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的位置: 首页 > 心情说说

与镜有关的典故(99条精选)

一、和镜有关的诗词

1、有关南昌高新青山湖的诗词:如梦令·南昌青山湖(作者左河水)两叶梭舟裁镜,一朵鹭云旋动。城际嵌明珠,昼夜波光叠影。真靓,真靓,闹事藏幽取静。

2、菡萏初开碧水中。更得雨后映霞红。

3、释义:女子早晨妆扮照镜,只担忧丰盛如云的鬓发改变颜色,青春的容颜消失。男子晚上长吟不寐,必然感到冷月侵人。

4、月暗天心宸極昏,桑柔捋盡鼠狼奔。排雲有礙西山鳳,擊水難扶北海鯤。以斷頭顱期活國,於煎玉釜使還魂。古來靑史多猩血,俟得河清即大恩。

5、铜雀台南秋日后,照来照去已三年.

6、本诗的主题意象脱胎于李商隐的《无题·相见时难别亦难》:晓镜但愁云鬓改,夜吟应觉月光寒。作者抽出“晓镜”,将它物象化,暗喻美丽的青春。先是写“藏起”,然后想让它变成“秘密”,最后写“无法隐藏”。曲折、委婉、含蓄的写出了时光飞逝、青春不再的感叹,富有时间感和沧桑美。

7、云书绝。相思凭付,断肠诗阙。

8、唐.白居易《眼暗》:千药万方治不得,唯应闭目学头陀。

9、多类。。李白《秋浦歌》白发三千丈,缘愁似个长不知明镜里,何处得秋霜月中帝子隐真香枫林碧水浅淡妆灯下天姿人不识唯对铜镜自心伤吾心似秋月,碧潭光皎洁.无物堪比伦,叫我如何说?身时菩提树心如明镜台时时勤拂试勿使惹沉埃。菩提本无树明镜亦非台本来无一物何处惹尘埃

10、一串夜精靈,懸於風之翼。遊離失所蹤,遺落夢痕碧。

11、览镜影还在,掩镜影还去.

12、三版放开千丈雪,一匳清彻四山秋.

13、瑕疵既不见,妍态随意生.一日四五照,自言美倾城.

14、释义:谁知道照镜子时,才看到自己头发白了,老了。我深深感到孤独,只是自己的形体与影子相怜。

15、一枕相思愁不尽漫天飞絮入帘栊

16、二是“反身走向田野”(《我所热爱的孤独》)。走向“田野”,一方面意味着走向自然,走向来路,走向初心;另一方面意味着走向民间与大众,走向朴素与平易。“反身”一词,表明诗人作为一个现代知识分子和写作者,被城市文明所裹挟,在经历困惑、忧虑乃至痛苦等种种情绪之后的一种理性选择。

17、他朝零落作泥尘,最怕花魂无觅处。

18、晓镜但愁云鬓改,夜吟应觉月光寒。——唐代李商隐《无题·相见时难别亦难》

19、成良宵。结下良缘,依凭良心,借助良言,方能构筑诗性意义上的“良宵”。这个良宵不仅是时间意义上的浪漫与美好,也不仅是大自然赏赐的诗性意义上的发现和喜悦,更是人文情怀和人生意义上的叩问和表达,是乡村与城市、自我与社会、古典与现代、初心与归宿、诗境与尘境等等话题的潜隐和彰显,是以文字和诗意作为媒介的浪漫篇章和不朽盛事。

20、休云磨者贱,此百主人师.

二、与镜有关的典故

1、春寒无力锁春情,鸳鸯弄水心波乱。

2、观书有感(其一)南宋朱熹半亩方塘一鉴开,天光云影共徘徊。问渠那得清如许?为有源头活水来。

3、古代的希腊人、埃及人都在这方面进行了探索。据说阿基米德曾用巨大的镜子焚烧了罗马的战舰;

4、夜讀時,一蟲倦極落書上,戲賦之

5、2021年9月,金华市博物馆推出年度大展“无穷·镜——古代铜镜中的微观世界”,并围绕该展览将“大自然中的镜子”系列文化活动送进校园。

6、饰带以纹绣,装匣以琼瑛.秦宫岂不重,非适乃为轻.

7、豆蔻初开,狂蜂早占,一支红杏谁家院。

8、行行山水復,客中多風雷。忽聞江左笛,吹開半死梅。

9、蠹蚀宁堪久,挂揩长恨迟.

10、胭脂挂泪匀香雾,翡翠悬珠展玉容。

11、铸泻黄金镜始开,初生三五月徘徊.

12、埋落今如此,照心未尝歇.

13、醉墨淋漓,新声缭绕,应许重攀折。

14、但见人窥胆,全胜响应声.妍媸定可识,何处更逃情.

15、唐.杜甫《新安吏》:莫自使眼枯,收汝泪纵横。

16、應莫非兄之邀,作衛城十景詩之東門迎曦

17、團起海邊沙,刻上潮中信。日夜俱空回,百年忽一瞬。

18、铸镜须青铜,青铜易磨拭。结交远小人,小人难姑息。铸镜图鉴微,结交图相依。凡铜不可照,小人多是非。完整的应该是这样的,作者把铜镜比作君子,把凡铜比作小人,意为交友应该交可以依靠信任的人,当亲君子远小人

19、“大自然中的镜子”诗词创作大赛以“无穷·镜——古代铜镜中的微观世界”为主题分三阶段开展。首先邀请到金华市作家协会常务副秘书长陈国友、浙江省作家协会会员张玲芳进行线上讲座,为学生们普及律诗、儿童诗相关知识。第二阶段金华市博物馆举行了16场“无穷镜·古代铜镜中的微观世界”展览环城小学专场讲解,为学生们的诗词创作提供基础知识,拓展历史视野。

20、舞凤飞龙五百年。尽将锦绣里山川。

三、和镜有关的诗词名句

1、渭城已过芳菲节,潼关不度云书绝。

2、满江红·愁如织,香犹炷

3、医师尽劝先停酒,道侣多教早罢官。

4、第185期‖佘丹清《我的2017》

5、《墨子》中记载有公元前4世纪关于光和镜子的知识;

6、写月无芳桂,照日有花菱.

7、也能扭曲和隐藏某些部分。

8、或與靑山晤,或與白雲行。東流眞浩蕩,照影濯孤清。

9、綠雲閣端午作業,用陳沚齋先生韻

10、细雨吻低眉,东风催回首。

11、便令无点翳,谁解照前生.

12、林深聞鶴語。正暝煙徘徊,暗溪清苦。翠蓋玄微,有片花飄墜,應緣天數。牧笛樵歌,相和著、幾聲鐘鼓。翼外行雲,波底魚龍,不知遲暮。漸把前塵拋負。算十里春光,總成栖旅。采艾歸來,拂沾衣梅雨,楫橫津渡。泛酒菖蒲,如薄粉、輕妝勻注。做个亭亭山鬼,逍遙夢去。

13、美目盼兮——诗经《硕人》

14、半炷沉香繞隱微,小窗花落客停杯。清宵夜月指間回。綠綺吟生風語竹,紅酥猱起夢煙霏。此身疑在水之湄。

15、烂烂金光发,澄澄物象生.云天皆洞鉴,表里尽虚明.

16、秦台一照山鸡后,便是孤鸾罢舞时.

17、今将诗酒向花笺。空写无聊,且醉尊前。

18、好多的,像《水调歌头》就是一首著名的中秋词,具体你可以百度搜索苏轼作品,应有尽有,希望可以帮到你!

19、案上谩铺龙树论,盒中虚捻决明丸。

20、沉醉梦魂依旧,惊醒容颜尽瘦。

四、含有镜的诗

1、二室凌青天,三花含紫烟。中有蓬海客,宛疑麻姑仙。道在喧莫染,迹高想已绵。时餐金鹅蕊,屡读青苔篇。八极恣游憩,九垓长周旋。下瓢酌颍水,舞鹤来伊川。还归空山上,独拂秋霞眠。萝月挂朝镜,松风鸣夜弦。潜光隐嵩岳,炼魄栖云幄。霓裳何飘飖,凤吹转绵邈。愿同西王母,下顾东方朔。紫书倘可传,铭骨誓相学。——唐代·李白《赠嵩山焦炼师》

2、我欲篮舆游汗漫,携得满囊诗书。

3、渡荆门送别李白渡远荆门外,来从楚国游。山随平野尽,江入大荒流。月下飞天镜,云生结海楼。仍怜故乡水,万里送行舟。(表述题)本诗的题目是“送别”但从诗歌的内容看,却看不到送别的是谁,联系诗歌的意境,其实作者是写送别,表达了的感情。诗歌运用了虚实结合的写景方法,其中联是虚景,联是实景。颈联中的“平野”是指诗中的,“大荒”是指诗中的。

4、细雨波心碎,浮云月底行.

5、一枕梦,满帘风。深庭瘦影月无声。

6、镜子是认识自我的一种媒介,镜子里的一切只是内心的反射。厄里斯魔镜使人看到自己内心最深处的渴望,带来心愿得以满足的愉悦。

7、小院垂杨,不解萦愁恨。

8、《水经注》云:“苍梧之野,峰秀数郡之间,罗岩九峰,各导一溪、岫壑负阻,异岭同势。游者疑焉,故曰:九嶷山。”

9、江山如画,问先生何处,招寻幽独。

10、眼藏损伤来已久,病根牢固去应难。

11、问此时、明岁又相逢,今何许。

12、《白雪公主》中的魔镜帮我们看到的是丑陋与美丽、邪恶与善良、残忍与怜悯之间的角力与对战。“魔镜魔镜,世界上谁最美丽?”这句话仿佛时时在提醒我们心中应该有一把正义的标尺,去衡量世道人心。

13、从诗人的主体来看,显现如下的特点:

14、宋.陆游《高秋风》:从今惜取观书眼,长看天西万叠青。

15、佳人失手镜初分,何日团圆再会君?

16、浴殿西头白玉堂。湘江东畔碧玉幢。北辰躔次瞻星象,南国山川解印章。随步武,谢恩光。送公归趣舍人装。它年若肯传衣钵,今日应须传寿觞。

17、有人説江湖,眼角帶煙水。我亦湖海歸,風波久不起。

18、年代: 唐 作者: 白居易

19、剪柳和风,穿杨雨燕,凭花解语桃溪畔。

20、散乱空中千片雪,蒙笼物上一重纱。

五、和镜有关的诗句

1、年代:(唐)作者:(刘希夷)

2、有良心。写作是良心的驱策,也是对良心的呼唤。这个良心,就是善心,就是对真善美的发现和表现,就是对社会和时代的贴近与拥抱,就是基于对人心与人性的改造和建构的思考与批判。“文学最终是一件与人为善的事情。”(铁凝《飞行酿酒师》自序)良心并非一味地赞美,书写那些华丽动听的辞藻,良心需要真实,需要观察和发现,需要质疑和批判。“良心”锻造的过程是修炼、蒸馏和沉淀的过程。有些人不是凭良心写作,而是凭意兴、凭想象甚至凭胡编乱造写作,带有太多的随意性和功利性,写出的作品缺少真情实感,缺少深度、温度和感染力。

3、据考古资料显示,铜镜在汉魏时期获得较大的发展,至唐代达到高峰,唐太宗有名的古训也是在这时期提出来的:“以铜为镜,可以正衣冠;以古为镜,可以知兴替;以人为镜,可以明得失。”

4、千药万方治不得,唯应闭目学头陀。

5、窗前月。今宵梦去,又成伤别。

6、瞬美目以流眄,含言笑而不分——陶渊明《闲情赋》

7、月上初弦,西楼一曲人微病。

8、年代:(宋)作者:(顾逢)

9、应是琼枝天上栽。何须纡贵下瑶台。

10、鉴垢浑能治,心尘不解医.

11、自笑镜中人,白发如霜草。——唐代李白《览镜书怀》

12、我不崢嶸爾不鳴,一般形影未相輕。衡門絶迹春風夜,與爾同聽落葉聲。

13、开雉扇,正垂衣。奏篇初得上彤墀。

14、诗集《良宵》中的同名诗作《良宵》,主要有月、风、池塘、井、红烛这样一些意象,这些意象可以分为三类:月、风关涉大自然的良辰美景;池塘、井则指涉历史文化和人性的丰厚与深邃;红烛无疑是关于人的生命、情感、归宿等话题和超越这一切之上的智性思考。这篇诗作涵括了这本诗集的主要内容和旨趣。可以说,诗集《良宵》是一个生命的有机体,以追寻作为外部动作,以融合与冲突、选择与建构作为内在线索,以“久违的乡音”作为前行的方向,以“良宵”作为归宿。清风明月、书香诗韵是这本诗集同时也是诗人的骨骼和灵魂。

15、年代:(唐)作者:(杜牧)

16、年代:(唐)作者:(骆宾王)

17、在馆校深度结合的学习过程后,即第三阶段自主创作的征稿期,共收到学生投稿的“大自然中的镜子”主题诗词创作144篇,古体诗与儿童诗兼备,自一年级至六年级均有大量投稿。诗词作品在省、市作协专家的综合评选下选出了一等奖5名、二等奖15名、三等奖29名。获奖诗词由金华环城小学学生绘制配图。

18、四面歌楼帘捲处,灯火阑珊。

19、高梧策策传寒意,叠鼓冬冬迫睡期。

相关说说

回到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