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的位置: 首页 > 心情说说

有关菱角的文言文(77段整理)

一、有关菱角的文言文

1、①卿今者才略,非复吴下阿蒙!成语:

2、注释:长――生长、发育的意思。揠――拔的意思。芒――疲乏。芒芒然,很疲倦的样子。

3、(2)“”通“”,含义:

4、这个故事讽刺了哪些人?

5、这篇文章说明的道理是:(用孔子的话回答。)

6、理解文中加点词语,完成题目。

7、古岸开青葑,新渠走碧流。

8、弈秋,通国之善弈也。使弈秋诲二人弈,其一人专心致志,惟弈秋之为听;一人虽听之,一心以为有鸿鹄将至,思援弓缴而射之。虽与之俱学,弗若之矣。为是其智弗若与?吾曰:非然也。

9、济阴之贾人,渡河而亡其舟,栖于浮苴上号焉。有渔者以舟往救之。未至,贾人急号曰:我济上之巨室也,能救我,予尔百金?渔者载而升诸陆,则予十金。渔者曰:“向许百金而今予十金,无乃不可乎?”贾人勃然作色曰:“若渔者也,一日之获几何?而骤得十金,犹为不足乎?”渔者黯然而退。他日,贾人浮吕梁而下,舟薄于石又覆,而渔者在焉。人曰:“盍救诸?”渔者曰:“是许金而不酬者也!”袖而观之,遂没。(注解:贾人——商人巨室——大财主)

10、结合文意,解释下列句中加点的词。

11、解释下列加点词在文中的意思。

12、十一(1)喜欢喜爱(2)抄录(3)迷惑不解的样子(4)写

13、(1)兔走触株,折颈而死(2)因释其耒而守株

14、③蒙乃始就学④及鲁肃过寻阳,与蒙论议

15、短:缺点,短处,不足之处。欲:想要。

16、一人蛇先成,引酒且饮之,乃左手持卮,右手画蛇曰:“吾能为之足!”未成,一人之蛇成,夺其卮曰:“蛇固无足,子安能为之足?”遂饮其酒。

17、个出生在北方不认识菱角的人,在南方做官,(一次)他在酒席上吃菱角,(那个人)连角壳一起放进嘴里吃。有人对他说:“吃菱角必须去掉壳再吃。”那人为了掩饰自己的缺点,(护住自己的无知),说:“我并不是不知道,连壳一起吃进去的原因,是想要清热解毒。”问的人说:“北方也有这种东西吗?”他回答说:“前面的山后面的山,哪块地没有呢?”菱角生长在水中,(他)却说是在土里生长的,这是因为他为了装作有学问,硬要把不知道的说成知道的。

18、有个担忧他的禾苗长不高而把禾苗往上拔的宋国人,一天下来十分疲劳但很满足,回到家对他的家人说:“今天可把我累坏了,我帮助禾苗长高了!”他儿子听说后急忙到地里去看苗(的情况),然而苗都枯萎了。

19、③思援弓缴而射之④虽与之俱学,弗若之矣。

20、(1)乃掘之,遂得水。(2)王师北定中原日,家祭无忘告乃翁。

二、关于菱角的典故

1、文言文材料一参考译文:

2、请你能用一个成语来概括上文的大意:

3、王冕者,诸暨人。七八岁时,父命牧牛陇上,窃入学舍,听诸生诵书;听已,辄默记。暮归,忘其牛,父怒挞之。已而复如初。母曰:“儿痴如此,曷不听其所为?”冕因去,依僧寺以居。夜潜出坐佛膝上,执策映长明灯读之,琅琅达旦。佛像多土偶,狞恶可怖,冕小儿,恬若不知。

4、三七展开夺取(这里有“捕捉”的意思)抬(起)、伸长正

5、夫菱角生于水中而曰土产,此坐强不知以为知也。

6、解释下面句子中加点的词。

7、注释:①大行(háng):大路。②方:正在。③持其驾:拿着缰绳,驾着他的车子。④奚为:何为,做什么。⑤御者:车夫。

8、③虎不知兽畏己而走也,以为畏狐也。

9、(3)恶人闻之,可也(4)恶人闻之,可也

10、四九C“常”通“尝”;“禽”通“擒”(1)(你说你是)越多越好,那么,为什么你会被我捉住的呢?(2)这就是我韩信被你陛下捉住的原因啊。D

11、不识菱角的人译文:有个从出生以来就没有见过菱角的北方人。他到南方做官,有一次在酒席上吃菱角,这个人连壳一起放到嘴里吃。有人说:“吃菱角要去壳。”他想掩盖自己的错误,于是道:“我不是不知道,连壳一起吃,是为了清热解毒呀!”问的人又问:“北方也有菱角吗?”他说:“前山、后山上,哪里没有呢?”菱角明明是生长在水中的,那个北方人却说是在土里生长的,这是因为他硬把不知道的说成知道的。

12、从文段内容看,华歆、王朗谁优谁劣?理由是什么?

13、就职宴席其他(人)用来这个北方人想要遮掩自己不识菱角的短处。不懂就不懂,不要自欺欺人,要不然就会贻笑大方,更加出丑。有一个北方人从小不认识菱角,在南方做官。在一次宴席上吃到菱角,连壳一起吃进去。有人告诉他:“吃菱角应该剥去壳”他为了掩盖自己不识菱角的短处,说:“我不是不知道,连壳一起吃是为了让她起到清热的作用。”那人问他说:“你们北方也有这种东西吗?”他回答说:“前山后山到处都有!”注:菱角是长在水里的。

14、(2)从其所契者入水求之

15、知识是无穷无尽的,人不可能什么都懂,因此不能不懂装懂。如果不懂装懂,就难免露馅出丑,若“知之为知之,不知为不知(孔子的话)”,反而不会有人笑你,应实事求是,才能弄懂问题。

16、三二(1)逃跑(2)马上,立即(3)害怕,担忧(4)钟声(1)害怕人家听到来夺取自己(已经偷到手的钟),就立即捂住自己的耳朵。(2)担忧人家听到,这是可以理解的,可是担忧自己听到(就捂住耳朵),这就大错特错了啊!捂住自己的耳朵,并不能捂住钟声,人家照旧可以听到的,这只不过是自欺欺人罢了。寓意:做贼心虚的人,欺骗得了自己,欺骗不了别人。掩耳盗铃掩过饰非掩旗息鼓掩人耳目掩过(恶)扬善

17、文中有两个通假字,请找出并释义。

18、三三(1)逃跑,奔跑(2)放下(3)希望(4)被

19、管仲、隰朋①从于桓公而伐孤竹②,春往冬反,迷惑失道。管仲曰:“老马之智可用也。”乃放老马而随之,遂得道。行山中无水,隰朋曰:“蚁冬居山之阳,夏居山之阴,蚁壤一寸而仞有水。”乃掘之,遂得水。以管仲之圣而隰朋之智,至其所不知,不难③师于老马、老蚁,今人不知以其愚心而师圣人之智,不亦过乎?注释:①管仲、隰(xǐ)朋:都是春秋时期辅佐齐桓公的大臣。②孤竹:商、周时期的一个小国家。③不难:不惜,不耻。

20、用“人不可貌相,海水不可斗量”这一成语形容文中的魏王是否恰当?为什么?你认为魏王是个怎样的人?

三、关于菱角的诗绝句

1、食菱须去壳。北京去上海千里。

2、能不能讲求信用(大意符合即可)难道能因为事情危急就丢下他吗?

3、(1)公怃然,即彻宴席,厚赒给之,使毕其事。

4、(2)老而好学,如炳烛之明,孰与昧行乎?

5、有个从出生以来就没有见过菱角的北方人。他到南方做官,有一次在酒席上吃菱角,这个人连壳一起放到嘴里吃。有人说:“吃菱角要去壳。”他想掩盖自己的错误,于是道:“我不是不知道,连壳一起吃,是为了清热解毒呀!”问的人又问:“北方也有菱角吗?”他说:“前山、后山上,哪里没有呢?”菱角明明是生长在水中的,那个北方人却说是在土里生长的,这是因为他硬把不知道的说成知道的。

6、(1)吾矛之利,于物无不陷也。

7、(1)恐人闻之而夺己也,遽掩其耳。

8、十七①幼年丧父②有时洗③供给④在背后说坏话B有时候,在夜晚(读书读得)眼睛昏花,疲惫困倦,(他)就用冷水冲头洗脸。妻子和孩子的衣食仅自保养罢了。①年少家贫而胸有大志。②做官后因直言而遭谗降职。③刻苦自励而心忧天下。(略)

9、①孤岂欲卿治经为博士邪!

10、谓――告诉。予――文言人称代词,我的意思。非徒――不仅只是。

11、三一(1)卖(2)助词,无义(3)同时存在(1)我的矛很锋利,锋利得没有一样东西不能被刺穿的呀。(2)用您的矛来刺您的盾,会怎么样?自相矛盾瞠目结舌目瞪口呆(略)

12、C蚁壤一寸而仞有水。译文:蚁壤高达一寸,下面一仞的地方就有水。

13、①宿于逆旅()②良宵难遣()

14、③孰与昧行乎④何不炳烛乎

15、2作者就学习和做人两个方面进行了论述;无论做人;还是学习,作者强调的是一个“静”字:修身须要静,学习须要静,获得成就也取决于静。把失败归结为一个“躁”字,把“静”与“躁”加以对比,增强了论述效果。告诫儿子修身养性,生活节俭,以此来培养自己的品德。非澹泊无心明志,非宁静无心致远。

16、联系上下文,把下列句子翻译成现代汉语。

17、A、其弟伺间从容言之B、闻者叹服

18、(孟母)乃去,舍市旁。

19、②要想达到预期的目标,必须认清努力方向。如果行动与目标完全相反,即使有许多优点和长处,也不一定能获得成功。

20、二四①拜访②走上前③感到奇怪以……为奇(认为……奇怪)④告诉

四、有关菱角的文言文诗句

1、①学然后知不足,教然后知困。

2、十九①到,此指照射过来②报酬③把④就

3、芗林居士卡筑清江,乃杨遵道光禄故居也。昔文安先生之所可,而竹木池馆,亦甚似之。其子孙与两苏、山谷从游。所谓百花洲者,因东坡而得名,尝为绝句以纪其事。后戏广其声,为是词云莫问清江与洛阳。山林总是一般香。两家地占西南剩,可是前人例姓杨。石作枕,醉为乡。藕花菱角满池塘。虽无中岛霓裳奏,独鹤随人意自长。

4、(2)若渔者也,一日之获几何?

5、请对上文中范文正其人其事简要评价。

6、(3)若屈伸呼吸(4)其人舍然大喜

7、将下面的句子译成现代汉语。

8、菱角壳能治肝硬化、肝腹水,在《信息日报》中曾经报道过因一位读者利用菱角壳煎水代茶饮,可以治疗肝硬化、肝腹水。而现代研究发现菱角壳对癌症细胞的抑制率高达8%,在《中草药通讯》中记载菱角壳在体内外食用都具有抗癌作用。而现代研究发现,菱角肉具有抗肝腹水、肝癌的作用。对癌细胞的生长和繁殖有明显的抑制作用,并且能够吞噬细胞,达到防治癌症的目的。特别对于消化系统癌症效果明显。并且,在现代临床上菱角壳常用于治疗食道癌、子宫癌、乳腺癌等。

9、译文:有个出生在北方不认识菱角的人,在南方做官,他在酒席上吃菱角,连角壳一起放进嘴里吃。有人对他说:“吃菱角必须去掉壳再吃。”那人为了掩饰自己的缺点,说:“我并不是不知道,连壳一起吃进去的原因,是想要清热解毒。”问的人说:“北方也有这种东西吗?”他回答说:“前面的山后面的山,哪块地没有呢?”

10、《教学相长》集中论述了与的关系问题,说明了的道理。

11、你从这个故事中悟出了哪些道理?请至少写出两条。

12、由俭入奢易,由奢入俭难。

13、②学习要刻苦——虽然家庭贫穷,可是,他不畏艰苦的环境,并且能以“与其佣作而不求偿”的方式“得主人书遍读之”,也是值得我们学习的。

14、C、其子患之,告其父曰D、丞相熟视久之,亦不自识

15、(2)古之贤君,饱而知人之饥,温而知人之寒,逸而知人之劳。今君不知也。

16、(1)奇怪啊,下了三天雪可却不那么冷。

17、(1)有一人欲依附,歆辄难之难:(2)幸尚宽,何为不可幸:

相关说说

回到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