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描写龙门石窟的古诗有哪些
1、从“文化赋能”推进文化传承创新,到打造“诗歌龙门”开放平台;
2、以“互联网+”为代表的智慧旅游建设,让千年文化遗产迸发出新时代的科技魅力,使龙门石窟发生了七大可喜的新变化:
3、峥嵘两山门,共挹一水秀。
4、俯仰之间,卢舍那大佛让余光中先生思绪万千,张明灿摄影
5、其中“龙门二十品”是书法魏碑精华,褚遂良所书的“伊阙佛龛之碑”则是初唐楷书艺术的典范。
6、云冈石窟的造像气势宏伟,内容丰富多彩,堪称公元5世纪中国石刻艺术之冠,被誉为中国古代雕刻艺术的宝库。按照开凿的时间可分为早、中、晚三期,不同时期的石窟造像风格也各有特色。
7、都门二句:写隋唐时洛阳城正南的定鼎门和龙门山遥遥相望,而龙门一带朝夕弥散着佳气云雾。精舍二句:描写龙门的寺庙和石窟,佛寺依山而建,楼层相叠,佛龛因壁而凿,数以千计。人间句:为人们终日为生活而奔忙发出感叹。
8、上半年顺利完成了二广高速拓宽、伊水游园唐韵段、东山大道和龙门商业街等4个拆迁项目,腾出土地1000亩;拆除违规违法设置的广告牌和户外大型广告牌75块,净化园区环境;进行植被补栽,共栽植各类苗木54670株,生态宜居、文明有序的新型生态绿色社区正在形成;持续推进“厕所革命”、加快污水管网建设和提升改造工程,社区生活环境得到全面优化和改善。
9、精舍绕层阿,千龛邻峭壁。
10、日落望都城,人间何役役。
11、站满了行色匆匆的上班族,
12、“小时候,乡愁是一枚小小的邮票,我在这头,母亲在那头……”40多年来,余光中的《乡愁》被海内外中华儿女广为传诵。
13、去一个梦想中的世外桃源,
14、刘禹锡贞元九年(793年),进士及第,初在淮南节度使杜佑幕府中任记室,为杜佑所器重,后从杜佑入朝,为监察御史。贞元末,与柳宗元,陈谏、韩晔等结交于王叔文,形成了一个以王叔文为首的政治集团。
15、密布于伊水东西两山的峭壁上,南北长达1公里,共有97000余尊佛像,最大的佛像高达14米,最小的仅有2厘米。
16、在龙门石窟参观过程中,余光中曾说,洛阳可写的东西实在太多了,等回去慢慢沉淀后,将这次来洛感受写成诗句,为卢舍那和洛阳多写几首诗。
17、点击上方洛阳观察,关注我们
18、我想在心里哭——这一生啊,
19、2018年导游考试教材正式亮相,现火热预售中ing
20、诗歌龙门的上线,是龙门石窟文化旅游建设发展的又一次创新举措,又一次质的升华。
二、描写龙门石窟最经典的古诗
1、那么多石佛像,群影婆娑,
2、轰隆隆滚动低垂的回响。
3、恍若命运,一枚在低处移动的黑影,
4、此刻,我三十年后的重新拜谒,
5、有时真的无法戳穿世间的苦难和哀怨。
6、风吹北边的深壑,发出阵阵空灵的天籁声。月光照耀着树林。飘起一片片清影。
7、陟迳凡几盘,坐堂聊一息。
8、龙门石窟开凿于公元1781年至1853年,历时72年,由吴来清、杨汝兰、杨际泰三人分三阶段组织众多石匠开凿。
9、龙门园区紧密围绕“565”现代产业体系,坚持以旅游拉动消费为主导,以智慧数字提升服务为特色,以文化传承创新为载体,深入实施百城提质建设,全面提升和展示园区新形象。全年计划实施项目28个,计划完成投资32亿元,上半年实际完成投资8亿元,占年度目标的6%,为“三区融合”发展奠定了坚实基础。
10、诵读诗词,使我的内心充满着力量,让我在生活中学会了沉静与坚持,让我的生活充满了诗意与美好。于我而言,因为诗,我更发现了风景之美,无论是欣赏“小荷才露尖尖角,早有蜻蜓立上头”的初夏风光,亦或是感受龙门“峥嵘两山门,共揖一水秀”的磅礴意境,诗给我带来的是别有意趣的一番景致;因为诗,我仿佛走进了那“封山凿其骨,开像俨且呀”的工匠开窟造像的时代,诗让我深知古代匠师们的铮铮铁骨与高超技艺;因为诗,我更理解了古人对龙门“人怜山气佳,予叹愚公美”的喜爱之情。所以说,诗词的魔力就在于,它能以最精炼而富有感染力的语言直触人心最敏感那一部分;而诗词的美在于,它有自身的韵律格式以及特殊的表达技巧。
11、神龙元年正月二十二日癸卯(705年2月20日),凤阁侍郎张柬之、鸾台侍郎崔玄暐、左羽林将军敬晖、右羽林将军桓彦范、司刑少卿袁恕己联络右羽林卫大将军李多祚、左羽林将军李兴宗等。
12、李金乐表示,下一步,我们将继续按照洛阳市委、市政府赋予龙门园区的全新定位,锚定目标、奋斗实干,着力打造诗和远方的龙门样板,让世界文化遗产代代相传,为加快打造“古今辉映、诗和远方”的历史文化名城作出突出贡献!
13、小时候,乡愁是一枚小小的邮票:我在这头,母亲在那头。长大后,乡愁是一张窄窄的船票:我在这头,新娘在那头。后来啊,乡愁是一方矮矮的坟墓:我在外头,母亲在里头。而现在,乡愁是一湾浅浅的海峡,我在这头,大陆在那头。
14、我只能蜷缩于一尊佛像的眼光里。
15、谈到洛阳之行,屈金星说,余光中先生的洛阳之行,还是有些遗憾,直到离开时,没有陪夫人范我存一起看一看洛阳博物馆。范我存非常喜欢历史文化,这些文物没能看成,是两个人的遗憾。其次,遗憾的是来洛阳迟了,余光中先生感慨自己生得太晚,没有亲眼目睹唐朝的盛世繁华。
16、朋友们现在我们就来到了中国著名的佛教艺术宝库“龙门石窟”。面前的这两座山,东山又叫香山,西山又叫龙门山,中间的这条河为“伊河”。因两山对峙,伊水中流,远望犹如一座天然门阙,故自从春秋战国以来这里就有了一个形象的称谓“伊阙”。隋炀帝都洛阳,因宫城城门正对伊阙,古代帝王又以真龙天子自居,因此得名“龙门”。“龙门山色”自古即为洛阳八景之首。中国历史上曾有许多文人墨客,帝王将相,高僧大德徜徉于此,赋诗吟诵。唐代大诗人白居易“洛都四郊山水之圣,龙门首焉;龙门十寺观游之圣,香山首焉”的佳句,声名远扬,今诵尤新。
17、曲径通幽、清雅禅意,2345个洞窟在阳光的照耀下诉说着流传千年的佛学与诗意。细细聆听,这些造像的清音,恬适安逸。远方的古刹,宁静致远,在一片松柏中,至真至简,洗涤尘心。
18、屈金星提到,当时余光中先生说自己非常羡慕生活在洛阳的人,生活在这里的人,可以享受着这里文化的沉淀。“记得很清楚,余光中先生说,‘生活在洛阳是一件很幸福的事情’。”他说,当时,因为余光中先生来的时候,牡丹花期已经过了,没有看成,也是一种遗憾。“直到回台湾后,余光中先生还念叨着,一定要再来洛阳好好看看,陪夫人到洛阳博物馆转转,一起在牡丹花开的时候,好好感受感受。”屈金星说,但这个愿望再也不能实现了。
19、截至2014年,东西两山现存窟龛2345个、佛塔80余座。龙门石窟是中国古碑刻最多的一处,有古碑林之称,共有碑刻题记2860多块,其中久负盛名的龙门二十品和褚禭良的伊阙佛龛之碑,分别是魏碑体和唐楷的典范,堪称中国书法艺术的上乘之作。
20、2016年以来,洛阳市委、市政府提出龙门石窟世界文化遗产园区要加快园区、景区、社区“三区”融合发展。
三、描写龙门石窟的古诗有哪些四年级
1、为相约的千年注入了波光之缘,
2、(注释)禹削裁:相传“伊阙”、“龙门”是大禹治水时所凿,故称万世神功。唐雕凿:此系比喻之辞,因龙门石窟始建于北魏孝文帝迁都洛阳(493年)前后,以后魏、北齐、隋、唐、北宋等各代均继续有营造,非唐朝一代之功。
3、余光中一生从事诗歌、散文、评论、翻译,自称为自己写作的“四度空间”。余光中驰骋文坛逾半个世纪,涉猎广泛,被誉为“艺术上的多妻主义者”。其文学生涯悠远、辽阔、深沉,为当代诗坛健将、散文重镇、著名批评家、优秀翻译家。
4、组织文明创建。充分发挥社区群众“主人翁”意识,推动各社区积极开展“四美乡村,五美庭院”“好媳妇”“好婆婆”“乡贤”“道德模范”“星级文明户”评选以及文明村创建、文明社区创建等活动,营造了和谐和善和美的乡村文明氛围。
5、让人能感受到许多软物质——
6、又有滚烫的泪,锈蚀着事物的表面。
7、好在一条河水起伏的波涟,
8、晓出净慈寺送林子方杨万里毕竟西湖六月中,风光不与四时同。接天莲叶无穷碧,映日荷花别样红。还有一首,名字我记不得了,是宋代的。夏日炎炎长,芭蕉飘清香,双鸟共相嬉,心定自然凉。
9、河南日报专访洛阳市长刘宛康:坚决守护人民群众生命财产安全
10、晚期窟室规模虽小,但人物形象清瘦俊美,比例适中,是中国北方石窟艺术的榜样和“瘦骨清像”的源起。此外,石窟中留下的乐舞和百戏杂技雕刻,也是当时佛教思想流行的体现和北魏社会生活的反映。
11、——中国旅游培训网——
12、西山崖壁上有北朝和隋唐时期的大、中型洞窟50多个。古阳洞、宾阳中洞、莲花洞、皇甫公窟、魏字洞、普泰洞、火烧洞、慈香窑、路洞等,为北魏时期的代表洞窟;潜溪寺、宾阳南洞、宾阳北洞(以上两洞的洞窟及窟顶装饰完成于北魏,佛像完成于隋和初唐)、
13、遥望的地方真的有最后一分钟的真相,
14、元魏史余遗万佛,龙门壁上历千秋。
15、寄语洛阳使,为传边塞情。唐崔颢悠悠洛阳去,此会在何年。唐陈子昂白玉谁家郎,回车渡天津。看花东陌上,惊动洛阳人。唐李白汉有洛阳子,少年明是非。宋王安石洛阳城东西,长作经时别。昔去雪如花,今来花似雪。洛阳名工见咨嗟,一翦一刻作琵琶。唐吴均河中之水向东流,洛阳女儿名莫愁。晋萧衍
16、(注释)元魏:龙门石窟自北魏孝文帝迁都洛阳后开始营造;孝文帝姓元,故称元魏。伫:伫立,长时站立。
17、已从招提游,更宿招提境。
18、(点击上方视频观看龙门夏日美景哦~)
19、2017年9月,龙门石窟“刷脸入园”智能项目正式上线,引领旅游业走向人工智能新时代。
20、要用多少恒久之心,才能踏进这幅画?
四、关于描写龙门石窟的诗词
1、只可惜佛龛前的光阴已淹没我全身,
2、(作者)韦应物,中国唐代诗人,汉族,长安(今陕西西安)人。文昌右相韦待价曾孙,出身京兆韦氏逍遥公房。今传有10卷本《韦江州集》、两卷本《韦苏州诗集》、10卷本《韦苏州集》。散文仅存一篇。因出任过苏州刺史,世称“韦苏州”。诗风恬淡高远,善于写景和描写隐逸生活著称。
3、龙门石窟,依山傍水,石窟艺术与自然生态浑然一体、相得益彰。
4、惟当效乐天,早晚弃冠绶。
5、也担当不起天地间无限的苍茫。
6、在2018龙门石窟智慧旅游发展计划中,龙门石窟把“诗和远方”定义为“科技+文化+旅游”。以文化为核心,发挥龙门石窟丰富的文化资源优势,打造诗歌龙门。以旅游为载体,通过旅游体验,使游客获得丰富的文化滋养。以诗歌为主线,连接起文化与旅游这两条脉络,使之深度融合。以互联网科技为支撑,传播文化传承文明。通过智能科技将诗词活态化并植入龙门旅游的各个环节之中,通过龙门诗歌的线上朗读、展示、解析及一键跟读,使游客“边游览、边读诗”,让龙门的诗词文化重新激活和传播。
7、久居这喧闹的城市之中,
8、游龙门诗十二首,圣善寺,石楼,西溪,香山上方,白傅影堂,宝应寺。
9、缅怀无限苍茫意,清浊倾壶醉倚楼。
10、我是不是拥有了一生的平安?
11、前世的慧眼要是能按在今生的命上,
12、五百年的坚韧,历代王朝的接力,创造了令世人惊叹的传奇。世代恩怨都在佛的微笑中化解,滚滚红尘依然生生不息。
13、让千年文化遗产迸发出新时代魅力
14、走进大石门,静心、虔诚的走在整齐划一的青石板上,随心随意,却在拐角的“听松”处遇见了一片清新的花海,不经意间的相逢,便是心中那久违了的欢喜,只待你在美丽龙门遇见。
15、龙去空旧岩,崖崩有遗石。
16、超级美!洛阳地铁1号线车站、车辆概念设计出炉,快来看看吧!
17、自唐代以来,牡丹之盛,莫过于洛阳,以“洛阳牡丹甲天下”的美名流传于世。据有关史料记载,宋代的洛阳牡丹有一百多个品种,而且有不少珍稀名贵的品种。
18、不见林下僧,鸟啼山寂寂。
19、汉光武帝刘秀于中元元年(公元56),宣布图谶于天下,把谶纬之学正式确立为官方的统治思想。
20、然而武则天素爱牡丹,平日尤加爱护,却唯独牡丹无花。武则天大怒,遂吩咐将牡丹连根拔起,即刻烧毁,又下旨将4000株牡丹贬去洛阳。自此,天下牡丹惟洛阳最盛。
五、赞美龙门石窟的诗句有哪些
1、或者已没有可能移开身上的重物。
2、就像时间的长河隐藏着每个人的宿命。
3、往还时屡改,川水日悠哉。
4、东汉中平六年(189),董卓率兵进入洛阳,废少帝,立陈留王刘协为帝,自为相国,独揽朝政。次年,关东诸侯推袁绍为盟主,讨伐董卓。董卓失败后,挟献帝西走长安,并驱使洛阳数百万人随之西迁,沿途死亡无数。行前,董卓的士卒大肆烧掠,洛阳周围二百里内室屋荡尽,无复鸡犬。
5、唐文宗大和二年26岁中进士,授弘文馆校书郎。后赴江西观察使幕,转淮南节度使幕,又入观察使幕,理人国史馆修撰,膳部、比部、司勋员外郎,黄州、池州、睦州刺史等职。
6、卜算子(宋李之仪)我住长江头,君住长江尾。日日思君不见君,共饮长江水。此水几时休,此恨何时已。只愿君心似我心,定不负相思意。江城子(宋苏东坡)十年生死两茫茫。不思量,自难忘。千里孤坟,无处话凄凉。纵使相逢应不识,尘满面,鬓如霜。夜来幽梦忽还乡。小轩窗,正梳妆。相顾无言,惟有泪千行。料得年年断肠处,明月夜,短松冈。爱情诗很多都和景关系不大的
7、在这里,您可以看到北魏峻拔瘦硬的风格与魏碑斩刻奇肆的风格艺术内涵相通。西方研究中国艺术史的专家对北魏石刻给予了极高的评价,认为“魏的雕刻代表了人类宗教艺术的高峰。”
8、(注释)峥嵘:山势高峻。挹:拱卫的意思。鼓辇:军队的鼓乐仪仗。《礼》:“君子听鼓辇之声,则思将帅之臣。”窦:孔穴,指佛龛洞穴。乐天:即白居易,乐天为其字。冠绶:作官人的帽和印纽丝带。弃冠绶,即弃官归隐。
9、李公旧林壑,及此与几授。
10、凿山导伊流,中断若天辟。
11、用石窟的禅意沉淀幸福的本质,
12、积极融入现代科技。最近,随着17个移动5G基站建成,龙门石窟成为全省率先实现5G全覆盖的5A级景区。高速流畅的5G网络,身临其境的远程VR旅游、AR游龙门等特色应用,将让游客轻松游龙门、观大佛、看历史、品文化,旅游体验大幅提升。
13、人的虔诚在于,坚信从佛的慈悲中,领回的自己都是崭新如初的。
14、我们没有走我们的天空之路,
15、就像世人在幽深的密林里求生。
16、从“势在必行”建设智慧景区,到成为全国首家“互联网+智慧景区”;
17、2018与2017年考纲最新对比来啦,今年到底哪些部分发生了变化
18、各种忙碌一一来袭······
19、阴壑生虚籁,月林散清影。
20、进入“十三五”以来,市委、市政府用抓文化的理念抓旅游、用抓旅游的方法抓文化,着力加快文旅融合步伐,积极发展智慧旅游、全域旅游,把文化基因注入旅游资源,推动了文化旅游产业的转型升级和提质增效。如今的洛阳,正描绘一幅“诗和远方”新画卷。
六、描写龙门石窟的古诗有哪些
1、要是能在每一个窟龛前点柱香磕个头,
2、其实我来不及表达心愿,
3、提起洛阳,大家首先会想到什么呢?有朋友刚说的很对,古都.对了,据史籍和新中国考古发掘资料证明,先后有夏、商、东周、东汉、曹魏、西晋、北魏、隋、唐、后梁、后唐等十一个朝代在这里建都,如果加上西周、后晋则为十三朝古都。她有着悠久的历史、灿烂的文化和众多的文物古迹。那么除了古都还有什么呢?有朋友说牡丹,对,洛阳可以说是牡丹城,在这里牡丹争奇斗艳,一展娇颜。不过很不巧,这个季节,牡丹在汲取养分以待明年吐露芳华,所以只能令您稍稍遗憾了。不过,我们会带大家品尝洛阳水席,使您一饱口福。
4、今年7月“诗歌龙门”平台上线服务游客,新上线的“诗歌龙门”录入诗词分为洛阳、龙门、牡丹三大板块,其中表述龙门的诗词31首、洛阳诗词15首、牡丹诗词14首。这些诗词充分体现了诗人在游览龙门时对龙门及洛阳地区文化、艺术、自然、人文的高度赞美和歌颂。
5、两山夹一水的伟岸与娟秀
6、余光中先生一行人在龙门石窟卢舍那大佛前留影,张明灿供图
7、自汉武帝时,董仲舒提出“罢黜百家,独尊儒术”以来,儒家思想逐渐成为汉朝君主的统治思想支柱。但是由于当时各家儒学学派传承不同,对于儒家经典的版本、内容多有争议。
8、连跳过龙门的鲤鱼,都一哭二哭三哭,一步三回头,是谁还在寄魂于物,梦想千秋不朽。
9、龙门园区党工委书记、管委会主任李金乐说,今年以来,龙门园区管委会高度重视,为“三区融合”发展全域谋划、全力推进,在着力把龙门园区打造为充满生机与活力的“文旅融和之区”“生态文明之区”“宜居宜业之区”“传承创新之区”上下真功、用实劲。
10、虽然汉宣帝时曾召开“石渠阁会议”加以统但是经历王莽新朝的战乱之后,各家的歧异再次抬头。
11、看到这般大气磅礴、华美壮观的盛景之后,谁能不被震憾呢?
12、当我隔岸望去,山崖像是深嵌着错落的秘笈。
13、劈破层峦一水来,俨然双阙向城开。
14、朋友们参观完奉先寺,再向前面走就是古阳洞了。著名的龙门二十品有十九品都在此洞中。北魏孝文帝太和十七年(公元493年)迁都洛阳,孝文帝迁都洛阳,孝文帝开始在龙门为其祖母冯太后开窟造像祈福做功德,王公大臣、贵族、官僚等相继在窟内造像,由此揭开创建龙门石窟的第一篇章。
15、催生文旅新业态,牵住项目建设“牛鼻子”。占地270亩的西北服务区“龙门古街”项目已芳容初显,未来将打造成集文物展示、文化传播、文化创意、文化交流、研学旅行、数字龙门科技体验、旅游服务等于一体的综合型文化旅游展示区,进一步丰富文旅融合业态,成为展示和传播洛阳历史文化的新高地、游客和居民的后花园。
16、山间传递的暗光,都在生命的栈道上。
17、作为一名普通的检票员,我在龙门工作已8年有余。刚到龙门的时候,对这里充满了好奇。那时觉得龙门石窟的景是美的,人是善的,叶是香的,风是甜的。一切的一切都如诗如画。八年过去了,她依旧如二八佳人,百看不厌。
18、附着一双秀目,微微凝视着下方。高直的鼻梁,小小的嘴巴,露出祥和的笑意。双耳长且略向下垂,下颏圆而略向前突。圆融和谐,安详自在,身着通肩式袈裟,衣纹简朴无华,一圈圈同心圆式的衣纹,把头像烘托的异常鲜明而圣洁。
19、龙门横野断,驿树出城来。
20、“破茧”传统旅游,龙门石窟景区打破门票经济的单一发展模式,自2015年再次降价低至每人90元,倒逼文化旅游在融合发展上开新局、创新篇。
1、天阙象纬逼,云卧衣裳冷。
2、从“科技赋能”搭建和运用大数据平台,到发展数字经济,迈入“智能云”时代;
3、文明创建重树群众“主人翁”精神
4、“颔颈联的后三字,节奏一致。”和四平头后修改为:七律·游大同云岗石窟倚天岩洞势崔嵬,巧夺神工妙手开。仙佛灵光清净地,乾坤法象石龛台。一登高阁临霄汉,千载风沙伏圣胎。肃寂疑朝西域界,化身十万尽如来。
5、人伫碧空风瑟瑟,梦回幽窟思悠悠。
6、奉先寺傍边的牛头山直立如天上宫阙,星星织成经纬相交的珍珠夜幕,云中睡卧,衣裳沾湿露水,身寒不能入眠。
7、李白的乐府、歌行及绝句成就为最高。其歌行,完全打破诗歌创作的一切固有格式,空无依傍,笔法多端,达到了任随性之而变幻莫测、摇曳多姿的神奇境界。李白的绝句自然明快,飘逸潇洒,能以简洁明快的语言表达出无尽的情思。
8、56亿元!!洛阳重大项目集中开工!
9、今年,洛阳市委主要领导先后多次调研龙门园区建设和龙门石窟保护工作,强调要深入学习贯彻习近平总书记在甘肃敦煌考察了解莫高窟历史沿革和文物保护研究情况时的重要讲话指示精神,努力打造诗和远方的龙门样板,让龙门石窟这一世界文化遗产代代相传。要积极探索龙门景区、园区、社区“三区融合”的新路子,在洛阳“老三篇”真正亮起来上做标杆。
10、龙门石窟,你也凿一窟,他也凿一窟,两山对峙,无奈伊水中流。
11、我作为龙门的一线员工,每天接待许多来自世界各地的游客,也听到他们的各种反馈。特别是最近刚上线的“诗歌龙门”成为一大亮点。其中有游客说:到龙门让我看到现代高科技与中国诗词文化来了一次完美的碰撞。还有说:龙门让我再次领略到诗歌的底蕴美。更有一位高中生说:龙门新上线的“诗歌龙门”能让我在玩中学。每每有游客给予龙门石窟这样的评价,我都感到骄傲和自豪,骄傲自己能在如此有强大文化基因的地方工作,自豪自己能为传播龙门诗词尽一份绵薄之力,让更多人感受到龙门文化的力量与魅力。
12、本文共计3610字,阅读需约7分钟
13、增添“水”灵气。龙门园区结合景区伊河生态特色,全面开展“绿增颜值,水添灵气”净化美化百日行动,重点推进伊河两岸污水管网工程,强力推进河水综合治理。
14、610年,开江南河,连通长江和钱塘江。至此,一条以洛阳为中心,南通余杭,北达涿郡,连接海河、黄河、淮河、长江、钱塘江五大水系的人工运河全部竣工。大运河全长2500多公里,是中国古代最浩大的水利工程,对中国古代社会经济的发展产生过巨大作用。
15、弹尽身上千里流沙,恭敬地站在龙门石雕佛像前,擦干满脸的汗水,悄悄地问苍茫大地,问千年青史,这是文明世界,人间虔诚祈祷福祉的圣地吗?
16、朋友们,本次的景点讲到这里呢,要先告一段落了,现在大家有20分钟的自由活动时间,大家可自行参观,拍照留念,20分钟后我们在景区大门口集合,请大家遵守时间,谢谢大家的真诚合作。
17、主佛莲座北侧的题记称之为“大卢舍那像龛”,这里共有九躯大像,中间主佛为卢舍那大佛,为释迦牟尼的报身佛,据佛经说,卢舍那意即光明遍照。这座佛像通高14米,头高4米,耳朵长达9米,佛像面部丰满圆润,头顶为波状形的发纹,双眉弯如新月,
18、哪怕只能偷得浮生半日闲,
19、招提:首句“招提”,指寺僧,言自己与他一起游览,后句“招提”,是指佛教寺院,为佛教用语,此处指奉先寺。虚籁:籁,泛指声音;虚籁,就是风。
20、我惭疏野人,来值溪花后。
1、目前,龙门的文化旅游已实现了深度融合、良性互动、有机循环的良好开局,龙门的文化旅游业态不断增加研学游、龙门文创等“新成员”,文化旅游“融”的效果进一步显现,也必将推动龙门文旅融合发展再升级、再加速。
2、“本来给余老安排了一个环节,但他兴致很高,特意主动上台,给师生们讲解时用地方方言朗读诗词,他还用洛阳话朗读了《静夜思》,引来台下阵阵掌声。”安锋说,诗会上,时任洛阳师院党委书记时明德给余光中先生颁发文化顾问聘书,余光中先生为洛阳师院题词,并为师生们签名。
3、文旅融合做足“融”功夫
4、龙门石窟,既是洛阳辉煌地位的历史必然,也是历史给予洛阳的眷顾和厚爱。作为洛阳魏唐盛世唯一留存于地面上的辉煌,龙门石窟因独特的历史艺术价值和稀有的“世界文化遗产”品牌价值,而自然担负起增强文化自信、彰显洛阳城市特色、展示城市魅力、提升城市品牌形象和提高知名度与美誉度的现实责任。
5、七律·《大同云冈石窟》佛像东输肇武周,皈依昙曜善筹谋。释迦弥勒昭云水,舞伎飞天奏管篌。岁月沧桑风蚀重,人为掠盗斧痕留。佛灯共日长相伴,般若菩提释百忧。七绝《题云冈石窟》南山骁勇骠骑北魏王,生灵涂炭历时强。武功率统烟消尽,石窟精华日月长。七律《云冈龙门石窟赞》南山孝文英气盖中原,武治文功壁上观。伊阙圣尊十万座,武周龛舍半千毡。黑翁盲断薄如纸,黄裔精营大似天。南北连横成应和,江山无限倚良贤。
6、龙门石窟自建造以来受到的人为的盗凿破坏十分严重。唐武宗时期的灭佛运动、使石窟蒙难。清末和民国初年的游记史料记载了当时石窟造像被盗严重。此外,民国政府为从南京迁都洛阳,修建龙门西山下道路时也炸毁了大量的山麓佛龛。
7、龙门石窟,在洛阳市南郊的龙门山口处,距市区5公里,从北魏太和十九年开凿,迄今已有1500余年的历史,经过东魏,西魏,北齐,隋,唐,延至北宋,累计大规模开凿400余年,现存窟龛(kan)2345个,碑刻题记2800余块,佛塔七十余座,造像近十一万尊。其窟龛,造像,和题记数量之多,居中国石窟之冠,与敦煌莫高窟,大同云冈石窟并称为中国三大佛教艺术宝库。中华人民共和国国务院于1961年确定龙门石窟为第一批全国重点文物保护单位。2000年11月,经联合国教科文组织第24届世界遗产委员会通过,龙门石窟被列入《世界文化遗产名录》。
8、开展“旅游厕所革命”,建成8所高标准的带有“第三方卫生间”的旅游厕所,标准一流,受到广大游客好评。
9、战争的风云在这里消隐,佛的安详点化出山水的清静,帝王们在争夺天下的紧张中,灵魂却从龙庭飘到龙门,寻找通向来世的途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