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的位置: 首页 > 心情说说

爱晚亭为什么叫爱晚亭:岳麓山的枫叶是泡过中华文

一、爱晚亭为什么叫爱晚亭

1、岳麓山的枫叶是泡过中华文化营养液的,才这样吸引人。岳麓山的秋天是赏枫叶的佳期。“爱晚亭”坐落于半山中,是个欣赏的佳地。秋来望远,秋来登高都很豪迈。岳麓山的红叶是真正的枫叶,有三角枫,也有五角枫。红红的枫叶在秋天里让人联想翩翩。杜牧没有来过这里,但“霜叶红于二月花”,在秋天的岳麓山处处皆然。岳麓山是城市的一员,长沙人,在这深秋时节,怕是没有人宁愿待在家里而不到爱晚亭看枫叶的吧?欣赏红叶,是和感秋,秋思密切联系在一起的,对于出门在外的我来说,便是更加贴近心灵的慰藉。

2、我们还是继续来看袁枚有没有为爱晚亭改名的可能。

3、配音|孙若男(湖南大学朗诵团成员)

4、站在山上往东边山下望去,卧着一片古香古色的房子,这就是“纳于大麓,藏之名山”的岳麓书院。

5、岳麓山的亭子叫爱晚亭。

6、考证者认为,袁枚为爱晚亭改名是属于误会。属于“毕冠袁戴”,真正改名者应该是毕沅,而不是袁枚。

7、爱晚亭建于清乾隆五十七年(1792),亭坐西向东,三面环山,取杜牧诗句“停车坐爱枫林晚,霜叶红于二月花”之意命名。亭子古朴典雅,八柱重檐,顶部覆盖绿色琉璃瓦,攒尖宝顶。亭内当中摆着一张方桌,四周置有长凳,可在此饮酒喝茶。亭的周围是高大、苍劲的古枫,爱晚亭掩映在翠绿葱郁的林木之中,显得仪表非俗。亭左有山泉流水,水声潺潺;亭右有清风桥,桥下小溪叫兰涧;亭前有池塘,池中碧波粼粼又有游鱼戏水。每当春季来临,满山的枫林青翠喜人;到了夏天,林荫凉爽适于休憩;深秋霜降,枫叶红艳,层林尽染;冬天淡景,别有佳趣。然而久经风雨、屡度枫红的爱晚亭,却更显得深藏若虚,神秘奇谲。

8、还是继续考证,以事实说话。

9、有人叹道,天下的名山都叫释道二教占尽了,想想,也不是没有这回事。哪座名山里没有寺庙、没有道观,没有庵堂?如果没有,游人不习惯,教人直觉得这座山没文化,穷了。所以名山往往是另一个世界,必须有人世间难觅的仙风道骨、庄严法相,有它们,山才充实饱满。

10、请选择“罗典”,或是您心中的英杰

11、亭中方石上刻有张南轩和钱南园游山的七律诗。爱晚亭古朴典雅,亭坐西向东,三面环山,整体上保留了较多清代亭台楼阁建筑的风格。

12、爱晚亭位于湖南长沙岳麓山,你听岳麓这个名字,就自带深厚的文化底蕴,因为中国四大书院之一的岳麓书院,就在这里。而爱晚亭,就在岳麓书院后的小山上。

13、爱晚亭始建于清乾隆1792年,为清代岳麓书院山长罗典创建,原名红叶亭,后由湖广总督毕沅,据“停车坐爱枫林晚,霜叶红于二月花”的诗句,更名爱晚亭。

14、一个世纪过去了,又一个世纪开始了,青年毛泽东的身影早已退却到历史的幕帐之后,无数的人们在亭子前面来了又走了,但鲜有人从她周围的喧闹中体味她内心的寂寞,或许只有守侯在她身旁的青山能读懂她。而她,依旧展开她凌空欲飞的檐角,高高在上,俯视着眼底的湖水,俯视着来去匆匆的过客。

15、“爱晚亭”位于湖南省长沙市岳麓山下清风峡中,亭坐西向东,三面环山,它是中国的四大名亭之另外三个名亭分别是安徽省滁州市的“醉翁亭”、北京市的“陶然亭”、浙江省杭州市的“湖心亭”,这四个亭子是中国的四大名亭。

16、而且这儿三面环山,林木茂盛,属木。小溪盘绕,半庙方塘,属水。亭子坐西面东,尽得朝晖,属火。亭子高踞土丘之上,奇石横陈,属土。

17、本来,罗典这幅提爱晚亭的楹联是这样写的:忽讶艳红输,五百夭桃新种得;好将丛翠点,一双驯鹤待笼来。罗典这幅楹联的妙处一是别开生面,不写人们熟悉的爱晚秋光,而写春景,生机勃勃,格外新颖。二是紧扣教育,五百夭桃寓意桃李茂盛,英才辈出,驯鹤待笼,寓意着学子学有所为,被国家启用。可谓期盼殷殷,师心良苦。改动过后,文采倒是强了些许,意味就淡了许多,笔者之见,还是罗典的原创好。

18、长沙岳麓山上的亭子叫爱晚亭。

19、红色,是爱晚亭的主色调,艳丽红枫与热烈爱情之外,还有百年历史中留下的红色足迹。毛泽东在湖南第一师范求学时期,他就常和罗学瓒、张昆弟等人一起到岳麓书院,与蔡和森聚会在爱晚亭下,纵谈时局,探求真理。

20、在古代众多的亭中,有的因前人借“亭”抒情,留下名篇,有的更因诗得名成为名胜,至今仍被人传诵。而爱晚亭不但是建筑上璀璨夺目的矶珠,而且历代骚人雅士题写在亭柱上的楹联也是一朵玲珑别致的艺术小花,使人增趣,给人解颐,同时也使这些亭锦上添花。

二、爱晚亭为什么叫爱晚亭?

1、岳麓书院竟是由两个和尚起家的?

2、说实在的,当见识到岳麓书院规模如此宏大,气势如此磅礴时,我是很感叹的。一千多年前,就奠定这样的大手笔,很有气魄。那个叫朱洞的潭州太守,值得致意!他掘开了岳麓山的一眼清泉,滋润三湘大地。而后,张栻在这里,朱熹来到这里,吴道行在这里,王夫之来到这里,罗典在这里,袁枚来到这里……,自宋而来,他们把这一眼泉水引得更远更远。

3、1983年,爱晚亭被湖南省公布为省级文物保护单位;2012年,爱晚亭所在地岳麓山被评为国家5A级旅游景区;2013年,爱晚亭入选国务院公布的第七批全国重点文物保护单位名单。

4、1792年,岳麓书院院长罗典在岳麓后清风峡的小山上建造了一座亭子。

5、还有,罗典是个有仙风道骨的人。讲究养生修性,为人恬淡,不轻易动怒,修养炉火纯青。所以罗典也是少有的长寿老人,高龄九十无疾而终。后人写诗称他为“人间神仙”。罗典的四代族孙罗汝怀在《湖南文征》典籍中,专门收集了罗典就养生之道给儿子的书信,讲了许多长寿心得,其中就有息怒的教诲。有趣的是,其中还讲到男女情爱的处理原则。罗典说,男女情爱乃人之天性,不必勉强压抑,只是不能过滥,要讲适度。这些见解,在那个年代简直是石破天惊之语。如此看来,罗典对袁枚的拒绝,不会那么激烈狭隘。一定是非常有风度的,不会像个村妇。

6、可是民间传说中,爱晚亭的由来却与另一位大才子,清代性灵诗派的主帅袁枚有关。很有意思,不妨说说。

7、有人认为,红叶亭的修建是在乾隆五十七年(1792年),晚于袁枚访问时间八年,那就显而易见,“爱晚”亭名不可能是袁枚所改。那么,为什么肯定说是毕沅改的呢?除了上述罗典诗的一条注以外,还因为,毕沅那时正任湖广总督,常到岳麓山爱晚亭一带游览。特别是,毕与罗典有多年的交谊。他在乾隆五十四年(1789年)冬游岳麓山所写的两首长律中,对罗典倍加称颂,并有“旧鱼重逢要夙愿”、“精神强胜廿年前”之句。因此,揆诸情理,亭改“爱晚”者也应该是毕沅,而不是袁枚。

8、这次的团课主题就是围绕

9、zgswj2010@1com

10、爱晚亭的内壁刻有毛泽东著名的词作《沁园春·长沙》。全词114字,无一不体现青年毛泽东那种独立不羁、横空出世的精神,就像这座凌空欲飞的爱晚亭一样。一边是“独立寒秋”的主人公,一边是“万山红遍”、“百舸争流”的自然景象,最终是从“万类霜天竟自由”中胜出的强者。一边是“携来百侣曾游”,一边是“粪土当年万户侯”,最终是“到中流击水”改造世界的豪气。当我们朗诵其后期的诗句“数风流人物,还看今朝”,感受到一种踌躇满志的王者风范时,我们已经从“问苍茫大地,谁主沉浮”中读出了一种舍我其谁的慷慨激昂!

11、爱晚亭:位于湖南省长沙市岳麓山清风峡口,原名“红叶声”。为岳麓书院山长罗典所建。后取唐代诗人杜牧“停车坐爱枫林晚,霜叶红于二月花”的诗句,而改名“爱晚亭”。

12、醉翁亭 位于安徽滁州的琅琊山,是一座典型的具有江南特色的亭台,自宋代欧阳修作《醉翁亭记》之后,这座亭台就闻名于世,虽屡遭战火破坏,但又屡次得到了修缮保护,现在是安徽省省级重点文物保护单位

13、后据唐杜牧《山行》中“停车坐爱枫林晚,霜叶红于二月花”的诗意,改名爱晚亭。该亭抗日战争时期被毁,1952年重建,1987年大修。亭形为重檐八柱,琉璃碧瓦,亭角飞翘,自远处观之似凌空欲飞状。

14、这样一座有灵魂的山,对湖湘儿女的影响巨大,对中国历史进程影响巨大。人们常说,“一座岳麓山,半部近代史”。岳麓山与中国近代史密切相关。这里走出了近代以来的风云人物,曾国藩、左宗棠、魏源、毛泽东、蔡和森……,他们书写了岳麓山历史的新篇章。可以说曾国藩影响了中国近代史的走向,而毛泽东和他的战友们则浴血使中华民族新生。

15、程颂万并记。张南轩先生青枫峡诗“扶疏古木矗危梯,开始如今几摄提?还有石桥容客坐,仰有兰若与云齐;风生阴壑方鸣籁,日烈尘寰正望霓。从此上山君努力,瘦藤今日得同携。

16、后来,爱晚亭又屡毁屡修,屡修屡毁,直至新中国成立后,才得到全面的修复。爱晚亭现已成为古城长沙的标志性建筑。

17、分别是欧阳修、白居易、杜牧醉翁之意不在酒,在乎山水之间也——欧阳修更待菊黄家酿熟,与君一醉一陶然——白居易停车坐爱枫林晚,霜叶红于二月花——杜牧

18、爱晚亭三面环山,东向开阔,有平纵横10余丈,紫翠菁葱,流泉不断。亭前有池塘,桃柳成行。四周皆枫林,深秋时红叶满山。

19、爱晚亭的两个屋沿下都会有几十个白色的小tuótuo,李老师说如果没有那十几个小tuòtuo,屋沿就会tā了!

20、回复“骡子和金子”,阅读精彩连载小说。

三、爱晚亭的由来和历史

1、先说瓦片吧:这些瓦片全部都是绿色的。不过,最重要的是瓦片的排列shùnxù,爱晚亭的瓦分阴阳的,阴瓦是凹进去的,它们的开头全是一个倒三角,就像这样:

2、再来谈谈它的古意。我国古建筑都很注重风水,也就是譬究阴阳五行,这在爱晚亭上也有体现。

3、况且,如果真的是湖广总督毕沅所题,肯定会有一个官方的文字记录,不于于无文字可考。只是在一首诗后作一个备注,这样的依据只可做参考,作为辅助考订材料。以一首诗的备注形式作为长官行事的依据,不但不可靠,也不符合官场礼制。但不愿加美于袁枚的罗典,只好出此下策,实属用心良苦。

4、笔者相阅相关资料后得知,湘潭人罗典是乾隆四十七年(1782年)开始出任岳麓书院山长,并且五次连任,主持岳麓书院长达27年。而袁枚到访岳麓书院是乾隆四十九年(1784),也就是罗典出任岳麓书院山长后两年。新官上任,都会有所作为,罗典上任后不久或一年后即修建红叶亭,符合人之常情。而上任十年后(1792)再修红叶亭,却显得不符合常理。因此,我更愿意相信,红叶亭修建于1782年。那么,袁枚为红叶亭改名一事就顺理成章了。为什么罗典会“记忆出错”呢?因为对袁枚有偏见的罗典不愿将此美加于袁枚身上,当然作为读书人,他也不愿做“剽窃”之事,于是乃转加在他的顶头上司毕沅身上。

5、最后的思考问题欢迎小柚子们

6、宣统三年秋,补茸爱晚亭,刻南轩、南园二先生诗,并征罗鸿胪故事,书“放鹤”两字,以永嘉游。

7、亭子八柱重檐,顶部覆盖绿色琉璃瓦,攒尖宝顶,亭角飞翘,自远处观之似凌空欲飞状。内柱为红色木柱,外部的4石柱为花岗石方柱,天花彩绘藻井,东西两面亭棂悬以红底鎏金“爱晚亭”,蔚为壮观。

8、爱晚亭背靠岳麓山主峰碧虚峰,左右各有一条山脊蜿蜒而下,前则遥望滔滔湘水。这种地势正符合我国古代传统的四相布局,即左青龙,右白虎,后玄武,前朱雀。

9、还有“枫林晚”的那个“晚”字,意味着夕阳将落,火红的光芒斜射过来,更使满林枫叶红得快要燃烧。关于结束句“霜叶红于二月花”清代诗人黄叔灿《唐诗笺注》写道:“‘霜叶红于二月花’真名句。”

10、我喜欢写生,因为写生给我们带来了很多乐趣和知识。

11、为岳麓书院院长罗典创建,原名红叶亭,后改名爱晚亭。

12、“金木水火土”五行中只缺“金”了,于是亭子涂以丹漆,便五行齐备,大吉大利了。

13、一亭幽绝费平章,峡口清风赠晚凉。

14、“前度桃花斗红紫,今来枫叶染丹黄”,颔联两句分写春之桃花秋之枫叶,“红紫”与“丹黄”两个表颜色的词分别缀于句尾,色彩鲜明炫人眼目。

15、“远上寒山石径斜,白云生处有人家。停车坐爱枫林晚,霜叶红于二月花”。杜牧《三行》

16、1792年,岳麓书院山长罗典在岳麓后清风峡的小山上建造了一座亭子。

17、毕沅游岳麓山是1789年,早于传说中的红叶亭修建时间(1792年)三年。并且这一年罗典还没有出任岳麓书院的山长。因而1789年游岳麓的毕沅断不可能因游岳麓山而为岳麓书院题亭额的。

18、这个亭子始建于1792年,这个亭子共有根柱子,内为丹漆圆柱,外檐四石柱为花岗岩,“爱晚亭”的亭角翘起,若从远处观看,会感觉这个亭子要飞起来似的,非常地有特色,其实一个亭子就是一段故事,“爱晚亭”值得一看。

19、亭内立碑,上刻毛泽东主席手书《沁园春·长沙》诗句,笔走龙蛇,雄浑自如,更使古亭流光溢彩。该亭三面环山,东向开阔,有平纵横十余丈,紫翠菁葱,流泉不断。亭前有池塘,桃柳成行。四周皆枫林,深秋时红叶满山。

20、鼓励原创就是鼓励创新!

四、爱晚亭为什么叫爱晚亭的由来

1、东西两面亭棂悬以红底鎏金“爱晚亭”,可是由以前的湖南大学校长李达专函请毛泽东所书手迹而制,这是毛泽东的字迹,非常地有历史价值。

2、伫立仰望,我想将爱晚亭印入脑海,将它浓缩到我傲霜斗雪的心房里。

3、四大名亭分别是:滁州的醉翁亭,北京的陶然亭,长沙的爱晚亭、杭州的湖心亭。

4、有理数是翻译错误造成的。有理数难道有道理?无理数就没有道理?当年日本人翻译这个术语时,英语没学好把reasonnumber翻译成有理数。以后大家将错就错约定俗成一直沿用到今。其实所谓有理数应翻译成可比数无理数应是非可比数。

相关说说

回到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