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的位置: 首页 > 心情说说

小路通幽静的诗【南庆诗仙文胆,神功雷动云】

一、小路通幽静的诗

1、南庆诗仙文胆,神功雷动云飞。玉盘高泻喜情归。征夫东逝水,惆怅梦相随。

2、追忆亲娘容貌笑,乖巧,有娘陪伴梦幽香。今日念娘心痛苦,难诉,娘恩未报好悲伤。

3、望闕浮清境,朝宗缀翠菘。

4、曲曲相思惊跃鲤,山山永啸过飞鸿。

5、何言地远郁葱葱,此地磋吟最易工。

6、出自:唐代·贾岛《题李凝幽居》

7、诗句:人闲桂花落,夜静春山空。

8、丽光和煦晨间送,墨字芳心共。信上月西楼,静向无声,悄也佳人懂。

9、朗读者:一心学堂小学员张梓凌

10、一盏盏玉兰球型组合灯,将柏油路面照得水雾蒙蒙,行人稀少,偶尔有辆出租小汽车沙沙地驶过。

11、沿着这山间小路行了一段时间,眼前的景色全然一变,两旁原本杂乱品种的树木全都变成了粗壮、高耸的松树,这些高高挺立的松树如同一把利剑,直插天空,穿过云霄。

12、尾联万籁此俱寂,但余钟磬音。颈联中明明写了小鸟到处飞的动景,然而到了尾联却说此时此刻万物俱沉默寂静,这到底是为什么呢?作者到底想写什么呢?最后半句话,但余钟磬音。钟磬,指的是佛教召集众僧的时候所敲打的一种乐器。尾联中,作者听到了钟磬的声音,于是他闭上了眼睛,默默的感受着仿佛周围都是寂静的,唯有那象征空门的钟磬之声能够像潭水一样使作者的心灵的污垢得到荡涤,使之更加清净。原来作者是想借着此情此景寄托其遁世无门的情怀。

13、冰阳,60后,陕西渭南华州人。

14、曲径:一作“竹径”,又作“一径”。通:一作“遇”。幽:幽静。

15、颈联两句对仗工整,比兴巧妙。一个“悦”字,高雅了“鸟性”,写活了“山光”。鸟竟犹人,可识、可赏、可悦这山光。一个“空”字,沉寂了“潭影”,澹定了“人心”。潭影幽暗而似空无一物,人心无所求无所欲,空空中而异常的满足。

16、昨日尖尖冒,今晨伞玉池。

17、亦作“间蹊”。小路。《宋书·何承天传》:“又界上严立关候,杜废间蹊。”

18、不知香积寺,数里入云峰。古木无人径,深山何处钟。——唐代王维《过香积寺》

19、狭路;小路。汉李陵《与苏武》:“徘徊蹊路侧,悢悢不能辞。”清吴伟业《西田招隐》:“迳转蹊路迷,凫鸭引我船。”

20、小路,静静地,躺在山的怀抱,通向山外的世界,诉说着岁月悠悠。

二、

1、指小路,曲径。宋洪迈《夷坚丁志·田道人》:“旬日之期既迫,皇皇不敢怠,独徘徊兔径。忽有村夫搦其胸,方恐惧,其人乃问曰:‘汝非寻丹沙泓庵地者乎?我知之。’”清冒襄《影梅庵忆语》:“从兔径扶姬于曲栏,与余晤。”

2、禅房花木深。山光悦鸟性,

3、破山寺:即兴福寺,在今江苏常熟市西北虞山上。南朝齐邑人郴州刺史倪德光舍宅所建。

4、小路。《诗·豳风·七月》:“女执懿筐,遵彼微行,爰求柔桑。”毛传:“微行,墙下径也。”宋苏轼《残腊独出》:“江边有微行,诘曲背城市。”宋晁补之《行香子》:“微行清露,细履斜晖。”宋陈造《三山矶》:“巨麓截水出,石转为微行。”另,旧时谓帝王或有权势者隐匿身分,易服出行或私访。

5、远上寒山石径斜,白云深处有人家。——唐代杜牧《山行》

6、密密频飞雨,澄澄水满江。

7、一屋酒香潜户外,残英醉倒坠杯中。

8、秋野明,秋风白,塘水漻漻虫啧啧。云根苔藓山上石,冷红泣露娇啼色。

9、狭窄的小路。唐郑良士《游九鲤湖》:“仄径倾崖不可通,湖岚林霭共溟蒙。”唐王维《辋川集·宫槐陌》:“仄径荫宫槐,幽阴多绿苔。”宋孔武仲《晚兴》:“仄径窥栖鸟,荒池听跃鱼。”明许承钦《夏仲自正觉寺游佛峪》:“群跻幽壑巅,扪萝遵仄径。”近代程善之《自芜湖至徽州道中》:“仄径俯飞鸟,屡进乃旋止。”

10、惊心动魄吟诗赋,悲叹奇冤万古留。

11、小路依着山谷,穿过松树林,盘旋曲折,像一条浅色的带子,缠绕着翡翠般的山峦。

12、常建题破山寺后禅院清晨入古寺,初日照高林。曲径通幽处,禅房花木深。山光悦鸟性,潭影空人心。万籁此皆寂,惟闻钟磬音。(诗文解释)清晨我漫步走到这座古寺,初升的太阳照耀着高耸的丛林。一条曲折的小路通向幽静的远方,那里是被花木浓荫覆盖着的禅房。山光明净,鸟儿欢悦地歌唱,深潭倒影,更使人觉得心境的空灵。万物一片沉寂,只听到那悠悠钟磬的回声。

13、拈来飘絮,付予流光,去时款款,归处愔愔。盈然顾盼,韶华怎与追寻?漫抚瑶琴。问谁能、伴我长吟?听蝉音。一霎幽弦,呼向遥岑。

14、远观如画景妍灿,近赏醉心情盎宽。

15、裕溪碧水悠悠,向东流。阵阵薰风逐浪挽沙鸥。

16、登高天盖处,检瓦略新修。

17、而比眼前的诗句更苍白憔悴的

18、母仪心术王朝女,赤子精神幸福家。

19、宇空垂列宿,畛域茁超蓬。

20、妍飞璨紫阳,馥泼穷寒冽。

三、

1、我不知道它的前世今生,只知道它给我们蒙尘的心田带来清凉的涤荡。

2、树影婆娑翠似帆,青山峻岭与天衔。

3、(梅魂雪魄闹新春)(新韵)2022雅颂同题诗系列之二

4、鸟道高原去,人烟小径通。那知旧遗逸,不在五湖中。

5、内敛矜持如同被岁月咀嚼过的青春

6、首联"清晨入古寺,初日照高林",落笔勾勒出清晨时分后禅房四周的环境。早晨,初升的红日将金色的阳光洒向寺院,洒向虞山之中的林木,使寺院变得更加绚丽明亮,高耸入空的山林也变得更加翠绿葱茏,令人心旷神怡。这里,一个"入"字,写出了古寺美景之幽远,一个"照"字又将旭日东升时的勃勃生机给刻写得出神入化,透露出诗人欣喜昂扬的情绪。首联是写后禅院的远景,为下文的近景刻画打下了基础。

7、盛唐山水诗大多歌咏隐逸情趣,都有一种优闲适意的情调,但各有独特风格和成就。常建这首诗是在优游中写会悟,具有盛唐山水诗的共通情调,但风格闲雅清警,艺术上与王维的高妙、孟浩然的平淡都不类同,确属独具一格。

8、有这样一条小路,一头联结着晨钟暮鼓、风轻云淡,一头联结着流年缱绻、岁月阑珊。

9、相容看世界,向善灑蒼穹。

10、配药添严色,轻言慰七伤。

11、(春天来了)2022雅颂接龙诗系列之三

12、寅中雀醒始争鸣,百啭千啁各有风。

13、路的尽头,烟村几家,群山青黛。谁的翰墨飘香?谁的笛音清亮?

14、山光的明净飞鸟更加愉悦,深潭的倒影使人心中的俗念消除净尽。

15、霞绮播畦町。盼新荣。届时可使握金觥。贺生更。

16、禅房:僧人居住修行的地方。

17、流水浮花春去,江湖徙转孤蓬。层峦连嶂万千重。箭飞云鸟急,日落晚霞红。

18、赤日山川浴,長橋海陸通。

19、湖光山色之地是我的家,槐柳树阴下小径幽幽。湖水满溢时白鹭翩翩飞舞,湖畔草长鸣蛙处处。新茬的竹笋早已成熟,木笔花却刚刚开始绽放。当年相识不见,午时梦回茶前,谁人共话当年?

20、我也是散步群中的一份子,手握一把小扇悠哉悠哉的走在这既热闹而又去清静的花园中,把这里的一切都尽收眼底,存放在记忆中。

四、

1、初夏风光秀,青山景色幽。

2、朝阳漫步荷塘上,不醉烟霞只醉溪。

3、细柳裁帘添嫩绿,千枝吐蕊纳香芬。

4、清雨。清雨。随风频浇竹圃。修篁翠绿荫家。黑土新萌嫩芽。芽嫩。芽嫩。宿夜隆高一寸。

5、此:在此,即在后禅院。

6、乡间小路绽泥香,雨后初晴润物凉。

7、嘉宾:越女镜心李嘉一大爱无言

8、山歌起处农夫乐,日照收时子女齐。

9、释义:寂静的山谷中,只有桂花在无声的飘落,夜半更深,万籁俱寂,似空无一物。

10、长长的小路。宋司马池《行色》:“冷于陂水淡于秋,远陌初穷到渡头。赖是丹青不能画,画成应遣一生愁。”宋吴儆《送王国器归宣城》:“君今跨马行远陌,陌上槐花日已黄。”明许继《送方希直游学金华》:“晨鸡号远陌,行色满道周。”

11、“万籁此俱寂,但余钟磬音。”尾联是上一联的补充,进一步以钟磬音响轻轻回荡,以动衬静,映衬山寺万籁俱寂的宁静气氛。“万籁”,指自然界万物发出的各种声响。“都”,都,全部。“寂”,寂静,没有声音。成语“万籁都寂”出于此句。“磬”,是石或玉制的打击乐器。和尚在念经或进行其它宗教活动时,都用敲钟或击磬表示开始和结束。

12、欢歌笑语艳阳天,七秩悠悠庆有年。

13、霞残妆粉腻,郎去意犹萦。

14、译文:寂无人声,芬芳桂花,轻轻飘落。青山碧林,更显空寂。

15、学习了儿童诗的艺术特点以后,我们已经有了一定的阅读欣赏能力,我们可以试着当个小小评论家,说一说、写一写诗评。我们可以从哪几方面来思考呢?

16、碧湖漸暖雙峰袅。珠簾卷、反複人行其道。風雨正潇潇,聽笙箫飄缈。總問虛名谙識破,又爲甚、浮槎來到。峻峭。看青影無形,紅雲花小。

17、在险绝处傍山架木而成的一种道路。《战国策·齐策六》:“(田单)为栈道木阁而迎王与后于城阳山中。”《史记·高祖本纪》:“楚与诸侯之慕从者数万人,从杜南入蚀中。去辄烧绝栈道,以备诸侯盗兵袭之,亦示项羽无东意。”司马贞索隐引崔浩曰:“险绝之处,傍凿山岩,而施梁为阁。”唐赵氏《杂言寄杜羔》:“梁州秦岭西,栈道与云齐。”另,飞阁间相连通的复道。《淮南子·本经训》:“大构驾,兴宫室,延楼栈道,鸡栖井干。”高诱注:“栈道,飞阁复道相通。”

18、秋風愁切,正吹寒瘦,暮角聲歇。青旗一幅漂泊,招鴻鵲至,聲聲嘈噎。只有林間小雀,更風莽悲啜。感隱隱、木落江瀠,積霧沈峰浪花闊。

19、田家双:辽宁营口人。著有《撷英拾韵全调词》填遍词谱,凡1200多个词牌子,1900多首词。

20、瓜香甘透随风转,蝶鹊甜馨舞蔓欢。

五、

1、出自:元代·白朴《天净沙·秋》

2、一条崎岖的石阶路蜿蜒而上,石阶两旁挺立着松柏,枝繁叶茂,遮天蔽日,形成一条天然的绿色通道。

3、全诗感情真挚婉曲,不事雕琢;意境高邈深远,耐人寻味,启人心智,发人深思。语言朴素真切,晓畅自然,韵味悠长,具有很强的艺术感染力。

4、走在删减的小路上,吹着清风,心情格外舒畅,风好象吹到了我的心间。

5、沟壑眸边布,步跚思不贫。

6、两岸拥,千帆送,映层楼。折柳东君一路话离愁。

7、常闻莺妙啭,总见蝶翩飞。

8、人在路上,心似小路,曲曲折折通幽处身处他国,思如月亮,生生死死念故乡(悲了点勿怪)人在路上,心似小路,曲曲折折通幽处身入土中,魂若大道,安安稳稳往仙境

9、村映寒原日已斜,烟生密竹早归鸦。长溪南路当群岫,半景东邻照数家。

10、竹林中的小路。唐刘长卿《至饶州寻陶十七不在寄赠》:“梅枝横岭峤,竹路过湘源。”唐刘长卿《登思禅寺上方题修竹茂松》:“众溪连竹路,诸岭共松风。”唐李群玉《山中秋夕》:“松风吹天箫,竹路踏碎月。”宋冯时行《落花》:“幽栖竹路满苍苔,花拥柴扉午未开。”明邹迪光《吴门归入惠山寺》:“竹路青相借,花宫翠乱披。”

11、天下奇观随处在,学会发现在身边。山间小路多峻险,高峰入云多壮观。小溪流水清澈见,多少物种在其间。世界旅游日,带上善于发现的眼,去游览大千世界!

12、一进山门清新凉爽的空气扑面而来沁人心脾,走在幽静的山间小路,伴随着知了的鸣叫声和鸟儿的吟唱声,抬头就有参天的大树和高耸入云的山峰,低头就有潺潺的流水,不管你走在哪里流水的声音都会伴随着你。

13、亦作“闲迳”、“间径”。小道;僻路。《汉书·何并传》:“行数十里,林卿迫窘,乃令奴冠其冠被其襜褕自代,乘车从童骑,身变服从间径驰去。”冷寂的小路。南朝张正见《赋新题得兰生野径》:“莫言闲迳里,遂不断黄金。”唐郑谷《寄题方干处士》:“野岫分闲径,渔家并俺扉。”

14、这个成语出自唐诗《题破山寺后禅院》,看到这个诗名,你会不会认为是写一个破旧的寺庙呢?其实啊,这里的“破山”是一座山,在今天江苏省常熟市,“寺”则是指兴福寺,是南齐时期所建,到了唐代已属于古寺了。而这首诗则是诗人常建所写。

15、交游夕照归途远,耆旧清思又向东。

16、“曲径通幽处,禅房花木深”此言一出足令人瞠目结舌、啧啧称赞。步出高林是一丛翠竹,翠杆碧叶下是仄仄的小径,竹影微摇,小径隐现,前路深幽,不可轻现。隐隐有一角挑檐露在花木深处,幽僻之所,非高僧不可得也!花木、禅房、曲径、竹林仿佛已融为一体,浑然天成。既点题,又显意,无怪乎令人叹赏至今。

17、喻指狭窄曲折的小路。《尉缭子·兵谈》:“兵之所及,羊肠亦胜,锯齿亦胜,缘山亦胜,入谷亦胜。”唐杜甫《喜闻官军已临贼境》:“路失羊肠险,云横雉尾高。”清陈维崧《青玉案》:“梯空架就羊肠路,领俊鹘,穿烟去。”

18、激动高龄随雀跃,苍茫野趣入心迷。

19、鸟立崖头痴醉风,一湖碧翠默抒情。

20、青葱无建树,月下露霜身。

六、小路通幽静的诗

1、珍珠簾讀東溟春日紀遊奉和

2、天高归鸟没,地远夕阳明。

3、破山寺:即兴福寺,在今江苏常熟市西北虞山上。南朝齐邑人郴州刺史倪德光舍宅所建。清晨:早晨。

4、做题分韵多怀乐,集句凑词当别愁。

5、潭影空人心。万籁此都寂,

6、夜明星稀独自走在山间小路上,‘习武殿’在大殿右边相隔一里远。

7、鹅山茅屋油灯盏,发小同邀枣树陂。

8、宅家里的日子,读书、学习、安放好心灵。

9、知尔高怀容篤旧,羞吾俗眼见真山。

10、轻风默抚莲花瓣,夕影无声似笔书。

11、在喧嚣的世界中,曾开着理想牌碰碰车,奋力向前,但由于势单力薄,碰得我遍体鳞伤,到头来落了个一无所有……

12、铺霜的小路。南朝谢朓《杜若赋》:“冒霜蹊以独蒨,当春郊而迳平。”唐上官昭容《游长宁公主流杯池》:“策杖临霞岫,危步下霜蹊。”唐贾岛《延寿里精舍寓居》:“霜蹊犹舒英,寒蝶断来踪。”

13、人间有信长风月,大道无情不灭天。

14、“山光悦鸟性,潭影空人心。”这一联紧承上联,进一步渲染了僧房幽深、清寂。“山光”山中的景色。“悦”,用作动词,使……欢悦。“空人心”,使人心中的杂念消除。“空”,消除。形容词用作动词,“使……空”。上句表面上是写山光使飞鸟也怡然自乐,实际上,鸟的怡然自乐是诗人心情愉悦的反映。下句写人心对潭影而空,既表达了诗人宁静的内心感受,也隐约流露了对现实的愤慨和反感。这两句诗以动显静,因景生情,含蓄隽永。

15、钟磬(qìng):佛寺中召集众僧的打击乐器。磬,古代用玉或金属制成的曲尺形的打击乐器。

16、泛指田间的道路。汉王逸《九思·悯上》:“逡巡兮圃薮,率彼兮畛陌。”原注:“田间道曰畛。陌,塍分界也。”北魏郦道元《水经注·渠》:“昔贾逵为魏豫州刺史,通运渠二百里余,亦所谓贾侯渠也。而川渠迳复,交错畛陌,无以辨之。”

17、曲径通幽处,禅房花木深意思是青翠的竹林掩映着小路通往幽深处,在禅房前后的花草树木生长茂盛。

18、风携百转啼燕语,雨润层林泛锦华。

19、难改从前云岭印,化归此后雾崖深。

20、春归水自流,缘结任萍游。

1、菖蒲绽洲渚,杨柳荡轩窗。

2、“万籁此俱寂,但余钟磬音。”尾联是上一联的补充,进一步以钟磬音响轻轻回荡,以动显静,映衬山寺万籁俱寂的宁静气氛。“万籁”,指自然界万物发出的各种声响。“都”,都,全部。“寂”,寂静,没有声音。成语“万籁都寂”出于此句。“磬”,是石或玉制的打击乐器。和尚在念经或进行其它宗教活动时,都用敲钟或击磬表示开始和结束。

3、音書何炳蔚,氣格自深衷。

4、慈母身边心欲醉,至今眷恋少年时。

5、年年二岸村头伫,夜夜几更坑上伤。

6、梦里团圆三代泣,醒来巾湿望南方。

7、莲池几亩傍清溪,早有晨鸡石上啼。

8、尾联巧妙的把全诗化为一曲淡雅的乐章。起先有丝弦竹肉,金革匏陶,到此一节,万籁俱寂,只在那钟磬上一击,余音袅袅,不绝如缕。如缕的金玉声萦绕在禅院上空,与那日光相融,与那紫烟相缭,仿佛梵音入耳,涤荡尽胸间尘垢,悠远悠长,回味无穷。

9、头脑乱——清静孩子们——安静军营——肃静参观——安静湖面——平静小路——幽静(曲径通幽处)()无声——寂静(寂静无声是常用语)

10、桃花纷纭的小道。唐元稹《春六十韵》:“腻粉梨园白,胭脂桃径红。”唐张文《气赋》:“泛苏皋而郁郁,袭桃径之氛氲。”

11、觞举馀园复董园,休闲今又到桃源。

12、犹道路。《宋书·刘穆之传》:“穆之外所闻见,莫不大小必白,虽复闾里言谑,涂陌细事,皆一二以闻。”宋赵孟坚《甲辰岁朝把笔》:“犹自奔波趁班见,来往时时在涂陌。”

13、 只有在那崎岖的山间小路上,不畏艰险奋勇攀登的人,才有希望达到光辉的顶点。

14、登樓幾度懷鄉,惱飛絮,紛揚侵鬢霜。只春風共盞,任留殘卷,蘭庭戀曲,空對閒觴。此夕難堪,他年重會,剩有冰心獨念涼。空回首,恨相思夢短,雁斷瀟湘。

15、这首诗用字凝练,字句的意思也并不复杂。诗人用古朴的语言,写自己清晨进入破山寺,初升的太阳照在山林上,阳光点点,空气清新,十分美好。“曲径”也就是弯弯曲曲的小路,这里也有别的版本叫“竹径”,不过相比较而言,曲径更有曲折之意,也才更有发现美景的意外之喜。

16、幽暗的小道。唐姚合《游昊天玄都观》:“阴径红桃落,秋坛白石生。藓文连竹色,鹤语应松声。”

17、亦作“香迳”。花间小路,或指落花满地的小径。唐戴叔伦《游少林寺》:“石龛苔藓积,香径白云深。”南唐冯延巳《谒金门》:“风乍起,吹绉一池春水。闲引鸳鸯香径里,手挼红杏蕊。”宋晏殊《浣溪沙》:“无可奈何花落去,似曾相识燕归来。小园香径独徘徊。”宋李流谦《西江月》:“江南江北可经行。梦到吴王香径。”

18、弯弯曲曲的小路通向幽深处,禅房掩映在繁茂的花木丛中。

19、荒畦九月稻叉牙,蛰萤低飞陇径斜。

20、欣看鱼跃睡莲美,遥望山青垂柳幽。

1、小路。宋苏辙《次韵子瞻南溪避世堂》:“柱杖行穷径,围堂尚有林。飞禽不惊处,万竹正当心。”

2、指高山上的小路。南朝宋谢灵运《山居赋》“抗北顶以葺馆,瞰南峰以启轩。”自注:“南悉连岭叠鄣,青翠相接,云烟霄路,殆无倪际。”另,云中之路,上天之路。南朝沈约《为柳兖州世隆上旧宫表》:“故能属辇道于天阶,命帝阙于霄路。”《云笈七签》卷九九:“吉光腾紫气,霄路逸丹天。”清冯桂芬《题蔡庶常殿齐悼亡诗后》:“一朝舜华谢,柘饭春幽幽,飚车逝霄路,帘暗珊瑚钩。”又,青云之路。喻仕宦之途。宋范仲淹《祭叶翰林文》:“阔视霄路,直步云庭。”

3、清晨中走进一座古老寺院,太阳初升照耀着山中树林。

4、饥饿惟思蝉蟀曲,腹空常念母韦弦。

5、《题破山寺后禅院》是一首题壁诗。破山寺,即兴福寺,在今江苏常熟市西北虞山上。唐代咏寺诗为数不少,且有很多佳作。常建的《题破山寺后禅院》,构思独具特色,它紧紧围绕破山寺后禅房来写,描绘出了这特定境界中所独有的静趣。

6、清晨我进入这古老寺院,初升的太阳照在山林上。

7、以上六句,诗人抓住山寺中独特的景物,运用了以静显动,以动显静的表现手法,塑造了一个幽深静寂、安详和平、自然高远的境界。

8、大河浪涌摇摇晃,一样朝东柳叶舟。

9、缝隙。狭窄的通路。《荡寇志》:“每路中间留出丈余阔的隙路,一面枪弩攻打,一面由隙路杀上冈去。”

相关说说

回到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