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未若柳絮因风起的古义和今义
1、今日推送:七上第二单元第8课《〈世说新语〉二则》
2、(2)期日中期:约定日中:正午时分
3、撒盐空中差可拟。差:古义:大概;今义:差别。
4、一词多义日谢太傅寒雪日内集(名词,天)期日中(名词,太阳)特殊句式左将军王凝之妻也。(判断句)谢太傅(于)寒雪日内集。(省略句)白雪纷纷何所似?(倒装句,疑问句中,代词充当宾语,宾语前置,是“白雪纷纷所似何”的倒装。)问答题
5、B.因为(恩所加,则思无因喜以谬赏。)
6、(1)陈太丘与友期行期行:相约同行
7、确定合适的讨论点,设置可操作的、递进式的讨论指导。
8、学生实时写作,小组内展示,班级内展示作品。
9、第二部分(第3~7段):写“我”和母亲的三次嬉戏,体现了“我”对母亲的爱和依恋。
10、(20)弛担持刀(解除,卸下)
11、古义:拉,牵扯,今义:领。
12、这南方初春的田野,大块小块的新绿随意地铺着,有的浓,有的淡;树上的绿芽也密了;田野里的冬水也咕咕地起着水泡。这一切使人想起一样东西——生命。
13、生:不对,是高兴的样子。
14、本文通过选取祖孙三代一家四口在田野散步这个生活场景,生动地展示了这一家人互敬互爱、和睦相处的深厚感情和生活情趣,体现了中华民族尊老爱幼的传统美德。
15、主讲人对这两个答案的优劣未做评定,只是“大笑乐”而已,十分耐人寻味。作者也没有表态,却在最后补充交代了谢道韫的身份,“即公大兄无奕女,左将军王凝之妻也。”这是一个有力的暗示,表明他欣赏及赞扬谢道韫的才气,并写出了谢道韫是“咏絮才”。
16、谢太傅:即谢安(.320年-385年),字安石,晋朝陈郡阳夏(现在河南太康)人。做过吴兴太守、侍中、吏部尚书、中护军等官职。死后追赠为太傅。内集:家庭聚会。儿女:子侄辈。讲论文义:讲解诗文。俄而:不久,不一会儿。骤:急,紧。
17、师:古义和今义一样吗?
18、年纪随同时光而疾速逝去,意志随同岁月而消失。最终会凋落衰残,大多对社会没有任何贡献,悲伤地困守在自己的陋室里,又怎么来得及!
19、师:同学们,假如此时此刻窗外飘起了漫天飞舞的雪花,你会有什么想法和冲动?
20、(3)谢道韫(349—409),“咏絮之才”(形容女子特别有才华,富有智慧)的起源,魏晋时期的才女。她自幼聪识,有才辩。是一代名将谢安的侄女,安西将军谢奕之女,成人后又是大书法家王羲之的二儿媳,即王羲之二子王凝之之妻,可谓是出身于诗书富贵之家、礼乐簪缨(古代达官贵人的冠饰,后借以指高官显宦)之族(世代作官的人家)。
二、未若柳絮因风起的划分
1、课题名称:七年级上第二单元第8课《咏雪》
2、解释下列各组中的加点词。
3、《荷叶·母亲》原题作《往事》之题目是编者加的。这首散文诗是冰心的一篇很典型的以“母爱”为主题的作品,作者看见雨中的红莲垂在荷叶下,想到母亲与儿女之间的亲情,所以就用荷叶来赞美母爱。
4、新语文教材最明显的变化之就是古诗文篇目大幅增加!据媒体报道:此次教材改版,将换掉约40%的课文,且文言文比例大增。较之以前的人教版,小学6个年级,古诗/文总数增幅高达80%;初中3个年级,古诗/文总篇数也会相应提升,占到了全部课文的7%。
5、古义:子女,子侄辈的年轻一代。
6、(10)杞国有人忧天地崩坠,身亡所寄,废寝食者。
7、(5)学而不思则罔,思而不学则殆。
8、生:打雪仗、堆雪人……
9、杞国有个人担忧天会塌地会陷,自己无处存身,整天睡不好觉,吃不下饭。
10、讲论文义:谈论诗文。
11、解释下列句中加点词的古今义。
12、侍(shì)弄捶(chuí)打
13、家祭无忘告乃翁(你的)
14、1、听范读时要求学生边听边注意正音和句读,把握感情基调,体会语感。
15、根据中央要求,教育部统一组织新编了义务教育道德与法治、语文、历史教材,根2019年所有年级全部使用统编教材。
16、解释下列句中加点词的意思。
17、在一个寒冷的雪天,谢安进行家庭聚会,跟子侄辈的人讲诗论文。不久,雪下得更紧了,谢安高兴地说:“这纷纷扬扬的大雪像什么呢?”他哥哥的长子谢朗说:“跟把盐撒在空中差不多。”他哥哥的女儿谢道韫说:“不如比作风把柳絮吹得满天飞舞。”谢安高兴得笑了起来。谢道韫就是谢安的长兄谢无奕的女儿,左将军王凝之的妻子。
18、这是一则千古佳话,表现了女才子谢道韫杰出的诗歌才华,对事物的细致观察及其具有的灵活的想象力。
19、即公大兄无奕女,左将军王凝之妻也。
20、(3)学而时习之,不亦说乎?有朋自远方来,不亦乐乎?
三、未若柳絮因风起的古义和今义是什么
1、熟练朗读并背诵课文,疏通文意,学会翻译课文,并积累一些文言词语。
2、走进朗读间——一读、读准字音。听田老师朗读,给下面加点的字注音,并在课文中把自己其他不会读的或者认为重要的词的读音备注出来。
3、友人的态度发生了怎样的变化?从中可以看出友人怎样的性格特点?
4、2017年9月份开始,中小学语文教材“一纲多本”时代正式终结。从起始年级开始,全国中小学语文教材将统一采用全新的“部编本”(即由教育部直接编写)。
5、⑤“删”方法:如“左将军王凝之妻也(‘也’是语气词,不译,可删去)。”
6、母亲啊!你是荷叶,我是红莲,心中的雨点来了,除了你,谁是我在无遮拦天空下的荫蔽?
7、——(清·蒋士铨《岁暮到家》)
8、(18)静以修身,俭以养德。
9、扩展资料:柳絮,作为春时景物,有似花非花,因风而起,飘忽无根,漫天飞舞的特征。谢道韫将此来比拟北风吹起漫天飞雪,堪称契合无间。取柳絮可比其形言其大,点明当时的“雪骤”之景,而“因风起”更指出它随风飘舞,漫无边际的自然特点。同时谢道韫的这句诗,其佳处不仅在工干设譬,还在于透露出女才子热爱生活、热爱自然的情怀。她将北风飞雪的严寒冬景,比作东风吹绵的和煦春色,正表现出女作者开朗乐观的胸襟以及对美好春光的由衷向往。
10、很多时候,记事也是为了传达感情,感染别人。记事除了要写清楚、明白之外,还要学会写得有感情,这是更高的要求。怎样才能做到呢?关键是要写亲身经历的、感同身受的事,说发自内心的话。例如史铁生的《秋天的怀念》,回忆了几件有关母亲的事,都是“我”的切身经历,字里行间渗透着对母亲的挚爱和怀念,以及对自己少不更事的追悔,读后令人落泪。
11、谢安在一个寒冷的雪天开了一个家庭聚会,跟子侄辈的人讲解谈论诗文理论。不久,雪下得更大了,谢太傅高兴地说:“这白雪纷飞的样子像什么呢?”他哥哥的长子谢朗说:“差不多可以比作在空中撒盐。”他哥哥的女儿说:“不如比作柳絮凭风满天飞舞。”谢太傅高兴地笑了起来。这就是谢太傅大哥谢无奕的女儿谢道韫,是左将军王凝之的妻子.
12、意思是天空中不断飞舞的雪花就好像柳絮一样,从风中不断的摇摆着看到这些东西的时候,让自己觉得非常的美好。这些东西本身就非常的相似,在大自然中所有的美好的事物都是非常相似的。于是看到这些美好的景色,就会让你觉得非常的有趣。
13、砸(zá)碎沉寂(jì)
14、B.把雪比作柳絮,能给人春天即将到来的感觉,有意蕴之美。
15、友人惭(形容词的意动用法,感到惭愧)
16、(2)不失礼。友人失信失礼,行为不端,态度恶劣,元方必须以“入门不顾”的态度维护自己和父亲的尊严,这是坚持原则的体现,同时也是给友人一个难忘的教训。
17、分析课文,回答问题
18、师:请同学们关注讨论指导分析这两个比喻的本体与喻体之间的关系。比较两个比喻哪个更传神。小组合作,根据所给出的指导思考问题。
19、絮(xù)叨憔悴(qiáocuì)
20、古义:子侄辈的年轻一代今义:自己的亲生儿子、女儿
四、未若柳絮因风起的古义和今义是什么意思
1、(解读)养育子女才能了解父母的养育之恩;要求子女孝顺你,你就必须首先孝顺自己的父母。
2、生:子女,这里泛指小辈,包括侄儿侄女。
3、陈太丘与友期。期:古义:约定;今:日期。
4、分歧:差别,不相一致的地方。
5、选自《世说新语笺疏》。《世说新语》,南朝宋临川王刘义庆组织编写的一部志人小说集,主要记载汉末至东晋士大夫的言谈、逸事。课文所选两则分别出自《言语》篇和《方正》篇,题目是编者加的。
6、出自南北朝刘义庆的《咏雪/咏雪联句》
7、谢太傅:即谢安(.320年-385年),字安石,晋朝陈郡阳夏(现在河南太康)人。做过吴兴太守、侍中、吏部尚书、中护军等官职。死后追赠为太傅。内集:家人一同聚集在屋内。儿女:子侄辈。讲论文义:讲解诗文。俄而:不久,不一会儿。骤:急,紧。欣然:高兴的样子。然:……的样子。何所似:像什么。何,什么;似,像。胡儿:即谢朗。谢朗,字长度,谢安哥哥的长子。做过东阳太守。差可拟:差不多可以相比。差,大致,差不多;拟,相比。未若:倒不如。因:趁、乘。即:是。无奕女:指谢道韫(yùn),东晋有名的才女,以聪明有才著称。无奕,指谢奕,字无奕。王凝之:字叔平,大书法家王羲之的第二个儿子,做过江州刺史、左将军、会稽内史等。
8、才明白前面那只狼假装睡觉,原来是用来引诱敌人的。
9、指出下列句中的通假字,并解释其含义。
10、(解读)谁说小草的嫩心可以报答三春阳光的温暖?比喻子女的情意难以报答母亲的爱于万一。
11、学以致用,牛刀小试
12、为何说谢道韫作的词句更好呢?比喻讲究形似:大团大团的雪花簌簌落下,倘若有风,则会漫天飞舞。一团一团的柳絮,与鹅毛大雪相似,也会因风漫天飞舞,古诗中就有“柳絮池塘淡淡风”的句子。纷飞的白雪和因风起的柳絮,都给人以轻盈、飘逸、优雅的感受。
13、谢安在寒冷的雪天举行家庭聚会,和他子侄辈的人讲解诗文不久,雪下得大了,太傅高兴地说:“这纷纷扬扬的白雪像什么呢?”
14、——(唐·孟郊《游子吟》)
15、(7)君与家君期日中。日中不至,则是无信;对子骂父,则是无礼。
16、(1)子曰:“三军可夺帅也,匹夫不可夺志也。”
17、A.“柳絮”一句较“撒盐”一句更有画面美感,写出了大雪漫天的氛围。
18、下列将谢道韫的诗句和谢朗的诗句进行对比,陈述有误的一项是()
19、《咏雪》中哪些地方体现出了古人的家庭生活情趣?
20、师:我们这节课就上到这里,下课!
五、未若柳絮因风起的诗意
1、(13)复投之,后狼止而前狼又至。
2、初中开始要求大量背诵文言文古诗词,
3、俄而:不久,不一会儿。
4、(21)谢太傅寒雪日内集,与儿女讲论文义。
5、师:雪越下越大,谢太傅就即兴发问:白雪纷纷何所似?文中展示了几个人的回答?
6、(5)撒盐空中差可拟差:大体;拟:相比
7、今义:从所在地到别的地方。
8、(2)门外戏名词作状语,在门外
9、知识建构,总结收获
10、又有一个人为这个杞国人的忧愁而忧愁,就去开导他。
11、作者在《〈散步〉的写作契机》一文中谈道,文章的写作契机有两个:其一是,一次全家三辈四口人的散步,的确有真人真景和部分真事与课文内容毫无二致;第二个契机则是较有理性色彩,作者与美国汉学家柯尔特先生相熟后,常就中西文化的异同进行浅层次交谈,出于作者意料的是他对中国文化中的“孝”大加赞赏,说中国人的敬老爱幼,是“文化的精髓”,又说英国哲学家培根说过,“哺育子女是动物也有的本能,赡养父母才是人类的文化之举”,这个,全世界数中国人做得最好。中国人自己丢掉的,发达国度的人却拾起来,如获至宝,这使作者感慨不已,开始重新正视这份看起来很陈旧已无什么油水的民族遗产。这样写作的念头就产生了。
12、(3)相委而去连词,表顺承,就
13、师:很棒,老师给你点个赞!
14、在最后的公大笑乐,一则表示谢太傅欣赏谢道韫的才华,另也有可能是谢安对这种和谐温馨的家庭氛围感到愉悦;而最后刘义庆在编著《世说新语》时还特别介绍谢道韫的身份,证明编者也十分欣赏谢道韫的才华。
15、生:“撒盐空中”本体是雪花,喻体是盐;雪花是白色,盐也是白色;“柳絮因风起”本体是雪花,喻体是柳絮,雪花是白的,柳絮是灰白色的;两个从外形上相比较,盐还是跟雪比较相似的,所以我们小组认为“撒盐空中”这个比喻更好。
16、(1)问题不宜过于简单。如果问题很简单,学生一看就会,这样问题来讨论,就没有价值了。
17、试题答案:小题1:(1)一会儿(2)约定(3)才(4)拉每题1分,共2分。小题1:古义:指子侄这一代晚辈的统称。今义:指儿子和女儿。共2分。小题1:和别人约好一起出行,却丢下别人自己离开了。共2分”小题1:后一句好,因为比喻不仅要形似,更要神似,要有意蕴。“柳絮”一喻好就好在它给人以春天即将到来的感觉(不仅限此答案,只要有道理即可)。燕山飞雪大如席。共3分。
18、②撒盐空中差可拟。(状语后置,正常语序应为“空中撒盐差可拟。”)
19、整体感知课文,理解文章大意
20、★弯道超车丨课文详解:七上《散步》
六、未若柳絮因风起的古义和今义
1、B.谢太傅认为后一喻比前一喻好。
2、暂停语音听讲,学生自由练习朗读,至少读3遍,熟读后进行下一个环节。(要求:读准字音,分清节奏,熟读成诵,达到甚至是超过老师这样的熟练程度……)
3、★弯道超车丨课文详解:七上《秋天的怀念》
4、天气很好。春天来得太迟太迟了,但是春天总算来了。我的母亲又熬过了一个冬季。
5、(2)如果要别人诚信,首先自己要诚信(莎士比亚)
6、柳絮()差可拟()雪骤()
7、古义:回头看,今义:顾忌,理睬。
8、生:老师,我们小组有补充。课前我查阅资料,资料上写到谢道韫有“咏絮之才”的雅称,是才女,所以我也觉得作者最后专门补充“兄女”的身份,是对她“柳絮因风起”的肯定和赞赏。
9、(2)还可以用“鹅毛”“蒲公英的孩子”来比喻雪。
10、解释下列句中加点词的含义。
11、当你沐浴后,湿发披在两肩,穿过金色花的林阴,走到做祷告的小庭院时,你会嗅到这花香,却不知道这香气是从我身上来的。
12、友人惭(意动用法,对……感到羞愧)
13、俄而雪骤(与“俄”构成副词性词组,表时间
14、师:是的,这个属于古今异义词。
15、“未若柳絮因风起”的“柳絮因风起”的意思是不如比作柳絮凭借着风飞舞。。
16、对屋里母亲唤着,我连忙走过去,坐在母亲旁边——一回头忽然看见红莲旁边的一个大荷叶,慢慢的倾侧了下来,正覆盖在红莲上面……我不宁的心绪散尽了!
17、(1)吾日三省吾身(名词作状语,每天)
18、(2)俄而雪骤,公欣然曰:“白雪纷纷何所似?”
19、雨势并不减退,红莲却不摇动了。雨点不住的打着,只能在那勇敢慈怜的荷叶上面,聚了些流转无力的水珠。
20、(1)谢太傅寒雪日内集集:聚集
1、(2)刘义庆(403—444)南朝宋文学家。此人爱好文学,喜招纳文士。
2、①“留”方法像古代汉语中基本词汇,专用名词,如任命、地名、国名、官名、朝代名、度量单位等词语,可以保留原词,不必翻译
3、如果不学习就没有什么可以拿来增长才干,如果意志不坚定就不能学有所成。
4、明日看点:七上第二单元第9课《从百草园到三味书屋》
5、师:我们现代汉语说“儿女”是什么意思?
6、谢太傅寒雪日内集省略句谢太傅(于)寒雪日内集
7、人不知而不愠(连词,表转折)
8、尊君在不?“不”通“否”表示否定,相当于“吗?”
9、放纵懈怠就不能振奋精神,轻薄浮躁就不能修养性情。
10、(22)未若柳絮因风起。
11、(11)又有忧彼之所忧者,因往晓之。
12、当堂达标(教师寄语:我学习,我充实;我达标,我快乐!)
13、D.“柳絮”一喻给人春天即将到来的感觉,正如英国大诗人雪菜所说的“冬天来了,春天还会远吗”,有深刻的意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