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关于尊师重道的经典语录
1、瓜田李下,各别嫌疑,不爱小财,不占便宜。
2、正人先正己,治国先治家。国泰民安乐,家和福自加。
3、一日为师,终身为父。——唐佚名《太公家教》
4、尊师重道是中华民族的传统美德,古往今来,代代相传。古代流传下来许许多多这方面的故事,如《子贡尊师》、《张良拜师》、《陆佃千里求师》、《程门立雪》等,还有许多我们所熟知的历史名人的经典故事,都成为尊师重道的千古美谈。
5、拜圣人、老师和同学礼成,全体师生一起诵读了老师们精选出来的《论语》经典。“子曰,学而不思则罔,思而不学则殆;子曰,学而时习之……”整齐、洪亮的诵读声响彻整个校园。
6、处事要公心,办事凭良心,待人讲爱心,对己要宽心,遇难树恒心,做事有耐心,万事能如意,水到就渠成。
7、在师生们低声吟唱的《春歌》声中,大家的心缓缓平静下来,全场的气氛也渐渐庄重、肃穆起来。师生们在司礼老师的口令指挥和司正老师的监督下,先向大成至圣先师孔子行“四揖礼”。在司礼老师“拜—兴—礼成”的口令声中,老师带领着孩子们满怀虔诚,一丝不苟地向大圣人行礼。
8、孔子(公元前551年9月28日―公元前479年4月11日),子姓,孔氏,名丘,字仲尼,春秋末期鲁国陬邑(今山东曲阜)人,祖籍宋国栗邑(今河南夏邑),中国古代思想家、教育家,儒家学派创始人。
9、他和老师苏格拉底,学生亚里士多德并称为希腊三贤。另有其创造或发展的概念包括:柏拉图思想、柏拉图主义、柏拉图式爱情等。柏拉图的主要作品为对话录,其中绝大部分对话都有苏格拉底出场。但学术界普遍认为,其中的苏格拉底形象并不完全是历史上的苏格拉底。
10、岳飞,中国历史上著名战略家、军事家、南宋抗金名将,他被誉为宋、辽、金、西夏时期最为杰出的军事统帅。
11、7月6日,鲁班诞辰2524周年之际,华电滕州公司为弘扬尊师重道精神,培育鲁班工匠精神,建设一流人才队伍,在311会议室召开了“导师带徒活动日”座谈会。
12、孔子(公元前551年9月28日―公元前479年4月11日),子姓,孔氏,名丘,字仲尼,祖籍宋国栗邑(今河南夏邑),鲁国陬邑人(今山东曲阜)。孔子是中国古代著名的思想家、教育家,他开创了私人讲学的风气,是儒家学派创始人。
13、博士桓荣是汉明帝做太子时的老师,而明帝对老师一向非常的尊敬,后来他继位作了皇帝“犹尊桓荣以师礼”。有一次,明帝到太常府去,在那里放了老师的桌椅,就请老师桓荣坐在东边的方位,又将文武百官都叫来,当场行师生之礼。桓荣生病,明帝就派人专程慰问,甚至亲自登门看望,每次探望老师,明帝都是一进街口便下车步行前往,以表尊敬。桓荣去世时,明帝还换了衣服,亲自临丧送葬,并将其子女作了妥善安排。明帝能放下自己九尊之躯的至高身份来恭敬老师,可见他的用心与风范,值得大家学习。
14、以义为重,以邻为里,宽大为怀,约人周己。
15、重孝重道,互敬互爱,不贪不懒,健康平安。
16、“小徒弟”扮演“小师傅”
17、吃不穷,穿不穷,人不读书一世穷。
18、唐太宗李世民,唐朝第二位皇帝,是我国历史上一个少有的明君,开创了“贞观之治”唐朝盛世。李世民懂得国家要兴望发达,长治久安,搞好子女教育非常重要,认为教诫太子诸王是“当今日之急”。因此,他给几个儿子选择老师都是德高望重,学问渊博的人。而且,一再告诫子女一定要尊重老师。
19、——天问国际小学首届“班主任节”暨祭孔大典
20、您是严冬里的炭火,是酷暑里的浓荫洒湍流中的踏脚石,是雾海中的航标灯――老师啊,您言传身教,育人有方,甘为人梯,令人难忘!
二、关于尊师重道的话
1、扬·阿姆斯·夸美纽斯
2、假冒不进橱,伪劣不进店,不做损人事,不赚昧心钱。
3、婆媳和,夫妻亲,子孙孝,家业兴。
4、有一道彩虹,不出现在雨后,也不出现在天空,它常出现在我心中,鞭策着我堂堂正正地做人――给时刻关怀着我的导师!
5、11:毛泽东向教师敬酒1959年6月25日,毛泽东同志来到阔别32年的故乡韶山,特意邀请自己在私塾读书的老师毛禹珠一起吃饭。...
6、此次活动是正东幼儿园加强中华优秀传统文化中礼仪文化教育的重要一课,让孩子们从小受到中华传统文化的熏陶和感染。
7、拼音:shīdàozūnyán
8、儒商始祖子贡:尊师至诚孝道楷模
9、有毒物莫吃,违法事莫做。
10、与人为善,与邻为友,严己宽人,既往不咎。
11、严于利己,宽以待人,勤于习作,乐于奉献,尊师爱幼,孝敬长辈,报效祖国,服务人民。
12、勤勤恳恳做事,清清白白做人。
13、由音乐教师姚杏、周晓涵、李想老师代领全场师生共同唱跳的《听我说谢谢你》将活动推向了高潮,“谢谢你,感谢有你......”音乐声响起,全场师生深受感动,孔子思想之核心,饮水思源,感念恩师深深植根孩子们的心灵。
14、宁让人,勿使人让我,宁吃亏,勿使人吃亏。
15、后来,唐太宗又叫礼部尚书王圭当他第四个儿子魏王的老师。有一天,他听到有人反映魏王对老师不尊敬。唐太宗十分生气,他当着王圭的面批评儿子说:"以后你每次见到王圭,如同见到我一样,应当尊敬,不得有半点放松。"从此,魏王见到老师王圭,总是好好恭迎,听课也认真了。
16、吾与回言终日,不违如愚,退而省其私,亦足以发。回也不愚。
17、崇庆中学大哥哥们的“大成·启蒙”成人礼让孩子的心中点燃了对成长的期待。
18、和睦友善,勤俭节约,科技致富,读书为先。
19、举止稳重,言语文明,团结友爱,永夺先进。
20、“小徒弟”有时也会扮演“小师傅”
三、关于尊师重道的经典语录短句
1、会议最后,宋传清对本次活动进行了总结,对座谈会大家的发言表示肯定。并对“导师带徒”下一步工作提出要求:
2、肩担道义,胸怀天下,诚实劳动,四海为家。
3、由于青年时代受到过"伯乐"知遇之恩,华罗庚对于人才的培养格外重视,他发现和培养陈景润的故事更是数学界的一段佳话。
4、14:先师百人齐国名臣晏婴勤奋好学,不管什么地方,只要有才能有知识的人,他都去拜之为师,虚心求教,博采众长,相传他有"先师百人",因此他学识精深,能言善辩,成了齐国名臣。他多次代表齐国出使,不辱使命,捍卫了国家尊严。
5、快来和我一起“拜师学艺”
6、早成者未必有成,晚达者未必不达。——郭德纲
7、读书明理,修身养性,薄财重义,为国为民。
8、把脾气拿出来叫本能,把脾气压回去叫本事。——郭德纲
9、15:卖衣求师南北朝时贾思伯、贾思同俩求学于老师阴凤门下,由于家贫,只好把身上穿的衣服典卖出去,筹集学费。人们为他们好学的精神所感动,便凑了不少丝绸之类的物品让他们去送给老师。阴凤知道实情后,坚决不肯收礼。这则卖衣求师的故事便成了千古流传的佳话。
10、我们从幼苗长成大树,却永远是您的学生。在您花甲之年,祝您生命之树常青。
11、师者,传道授业解惑也,对于一个人,一个团体,一个组织,一个社会,乃至一个国家,均不可或缺。
12、勤耕苦作,正当娱乐,不搞迷信,不赌牌博。
13、处世以谦让为贵,做人以诚信为本。
14、尽孝敬祖,尽忠报国,尽情交友,尽职创业。
15、真空、坚定、谦逊、朴素――这是您教给我唱的歌,这是您指引我走的人生之路。
16、孔子开创了私人讲学的风气,倡导仁义礼智信。他曾带领部分弟子周游列国前后达十三年,晚年修订《诗》《书》《礼》《乐》《易》《春秋》六经。
17、父慈子孝,兄友弟恭,勤劳为本,节俭家荣。
18、子贡,孔子杰出弟子。后弃官从商,成为孔子弟子中最富有者,商界历来公认他为"儒商始祖"。
19、孔子在古代被尊奉为“天纵之圣”、“天之木铎”,是当时社会上的最博学者之被后世统治者尊为孔圣人、至圣、至圣先师、大成至圣文宣王先师、万世师表。其儒家思想对中国和世界都有深远的影响,孔子被列为“世界十大文化名人”之首。随着孔子影响力的扩大,祭祀孔子的“祭孔大典”也一度成为和中国祖先神祭祀同等级别的“大祀”。
20、尊师重道,谦恭礼让,忠孝并举,励志自强。
四、关于尊师重道的经典语录摘抄
1、您的眼神是无声的语言,对我充满期待;是燃烧的火焰,给我巨大的热力:它将久久地、久久地印在我的心里。
2、遵纪守法永牢记,与时俱进兴人生。
3、能够想到许多师傅们经常忽略的问题
4、做人正直,学会宽容,善待家人,学会关爱;博览群书,学会修身,尊老爱幼,学会感恩;勤俭节约,学会珍惜,坚持锻炼,学会分享。
5、让我们一睹其他优秀师徒
6、廉洁奉公,勤政为民,两袖清风,浩气长存。
7、敬教劝学,建国之大本;兴贤育才,为政之先务。——《朱舜水集•劝兴》
8、贫穷不怕少,宝贵不怕多,闲暇不赌博,知足常有乐。
9、近义词:师严道尊、尊师重教
10、纵遭焚坑,愈挫愈奋。治平修齐,天下独尊。
11、学习工作做到学而不废、知而不厌、业而不怠、责而不贷;家庭教育做到老而不唾、童而不惯、强而不屈、弱而不欺;行为道德做到礼而不止、信而不背、伦而不悖、法而不逆。
12、善之本在教,教之本在师。——李觏《广潜书》
13、6:儒家学者魏昭:尊师重道终成大器
14、做人讲道德,做事讲良心,种田不怕累,打工不怕苦。
15、认认真真地学习,勤勤恳恳地劳动,老老实实地工作,堂堂正正地做人。
16、手足贵相助,夫妻贵相从,长幼贵有序,邻里贵宽容。
17、知之者不如好之者,好之者不如乐之者。
18、以德服人者昌,以理服人者顺,以信服人者智,以威服人者亡。
19、人非生而知之,孰能无惑?惑而不从师,其为惑也,终不解矣。——〔唐〕韩愈《师说》
20、步入社会,我们很难再遇到真正去教导你的“老师”,“老师”这个词,也在我们的心目中更加的神圣。
五、关于尊师重道的经典语录有哪些
1、家委会是家校沟通的桥梁,本学期我校成立了新一届家长委员会,家委会委员长501班胡官泽慧爸爸做了热情洋溢的发言,他代表全体家长表达了对全体老师的真诚祝福、庄严承诺,相信有了家长的高度支持,家校工作一定能高效务实的开展,孩子们一定能更好的发展。
2、一要转变观念,提高认识,师傅要毫无保留“传教”,徒弟要尊敬师长、虚心学习,教学相长,师徒共同成长进步;
3、据杨军主任介绍,学校将延续该活动,在每年的9月28日举办“班主任节”暨祭孔大典,将次活动办成班主任展现自我、业务竞技、学习交流的平台,以此促进教师更好的发展。本次“班主任节”暨祭孔大典,是一次心灵的洗礼,文化的洗礼。最后胡校长致辞,呼吁同学们对老师说“谢谢你”表达自己的感恩之情。让同学们缅怀先贤、继承传统、尊师重道,体现学校对老师的人文关怀,从而增强老师们的职业幸福感,砥砺前行,追求卓越,更好的助力孩子们追逐梦想,扬帆远航!
4、拜好了先师圣人,孩子们又向在场的老师们行礼。他们那悠悠地一恭一拜,表达的是对老师们的无比尊重和无限感激。拜好了老师,孩子们在口令的指挥下,又两两相对互行了同学礼。这个一恭一拜,表达的是同学间的相互尊重和友好相处之情。
5、我国历史上,教育影响最大的莫过于孔子,孔子开创私人讲学之风,倡导仁义礼智信。有弟子三千,其中贤人七十二。曾带领部分弟子周游列国十三年,晚年修订六经(《诗》《书》《礼》《乐》《易》《春秋》)。孔子去世后,其弟子及再传弟子把孔子及其弟子的言行语录和思想记录下来,整理编成《论语》,该书被奉为儒家经典,被尊为“万世师表”。
6、在教师节,各地每年都会有不同的庆祝活动,没有统固定的形式。政府、学校方面,有举行教师节庆祝表彰大会,为教师颁发奖金、证书;有组织学校学生、歌舞团为教师献上歌舞表演;有走访、慰问教师代表,还有组织新入职教师进行集体宣誓等活动。
7、除了荷马之外,柏拉图也受到许多那之前的作家和思想家的影响,包括了毕达哥拉斯所提出的“和谐”概念,以及阿那克萨戈拉教导苏格拉底应该将心灵或理性作为判断任何事情的根据;巴门尼德提出的连结所有事物的理论也可能影响了柏拉图对于灵魂的概念。
8、见利思义,见水思源,见难思忠,见德思贤。
9、唐太宗李世民,唐朝第二位皇帝,是我国历史上一个少有的明君,开创了"贞观之治"唐朝盛世。李世民懂得国家要兴望发达,长治久安,搞好子女教育非常重要,认为教诫太子诸王是"当今日之急"。因此,他给几个儿子选择老师都是德高望重,学问渊博的人。而且,一再告诫子女一定要尊重老师。
10、子孝父严,母慈媳敬,兄友弟尊,妇温夫爱,睦邻亲友,家道始兴。
11、怕贫休浪荡,爱富莫闲游。欲求身富贵,须向苦中求。
12、初审:史裳君终审:杨军
13、10:一代伟人毛泽东:尊师重教光辉榜样
14、译文:不向老师学习,这等于开始渐渐地放弃对学问的追求。
15、蔡元培数度赴德国和法国留学、考察,研究哲学、文学、美学、心理学和文化史,为他致力于改革封建教育奠定思想理论基础。1933年,蔡元培倡议创建国立中央博物院,并亲自兼任第一届理事会理事长。1940年3月5日在香港病逝。葬香港仔山巅华人公墓。
16、您在学生的心目中,是真的种子,善的信使,美的旗帜。
17、遵纪守法,勤劳致富,先公后私,自有幸福。
18、滕州公司党委书记宋传清,副总政工师兼政工部主任秦存峰,人力资源部、工会办公室负责人参加会议。
19、2020年9月28日14:00,祭孔大典正式开始,全体起立,由李想老师指挥全体师生奏唱国歌、校歌。有国才有家,爱校如爱己,在全场雄壮的齐唱声中活动拉开了序幕。
20、今天是教师节,感谢生命中出现的每一位师者,昆自集团与您感恩同行。
六、关于尊师重道的经典语录
1、儒家学者魏昭:尊师重道终成大器
2、孔子在古代被尊奉为“天纵之圣”“天之木铎”,是当时社会上的最博学者之被后世统治者尊为孔圣人、至圣、至圣先师、大成至圣文宣王先师、万世师表。
3、军事家张良:访贤求师终获真传
4、文学家鲁迅:探望老师传为美谈
5、哲人虽逝,后继有人。程朱陆王,继往开新。
6、一家同心合意,何愁万事不兴。若是你刁我拗,家屋一半无成。
7、一次,太子的老师李纲因患脚疾不能行走。怎么办呢?在封建社会,后宫森严,除了皇帝和他的后妃、子女可以坐轿外,其他官员不要说坐轿,就是出入也是诚惶诚恐。唐太宗知道后竟特许李纲坐轿进宫讲学,并诏令皇太子亲自迎接老师。
8、2:儒商始祖子贡:尊师至诚孝道楷模
9、思译普施,共尝甘霖。生命至上,大爱回春。
10、解释:本指为师之道,在于尊重人性,严谨为学,即所谓学为人师、行为世范,后改变其意思,多指为师之道尊贵、庄严。
11、后来,唐太宗又叫礼部尚书王圭当他第四个儿子魏王的老师。有一天,他听到有人反映魏王对老师不尊敬。唐太宗十分生气,他当着王圭的面批评儿子说:“以后你每次见到王圭,如同见到我一样,应当尊敬,不得有半点放松。”从此,魏王见到老师王圭,总是好好恭迎,听课也认真了。
12、见人必恭,见难心及,见功思过,见利思义。
13、汉明帝刘庄,东汉第二位皇帝。明帝在位期间,吏治非常清明,境内安定团结。博士桓荣是汉明帝做太子时的老师,而明帝对老师一向非常的尊敬,后来他继位作了皇帝"犹尊桓荣以师礼"。有一次,明帝到太常府去,在那里放了老师的桌椅,就请老师桓荣坐在东边的方位,又将文武百官都叫来,当场行师生之礼。桓荣生病,明帝就派人专程慰问,甚至亲自登门看望,每次探望老师,明帝都是一进街口便下车步行前往,以表尊敬。桓荣去世时,明帝还换了衣服,亲自临丧送葬,并将其子女作了妥善安排。明帝能放下自己九尊之躯的至高身份来恭敬老师,可见他的用心与风范,值得大家学习。
14、凡在童稚,读书为本。勤俭为先,兼知礼仪。及其成人,五常莫废,出则有方,入则孝悌。
15、岳飞的老师名叫周侗,据说他的力气很大,可以拉开300斤的弓。周侗去世后,每到初岳飞一定会到老师的墓前祭拜,并且痛哭一番。在痛哭后,必定会拿起老师所送的300斤的弓发出3支箭才回去。他这份念念不忘师恩的真情,正是他日后精忠报国的忠心。
16、尊师重道,我们在心中问候一句:
17、友善宾朋,和睦邻里,养老爱幼,帮亲助戚。
18、祭奠先贤,礼贤今士,班主任亦师亦友、亦父亦母,在孩子们的学习、生活中无比重要,在接过由学校新一届家长委员会成员送上的节日祝福后,相信每一位班主任都深深感受到了作为一名班主任的幸福,相信每一位家长都深深理解了作为一名家长的职责,相信每一个孩子都深深领悟了作为一名学生的尊重。
19、积谷防饥,积德防老,送子读书,儿行孝道。
20、富贵不能淫,贫贱不能移,威武不能屈。
1、岳飞的老师名叫周同,据说他的力气很大,可以拉开三百斤的弓箭。周同去世后,每到初岳飞都一定会到老师的墓前祭拜,并且痛哭一番。在痛哭后,必定会拿起老师所送的三百斤的弓发出三支箭才回去。他这份念念不忘师恩的真情,正是他日后精忠报国的忠心。
2、百世之师:程门立雪:寸草春晖:恩同父母:恩逾慈母:经师人师:敬老慈幼:敬老尊贤:门墙桃李:良师益友:师道尊严:贪贤敬老:万世师表:严师益友:一字之师:
3、手持正义,肩挑道义,君子爱财,取之有道。
4、华罗庚,世界著名的数学家,中国现代数学之父。在他成名之后,不止一次说过:“我能取得一些成就,全靠我老师的栽培。”1949年,华罗庚从国外回来,马上赶回故乡江苏金坛县,看望发现他数学才能的第一个伯乐:王维克老师。华罗庚在金坛作数学报告时,特地把王老师请上主席台就座,进会场时让老师走在前面,就座时只肯坐在老师的下首。
5、《春秋》弘义,《论语》归仁。与天地参,化育众生。
6、唐太宗李世民:教子尊师传为佳话
7、不求万贯家财,但求健康平安。
8、师傅情真意切徒弟声情并茂
9、养不教,父之过,教不严,师之惰。
10、译文:学习最主要的是尊重老师。
11、夷狄之有君,不如诸夏之无也。
12、经典人生哲理语录往事,不在宣纸里,而在我们的内心里;故事,不在笔尖里,而在风雨里;历史,不在博物馆里,而在人间的传诵里;明天,不在期待里,而在今天的奋斗里。
13、后来,唐太宗又叫礼部尚书王圭当他第四个儿子魏王的老师。有一天,他听到有人反映魏王对老师不尊敬,唐太宗十分生气,他当着王圭的面批评儿子说:“以后你每次见到王圭,如同见到我一样,应当尊敬,不得有半点放松。”从此,魏王见到老师王圭,总是好好恭迎,听课也认真了。
14、信而好古,窃比老彭。学而不厌,朝诵夕闻。
15、可以没文凭,不可以没文化;可以不上学,不可以不读书,这是最重要的问题。——郭德纲
16、华罗庚,世界著名的数学家,中国现代数学之父。在他成名之后,不止一次说过:“我能取得一些成就,全靠我的教师栽培”。1949年,华罗庚从国外回来,马上赶回故乡江苏金坛县,看望发现他数学才能的第一个“伯乐”:王维克老师。他在金坛作数学报告时,特地把王老师请上主席台就座,进会场时让老师走在前面,就座时只肯坐在老师的下首。
17、杨时,将乐县人,四岁入村学习,七岁就能写诗,八岁就能作赋,人称神童。他十五岁时攻读经史,熙宁九年登进士榜。有一年,杨时赴浏阳县令途中,不辞劳苦,绕道洛阳,拜著名理学家、教育家程颐为师。时值冬季的一天,杨时因与学友游酢在对某问题有不同看法,为求正解而一起到老师家请教。他们顶着凛冽寒风来到程颐家时,适逢先生坐在炉旁打坐养神。杨时二人不敢惊动打扰老师,就恭恭敬敬侍立在门外,等候先生醒来。过了良久,程颐一觉醒来,从窗口发现侍立在风雪中的杨时和游酢,只见他们通身披雪,脚下的积雪已一尺多厚了,赶忙起身迎他俩进屋。此后,"程门立雪"的故事就成为尊师重道的千古美谈。
18、汉明帝刘庄,东汉第二位皇帝。明帝在位期间,吏治非常清明,境内安定团结。
19、孔子曾受业于老子,带领部分弟子周游列国十四年,晚年修订六经,即《诗》《书》《礼》《乐》《易》《春秋》。相传他有弟子三千,其中贤人七十二。孔子去世后,其弟子及其再传弟子把孔子及其弟子的言行语录和思想记录下来,整理编成儒家经典《论语》。
20、随后全体师生在集团国学导师顾景荣院长的带领下祭拜孔子,万世垂范,祭奠先贤。全体学生向辛苦培育自己的老师行隆重的拜师礼,一鞠躬,一拜自强不息;二鞠躬,二拜厚德载物:三鞠躬,三拜精忠报国;四鞠躬,四拜孝亲尊师;五鞠躬,五拜世界大同。端身正仪,端心正念,全体师生,五拜大成至圣先师孔子、先师荀子,追思先师自强不息、厚德载物、孝亲尊师、精忠报国、世界大同之精神,表达后学者的敬仰之情。
1、攒钱聚财,取之有道,男女老幼,处之有方。
2、人不可以不就师矣。——(汉)王符《潜夫论•赞学》
3、炎黄肇基,祖述尧舜。文武之道,代代相承。
4、您的教师生涯,有无数骄傲和幸福的回忆,但您把它们珍藏在心底,而只是注视着一待开拓的园地。
5、团结友善,勤俭自强。
6、传述光贤,总襄其成。发掘《周易》,集采《诗经》。
7、对贤当举,小人当疏,孝悌当崇,五毒当诛,志存高远。
8、出处:南朝·宋·范晔《后汉书·孔僖传》:“臣闻明王圣主,莫不尊师贵道。”
9、家有老千般好,好儿女多行孝,家有孝是希望,精心栽培生长旺。
10、但是郭林宗体弱多病,有一次他要魏昭亲自煮粥给他吃。当魏昭端着煮好的粥进来的时候,郭林宗便呵责他煮得不好,而魏昭就再煮一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