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的位置: 首页 > 心情说说

137句体会李白的孤独和寂寞的诗句(李白孤独和寂寞的诗句)

一、最能体现李白寂寞孤独的诗

1、出自清·黄景仁《绮怀》。无赖,多事,撩扰人。那看上去有无限深情的一轮皓月好像也在可怜我这孤独的身影;那多事的闲花却任意地开着,正好映衬我的孤独愁苦不能入眠的心情。

2、相见欢无言独上西楼,月如钩。寂寞梧桐深院锁清秋。剪不断,理还乱,是离愁。别是一般滋味在心头。

3、这首诗是李白所写的五言绝句,不仅有对敬亭山景物的一种描写,而且更是将敬亭山用了拟人的修辞手法。将这座山看作是自己的一位朋友。前两句诗是对于敬亭山景物的一种概括鸟儿飞走了,而天空中只剩下了几朵云彩在飘来飘去。这样的景象也正像是李白此时的心理状态,心中的孤单与飞走的鸟儿和天空的白云一样孤单寂寞。而最后两句诗李白将敬亭山比作是自己的朋友,而在此时此刻陪伴他的也只有这座敬亭山了。

4、李白描写“孤独”的诗句示例如下:

5、不过这种孤独,对于李白来说,那不算什么,因为他知道孤独,有的时候也是一种享受,只有真正的享受着一种快乐才知道自己需要什么,李白“最孤独”的一首诗,把孤独写到了极致,开篇便无人超越!关于以上观点:大家有什么看法?欢迎留言讨论!

6、醒时同交欢,醉后各分散。

7、 诗人以“闲”写出了孤云的状态,突出了离去的过程,让读者在品味孤云离去的状态时,感知诗人内心的不忍和无奈。

8、在诗的后两句中,诗人却将笔端一转,突然采用了拟人的手法,将敬亭山比作人。只有同样在孤独之中等待的敬亭山,才与诗人能相看相视,才能够达到心意相通的默契程度。更为绝妙的是,越是将冷冰冰的山写得如此知情重义,更是体现出李白已经被世人所厌弃,更体会出那种意境被全世界抛弃的感觉。难怪《唐诗摘钞》中评价这句:

9、相看两不厌,只有敬亭山。

10、少年的李白游遍了大好河山,在仕途上没有开怀,他的人生就是不如意的,虽然看似狂欢,但他内心却很孤独,就是这样的情况下李白写出了很多的经典;

11、众鸟高飞尽,孤云独去闲。相看两不厌,只有敬亭山。(只有 一作:唯有)

12、诗的前四句“今日云景好,水绿秋山明。携壶酌流霞,搴菊泛寒荣”,李白描写了庐山令人赏心悦目的秋景。“今日”,即题中所说的九日,也就是农历九月九日重阳节。它的意思是说,今天的庐山风景格外的好,流水更绿,青山更明亮。于是我提着一壶流霞酒,采撷一朵黄菊花,边喝酒来边赏菊。

13、相看两不厌,只有敬亭山。(《独坐敬亭山》)

14、对于一个有志之士而言,“闲”是对他们的折磨。

15、作者:凯紫来源:凯紫的诗词之美(ID:kaizisc)

16、寂寞舟中谁借问,月明只自听渔歌。

17、两岸青山相对出,孤帆一片日边来。(《望天门山》)

18、这首诗非常有名,尤其是它的后两句,流传千古。可能很多人不太清楚李白这首诗歌的创作背景,虽然他想在仕途上有所创造,但却饱受心酸。看透了世间的冷漠,把自身的不幸累加起来,就算李白是狂傲的,但也被生活给磨平了。虽然李白在这时很坚强,但也很脆弱。

19、伴我歌唱月儿徘徊,随我舞蹈影儿凌乱,清醒时一起寻欢,沉醉后各自分散,期待这无情的游乐,升华为历史长河中永久的经典佳话吧!

20、这首《独坐敬亭山》可以说是李白最孤独的一首诗,但却将孤独之感表现在山水情趣之中,读来既有山水景物的美好,也有静谧闲逸的姿态,深思方能体会到其中所蕴含的旷世孤独!

二、李白孤独和寂寞的诗句

1、敬亭山位于安徽宣城,是江南有名的“诗山”。

2、正如清朝的王世贞所言“青莲才笔九州横,一生低首谢宣城。”

3、今日云景好,水绿秋山明。

4、说起李白,都能将他与最伟大的诗人画上等号。确实,李白以非凡的天赋,造就了无数诗篇,又以离奇的人生,为这些诗篇增加的亮色。他的诗歌,达到了变幻莫测,天马行空的境界,为浪漫主义做出了最好的诠释。我们通常所见到的“飞流直下三千尺,疑是银河落九天”就是这一类。

5、《望天门山》唐天门中断楚江开,碧水东流至此回。两岸青山相对出,孤帆一片日边来。

6、这首诗的意思,一如李白的风格,并不艰涩难懂:群鸟在高高的天空中越飞越远,逐渐散尽,孤云也偷偷溜走,独自去偷闲。你看着我,我看着你,怎么看也不会满足的,就只有我和这眼前同样孤独的敬亭山了。

7、玉阶怨玉阶生白露,夜久侵罗袜。却下水晶帘,玲珑望秋月。(水晶一作水精)...

8、举杯邀明月,对影成三人。(《月下独酌四首·其一》)

9、书画|收藏|人文|心赏|茶道|香道|养生

10、我歌月徘徊,我舞影零乱。

11、花间一壶酒,独酌无相亲。(《月下独酌四首·其一》)

12、李白(701年-762年),字太白,号青莲居士,唐朝浪漫主义诗人,被后人誉为“诗仙”。祖籍陇西成纪(待考),出生于西域碎叶城,4岁再随父迁至剑南道绵州。李白存世诗文千余篇,有《李太白集》传世。762年病逝,享年61岁。其墓在今安徽当涂,四川江油、湖北安陆有纪念馆

13、浮云游子意,落日故人情。

14、谁能春独愁,对此径须饮。(《月下独酌四首·其三》)

15、在我们现在的社会中,太多的人为了迎合别人,显得非常合团,然后去做自己其实并不是很想做的事,在不觉得好笑的时候跟着别人一起大笑,在自己不想玩游戏的时候去玩游戏,而这都只是为了显得自己“合群”。

16、《独坐敬亭山》是李白晚年创作的一首五言绝句。这首诗主要描写了李白的独坐之景。以奇特的想象力和巧妙的构思,表现出了李白在生命历程中遗世独立的孤独感。可以说这首诗只有4句,却把孤独写到了巅峰,无人能够超越。

17、 是为大孤独。

18、间一壶酒独酌无相亲举杯邀明月对影成三人月既不解饮影徒随我身暂伴月将影行乐须及春我歌月徘徊我舞影零乱醒时同交欢醉后各分散永结无穷游相期邈云汉

19、 诗人在被拟人化了的敬亭山中寻到慰藉,似乎少了一点孤独感。然而,恰恰在这里,诗人内心深处的孤独之情被表现得更加突出。人世间的深重的孤独之情,诗人人生悲剧的气氛充溢在整首诗中。全诗似乎全是景语,无一情语,然而,由于景是情所造,因而,虽句句是景,却句句是情,就像王夫之所说,是“情中景,景中情”。

20、敬亭山在宣州(治所在今安徽宣城),宣州是六朝以来江南名郡,大诗人如谢灵运、谢朓等曾在这里做过太守。

三、体会李白的孤独和寂寞的诗句

1、在唐代的众多诗人当中,李白是最出名的那几位之他给后人留下了众多的诗歌,他就像是天空划过的斑斓一样,在历史文化长河中留下了中脉浓彩的一笔。李白不但是一个“饮者”,他还是行走的“旅者”,李白走到哪里都会有粉丝相伴,都会有酒肉相陪着。

2、携壶酌流霞,搴菊泛寒荣。——《九日》

3、梧桐更兼细雨,到黄昏、点点滴滴。

4、月下独酌四首花间一壶酒,独酌无相亲。举杯邀明月,对影成三人。月既不解饮,影徒随我身。暂伴月将影,行乐须及春。我歌月徘徊,我舞影零乱。...

5、花间一壶酒,独酌无相亲。

6、体现价值的一句是:天生我材必有用,千金散尽还复来。出处:李白·将进酒原诗:君不见,黄河之水天上来,奔流到海不复回。君不见,高堂明镜悲白发,朝如青丝暮成雪。人生得意须尽欢,莫使金樽空对月。天生我材必有用,千金散尽还复来。烹羊宰牛且为乐,会须一饮三百杯。岑夫子,丹丘生,将进酒,杯莫停。与君歌一曲,请君为我倾耳听。钟鼓馔玉不足贵,但愿长醉不复醒。古来圣贤皆寂寞,惟有饮者留其名。陈王昔时宴平乐,斗酒十千恣欢谑。主人何为言少钱,径须沽取对君酌。五花马,千金裘,呼儿将出换美酒,与尔同销万古愁。

7、鲁酒不可醉,齐歌空复情。思君若汶水,浩荡寄南征。——《沙丘城下寄杜甫》

8、此地一为别,孤蓬万里征。(《送友人》)

9、终然独不见,流泪空自知。(《独不见》)

10、关山月是乐府《横吹曲》调名,除李白之外,陆游等也写过《关山月》。李白的《关山月》是一首五古。此诗写远离家乡的戍边将士与家中妻室的相互思念之情,深刻地反映了战争带给广大民众的痛苦。(唐)李白明月出天山,苍茫云海间。长风几万里,吹度玉门关。汉下白登道,胡窥青海湾。由来征战地,不见有人还。戍客望边色,思归多苦颜。高楼当此夜,叹息未应闲。

11、但写出这首诗的时候,我们能够体会到李白内心的孤独情感。虽然他在大唐名扬天下,但是晚年的凄凉也只有他和敬亭山来分享,这不是最孤独的事吗?

12、他看不厌青山,而青山也不嫌弃于他,这里诗人将“山”拟人化,就像辛弃疾的“我见青山多妩媚,料青山见我应如是”。

13、谢公亭·盖谢脁范云之所游

14、谢谢悟空,开心快乐。

15、赏析原共四首,此是第一首。诗写诗人在月夜花下独酌,无人亲近的冷落情景。诗人运用丰富的想象,表现出由孤独到不孤独,由不孤独到孤独,再由孤独到不孤独的一种复杂感情。李白仙才旷达,物我之间无所容心。此诗充分表达了他的胸襟。诗首四句为第一段,写花、酒、人、月影。诗旨表现孤独,却举杯邀月,幻出月、影、人三者;然而月不解饮,影徒随身,仍归孤独。因而自第五句至第八句,从月影上发议论,点出“行乐及春”的题意。最后六句为第三段,写诗人执意与月光和身影永结无情之游,并相约在邈远的天上仙境重见。全诗表现了诗人怀才不遇的寂寞和孤傲,也表现了他放浪形骸、狂荡不羁的性格。邀月对影,千古绝句,正面看似乎真能自得其乐,背面看,却极度凄凉。

16、后边两句表达的感情更为凄凉:能够和李白两个人都看不够的,也只有敬亭山了。李白这句话想表达的是只有敬亭山能陪着他,昔日的朋友都已经成为了回忆,如今只能自己一个人登山欣赏风景,这份孤独只有李白能懂。

17、然而,作为诗人,特别是一位经历了唐朝由盛转衰,自身命运又坎坷多难得的诗人,他的诗歌当然不会一成不变。除了放歌纵酒以外,他也写下过一些苦闷的诗歌。其中,最为孤独,最为落寞的当属这首《独坐敬亭山》:

18、落帽醉山月,空歌怀友生。

19、晴川历历汉阳树,芳草萋萋鹦鹉洲。意思:汉阳晴川阁的碧树历历可辨,更能看清芳草繁茂的鹦鹉洲。《黄鹤楼》是唐代诗人崔颢创作的一首七言律诗,被选入《唐诗三百首》。此诗描写了在黄鹤楼上远眺的美好景色,是一首吊古怀乡之佳作。前四句写登临怀古,后四句写站在黄鹤楼上的所见所思。诗虽不协律,但音节浏亮而不拗口。信手而就,一气呵成,成为历代所推崇的珍品。这首诗在当时就很有名,传说李白登黄鹤楼,有人请李白题诗,他说:“眼前有景道不得,崔颢题诗在上头。”

20、不一?印?孤?是心的事,寂寞是?o聊的事。孤?的人在人多的地方?是?杏X孤?,寂寞的人到人多的地方就不寂寞了。

四、李白最孤独的一句诗

1、这未尝不是诗人的一种自我安慰。

2、这个观点较为主流,但另一种说法却让小珏更为认可。那就是此诗写于唐肃宗上元二年,首先的原因是在李白的诗稿中并没有明确记载是在天宝十三年。而且,在天宝十三年的时候,诗人虽然辞去了翰林的身份,但此时正是名气最为鼎盛的时候,人也处在生命力最强的中年。

3、此地一为别,孤蓬万里征。

4、这首诗出自于唐代著名的诗人李白之手,想要更好的体会到李白当时孤独寂寞的心情必须要结合当时写这首诗的背景来共同分析。在当时李白创作这首诗的时候正处于在朝廷中不得志,有过在牢狱生活的经历以及曾被流放过。而此时的李白也是年事已高,有过这些经历之后与前期的写作风格也存在一定的差异,作品中更多的都是抒发表达自己的孤独寂寞之情。虽然这首诗的写作背景在当代人存有一些争议,但是无可厚非的是在李白经历了酸甜苦辣之后,也算是对人生有了一种新的感悟。在当下的李白没有了亲朋好友的陪伴,只剩下自己一人“独坐敬亭山”。

5、醉后失天地,兀然就孤枕。(《月下独酌四首·其三》)

6、众鸟远飞,就像当年的他曾众星拱月,可是如今他也如孤云般,遗世飘零。

7、举杯邀明月,对影成三人。——李白《月下独酌四首·其一》

8、李白擅写古风古诗,其诗作中格律诗占比极少,五言绝句尤其稀有。但李白的五言绝句几乎都是精品,最著名的莫过于人人皆知的那首《静夜思》。而这首《独坐敬亭山》意境隽永、余味悠长,丝毫不输《静夜思》。

9、春蕙忽秋草,莎鸡鸣西池。

10、《送友人》唐青山横北郭,白水绕东城。此地一为别,孤蓬万里征。浮云游子意,落日故人情。挥手自兹去,萧萧班马鸣。

11、诗写诗人在月夜花下独酌,无人亲近的冷落情景。诗 人运用丰富的想象,表现出由孤独到不孤独,由不孤独到孤独,再由孤独到不孤独的 一种复杂感情。李白仙才旷达,物我之间无所容心

12、感之欲叹息,对酒还自倾。——《春日醉起言志》

13、语来江色暮,独自下寒烟。(《寻雍尊师隐居》)

14、昔年游宣城是何等潇洒恣意,如今只身登山就有多孤独落寞。

15、一个“尽”字,将他的情绪写到了极致,突出了他的百般惆怅。

16、李白最孤独的诗应当属于《月下独酌》第一首

17、落霞与孤鹜齐飞,秋水共长天一色。

18、寂寞并不一定孤独,独自一人身处孤室并不一定感觉寂寞,而身置繁华热闹的人群却感觉无可交谈,这种感觉也许才是真正的寂寞。善处孤独,静对寂寞...

19、前不见古人,后不见来者,念天地之悠悠,独怆然而涕下!这首诗句,大家应该都很熟悉,上学的时候,老师没少抽查,我记得这首诗,当时是表达作者的心情,一种怀才不遇的心情,没有人可以理解作者当时的寂寞和孤独,也是有一种,生活在当下生活,想做出改变,而没有办法改变的孤独心情,让作者充满了悲愤的孤独感!

20、惶恐滩头说惶恐,零丁洋里叹零丁。

五、表现李白孤独心境的诗句

1、永结无情游,相期邈云汉。(《月下独酌四首·其一》)

2、有段时间他甚至安家在敬亭山下,“我家敬亭下,辄继谢公作”。

3、前两句看似写眼前之景,其实,把孤独之感写尽了:天上几只鸟儿高飞远去,直至无影无踪;寥廓的长空还有一片白云,却也不愿停留,慢慢的越飘越远,似乎世间万物都在厌弃诗人。“尽”、“闲”两个字,写“动”见“静”,以“动”衬“静”,正烘托出诗人心灵的孤独寂寞。

4、醉后失天地,兀然就孤枕。(《月下独酌四首·其三》)

5、风吹柳花满店香,吴姬压酒唤客尝。金陵子弟来相送。——《金陵酒肆留别》

6、李白与宣州有着不解之缘,他一生狂放,傲视诗坛,却对一人推崇备至,那就是南朝著名山水诗人,曾做过宣州太守的谢朓。

7、白马谁家子,黄龙边塞儿。(《独不见》)

8、可是当我再次读到他的《独坐敬亭山》才明白,即使洒脱飘逸的仙人也有孤独落寞之时。全诗如下:

9、孤独和寂寞就是一个人的时候没有人陪伴所带来的一种失落低落的心情吧,往往会在青春期异常明显,特别是独生子女当中,因为独生子女往往没有同龄人的陪伴

10、最后两句“相看两不厌,只有敬亭山”,则是李白以拟人手法,将敬亭山人格化。即虽然“众鸟”和“孤云”已经离我而去,但是我还有眼前的敬亭山,和我彼此顺眼。实际上,李白前面所说的“众鸟”和“孤云”,既暗示了那些离他而去的友人,也借喻了离他远去的政治仕途。而“敬亭山”的有情,其实就是为了突出人的无情。因为人的无情,李白的悲惨遭遇和孤独处境,便体现了出来。

11、孤独真的不可怕,可怕的是一群人假装狂欢,表面欢乐,内心空虚。所以在生活中,我更加想要的是李白的那种能在孤独中发现乐趣的态度,这样,在生活中我们会发现许多的有趣的事情,孤独也不再可怕。

12、一樽齐死生,万事固难审。醉后失天地,兀然就孤枕。不知有吾身,此乐最为甚。——《月下独酌》其三 春草如有意,罗生玉堂阴。东风吹愁来,白发坐相侵。独酌劝孤影,闲歌面芳林。长松尔何知?萧瑟为谁吟? 手舞石上月,膝横花间琴。过此一壶外,悠悠非我心。——《独酌》 孤云还空山,众鸟各已归。彼物皆有托,吾生独无依。对此石上月,长醉歌芳菲。——《春日独酌》其一 花间一壶酒,独酌无相亲。举杯邀明月,对影成三人。月既不解饮,影徒随我身。暂伴月将影,行乐须及春。我歌月徘徊,我舞影零乱。醒时同交欢,醉后各分散。永结无情游,相期邈云汉。——《月下独酌》其一

13、独漉水中泥,水浊不见月。不见月尚可,水深行人没。越鸟从南来,胡鹰亦北渡。我欲弯弓向天射,惜其中道失归路。落叶别树,飘零随风。客无所托,悲与此同。罗帏舒卷,似有人开。明月直入,无心可猜觉得罗帏舒卷,似有人开。明月直入,无心可猜有酒问天,苍天一笑。月有圆缺,人有离别十年光阴,不知勤读。恨有离别,不知去处。寒窗离别,唯有孤独

14、他来宣城是受长史李昭的邀请。所以从心境上来说,李白不应该如此落寞和孤独。此时他甚至还在敬亭山搭建了房子,接子女居住,明明在享受天伦之乐啊。

15、众鸟高飞尽,孤云独去闲.表达的是作者孤独寂寞的心情.相看两不厌,只有敬亭山.表达的是虽然鸟儿都飞走了,云儿都飘走了,但是作者找到了一个忠实的朋友,那个朋友就是敬亭山. 整首诗的诗意: 第一句的意思是:仰望天空...

16、花间一壶酒,独酌无相亲。举杯邀明月,对影成三人。月既不解饮,影徒随我身。暂伴月将影,行乐须及春。我歌月徘徊,我舞影凌乱。醒时同交欢,醉后各分散。永结无情游,相期邈云汉。

17、悲夫士生之不辰,愧顾影而独存。

18、其实也不只是敬亭山啊,只要你像太白那样在万丈红尘里从未真正地沦陷,你就一定能在天地间找到自己灵魂的知己。“我来菩提树下,非为打坐,非为参禅,剩下的慵懒与沉默,涂满了我的嘴唇,我不能说出哪一个你是我的爱人。我喜欢你是你、我是我的时候,我们是两颗穿过黑暗,彼此默默凝望的星辰。”

19、在当时的时候,就有天下谁人不识君,不过李白也懂这个道理,树大招风可不好。就算李白打算低调做事,但是唐朝仰慕李白的粉丝们却不能答应,拉着他喝上几壶酒。所以李白这一生从来没有缺过酒,怪不得有酒剑仙的称号。在李白岁数大之后,已经看惯了春花秋月,他还能把少年心保持住吗?

20、因为这首诗小时候我们都学过,但当时的老师解读时,并未着重于“孤独”这个字眼,况且以小学生的年纪,是无法体会李白那种历尽千帆后的孤独。

六、最能体现李白寂寞孤独的诗

1、“人生得一知己足矣”,鸟飞云去对诗人来说不足挂齿。后两句诗所创造的意境仍然是“静”的,表面看来,是写了诗人与敬亭山相对而视,脉脉含情。实际上,诗人愈是写山的“有情”,愈是表现出人的“无情”;而他那横遭冷遇,寂寞凄凉的处境,也就在这静谧的场面中透露出来了。

2、李白描写“孤独”的诗句示例如下:

3、举杯邀明月,对影成三人。(《月下独酌四首·其一》)

4、唐诗那是中国最高的文学成就,一千多年来,唐朝的那些诗人所写的诗,现在的人们都能朗朗上口,而最为出名的诗人就有李白、杜甫等等,而“诗仙”李白是中国历史上最伟大的诗人之也是浪漫主义诗歌的集大成者。李白的诗飘逸潇洒,变幻莫测,犹如随性而为,在他的很多诗中都能感受到当时在创作的那种心情,今天就给大家盘点一下手李白最孤独的一首诗,至今无人能敌!

5、这也能体现出,当时自己的寂寞,可以让自己有着随心所欲的想法,就算月亮,此时此刻的深夜,就算是月亮,我也能和他在一起饮酒作乐,这不也是一件很美丽的事情吗?

6、终然独不见,流泪空自知。(《独不见》)

7、这样从云端到低谷的孤独更令人心疼。

8、有理想、有才能而在政治上遭受压抑的士大夫往往对“逝去”,对“消散”有着特殊的敏感,人事短暂,宇宙永恒,常常是他们不遇时发出的慨叹。诗人引恒久的山为知己,可能是“长安不得见”后,不得已而为之的一种方式了。

9、那么就是一种无法言语的心情,可以从那些诗歌中感受到诗人的悲欢离合,这也就能够引起自己的共鸣。从每一句诗中,都能感受到诗人的那种心情,所以有时候一首诗的好坏,还是要看它能不能打动我们,能不能够引起我们的共鸣。所以说当事人在描写那些孤独的诗词,而李白写的诗中最孤独的那一首诗是非常令人震撼的!李白“最孤独”的一首诗,把孤独写到了极致,开篇便无人超越!

10、谁能春独愁,对此径须饮。(《月下独酌四首·其三》)

11、《全唐诗》近5万首诗,这一首最含蓄,真正意思令人叫绝!

12、这首诗写得好就好在看似漫不经心,却在闲庭信步之中,抒发了自己内心中孤独的情感。前两句“众鸟高飞尽,孤云独去闲”看起来是写眼前之景,并不足以为奇,似乎也是我们习以为常的。但仔细体会,你会发觉,鸟儿都在离开自己,孤云也厌弃自己,好像周边的万物都离开孤独的诗人。

13、何时更杯酒,再得论心胸。——《魏郡别苏明府因北游》

14、出自唐·武元衡《宿青阳驿》。寐,睡着。萧萧,此指风吹竹叶之声。诗句描写人在旅途、身在异乡的孤寂之情。前句直抒本意,后句以写景补足前句意蕴。风吹竹叶萧萧有声,夜深入窗寒气袭人,二者都是表达孤寂难眠之意。如果不是夜不成眠,则风声听不见、寒气不觉得。

15、投稿邮箱:549531965@qq.com

16、为什么说这首诗很孤独呢?先来看看这首诗的前两句,看似是很简单的景物描写,但这里边却蕴含着很高超的手法:看着天空上的鸟越飞越高,到最后消失在天边,孤云也不愿意停留在天上,慢慢的飘走了。李白来到敬亭山上欣赏风景,但是山上所有能动的东西都不愿与他做伴,都走了。

17、李白一生凡七游宣城,这首五绝作于天宝十二载(753)秋游宣州时,距他被迫于天宝三载离开长安已有整整十年时间了。

18、两岸青山相对出,孤帆一片日边来。( 《望天门山》)

19、出自王勃《滕王阁序》。艳丽的晚霞和那孤零零的野鸭一起飞到了天边,秋天的湖水和那天空融在了一起。这句诗词用晚霞、孤鹜、秋水、长天,描绘出了秋天的景色。

20、经历了安史之乱的颠沛流离,李璘幕府的牢狱之灾,流放夜郎的大难不死,他第七次也是最后一次来到宣城。

1、在公元761年,李白独自一个人跑到山上去欣赏风景,但是在登山的过程中,他却感到了很大的孤独感,所以他写下了这首让后人觉得是大唐“最孤独”的诗歌,让人感慨万千。

2、我也有很多次来到宣城,登上李白爱登高远望远的谢眺北楼,看“江城如画里,山晓望晴空”,看“两水夹明镜,双桥落彩虹”。也曾很多次独上敬亭山,感慨李白的独坐楼离敬亭山中的玉真公主塑像不过半里之遥。事实上还有一种说法,说李白屡上敬亭山,是为了在他一生中曾经给予他重要帮助的玉真公主。而李白、王维和玉真公主的关系,也是唐史中众说纷纭、莫衷一是的热门话题。所以去年秋天我去敬亭山的时候,还在玉真公主像前深深感慨。敬亭山中落叶纷纷,相看不厌,凭谁销魂,青莲摩诘,何曾到此,昌明于今,独叹玉真。

3、此地一为别,孤蓬万里征。(《送友人》)

4、您看此文用分秒,转发只需1秒哦~

5、前不见古人,后不见来者。念天地之悠悠,独怆然而涕下。

6、亲爱的(不好意思我叫谁都这样)你并不需要读李白所有的作品,那样太多也没什么意义,除非你专门研究这个我可以介绍一些李白的经典作品给你:蜀道难独坐敬亭山将进酒宣州谢朓楼饯别校书叔云行路难三首登金陵凤凰台关山月望天门山长干行送友人玉阶怨早发白帝城静夜思梦游天姥吟留别子夜吴歌月下独酌四首(其一)峨眉山月歌望庐山瀑布赠孟浩然赠汪伦把酒问月亲爱的你可以收集一下,并看一下鉴赏。。

7、长期飘泊生活,使李白饱尝了人间辛酸滋味,看透了世态炎凉,从而加深了对现实的不满,增添了孤寂之感。

8、众鸟高飞尽,孤云独去闲。表达的是作者孤独寂寞的心情。相看两不厌,只有敬亭山。表达的是虽然鸟儿都飞走了,云儿都飘走了,但是作者找到了一个忠实的朋友,那个朋友就是敬亭山。整首诗的诗意:第一句的意思是:仰望天空,只见鸟儿向远处飞去,直到看不见影子。第二句的意思是:一片白云也慢悠悠地在天际飘荡,越飘越远,四周一片寂静。第三句的意思是:我静静凝视着山,觉得山也在看着我,好像在互相交流,彼此总是看不够。第四句的意思是:此时此刻,我的心里就似乎只有那座敬亭山了。

9、花间一壶酒,独酌无相亲。(《月下独酌四首·其一》)

10、“相”“两”二字将他和山紧密地联系在了一起,你中有我,我中有你,相依相偎。

11、他久久地凝望着敬亭山,敬亭山也仿佛在默默地注视着他。在这世间,能够和他永远相看不厌的也许只有敬亭山了。

12、出自宋·文天祥《过零丁洋》。此诗为诗人过零丁洋时所作。零丁:孤单,没有依靠。路经惶恐滩头,不觉涌起心中的惭愧、惊惧,船过零丁洋,难免悲叹处境的孤独、无靠。“滩”与“洋”,实有其地,诗人历经此地,而且都当兵败之时、被俘之日,心情与地名正好合吟出此句,构思奇巧。后人常引用这两句诗来说明心情不佳的处境。

13、花间一壶酒,独酌无相亲。——《月下独酌四首·其一》

14、寂寞孤灯愁不寐,萧萧风竹夜窗寒。

15、胸藏文墨怀如谷,腹有诗书气自华

16、这两句看似是在写他眼前所见之景,实际上是他内心孤独的真实写照。

17、相看两不厌,只有敬亭山。——李白《独坐敬亭山》

相关说说

回到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