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带张字可做名字的诗词
1、由这些志趣相投的朋友们引荐,邵子退认识了清末进士张栗庵、学问家黄季刚与画家黄宾虹,时不时有些交流。黄宾虹是林散之的老师,受老师指点,一心钻研山水画的林散之在1935年拖着不爱出门的邵子退一块儿去了一趟黄山。
2、很多时候,从学校兴冲冲地跑回家时,少年邵川会在三间砖房前的场院上见到正与爷爷一块儿打太极的林散之。
3、高蟾先辈以诗笔相示抒成寄酬
4、陈子昂:世道不相容,嗟嗟张长公。——《感遇诗三十八首》
5、又问谁与频,莫与张樊如
6、烨伟松德君浩炎彬灵均云舟智宸建辉志强劲松健柏国龙顺庆明轩博文达强瑾瑜文博明杰鑫鹏天宇煜城晟棋冠楠绍辉哲瀚鹏煊金傲伟诚展鹏博涛☆
7、李贺:列旆如松,张盖如轮。——《瑶华乐》
8、离开林散之故居后,邵川在乌江镇上的小饭馆里吃饭,满桌的乡亲都是“老表”,大家聊起这些年书画市场的价格起伏,越聊越火热。
9、张生手持石鼓文,劝我试作石鼓歌。
10、到了秋末,当小和赴南京报丧时,谈到伤心处的林散之颤抖着嚎哭了起来。邵川听着林爷爷的喃喃自语,突然意识到他吟诵的是一首诗。他仔细听着,把它记录了下来:
11、元稹:改张乃可鼓,此语无古今。——《桐花》
12、“这两张画的顺序放反了哎”,他对正忙着整修故居的乡亲说,“还有里面那个人物介绍,张敬夫,名字写错了,应该是另外那个‘章’,‘立早章’!”
13、韩愈:厥初孰开张,黾勉谁劝侑。——《南山诗》
14、张帆欲去仍搔首,更醉君家酒。吟诗日日待春风,及至桃花开后却匆匆。
15、任翠幄张天,柔茵藉地,洒尽未能去。——晁补之《摸鱼儿》
16、邵川能回头重新梳理这一切,都得归功于那年从爷爷床头书页里掉落的古诗。
17、他后来才知道,很多年前,黄宾虹曾专门为邵子退画过山水。就连邵家的楹联,也是出自黄的手笔。
18、张生手持石鼓文,劝我试作石鼓歌。——《石鼓歌》
19、邵川19岁那年,林散之意外出了名。
20、邵子退去世的那年深秋,有人在南京林宅听主人与几位学人论诗。面对一位教授赞誉“林老诗书画三绝,太高了!”,林散之只说:“子退的诗比我好得多。”
二、带张字的寓意好的诗句
1、怀抱谁同誓,唯君无间然
2、待君久不至,几次立柴扉。
3、姓名:王章文???五行分别是:土火水???笔画分别是:4114???天格.人格.地格.总格.外格数分别:5(土)15(土)15(土)19(水)5(土)???总评数理得分:91分
4、扩大,夸大:夸张。
5、邵子退已经站不起来了。
6、曾有亲戚议论,在困难的年代,爷爷攒下了钱,居然第一个去买宣纸——为什么不买点吃的呢?
7、风雨故人归,掩卷发长叹。
8、这默默推敲而成的诗句,世上并无第二个人知道,被夹在横排左起的铅字书里,直至生命终点。
9、那是1971年,正当家中收藏尽皆焚毁,小和相信着“读书无用论”,在学校里军训得正开心,他的爷爷却依然坚信,该让长孙在书画氛围中成长。
10、春热张鹤盖,兔目官槐小。
11、1984年,带着爷爷留下的诗稿,邵川上南京市区寻找林散之。
12、黄海昔相约,青春今又违。
13、未读书多少,空游路万千。
14、韩愈:厥初孰开张,黾勉谁劝侑。——《 南山诗》
15、说着说着,邵川就笑了起来:“这说明她是懂诗的人。她知道这些的价值。”
16、再怎么看,也只是“两个再普通不过的乡下老头”
17、翠幕绮筵张,淑景难忘。
18、我那位癫狂的酒友张旭,也号称草圣,他现在可是廉颇老矣,饭都吃不了了,现在凑不上草圣的名号了。我的小师傅的笔法不拘于古人的规矩。
19、“我在病中恍恍惚惚,还不能断诗,在病院犹不知死,真是痴人,……,日本现代书法这次来宁展览,余看了三次,当中佳作不少……我买了一本送你,在纸上看不如看手迹,光怪淋漓,有许多人写得很有晋唐风味。”
20、为了催总推三推四的老友,林散之写过《病居示子退二首》:
三、带张字的诗词有哪些
1、“等我不行了,我把二老的诗放一起,一块儿烧过去”,林荪若对他说。总之,别想带着信出这个门。
2、在给邵子退的信里,林散之描述了日本书法家代表团对他的一次拜访。“团长名叫村上三岛,向我致以最热烈握手和八九十度的鞠躬礼……(他)介绍我的声名,书法的价值非常崇高,说是一张字可值日金一万元,能换两部汽车……我听到此话,真是头上流汗,恐怕你们听到也不成话。”
3、破庙里,虚龄17的林散之“很惊异”地问邵子退:“你来干什么?”
4、犹闻咳唾声,忽忽冬之夜。
5、他把爷爷的诗刻在钢板上,油印出来。在上世纪80年代末,人们对若干年前焚烧藏品的日子还记忆犹新。家里的长辈读到,吓坏了:你怎么敢把这些字印到纸上呢?
6、张辞张辞自不会,天下经书在腹内。——张辞《别令诗》
7、惊惶,慌忙:张惶失措。
8、禁幄低张,雕栏巧护,就中独占残春。——李清照《庆清朝慢》
9、两位老人隔三差五就串门,一块儿打打太极、练练书画。林老耳朵不好,说话特别大声,但和邵子退在一块儿,两人不说话,只以笔代口,互相写纸条,“几乎没得声音”。两个一身破衣服的老头儿就这样聊天,还常常能讨论到夜半。
10、张府佳人美若仙雨荷幽香清风晚乔影曼妙醉心田我抚琴弦恋红颜爱意缠绵鸳鸯羡你我情牵赏月圆一曲相恋情缱绻生梦相逢如初见一生相守共婵娟世间相伴三生缘
11、李白:宁同万死碎绮翼,不忍云间两分张。——《白头吟》
12、李白:张良未逐赤松去,桥边黄石知我心。——《扶风豪士歌》
13、“我初次接触到关于邵子退的文字时,就好像读到了一些神话故事。”江苏籍作家叶兆言在文章里说,“在我看来,六朝人物早就是过去,早成为无法模仿的历史,但是邵子退的故事,似乎正在说明,……古迹仍然可以追寻,时光仍然可以倒流。”
14、鲁琴张字子开。——《左传·昭公二十年》
15、李白:弯弧惧天狼,挟矢不敢张。——《经乱离后天恩流夜郎忆旧游书怀赠江夏韦太守良宰》
16、那时他并不知道,爷爷也曾对着一纸“职员履历表”有过类似的无奈。
17、到邵子退生命的最后两年,林散之终究在信中对他发出了并不乐观的哀叹:“罢了,无诗人了!南京没有诗人了,高二适死了,张汝舟也死了,只剩我们两个老朽,真可怜。写了几本,有什么用呢?小和不懂,克子也不行,不写了。”
18、事情好像是从诗集出版后,就变得奇妙了起来。在县粮食局工作的邵川没想到,突然之间,“元白”、“苏黄”、“伯牙子期”这些他听都听不懂的赞叹,从著名学者冯其庸、北京大学教授谢冕等人的笔下写出,接连朝着他那在乡间布衣一生的爷爷涌来。
19、仅是4月中旬,安徽和县粮食局的退休干部邵川就往南京浦口区的林散之故居跑了3趟。
20、张生故国三千里,知者唯应杜紫微。
四、带有张字的诗句唯美
1、总之,除了很多个看起来并不重要的“不知道”外,一切都普通极了。
2、他吟咏过“散之在扬州”的所思:
3、惆怅南楼遥夜,记翠箔张灯,枕肩歌罢。
4、他们一同经历过这个时代,到最后,留下声音的,是乡间布衣邵子退。
5、上世纪90年代中期,邵川终于把爷爷的《种瓜轩诗稿》印成了一本正式公开发行的书。书名是将近十年前林散之在他那错别字满满的诗歌整理稿上题写的。
6、歌姬的歌声常常因离别之人而呜咽,还清楚记着离别席上的情形。明天酒醒后就要随着大江行舟离去,只能满满带着一船的离别之恨驶向衡州。
7、女孩名字:辛张雨瑶、辛张韵雪、辛张静怡、辛张慕言、辛张允熙、辛张若歆、辛张思佳、辛张思琪、辛张岚黛、辛张梦雨、辛张佳欣、辛张馨予、辛张恩雅。
8、楼主点名要求律诗,但是好像楼上给出的都是绝句呀?鄙不才,抛砖一首待引玉:题目:娶妻郑家今日最喧哗,嘉客齐来贺娶佳。琪丽新娘初入府,精明男子易持家。彩虹无不经风雨,都市哪有送霁霞?!因此劝君多努力,你若万贯漫天花。(平)平(仄)仄仄平(平)(仄)仄平平仄仄(平)(仄)仄(平)平平仄仄(平)平(仄)仄仄平(平)(平)平(仄)仄平平仄(仄)仄平平仄仄(平)(仄)仄(平)平平仄仄(平)平(仄)仄仄平(平)标准7律,静待高手。
9、然而现代人的画,“包括许多名家在内”,都只是“口头上谈笔墨”,“禁不住推敲”,“一眼而过,再往里看,就没有东西了”。
10、他记得林老拿着一本杂志上家里来串门,告诉他们:“《人民中国》登了我的字。”这是日文杂志《人民中国》1973年的1月号,在那期包罗了中国不少名家的“书法特辑”杂志上,林散之的草书“东方欲晓”被单独列在首位。
11、他就这么离开了国文教师的职位,改在金陵大学农学院乌江农业推广实验区工作。没过多久,他又在新岗位上认识了北大教授梁漱溟。
12、庐山秀出南斗傍,屏风九叠云锦张
13、妻子张白鹇,结罝映深竹
14、张彦功官舍在铁冶岭上,即昔之教访使舍。高斋下瞰湖山
15、独特之蕞oοΟヤo拾囿叭勼oοΟ兲丄嘚訫图絮尘倾恬灵之舞柠檬草精灵冰蓝水蜜桃紫月幽魔灵ぺ灬cc果冻ル淹死的鱼oO逝水无痕寂寞的cd机☆会飞的鱼☆∑═爱═→ゅ≈小鱼≈ゅ唯⒈のsè彩
16、我八十四岁了,看过两三个时代作品,都倒了。古云百年定论,如国民党时期李梅庵、曾农髯,当时声名赫赫,一死未到百年就倒了。如上海一般画家马起舟等都享有盛名,死未多年也倒了。不倒的只有齐白石。
17、现在想想,邵川明白了为什么爷爷与林散之能成为一生不变的挚友。其实只要一点就够了:“我爷爷有一双好眼睛。好字、好画、好诗,他都看得懂。”
18、如今,邵川还是常常回到当年爷爷与林散之彻夜长谈的地方。4月中旬,位于南京浦口区乌江镇的林散之故居一片繁忙,包括林散之长子林筱之在内的所有人,都在为即将到来的中央电视台《百年巨匠》纪录片摄制组而忙碌着。在“书法篇”中,摄制组选择了于右任、沈尹默、沙孟海、赵朴初、启功和林散之,作为上个世纪中国书法艺术的代表人物。
19、放纵,无拘束:乖张,嚣张。
20、蔡张娜沐蔡张亦凤蔡张诗柳蔡张觅珍蔡张醉娇蔡张芝琳蔡张秋碧蔡张梅彤蔡张瑶枝蔡张紫槐蔡张玉芷蔡张念露蔡张巧绿蔡张怜嘉蔡张春瑶蔡张月倩蔡张瑶艺蔡张青槐蔡张秀熙蔡张紫美蔡张冰林蔡张莹洁
五、带有张字的名字
1、张绪风流今白首。少年襟度难如旧。
2、钱起:帆翅初张处,云鹏怒翼同。——《江行无题一百首》
3、采菊东篱下,悠然见南山.山气日夕佳,飞鸟相与还.此中有真意,欲辨已忘言.您只要在上面"搜索"里写上"菊花"即可得到你的答案.
4、“他是有家传的,是从小跟在两位老爷子身边长大的,”从南京回到故居的那天,林散之的孙子、银行职员林小同拍着邵川的肩膀说,“所以研究林散之,没有比他更合适的人了。那时候我们都太小,还是小孩。”
5、俊杰:才智出众的人。适用于男孩取名字。出自《春秋繁露•爵国》“十人者曰豪,百人者曰杰,千人者曰俊,万人者曰英”。除此之外,再为你介绍一种数词构思法。取名时在名字中恰当地使用数词,使其像一条红线把一串闪光的珠玉串联起来,组合成熠熠生辉、活泼的名字来,在名字中恰当地使用数词,可以收到超乎寻常的效果。以数词“一”为例,在名字中它有多种用法,如表示数量少、专开始或全部等。
6、虞美人·张帆欲去仍搔首
7、上世纪30年代,邵子退刚过而立之年,在乌江小学任教。他与同乡林散之、许朴庵、章敬夫等人成立了“求声”读书社,要求成员“月必有诗,诗三章各言其志……以期勿负求声之意云耳”。大家每月唱和,留下许多作品。
8、他们相识时正值公元1914年,斐迪南大公遇刺,第一次世界大战爆发,中华革命党在日本成立,而这一切后来影响世界的大事,当时对远离城市的乌江小镇似乎并无冲击。
9、林散之爱画,他原本退休后在南京书画院工作,“文革”开始了才回到老家来。他常常拿起邵子退的画作,添几笔点染,然后一块儿讨论哪儿添得好、哪儿画得精彩。有一回,有人就拿着这么一副邵子退亲笔画、林散之加工的山水,约上两位老人一块儿聚在林家的书房里,瞅准了二老讨论得正热烈的时候问:“诗堂谁题?”
10、他开始注意林爷爷跟他聊起的旧事:当年不小心弄丢了邵子退的一幅旧画,被说成“骗子”,他一口气咽不下去,画了17张小画还回去,气呼呼地向对方抗议说“你就多遇到像我这样的骗子吧!”
11、他取出了一本黄宾虹真迹的画册。
12、可那是自己认识的爷爷吗?
13、那是1971年,别说什么《古文观止》,邵家连《辞源》这样的传统工具书都已经给烧了。因为家里有人参加过远征军,是“战犯”,所以一点“四旧”都不敢留。
14、江城子湖上与张先同赋,时闻弹筝
15、从他记事起,一家人就住在安徽省马鞍山市和县乌江镇。那年头,镇上还铺着青石板,弯弯曲曲的街道由南至北,两旁是店铺,人流熙熙攘攘。一条河穿镇而过,河对岸还是乌江镇,却已经属于江苏南京。
16、“江南久已无王谢,工厂红楼城外新。车上故人时指点,山山犹带六朝青。……剩有断头石佛在,造成浩劫是何人。”
17、小和被下放到了离乌江街上十多里的乡村,开始在生产队里干活,然后被派到了一个“美差”:放电影。在漫长的青春岁月里,邵川满满地看了五年样板戏。后来终于可以考大学了,他在美术学院的招生考试上犯了难:什么叫“素描”?
18、见到了这部书,家里长辈告诉邵川,曾有亲戚议论,在困难的年代,爷爷攒下了钱,居然第一个去买宣纸——为什么不买点吃的呢?
19、差不多就从读过爷爷的诗句起,邵川就开始在工作之余“一个字、一个字地研究”那些自己不经意就忽略而过的岁月。
20、1984年9月,南京市文联为林散之拍摄纪录片,林老愣是带着他们回乌江镇拍了邵子退。他给邵川的父亲写信说:“你爸同我相交七十年,临死之前,争取照一张出国片子,留点名在人间。”
六、带张字可做名字的诗词
1、酒酣胸胆尚开张,鬓微霜,又何妨。
2、只是,河的另一边,也住着一个老头,名叫林散之。
3、1984年,林散之与邵川笔谈
4、“我伏案作书,子退却在一边袖手旁观。我常怪他空谈艺术理论,不肯下苦功实践,实际他在暗暗苦学苦练,真是大智若愚。”
5、爷爷邵光晋,字子退,号种瓜老人。大多数时候,他闭门谢客,在家过着安静的生活。除了有几年,乌江街道办了一个林场,邵子退被请去帮忙管理——上世纪50年代时,他被下放回乡,就干过看守桃园的活儿,有经验。至于爷爷为什么会被下放,邵川到现在也不知道。
6、眉黛不须张敞画,天教入鬓长。
7、直到远方的赞美纷至沓来,这位从“文革”中成长起来的中年人才较起了真:究竟爷爷的一生,经历过什么?
8、五两竿头风欲平。张帆举棹觉船轻。(浣溪沙敦煌曲子)
9、宁同万死碎绮翼,不忍云间两分张。
10、“他们哪晓得,就是我在家写写画画使邵川耳濡目染,受到熏陶,”面对议论,邵子退信心满满地对亲戚说,“他将来会有所成就的。”
11、最奇特的一次,他陪爱人在南京看病,邻床的病友和他们寒暄:“你们是和县人?你们县出过‘种瓜老人’邵子退哎!”
12、一张一弛。——《礼记·杂记》
13、“你注意到大门口那‘思退亭’了么。”88岁高龄的林筱之在故居前乐呵呵地对邵川回忆往事,“那时候,只要三天不见子退四叔,父亲就念念叨叨,子退呢?子退呢?”
14、元稹 :改张乃可鼓,此语无古今。——《桐花》
15、林老很快被接回了南京。他开始接见外宾——但有时还会被提醒,见外宾时要把磨破了的棉毛衫袖口往里塞塞。而40年后,在2014年北京匡时春季拍卖会上,林散之书写的一副对联,已经能被拍出644万元的价格。
16、拉紧:紧张,张力。
17、如今他知道了:“草字有书写规范,没练过的人,看不懂”。
18、张生手拿周朝石鼓文的拓本,劝我写一首咏赞它的石鼓歌。杜甫李白才华盖世但都作古,薄才之人面对石鼓无可奈何。
19、而眼前那12岁的少年,只笑眯眯地反问说:
20、张颠老死不足数,我师此义不师古。
1、从邵川有印象起,爷爷总是沉默地待在老家乌江镇的小砖房里。他长年穿着陈旧的布衫,偶尔出门帮林场修剪桃枝。每天干完活,他会在房里看看书、写写字。总之,就是“一个再普通不过的乡下老头”。
2、一位是20世纪誉满中外的书法大家林散之,一位是一生蛰居乡间的“种瓜老人”邵子退,但他们怀有同样的家国情怀,并在一生中通过诗画唱和。
3、他渐渐流露出看不明白这时代的疑虑:为什么完全“江湖气”、字写得“令人发呕”的书法家,也会被世人追捧?竟有那么神通广大的人,能把世人眼都瞒住;“文革”时把他字画烧掉的乡邻,此时又重新上门来要画;就连邵川的母亲来南京治病,前来探病的亲戚,也一窝蜂地去向林老求字;有人说他画比字好,他断定那是“虚张声势”。
4、怪生无雨都张伞,不是遮头是使风
5、前来拜访的人一拨又一拨地涌向林筱之,邵川很快就落了单。
6、他在自家翻翻,找出不少林散之写给邵子退的信。
7、张鸣筝,恰恰语娇莺。
8、为张睢阳齿,为颜常山舌
9、在秦张良椎,在汉苏武节
10、“有几首诗是可以传世的,恐怕不是现在,”他把希望放在了遥远的未来,“也许再过五十年、一百年,大家会看到这些诗的价值。”
11、芳树情无赖,小园绿一围。
12、《种瓜轩诗稿》出版后,有朋友找出了上世纪80年代中期与林散之笔谈的记录,邵川才知道,两人在少年时,相识于乌江街南的破庙里。
13、张组竟北阜,泛舟过东邻。
14、在给邵子退的书信里,林散之想来想去,得出了这样的结论:学艺术还是不能被“名”心所牵,宁愿一生不成名,也不能盲目去投其所好而求名。
15、开,展开:张开,张目,张榜,铺张,张灯结彩,纲举目张。
16、“爷爷常跟我说,你把《古文观止》里的文章读熟百篇,在社会上就能立足。”想起往事,他笑着摇头,“我哪里听得进去,当时社会上都在说读书无用论。”
17、2001年,他把自己所能找到的关于爷爷的资料都编进了一本《种瓜老人研究集》;2015年初,他又完成了40万字的《林散之年谱》。
18、张家伯仲偏相似,每见清扬一惘然。——白居易《重到城七绝句裴五》
19、邵川不知道爷爷给老友回复了些什么。邵子退写给林散之的信,没有得到保存,已经一封也找不到了。
20、“乖乖,这么厉害?”邵川如获至宝地读了又读,就好像打开了另一个世界的大门。
1、金张藉旧业,七叶珥汉貂
2、禁幄低张,雕栏巧护,就中独占残春。
3、任翠幄张天,柔茵藉地,洒尽未能去。
4、“听都没有听说过嘛”,回忆往事,从小就在爷爷与林散之指点下画画的邵川哈哈大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