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的位置: 首页 > 心情说说

出自诸葛亮的成语 『五千年来古诗词之美,美到』

一、出自诸葛亮的成语

1、五千年来古诗词之美,美到窒息!

2、韩愈发牢骚,成语满纸飘

3、读音:hǔjùlóngpán

4、中国典籍博大精深,《左传》、《史记》、《战国策》......古人的大智慧都包含其中,快来一起看看吧!

5、进学解:922字,40条成语

6、据悉孟获是个性情急躁的人,他善于使用弓箭,在当地很有威望,要是降服了他,对治理南中大有好处。诸葛亮用了一个小小的计谋,活捉了孟获,把他待如贵客,请他喝酒吃肉,把他领到自己军队面前,让他观看蜀军阵容。孟获看了,心中不服,诸葛亮把他放了。

7、一天一个成语:四面楚歌

8、出自诸葛亮《将苑》。(译文)军作战的将军不可以有骄傲的情绪,骄傲就容易对人无礼,对人无礼则容易失去人心,而失去人心则容易众叛亲离。

9、(释义)形容说话内容混乱,无法理解。

10、释义:比喻下决心不顾一切地干到底。

11、三顾茅庐:比喻真心诚意,一再邀请、拜访有专长的贤人。

12、谋士徐庶向刘备推荐说:诸葛亮是个奇才。刘备为了请诸亮帮助自己打天下,就同关羽、张飞一起去请他出山。可是诸葛亮不在家,刘备只好留下姓名,怏怏不乐地回去。隔了几天,刘备打听到诸葛亮回来了,又带着关羽、张飞冒着风雪前去。哪知诸葛亮又出门出去了,刘备他们又空走一趟。

13、(近义词)鞠躬尽瘁、全心全意、摩顶放踵、鞠躬尽力

14、夙夜忧叹:早晚忧愁叹息。“受命以来,夙夜忧叹,恐托付不效,以伤先帝之明。”

15、出自《史记.平原君列传》记载:秦军围攻赵国都城邯郸,平原君门下食客毛遂主动请求一同前去楚国求救,最终说服楚王发兵去救援赵国。毛遂为战国晚期卫国人,故里在今新乡市原阳县西路庄村,现有毛遂自荐亭和石碑多通。相传,毛遂在云梦山从师于鬼谷子,当地现在还有毛遂的逸闻流传。在云梦山鬼谷祠旁有毛遂庙,为游客观光瞻拜胜地。

16、释义:意思是好像鱼得到水一样。比喻得到跟自己十分投合的人或对自己很合适的环境。

17、三国蜀·诸葛亮《出师表》:“先帝不以臣卑鄙,猥自枉屈,三顾臣于草庐之中。”

18、释义:光着膀子上阵。比喻亲身上场,不加掩饰地进行活动。

19、读音:qīqínmènghuò

20、释义:指某事常见,不足为奇。

二、出自诸葛亮的成语

1、东汉建安十三年,孙权、刘备联军在长江赤壁一带,大败曹操军队的一次决战。曹操败袁绍、破乌桓,基本统一北方后,于建安十三年七月,自宛挥师南下,欲先灭刘表,再顺长江东进,击败孙权,以统一天下。九月,曹军进占新野,时刘表已死,其子刘琮不战而降。

2、(原句)不宜妄自菲薄,引喻失义,以塞忠谏之路也。

3、曹操只叫弓箭手朝来船射箭,船两边都插满了箭,诸葛亮下令回师,这时曹操想追也来不及了。10万支箭“借”到了手,周瑜得知借箭的经过后长叹一声:我真不如他!

4、——关注唐诗宋词天天读顶级传统文化美刊——

5、释义:形容病情十分严重,无法医治。比喻事情到了无法挽救的地步。

6、(语法):紧缩式;作谓语、宾语、分句;含褒义

7、(出自):(周)瑜:‘孔明神机妙算,吾不如也。’ 明·罗贯中《三国演义》第四十六回

8、健康提示:请出门戴口罩、勤洗手、多通风,少去人群密集处。

9、出自诸葛亮《将诫》傲:倚仗;骄:骄傲。不倚仗自己的才华,而在别人面前表现出骄傲的神情,不以被宠爱而扬威。

10、赤壁之战三足鼎立作奸犯科欲擒故纵如鱼得水思贤如渴七擒七纵龙盘虎踞集思广益凌上虐下;虎踞龙盘;不知所云;闭门思过;不求闻达;草庐三顾;豺狼之吻;淡泊明志;方寸已乱;伏龙凤雏;鞠躬尽瘁,死而后已;龙蟠虎踞;龙盘虎踞;力排众议;苟全性命;盖世无双;肝心若裂;汉贼不两立;七擒七纵;如虎添翼;开诚布公;空城计;龙骧虎视;计日而待;集思广益;俭以养德;思贤如渴;我心如秤;临危受命;三顾茅庐;如鱼得水;任重才轻;妄自菲薄;危急存亡;上楼去梯;识时务者为俊杰;游辞巧饰;坐以待毙;众难群移作奸犯科;所向无敌;胸中鳞甲;淡泊明志苟全性命伏龙凤雏汉贼不两立俭以养德妄自菲薄任重才轻三顾茅庐初出茅庐草船借箭

11、✦这些成语中蕴藏着诸葛亮一生的智慧,既有治国的大道理,亦有为政的大方向,实在让人受益无穷啊!

12、(释义)收到更多的成效。所,用在动词之前,构成名词性的词组,指代人或事物。广:扩大。益:好处。

13、一路上蜀军所向披靡,战无不胜,蛮夷望风归附。只有南方夷族的酋长孟获不肯屈服,常常袭击蜀汉军队。于是诸葛亮便用计将孟获擒获。

14、释义:比喻刚露头角。后来多指初入社会,没有经验。

15、十一月二十日,突然刮起了东南风。刘备的军师诸葛亮善观气象,早就和周瑜作好了准备。这时,曹操收到黄盖派人送来的信,约好来投降。曹操带了将领站在船头等候。果然看见黄盖领着十多只小船,顺风驶来,曹操非常得意。十几只小船趁着风势,很快就到了曹操的战船前。

16、(原句)宫中府中,俱为一体,陟罚臧否,不宜异同。

17、释义:指年轻人可培养。

18、(释义)意思是过分看轻自己,形容自卑。

19、据悉孟获是个性情急躁的人,他善于使用弓箭,在当地很有威望,要是降服了他,对治理南中大有好处。诸葛亮用了一个小小的计谋,活捉了孟获,把他待如贵客,请他喝酒吃肉,把他领到自己军队面前,让他观看蜀军阵容。孟获看了,心中不服,诸葛亮把他放了。孟获第二次和蜀军交锋,又被活捉。诸葛亮见他不服,又把他放了。就这样捉了放,放了捉,一连七擒七纵,使这个南中有影响的人物,终于心服。当诸葛亮还要放他时,他对诸葛亮说:“您像天神一样,从今以后,南中人再也不反叛作乱了。”九月,三路大军在滇池(今云南晋宁)会师,最后平定了南中叛乱。

20、(释义)汉末刘备去南阳郡邓县隆中聘诸葛亮。比喻真心诚意,一再邀请。

三、出自诸葛亮的成语典故

1、一天一首古诗词:苏轼《蝶恋花·春景》

2、释义:比喻著作有价值,流传广。

3、释义:五代后周时,赵匡胤在陈桥兵变,部下诸将给他披上黄袍,拥立为天子。后比喻发动政变获得成功。

4、出自诸葛亮《前出师表》。(译文)弘扬志士们的气概,不应该随随便便地看轻自己。

5、周瑜定计火攻曹操,作好了一切准备,忽然想起不刮东风无法胜敌。只差最后一个重要条件,孔明索纸笔,屏退左右,密书十六字曰:“欲破曹公,宜用火攻,万事俱备,只欠东风。”。

6、出处:出自《文明小史.第十五回》,“三人初出茅庐,于世路上一切事情,都是见所未见,听了这个,甚是稀奇。”

7、释义:赤壁之战,是指东汉末年,孙权、刘备联军于建安十三年(208年)在长江赤壁(今湖北省赤壁市西北)一带大破曹操大军,奠定三国鼎立基础的以少胜多,以弱胜强的著名战役。这是中国历史上以少胜多的著名战争之也是三国时期"三大战役"中最为著名的一场。它也是中国历史上第一次在长江流域进行的大规模江河作战,标志着中国军事政治中心不再限于黄河流域。孙刘联军最后以火攻大破曹军,曹操北回,孙、刘各自夺去荆州的一部分。

8、(原句)必能使行阵和睦,优劣得所。

9、十一月,孙刘联军与曹军对峙于赤壁。曹操将战船首尾相连,结为一体,以利演练水军,伺机攻战。周瑜采纳部将黄盖所献火攻计,并令其致书曹操诈降,曹操中计。黄盖择时率蒙冲斗舰乘风驶入曹军水寨纵火。

10、编辑/张兰于毅陈皖宁(实习)

11、斟酌损益:斟情酌理,掌握分寸。“至于斟酌损益,进尽忠言,则攸之、祎、允之任也。”

12、引喻失义:指说话不恰当,不合道理。“不宜妄自菲薄,引喻失义,以塞忠谏之路也。”

13、(攘除奸凶rǎngchújiānxiōng)

14、第三天,诸葛亮请鲁肃一起去取箭。这天,大雾漫天,对面看不清人,天还不亮,诸葛亮下令开船,并让军士擂鼓呐喊。

15、关于诸葛亮的成语:三顾茅庐、鞠躬尽瘁、七擒七纵、草船借箭、淡泊明志、妄自菲薄、欲擒故纵、任重才轻、伏龙凤雏、作奸犯科、俭以养德、初出茅庐

16、《出师表》是诸葛亮写给蜀汉后主刘禅的表文,全文言辞恳切,饱含着对国家、对君主的忠诚与美好期待。《出师表》只有741个字,却成为了千古传颂的表文,其中也包含了许多成语。

17、三国鼎立时期,诸葛亮担任蜀汉的丞相。他一直想完成刘备的遗志,继续扩大蜀国的地盘,恢复汉室江山。因此,他打算出川攻打曹魏。这时,蜀汉的后方却出了乱子,西南地区的少数民族闹起事来。诸葛亮只好暂时放弃出川的打算,率领军队平定南夷之乱。

18、东汉末年,军阀混战,刘备兵败吕布后,到许昌投奔曹操。一天,曹操看到梅子青青,又遇煮酒正熟,便邀请刘备饮酒赏梅。曹操问刘备:“当今天下谁可称为英雄。”刘备深怕曹操看出自己胸怀大志,更因与国舅董承等谋害曹操之事,心中戒备很深,常在后园种菜表示不关心国家大事。曹操突然问起这个问题,刘备假装糊涂,言不由衷。曹操一针见血的说:“今天下英雄,唯使君(指刘备)与操耳!”刘备听了大吃一惊,手中的筷子不觉落在地上。这时天下大雨,忽然一声响雷,刘备借机闻雷失箸。后人常用“煮酒论英雄”比喻评论功绩。

19、(近义词)妙计、神机妙术、锦囊妙计、料事如神、妙算神机、足智多谋、能掐会算、用兵如神

20、释义:比喻阴谋已败露。

四、诸葛亮的成语有关的成语

1、三国时期,曹操、刘备和孙权的争斗,严格意义上来说,也是各自人才之间的比拼。刘备是最吃亏的,因为前期的刘备,人才过于匮乏且还单武将关羽、张飞很牛,但却没有谋士。

2、孟获第二次和蜀军交锋,又被活捉。诸葛亮见他不服,又把他放了。就这样捉了放,放了捉,一连七擒七纵,使这个南中有影响的人物,终于心服。当诸葛亮还要放他时,他对诸葛亮说:“您像天神一样,从今以后,南中人再也不反叛作乱了。”九月,三路大军在滇池(今云南晋宁)会师,最后平定了南中叛乱。

3、出自汉刘向《列仙传》:“老子西游,关令尹喜望见有紫气浮关,而老子果乘青牛而过也。”传说老子西行将至函谷关(今三门峡灵宝),关令尹喜见有紫气从东而来,知道将有圣人过关。果然老子骑着青牛前来,便留请他写下了《道德经》。

4、好东西记得与其他小伙伴共享哟~

5、释义:原形容梁代画家张僧繇作画的神妙。后多比喻写文章或讲话时,在关键处用几句话点明实质,使内容生动有力。

6、读音:rúyúdéshuǐ

7、诸葛亮笑了,放了孟获,让他组织军队再战。如此这般,放了七次又活捉了七次,然而诸葛亮仍然放孟获回去再战。孟获不肯走了,说:“您,真是天威啊!我们绝不再造反了。”于是大军行进到滇池。南中平定了,全部使用本地民族的渠帅担任官吏。

8、读音:sāngùmáolú。

9、含英咀华:把花朵放在嘴里慢慢咀嚼,比喻细细地琢磨。“沈浸醲郁,含英咀华。”

10、中国史上最有趣的诗,治愈所有不开心,笑死人不偿命!

11、释义:有形容地势险要的意思。

12、需要教学资料的亲们请加群哦

13、他一生只留下两首诗,却用这书,让唐朝诗人风光了1000年

14、(亲贤远佞qīnxiányuǎnnìng)

15、鞠躬尽瘁,死而后已成语:三个臭匹匠,赛过诸葛亮:〖解释〗比喻人多智慧多,有事请经过大家商量,就能商量出一个好办法来。事后诸葛亮:〖解释〗比喻事后自称有先见之明的人。〖出处〗向春《煤城怒火》第二二章:“不是我事后诸葛亮,决定拉武装时我就说过,我们不拉出去,郭忠还可以存在,因为引不起小岛的注意。”

16、三顾茅庐sāngùmáolú(释义)指诚心诚意地邀请、拜访有专长的贤人。(语出)元·马致远《荐福碑》:“我信着半间儿草舍;再谁承望三顾茅庐。”(辨形)庐;不能写作“芦”。(近义)礼贤下士(反义)拒人千里妄自尊大(用法)用作褒义。有时可用于讽刺某些人摆架子;一次两次请不来。一般作谓语、宾语。(结构)动宾式。(例句)①刘厂长~;终于把身怀绝技的老工人请回厂。

17、中国最早的文字学著作。东汉许慎撰。书中保留大量古文字资料,对研究甲骨、金石等古文字有极高的参考价值。许慎(58年一147年)字叔重,东汉汝南召陵(今河南郾城)人,经学家、文字学家。《说文解字》是许慎一生最经心之作,前后花费了他半生的心血。由于许慎对文字学做出了不朽贡献,后人尊称他为“字圣”。

18、释义:比喻陷入四面受敌、孤立无援的境地。

19、力挽狂澜:用力阻止巨大的波浪。比喻竭力扭转险恶危急的局势。“障百川而东之,回狂澜于既倒。”

20、裨补阙漏:意为弥补缺漏、不足之处。“悉以咨之,然后施行,必能裨补阙漏。”

五、出自诸葛亮的诗句

1、孙刘联军乘势猛攻,曹军大败,曹操狼狈突围,逃回北方。 经过赤壁一战,孙权得以巩固在江南的统治,刘备则乘机占领荆州大部分地区,因而形成曹、孙、刘三方鼎立的局面。

2、表达意思:意思是惊人的机智,巧妙的计谋。形容善于估计复杂的变化的情势,决定策略。

3、之所以形成这种样子,关键点就在于后面那句“通机变者为英豪”,即,这一句最完整和正确的表达,其实强调的是“变通”。

4、(反义词)虚度年华、半途而废

5、释义:形容惊慌失措,或自相惊忧。

6、(原句)故五月渡泸,深入不毛。

7、既生瑜何生亮·····这个最经典了。三顾茅庐初出茅庐草船借箭万事具备只欠东风赤壁之战三足鼎立作奸犯科欲擒故纵三个臭皮匠,顶一个诸葛亮;一个诸葛亮,稳做中心帐,排起八卦阵,专捉飞来将鞠躬尽瘁成败利钝;凌上虐下;虎踞龙盘;不知所云;闭门思过;不求闻达;草庐三顾;豺狼之吻;淡泊明志;方寸已乱;伏龙凤雏;鞠躬尽瘁,死而后已;龙蟠虎踞;龙盘虎踞;力排众议;苟全性命;盖世无双;肝心若裂;汉贼不两立;七擒七纵;如虎添翼;开诚布公;空城计;龙骧虎视;计日而待;集思广益;俭以养德;思贤如渴;所向无敌;我心如秤;临危受命;三顾茅庐;如鱼得水;任重才轻;妄自菲薄;危急存亡;上楼去梯;识时务者为俊杰;胸中鳞甲;游辞巧饰;作奸犯科;坐以待毙;众难群移。

8、释义:比喻写作能力大有进步。也形容文章写得很出色。

9、为国家竭尽忠诚,牺牲一切。出自《北史·颜之仪传》:“公等备受朝恩,当尽忠报国。”《宋史·岳飞传》:“初命何铸鞫之,飞裂裳以背示铸,有‘尽忠报国’四大字,深入肤理。”安阳市的汤阴县是民族英雄岳飞的故乡,当年岳飞曾躬耕于此。

10、成语:足智多谋。三顾茅庐、鞠躬尽瘁,死而后已。

11、谢安是陈郡阳夏(今周口太康)人,出身士族,年青的时候,经常在会稽东山游览山水,吟诗谈文。他在当时的士大夫阶层中名望很大,大家都认为他是个挺有才干的人。但是他宁愿隐居在东山,不愿做官。到了四十多岁的时候,他才重新出来做官。因为谢安长期隐居在东山,所以后来把他重新出来做官这样的事称为“东山再起”。

12、中国古代成语,原指西晋都城洛阳之纸,因大家争相传抄左思的作品,以至一时供不应求,货缺而贵。后喻作品为世所重,风行一时,流传甚广。出自《晋书·左思传》:“于是豪贵之家竞相传写,洛阳为之纸贵。”

13、孔明的惊人机智,巧妙计谋,我不如他。

14、刘备第三次去隆中,终于见到了诸葛亮。在交谈中,诸葛亮对天下形势作了非常精辟的分析,刘备十分叹服。

15、如果这真是韩愈随口牢骚的话,那么他或许可以被称为“成语大王”了吧。

16、(原句)先帝不以臣卑鄙,猥自枉屈,三顾臣于草庐之中,咨臣以当世之事。

17、(释义)认识、采纳正确的言论。

18、董老师把自己的一生都奉献给了讲台,为了教育事业,她椎心泣血、鞠躬尽瘁,终于收获桃李满天下的硕果。例句的作者明显将“椎心泣血”与“呕心沥血”混为一谈了。“椎心泣血”出自汉代李陵《答苏武书》:“何图志未立而怨已成,计未从而骨肉受刑。此陵所以仰天椎心而泣血也。”“椎心泣血”的意思是用力捶打胸膛、眼中哭出血来,形容悲痛万分。这一成语表达的是人的哀痛心情,与“呕心沥血”、“鞠躬尽痒”之类的词并无关联。例句可将“椎心泣血”改成“呕心沥血”等相似含义的词语。“椎心泣血”的“椎”音、义均同“捶”,注意不能写错念错。

19、释义:七擒孟获,是三国时诸葛亮出兵南方,将当地酋长孟获捉住七次,放了七次,使他真正服输,不再为敌。比喻运用策略,使对方心服。《三国志》裴松之注引《汉晋春秋》中有提到,《三国演义》进行了大幅度的改编和虚构创造。

20、读音:chūchūmáolú。

六、出自诸葛亮的成语

1、(解释):已:停止。死了以后才罢手。形容为完成一种责任而奋斗终身。

2、(出自):春秋孔子《论语·泰伯》:“士不可以不弘毅,任重而道远。仁以为己任,不亦重乎?死而后已,不亦远乎?”

3、鞠躬尽瘁:指小心、恭敬、谨慎,竭尽心力去效劳。

4、以下50个成语中包含着50个历史典故,快教给孩子吧~

5、赤壁鏖战、草船借箭、羽扇纶巾、万事俱备,只欠东风。

6、东汉末年,刘备攻打曹操失败,投奔荆州刘表。为了日后成就大业,他留心访求人才,请荆州名士司马徽推荐。司马徽说:“此地有‘卧龙’、‘凤雏’,二人得可安天下。”刘备多方打听,得知“卧龙”就是诸葛亮,此人隐居在襄阳城西二十里的隆中,耕作自养,精研史书,是个杰出人才,便专程到隆中去拜访。

7、(近义词)明见万里、先见之明、料敌如神、不出所料、未卜先知、心中有数、神机妙算、断事如神、用兵如神

8、监制/闫东主编/刘铭黄丽君

9、释义:比喻事情发展到最后,真相或本意显露了出来。

10、(反义词)防不胜防、鼠目寸光、不可揣度、臆则屡中、目光如豆、出人意料、不可捉摸、事出不意、胡言乱语、愚昧无知

11、译文:“只需惊破曹操胆,初出茅庐第一功。”

12、三顾茅庐:顾:拜访;茅庐:草屋。原为汉末刘备访聘诸葛亮的故事。比喻真心诚意,一再邀请。

13、三国时期,曹操率大军攻打东吴,孙权刘备联合抗曹,周瑜心胸狭隘,很忌妒诸葛亮,设计让诸葛亮三天之间完成造箭十万支。诸葛亮向鲁肃借了20只船及草人,趁夜色大雾之机,开船向曹营,曹操率军拼命向草人上射箭,圆满完成任务。

14、出自明·罗贯中《三国演义》第五十九回:“许褚性起,飞回阵中,卸下盔甲,浑身筋突,赤体提刀,翻身上马,来与马超决战。”

15、(释义)陟:提拔;罚:惩罚。臧否:品评,褒贬。赏罚褒贬。

16、明·罗贯中《三国演义》第三九回:“直须惊破曹公胆,初出茅庐第一功。”

17、(释义)意思是为非作歹,触犯法令;指干违法乱纪的事。

18、(原句)必能裨补阙漏,有所广益。

19、(裨补阙漏bìbǔquēlòu)

20、出自《战国策·楚策》:“见兔而顾犬,未为晚也;亡羊而补牢,未为迟也。”比喻出了问题以后想办法补救,可以防止继续受损失。战国时期,楚国的楚襄王(即顷襄王)是一个昏庸的国君。他父亲楚怀王是被秦国骗去而终于病死在秦国的,他即位后,对于强暴的秦国,还是毫不警惕,只知整天玩乐。后秦将白起攻破楚都郢,楚兵败散,楚襄王流亡到信阳长台关一带。城阳,就是现在信阳长台关下楚王城,著名的“亡羊补牢”典故就发生在这里。

1、释义:隐瞒疾病,不愿医治。比喻怕人批评而掩饰自己的的缺点和错误。

2、译文:“士不可以不弘毅,因为他责任重大,道路遥远。以“仁”为已任,难道还不重大吗?不辞辛苦地贡献出自己的一切,到死为止,难道路程还不遥远吗?”

3、来稿请投:shiwenxuexi@1com

4、出自《左传·庄公十年》:“夫战,勇气也。一鼓作气,再而衰,三而竭。”

5、诸葛亮算定了大雾之日,便借子敬二十只草船驶往曹营,曹操因疑雾中有埋伏,便令以乱箭射之。

6、造句:诸葛亮足智多谋,所以火烧赤壁才会成功。

7、“灵魂转世”大才子是什么样的人?敢骂《水浒传》后五十回

8、在司马徽得知诸葛亮真跟随刘备出山时,不无遗憾地说道:孔明虽得其主,未得其时。

9、事无大小:意思事情不分大小,形容什么事都管。“愚以为宫中之事,事无大小,悉以咨之。”

10、(原句)愚以为宫中之事,事无大小,悉以咨之。

11、表达意思:指恭敬谨慎,竭尽心力。

12、电子课本|课本跟读|学习资料

13、这个人善于料事和用计,可以和他一起做事。

14、异曲同工:不同的曲调;却同样的美妙。比喻事物的内容或形式虽然不一样;但却是同样的出色。“子云相如,同工异曲。”

15、表达意思:意思是死了以后才罢手,形容为完成一种责任而奋斗终身。

16、12首唐诗巅峰之作,千古传诵的名篇,一生一定要读一次!

17、读懂《红楼梦》才知道,什么是中国真正的贵族精神

相关说说

回到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