实:“入春才七日,离家已二年”。笔调平淡,似乎不带什么感情,然而低吟之际,就会感觉到一股苦涩的思乡之情弥漫在字里行间。

17、可如今,自己功未成,名未就,依然穷困潦倒,此时,思家的情绪更加浓烈,他想念妻子,担心家中的双亲,这样的情境,真令人惆怅。

18、解读:独自在外,自然充满了对家人的怀念,古中表现乡思,除了听风听雨外,最多的是通过登临送目,寄托悲伤。李觏这首绝句,也是通过远望,抒发自己思归的牢愁,诗前两句写望,但从望的感受上落笔,不具体写望见些什么。

19、沧江好烟月,门系钓鱼船。

20、《秋思》(唐代)张籍洛阳城里见秋风,欲作家书意万重。复恐匆匆说不尽,行人临发又开封。

二、含有思乡之情的诗句夕阳

1、诗词君:这首抒情小诗写得非常朴素,但千百年来,人们在作客他乡的情况下读这首诗,却都强烈地感受到了它的艺术力量。这种艺术力量,首先来自它的朴质、深厚和高度的艺术概括。

2、别梦依稀咒逝川,故园三十二年前。

3、表示思乡之情的诗句有:月是故乡明;举头望明月,低头思故乡;故乡是生养我们的地方,每个人都会对它有思念之情,特别是人到了一定年龄之后,都有落叶归根的情怀!

4、古台摇落后,秋日望乡心。——刘长卿《秋日登吴公台上寺远眺》

5、但是在魏晋南北朝时期有一首故古诗却别出心裁。形式很特别的一首古诗,每一句都有一个“兮”,思乡之情更是动人。

6、语出晏几道的《阮郎归·天边金掌露成霜》。何处的人情能温厚似故乡?

7、忽闻歌古调,归思欲沾巾。

8、这首古诗就是张翰的《思吴江歌》,题目当中说明是一首歌。在这首古诗内容当中我们也能看到,它也就像是一首歌。全文非常的通俗易懂,形式很特别,内容也是非常简单,但是诗人蕴含在诗歌当中的情感却非常深厚。

9、短短四句诗,写得清新朴素,明白如话,却又是体味不尽的。诗人所没有说的比他已经说出来的要多得多,体现了“自然”、“无意于工而无不工”的妙境。

10、十一(望月有感)白居易

11、共看明月应垂泪,一夜乡心五处同。——白居易《望月有感》

12、旅馆无良伴,凝情自悄然。

13、碛里征人三十万,一时回向月明看。——李益《从军北征》

14、在一个月明星稀的夜晚,诗人抬望天空一轮皓月,思乡之情油然而生,写下了这首传诵千古、中外皆知的名诗《静夜思》。

15、白话文:夕阳渐渐地失去了光泽,从西边落下。凄寒的夜色里,只有孤独的旅人漂泊在遥远的地方。

16、所以后面的古诗情感的表达就自然而然。“三千里兮家未归,恨难禁兮仰天悲”,距离故乡有3000里之遥,如今却不得回归,这种痛苦难以消除,只能仰天长叹。

17、霜从今夜白,月是故乡明。

18、夕阳西下,断肠人在天涯。——元代:马致远《天净沙·秋思》

19、听杜宇声声,劝人不如归去。

20、诗人早行,看着一路的景色,引发了游子在外的孤寂之情和浓浓的思乡之意,字里行间流露出人在旅途的失意和无奈。

三、带有思乡的诗句

1、那里藏着最温暖的情绪。

2、鱼雁杳,水云重,异乡节序恨匆匆。——杨慎《鹧鸪天·元宵后独酌》

3、“谁家”犹言“谁人”、“何人”;在暗夜里听到笛声,诗人的疑问有两个:何处在吹笛?谁在吹笛?按常理应该先问“何处”,这里不写“何处”写“谁家”,一是为了协调律绝的平仄,二是表现了诗人急于要知道吹笛人是谁的急切心情。是和自己一般的旅人游子?是乐工?是歌妓?为什么要急于知道吹笛人是谁?这恐怕就与笛子吹奏出来的曲调有关了。这些诗人都不去写,但已暗暗地为下文蓄势。“玉笛”,极言笛子装饰的精美;这和“暗”字相龃龉。诗人想象到笛子的华美名贵,也证明了笛声的激越悠扬和曲调的动人心扉。不经意的修饰,都在为下文蓄势。

4、只愿君心似我心,定不负相思意。

5、远梦归侵晓,家书到隔年。——杜牧《旅宿》

6、“谁家玉笛暗飞声?”诗人惊奇地在心里发问。这句的“暗”字.照应了题面上的“夜”,又是理解全句乃至全诗的穴窍处。偌大的洛阳城,在暗夜里,诗人一时并不能辨出笛声所自与自己距离的远近,循声踪迹笛声方向,也不知来自何处,要判断吹笛人是谁,就更难了。因为“暗”,一切感觉来自听觉,不能来自视觉,所以起句用发问语气;又因为“暗”,诗人视觉上对吹笛处所和吹笛之人毫无预先的准备,笛声乍起,使诗人感到很突然,所以又有“飞声”的想象——笛声仿佛是凌空飞来的。“飞”强调了“暗”的背景,加倍写笛声陡起的突兀感。

7、鸡声茅店月,人迹板桥霜。

8、当一群北归的大雁正掠过晴空。雁儿正要经过洛阳的啊!诗人想着托雁捎个信吧:雁儿啊,烦劳你们飞过洛阳的时候,替我问候一下家里人。

9、我寻你千百度,日出到迟暮,

10、古代的知识分子,不得意的居多。所以他会在他们才会在诗歌当中表达出如此丰富的对故乡的思念。而由这首古诗所形成的“秋风鲈脍”、“莼羹鲈脍”的历史文化典故,也频繁出现在后世的诗歌当中,构成的这些知识分子渴望弃官回家的精神家园。

11、行人无限秋风思,隔水青山似故乡。

12、异乡物态与人殊,惟有东风旧相识。

13、回首乡关归路难。

14、诗人离家已久,客居旅馆,没有知音,家书传递也很困难,在凄清的夜晚不禁怀念起自己的家乡。

15、王绩在外居官多年,和王维一样当他遇见了家乡来的人,便殷勤问起亲戚家乡事。

16、给你个大概的感念吧一般是游客浪子,眼中所见,耳中所闻,心中所感触发对远方亲友,故土的思念之情.一般意象有杨柳(留)明月鸿雁杜鹃(苦)鹧鸪双鲤(孤单)尺素(传信)等所表达的一般是对古人的思念对亲人的眷恋感怀对于不能相见的无奈参考资料:脑子~

17、汉月垂乡泪,胡沙费马蹄。

18、漠漠轻寒上小楼,晓阴无赖似穷秋。淡烟流水画屏幽。

19、这首《静夜思》创作于唐玄宗开元十四年(726年)九月十五日的扬州旅舍,此时的李白26岁。

相关说说

回到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