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的位置: 首页 > 心情说说

七夕节的真正来历50字(七夕节的真正来历129句)

一、七夕节的真正来历

1、行香子·七夕宋·李清照

2、迢迢牵牛星,皎皎河汉女。

3、好了,关于七夕的由来就介绍到这里,是不是干货满满,同学们有没有涨知识呢?

4、《续齐谐记》记载:“织女渡河,诸仙悉还宫。”

5、“田昆仑”的故事传说,田昆仑是穷汉,一天看到三个仙女在河中洗澡,于是他偷取了其中一套衣服。结果两个年长的仙女各自抱衣乘风而去,只有最小的仙女不敢出水,后来嫁给了田昆仑。他们生了个儿子田章。后来天女返回天庭,又出现了儿子田章寻母的故事。

6、“七”又与“吉”谐音,“七七”又有双吉之意,是个吉利的日子。七夕在很大程度上成了与女人相关的节日。

7、从鹊桥渡过天河相会的日子

8、比如崔颢诗云:“长安城中月如练,家家此夜执针线。仙裙玉佩空自如,天上人间不相见。”祖咏同题诗亦云:“闺女求天女,更阑意未阑。玉庭开粉席,罗袖捧金盘。向月穿针易,临风整线难。不知谁得巧,明旦试相看。”

9、“牛郎织女”的故事,是历史上一段最唯美的爱情故事,流传至今。“牛郎织女”的故事预示着人们婚姻生活的美满幸福,育儿育女,龙凤呈祥。

10、牛郎挑着孩子,把牛角往空中一扔。牛角立刻变大了,像一只弯弯的小船。

11、关于牛郎织女的传说:

12、娇嫩小手,在生活磨砺中更诱人;青春脸庞,在岁月滋润中更美丽;快乐心情,在婚姻殿堂里更充实。七夕将至,不管你如何改变,爱你的心永不变。

13、将谷种和绿豆放入小盒里浸,使之发芽,待芽长到二寸多长时,用来拜神,称为“拜仙禾”和“拜神菜”。或组织大家聚集在宗乡会馆,摆下各式各样鲜艳的香案,遥祭牛郎织女,“香案”上摆满鲜花、水果、胭脂粉、纸制小型花衣裳、鞋子、日用品和刺绣等,琳琅满目。不同地区的“七姐会”便在香案上下工夫,比高下,看谁的制作精巧。

14、真正的由来,在下面哟~~记得看哟~~

15、俗传七月七日是魁星的生日,民间谓“魁星主文事”,想求取功名的读书人在这一天会祭拜魁星,祈求他保佑自己考试顺利。

16、“七夕”的由来农历七月初七是我们中国人的情人节,也有人称之为乞巧节七夕或女儿节,这一天是女儿家们最为重视的日子。七月初七之所以称为乞巧,是因为民间传说这天牛郎织女会天河,女儿家们就在晚上以瓜果朝天拜,向女神乞巧。她们除了乞求针织女的技巧,同时也乞求婚姻上的巧配。所以,世间无数的有情男女都会在这个晚上,夜深人静时刻,对着星空祈祷自己的姻缘美满。谈到七夕节,不得不提民间流传的爱情故事――牛郎织女。他们一年一度相会的七夕,被多情儿女视为爱情的象征。他们的爱情悲剧,在每个华人的心灵里,留下了深深的印象。因此,每到七夕的夜晚,多情人都会对着暗夜的星空祈祷爱情永恒不渝

17、两情若是久长时,又岂在朝朝暮暮!

18、这是七夕穿针乞巧风俗的变体,源于穿针,又不同于穿针,是明清两代的盛行的七夕节俗。七月七日之午丢巧针。妇女曝盎水日中,顷之,水膜生面,绣针投之则浮,看水底针影。有成云物花头鸟兽影者,有成鞋及剪刀水茄影者,谓乞得巧;其影粗如锤、细如丝、直如轴蜡,此拙征矣。

19、在三四千年以前,随着人们对天文的认识,有关牛郎和织女的记载很早就有了。古代人们对星星的崇拜远不止是牛郎和织女,认为东西南北方向都各有七颗代表方位的星星,合称二十八宿,其中以北斗星最亮,可在夜晚辨别方向。北斗七星的第一颗星叫魁星,又称魁首。后来,有了科举制度,中状元叫“大魁天下士”,读书人把七夕叫“魁星节”,又称“晒书节”。

20、七夕,又名乞巧节,双七节,女儿节等。关于牛郎织女的故事,来源于古代人们对天象的认知,在东汉时期出现了人性化描述:织女当渡河,使鹊为桥!

二、七夕节的真正来历50字

1、其实这只是小乐让大家开心的笑一下哟~~

2、在广西西部,传说七月七日晨,仙女要下凡洗澡,喝其澡水可避邪治病延寿。此水名“双七水”。

3、“七夕”最早的来源于人们对自然天象崇拜,在远古时代,人们对天文星象有所认识,将天空星区与地上地理区域相对应,这就是天文地理,天上分星,地上分野。

4、〈史记天宫书〉描述天体运动,有北河鼓,上将,河鼓大星为牵牛星,左右两颗小星星,左右将,为牛郎一对儿女。织女星,又名天孙星(神话传说织女为天帝第七孙女)。古诗:盈盈一水间,脉脉不得语。这里的"一水",指银河!

5、农历七月初七是汉族传统节日七夕节,又称乞巧节、双七节、少女节等等。来源于“牛郎织女鹊桥相会”的神奇传说。传说玉帝的第七个女儿即织女心灵手巧善织令人羡慕不已,因此人间女子就拜祭她,祈求智慧灵巧和幸福。就有了每年七月初七的“乞巧”活动,由此形成了七夕节。这就是七夕节的由来。

6、但你对七夕节的起源和习俗都了解吗?

7、相逢虽草草,长共天难老。终不羡人间,人间日似年。

8、其起源于对自然的崇拜及妇女穿针乞巧,后被赋予了牛郎织女的传说使其成为象征爱情的节日。七夕节起源于民间故事《牛郎织女》,相传牛郎织女一年一度的鹊桥相会就是在农历7月7日,又因为织女有一双能织云霞的巧手,民间的少女们希望能到织女的灵气,所以在七夕节那天“乞巧”,直到今日,七夕仍是一个富有浪漫色彩传统节日。

9、相传牛郎父母早逝,又常受到哥嫂的虐待,只有一头老牛相伴。有一天老牛给他出了计谋,教他怎样娶织女做妻子。到了那一天,美丽的仙女们果然到河边沐浴,并在水中嬉戏。这时藏在芦苇中的牛郎突然跑出来拿走了织女的衣裳。惊惶失措的仙女们急忙上岸穿好衣裳飞走了,唯独剩下织女。在牛郎的恳求下,织女答应做他的妻子。

10、兰夜:农历七月古称“兰月”,故七夕又称“兰夜”。

11、错过了太阳的辉煌,还有月亮的静谧。错过了流星的花园,还有月色的荷塘。错过了七夕的浪漫,还有中秋的团圆。人生不一定圆满,与你举杯邀月就无憾!

12、银戒来了,金戒还会远吗?银戒子金戒子甜蜜爱情一辈子!祝银色情人节温情脉脉,甜蜜永在心间。

13、时至今日,七夕仍是一个富有浪漫色彩的传统节日。但不少习俗活动已弱化或消失,惟有象征忠贞爱情的牛郎织女的传说,一直流传民间,故有人称七夕节是“中国的情人节”。

14、七夕节的由来:七夕节由星宿崇拜衍化而来,为传统意义上的七姐诞,因拜祭“七姐”活动在七月七晩上举行,故名“七夕”。

15、人们传说在七夕的夜晚,抬头可以看到牛郎织女的银河相会,或在瓜果架下可偷听到两人在天上相会时的脉脉情话

16、风回仙驭云开扇,更阑月堕星河转。

17、什么什么,什么叫为了给单身狗送福利硬生生把七夕说成是每个人的节日?

18、细细研究下七夕的起源和习俗,

19、“七夕”也来源于古代人们对时间的崇拜。“七”与“期”同音,月和日均是“七”,给人以时间感。古代中国人把日、月与水、火、木、金、土五大行星合在一起叫“七曜”。七数在民间表现在时间上阶段性,在计算时间时往往以“七七”为终局。旧北京在给亡人做道场时往往以做满“七七”为完满。以“七曜”计算现在的“星期”,在日语中尚有保留。“七”又与“吉”谐音,“七七”又有双吉之意,是个吉利的日子。在台湾,七月被称为“喜中带吉”月。因为喜字在草书中的形状好似连写的“七十七”,所以把七十七岁又称“喜寿”。

20、“七夕”最早来源于人们对自然的崇拜。从历史文献上看,至少在三四千年前,随着人们对天文的认识和纺织技术的产生,有关牵牛星织女星的记载就有了。人们对星星的崇拜远不止是牵牛星和织女星,他们认为东西南北各有七颗代表方位的星星,合称二十八宿,其中以北斗七星最亮,可供夜间辨别方向。北斗七星的第一颗星叫魁星,又称魁首。后来,有了科举制度,中状元叫“大魁天下士”,读书人把七夕叫“魁星节”,又称“晒书节”,保持了最早七夕来源于星宿崇拜的痕迹。

三、七夕节的真正来历100字

1、这两条记载都可以说明,西汉初宫中过七月七日的盛况,而汉代这些风俗活动中都不见有关牛郎织女故事的记载。由此可见,七夕并非是牛郎织女传说所衍生出来的岁时节日。

2、烟外柳丝湖外水,山眉澹碧月眉黄。

3、纵浮槎来,浮槎去,不相逢。

4、“七夕”也来源于古代人们对时间的崇拜。据《太平御览》记载:“七月黍熟,七日为阳数,故以麋为珍。”

5、星桥鹊驾,经年才见,想离情、别恨难穷。

6、此日六军同驻马,当时七夕笑牵牛。李商隐《马嵬·其二》

7、背井离乡终是愁千山万水不解忧

8、从历史文献上看,在距今三四千年前,随着人们对天文星象的认识和纺织技术的产生,有关牵牛星织女星的记载就有了。在东汉时,牛郎织女星象出现了人格化的描写:“织女七夕当渡河,使鹊为桥。”

9、七夕这天取泉水与河水,如取银河水一样,具有洁净的神圣力量。女性在这天沐发,用银河里的圣水净发,必可获得织女神的护佑。

10、迢迢牵牛星,皎皎河汉女。佚名《迢迢牵牛星》

11、“七夕节”是世界上最早的爱情节日。是一个以牛郎织女的民间传说为载体,以爱情为主题,以女人为主角的节日。

12、家家乞巧望秋月,穿尽红丝几万条。林杰《乞巧》

13、两情缠绵忽如故。复畏秋风生晓路。王建《七夕曲》

14、明刘侗、于奕正的《帝京景物略》说:“七月七日之午丢巧针。妇女曝盎水日中,顷之,水膜生面,绣针投之则浮,看水底针影。有成云物花头鸟兽影者,有成鞋及剪刀水茄影者,谓乞得巧;其影粗如锤、细如丝、直如轴蜡,此拙征矣。”

15、牛郎踏上小船,忽地飞了起来。

16、考考大家眼力,这两个玫瑰叫什么名字(微笑)

17、七夕乞巧,这个节日起源于汉代,东晋葛洪的《西京杂记》有“汉彩女常以七月七日穿七孔针于开襟楼,人俱习之”的记载,这便是我们于古代文献中所见到的最早的关于乞巧的记载。

18、“七夕”最早来源于人们对星神,也就是对自然的崇拜。《太平御览》卷三十一引东晋周处《风士记》:“七月初七日,其夜洒扫于庭,露施几筵,设酒脯时果,散香粉于筵上,以祈河鼓织女,言此二星神当会。”

19、在《诗经》中,人们就对牛郎织女的天象有所认识,在东汉时就出现了人格化的描写:“织女七夕当渡河,使鹊为桥”。“当然,人们对星星的崇拜远不止牵牛星和织女星,先民们甚至把天上的每一颗星星都想象为一位神仙,对人们的生活能起到支配作用,并且和人们的自身生活都有关联”。

20、人间梦隔西风,算天上、年华一瞬。吴文英《惜秋华·七夕》

四、七夕节的真正来历200字

1、关于牛郎织女的天文星空区域对应地上分野,汉代文献有记载,《汉书.地理志》,“粤(越)地,牵牛(牛郎),婺女(织女)之分野也,今苍梧,郁林,合浦,交趾,九真,南海,日南皆粤分也”,记载了岭南地域分野,从文献上看,早在三四千年前,人们对星象的认识和纺织业的产生,男耕女织,有关牛郎织女星的记载就有了,在东汉时期,牛郎织女星就有人格化的描写“织女七夕当渡河,使鹊为桥”。

2、七夕,原名为乞巧节。七夕乞巧,这个节日起源于汉代,东晋葛洪的《西京杂记》有“汉彩女常以七月七日穿七孔针于汉代画像石上的牛宿、女宿图开襟楼,人俱习之”的记载,这便是我们于古代文献中所见到的最早的关于乞巧的记载。后来的唐宋诗词中,妇女乞巧也被屡屡提及,唐朝王建有诗说“阑珊星斗缀珠光,七夕宫娥乞巧忙”。据《开元天宝遗事》载:唐太宗与妃子每逢七夕在清宫夜宴,宫女们各自乞巧,这一习俗在民间也经久不衰,代代延续。

3、后来的《古诗十九首·迢迢牵牛星》,牛郎织女才开始有了隔河相望的相思形象。到了东汉时期,演绎成织女七夕渡鹊桥的传说。

4、人们对牛郎织女自然天象的崇拜由来已久,可追溯到上古时代。七夕节历史久远,由星宿崇拜衍化而来,为传统意义上的七姐诞。

5、都不放弃对真挚感情的坚守。

6、由此可见,对牛郎织女二星的歌咏,从周末经春秋战国,再由汉初至东汉、三国、魏晋南北朝,流传数百年间,才提到七月七日相会。而那时候的七月七日已经是规模不小的岁时节日了。

7、参考资料:七夕节—百度百科

8、“从传统故事来说,七夕纪念的是夫妻间忠贞不渝的情感,和对妇女穿针纺织的崇拜,而非一般意义上的‘情人’。”中国民俗学会荣誉会长、国家非物质文化遗产保护专家委员会副主任乌丙安说道,“传统的七夕节有特定的内涵和传统,没必要将其更名去和其他节日作类比。”

9、在婚姻里即使碰到种种困难,

10、七夕节,又名乞巧节、七巧节或七姐诞,是流行于中国与汉字文化圈诸国的传统文化节日,相传农历七月七日夜或七月六日夜妇女在庭院向织女星乞求智巧,故称为“乞巧”。节日最早起源于中国汉代,其起源于对自然的崇拜及妇女穿针乞巧,后被赋予牛郎织女的传说使其成为极具浪漫色彩的节日之一。节日产生了妇女穿针乞巧,祈祷福禄寿活动,礼拜七姐,陈列花果、女红等习俗,并远传日本、朝鲜半岛、越南等汉字文化圈国家。

11、天阶夜色凉如水,卧看牵牛织女星。杜牧《秋夕》

12、呵,今天就让至顶将花还有祝福狠狠地砸在你们身上吧!

13、拜七姐,祈福许愿、乞求巧艺、坐看牵牛织女星、祈祷姻缘、储七夕水等,是七夕的传统习俗。经历史发展,七夕被赋予了“牛郎织女”的美丽爱情传说,使其成为了象征爱情的节日,从而被认为是中国最具浪漫色彩的传统节日,在当代更是产生了“中国情人节”的文化含义。

14、在古代,七夕的确和牛郎织女传说关系密切,但它是以女性为主体的综合性节日,这一日女子会访闺中密友、祭拜织女、切磋女红、乞巧祈福,因此七夕又有“女儿节”的称谓。女性欢天喜地竞技娱乐的日子,男子也凑个热闹在一旁欣赏,男女定情只是“女儿节”盛会中的副产品。

15、女节:七夕节以少女拜仙及乞巧、赛巧等为主要节俗活动,故称女节,亦称女儿节、少女节。它是中国传统节日中的靓女们专属节日。女孩子们在这个晚上,除了向织女乞求巧手之外,更乞求婚姻巧配。过去,婚姻是决定女孩子一生幸福的终身大事,所以,世间痴情女子会在七夕当晚,对着星空祈祷自己的婚姻美满幸福。

16、到汉代末年,《古诗十九首》中写道:“迢迢牵牛星,皎皎河汉女。纤纤擢素手,札札弄机杼。终日不成章,泣涕零如雨。河汉清且浅,相去复几许?盈盈一水间,脉脉不得语。”又比如曹丕《燕歌行》中说:“牵牛织女遥相望,尔独何辜限河梁”,都已经把织女和牵牛看成一对情人了。所以秦汉时代应该是牛郎织女故事形成的早期阶段。湖北云梦睡虎地区出土的“秦简”中就有了“牵牛以取(娶)织女而不果”的记录。

17、今日云骈渡鹊桥,应非脉脉与迢迢。

18、项目地址:南通开发区能达CBD长虹路6号(携程呼叫中心北侧、复兴路口)

19、七夕节起始于上古,普及于西汉,鼎盛于宋代。在古代,七夕节是靓女们的专属节日。在七夕的众多民俗当中,有些逐渐消失,但还有相当一部分被人们延续了下来。

20、金风玉露一相逢,便胜却人间无数。秦观《鹊桥仙·纤云弄巧》

五、七夕节的来历和传说故事

1、七夕的“牛郎织女”来源于人们对自然天象的崇拜,上古时代人们将天文星区与地理区域相互对应,这个对应关系就天文来说,称作“分星”,就地理来说,称作“分野”。相传每年七月初牛郎织女会于天上的鹊桥相会。

2、魏晋南北朝时期是我国历史上一个大动乱时期,百姓长期处于战乱之中,追求幸福安定的生活愿望在现实中很难实现,于是便向传说中的人物去乞求。此时牛郎织女的故事进一步完善,并与七夕节相互融合,七夕节成为普遍的节日。除了乞巧的习俗外,七夕节在此期间还多了乞求富贵、长寿、生子的习俗,牛郎织女的坚贞爱情也成了人们的情感寄托。

3、在福建,七夕节时要让织女欣赏、品尝瓜果,以求她保佑来年瓜果丰收。

4、郎勤丝巾手中献女羞映月默低头

5、农历七月初七是七夕节,又名乞巧节、七巧节。七夕始于汉朝,是流行于中国及汉字文化圈诸国的传统文化节日。其起源于对自然的崇拜及妇女穿针乞巧,后被赋予了牛郎织女的传说使其成为象征爱情的节日。七夕节起源于民间故事《牛郎织女》,相传牛郎织女一年一度的鹊桥相会就是在农历7月7日,又因为织女有一双能织云霞的巧手,民间的少女们希望能到织女的灵气,所以在七夕节那天“乞巧”,直到今日,七夕仍是一个富有浪漫色彩传统节日。2006年5月20日,七夕节被国务院列入第一批国家非物质文化遗产名录。现在又被认为是“中国情人节”。

6、牛公牛婆日:在越南,七夕的庆祝主体是华人,七夕有个别称叫作“牛公牛婆日”。

7、女儿们乞巧五花八门,有穿针乞巧,喜蜘应巧,投针验巧、种生求子、为牛庆生、晒衣晒书、拜织女、拜魁星、结扎巧娃(陕西一带给扎的草人穿彩衣)等,多地还有洗头发,染指甲等,都是寓意着巧上加美之心愿!

8、今天(2018年8月17日),农历七月初中国的传统节日七夕节。

9、古代女子生活范围狭小,在有限的空间里经营自己的幸福生活,"得巧",也许真得有一颗玲珑心吧!

10、但实际上,在古代,七夕的传统习俗与情侣约会之类的活动根!本!无!关!不是“情人节”!

11、七夕夜晚,人们会在月下许愿。相传是夜牛郎、织女银河相会时天门开启,这时祈愿是最为灵验的。

12、乞巧节,一个富有浪漫色彩传统节日。现在不少习俗已慢慢消失,惟有象征忠贞爱情的牛郎织女的传说,一直流传民间。

13、这也是较早的一种乞巧方式,其俗稍晚于穿针乞巧,大致起于南北朝之时。南朝梁宗懔《荆楚岁时记》说;“是夕,陈瓜果于庭中以乞巧。有喜子网于瓜上则以为符应。”

14、七夕,原名为乞巧节。七夕乞巧,这个节日起源于汉代,东晋葛洪的《西京杂记》有“汉彩女常以七月七日穿七孔针于汉代画像石上的牛宿、女宿图开襟楼,人俱习之”的记载,这便是我们于古代文献中所见到的最早的关于乞巧的记载。

15、七夕节,又名乞巧节、七巧节、女儿节或七姐诞。牛郎与织女的传说让七夕节多了一份浪漫,但这并不是节日的真正起因,“七夕”最早来源于人们对自然天象、对时间、对数字的崇拜。

16、现中国的旅游标志、东汉铜奔马"马踏飞鹊"(郭沫若命名为燕是不正确的,飞燕尾是V形,与喜鹊长△不同)是节徽,“七夕”的意思是马惊险的跳跃,保护夜间隐私,不能像喜鹊报喜丶公开,其只能当牛郎织女相会的鹊桥(摘自拙著《大众龙学》《解密红楼梦真味道》《破译论语背后的龙学密码》)。

17、天阶夜色凉如水,卧看牵牛织女星。

18、宋代刘克庄曾有诗咏道:“瓜果跽拳祝,喉罗朴卖声。粤人重巧夕,灯光到天明。”在节日到来之前,姑娘们就预先备好各种奇巧的玩品,用通草、色纸、芝麻、米粒等,制成各种花果、仕女、器物、宫室模型等物。

19、在晴朗的夏秋之夜,天上繁星闪耀,一道白茫茫的银河横贯南北,争河的东西两岸,各有一颗闪亮的星星,隔河相望,遥遥相对,那就是牵牛星和织女星。

20、在台湾,七月被称为“喜中带吉”月。“七”与“吉”谐音,“七七”又有双吉之意,是个吉利的日子。因为喜字在草书中的形状好似连写的“七十七”,所以把七十七岁又称“喜寿”。

六、七夕节的真正来历

1、这是最早的乞巧方式,始于汉,流于后世。

2、此处的河鼓和织女,指的就是牵牛星和织女星。牵牛星是视为谷物神,织女则传说是天帝之女桑蚕神,谷物神和桑蚕神都是我们这个农耕民族的先民极为重视的神袛。那时的人们认为东西南北各有七颗代表方位的星星,合称二十八星宿。至于在七夕拜牵牛和织女二星,是因为两星的运行七月显得最为突出。

3、恐是仙家好别离,故教迢递作佳期。李商隐《辛未七夕》

4、手捧花!爱上绿色,爱上小菊!

5、农历七月七这天,正值伏天,人们会把书,把衣服拿出来晾晒,以防发霉。

6、忍顾鹊桥归路。两情若是久长时,

7、南沙区起点文化园限定派送花花,先到先得!

8、七夕起源很早,刚开始时只是作为一个节令。从历史文献来看,七夕节起源时间至少在三四千年以前,其起源与星象、物候密切相关。

9、两情若是久长时,又岂在朝朝暮暮。秦观《鹊桥仙·纤云弄巧》

10、鑫湖国贸七夕大放价了么?

11、七夕今宵看碧霄,牵牛织女渡河桥。林杰《乞巧》

12、年年乞与人间巧,不道人间巧已多。

13、纤云弄巧,飞星传恨,银汉迢迢暗渡。

14、所以小仙女们,你们懂得~

15、这是七夕穿针乞巧风俗的变体,源于穿针,又不同于穿针,是明清两代的盛行的七夕节俗。

16、木兰桨子藕花乡,唱罢厅红晚气凉。

17、要不然各位粉丝过节的时候

18、七夕的应节食品,以巧果最为出名。巧果又名“乞巧果子”,款式极多。主要的材料是油面糖蜜。《东京梦华录》中之为“笑厌儿”、“果食花样”,图样则有捺香、方胜等。宋朝时,市街上已有七夕巧果出售。

19、专注教育戏剧|让思想成为行动

20、七夕节呢是情侣们的节日,同样也是我国的传统节日,也是织女牛郎相会的日子。下面就让我们来看一看。

1、民间每逢七夕,妇女都要做对月穿针线等游戏,向织女乞求智巧,称“乞巧”。女子手执五色丝线和连续排列的九孔针(或五孔针、七孔针)趁月光对月连续穿针引线,将线快速全部穿过者称为“得巧”。

2、织女牵牛送夕阳,临看不觉鹊桥长。德容《七夕二首·其二》

3、望周知,七夕才不是情侣专属

4、东晋葛洪《西京杂记》记载,“汉彩女常以七月七日穿七孔针于开襟楼,人俱习之。”今亦有五孔、九孔之说。

5、“七夕”的由来农历七月初七是我们中国人的情人节,也有人称之为乞巧节七夕或女儿节,这一天是女儿家们最为重视的日子。七月初七之所以称为乞巧,是因为民间传说这天牛郎织女会天河,女儿家们就在晚上以瓜果朝天拜,向女神乞巧。她们除了乞求针织女的技巧,同时也乞求婚姻上的巧配。所以,世间无数的有情男女都会在这个晚上,夜深人静时刻,对着星空祈祷自己的姻缘美满。谈到七夕节,不得不提民间流传的爱情故事――牛郎织女。他们一年一度相会的七夕,被多情儿女视为爱情的象征。他们的爱情悲剧,在每个华人的心灵里,留下了深深的印象。因此,每到七夕的夜晚,多情人都会对着暗夜的星空祈祷爱情永恒不渝。`

6、简单来说,古人们就是将天上每个星座都与地上的实体地理区域一一对应。关于牛郎织女的天文星空区域对应地上地域分野,文字记载见于汉代文献,《汉书·地理志》:“粤(越)地,牵牛(牛郎)、婺女(织女)之分野也,今苍梧、郁林、合浦、交趾、九真、南海、日南皆粤分也”。

7、中国传统的七夕佳节又将来临。

8、唐宋诗词中,妇女乞巧也被屡屡提及,唐朝王建有诗说“阑珊星斗缀珠光,七夕宫娥乞巧忙”。

9、七月七的七娘会,广东多称“拜七姐”,闽台即称为“拜七娘妈”。在新中国成立前,“七夕”是靓女们的盛大节日。旧时代靓女们向七姐“乞巧”,乞求她传授心灵手巧的手艺,其实所谓“乞巧”不过是“斗巧”。广东旧时过七巧节是非常热闹的。

相关说说

回到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