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关于采菱角的诗句
1、扁舟尽日画中行,荷叶荷花香不断。
2、莫问清江与洛阳。山林总是一般香。两家地占西南剩,可是前人例姓杨。
3、灵药出西山,服食采其根。九蒸换凡骨,经著上世言。
4、每当深秋来临,就到了采摘菱角的时节。人们划着形似木盆的小小采菱船,在蓝天白云下,慢慢划行在碧波绿叶之间,此时,岸上也必定有馋涎欲滴的少儿,在急不可耐地盯视着采摘上岸的菱角,都迫不及待地想尝尝嫩鲜甜口的菱角。看着那小小的菱角。有的长着两只角,有的则是四只角。拿一颗菱角在身上揩一揩一水,用牙一咬,霎时,微甜的清香沁人齿间,令人难以忘怀。
5、春前深惜别,病后政无诗。
6、《采莲曲》“晚日照空矶,采莲承晚晖。风起湖难度,连多摘未稀。
7、渌水明秋月,南湖采白苹。荷花娇欲语,愁杀荡舟人。
8、来稿请投:shiwenxuexi@1com
9、采着,采着,我又想起了《西洲曲》(南朝乐府诗)的句子…采莲南塘秋,莲花过人头。低头弄莲籽,莲籽清如水…绿叶红花,丽水佳人。花容月貌,人花相映,似花非花,似面非面。此景难得!此情可待!此乐何极!不知不觉中我已摘了半小桶。
10、风起湖难渡,莲多采未稀。
11、我们家乡落城圩的菱角品种在巢城较有名气,在于这种菱角的栽植方式讲究、生长管理精细,所以最后长成了集形阔、体大、肉肥、味美于一体的果品,深受消费者的好评。
12、2019年8月22日(星期四)
13、绘画:吴浩然照片作者提供
14、当然,以菱角象征爱恋绝非空穴来风,这与其成熟恰逢好时节不无关系。尾谚有“七菱八落”之语,望文即可生义——七月菱角八月落地,故而每年鹊桥相会的农历七月七也正值水菱成熟之际,性喜浪漫的杭州人便会采菱作乞巧祭品。更由于其果肉状似爱心,在现代被认为象征情人之间心心相印。
15、出自南北朝萧纲的《采莲曲》
16、家乡的湖里长满菱角,也长着莲藕。小时候,经常会看见三五个成群的小伙伴们,用荷叶做顶帽子,戴在头上,来到湖里采菱角。每每吃菱角用牙齿咬开,嘴上总会粘上黑黑的一层菱角的薄皮。
17、然而秋信至如此,我今身何处?整天看着篷船飘荡在湖上,我这羁旅人不禁想起远隔千里的故乡。
18、客散有馀兴,醉卧独吟哦。
19、红豆生南国,春来发几枝。
20、淹留不知夕,城树欲栖鸦。
二、采摘菱角画面的句子
1、前年度岭踏斜阳,曾卜松阴置草堂。
2、采采忘采角,但采叶在船。
3、释义:采莲女的罗裙绿得像荷叶一样,出水的荷花正朝着采莲女的脸庞开放。
4、红绡信手舞,紫绡随意歌。
5、那片荡漾着水红的菱角,碧绿的菱叶的湖面,很像唐诗宋词里描写菱角,菱叶的妙诗佳句。譬如王安石的“草头蛱青黄花晚,菱角蜻蜓翠曼深。”又如陆游文采绚丽的“深红菱角密覆水,烂紫蒲桃重垂架。”那时还年少,没读过这些优美的诗句。更别说感悟那古诗中的意境。经年历久,如今也只能在古诗的字里行间里,在思乡的回忆里领略和意会其中的意境,再也无法寻找回当年那种隽永的情景了。
6、赠我双莲子,庶几不空还。
7、目前100000+人已关注加入我们
8、家乡的湖里长满菱角,也长着莲藕。当盛夏过后,荷花的花瓣渐渐脱落,便会变成一只只碧绿的莲蓬。立秋后正是采摘菱角、莲蓬的大好时节。小时候,约上五个同伴,用荷叶做顶帽子,戴在头上,来到湖里采菱角、捡莲子,把菱角叶担回家养猪。菱角刺扎满小脚,害得母亲在煤油灯下,为我挑拨扎进脚里的菱角刺,用口为我吮吸流血的伤口。
9、释义:荷叶与采莲姑娘的荷叶裙相互交织在一起,听到采莲姑娘的歌声却看不见人在哪里。
10、地下茎长而肥厚,有长节,叶盾圆形。花期6至9月,单生于花梗顶端,花瓣多数,嵌生在花托穴内,有红、粉红、白、紫等色,或有彩纹、镶边。坚果椭圆形,种子成卵形。
11、(小游仙诗九十八首)唐 曹唐
12、鲜红皱绿来满船,楼前凉月光团团。
13、古岸开青葑,新渠走碧流。会看光满万家楼。记取他年扶路、入西州。佳节连梅雨,馀生寄叶舟。只将菱角与鸡头。更有月明千顷、一时留。采菱辛苦废犁锄,意思:采摘菱角太辛苦,没有地种,还把犁和锄头都荒废了血指流丹鬼质枯.意思:一不小心手指就受伤流血了面容枯槁好像鬼无力买田聊种水,意思:没钱买田耕种,只好种点香菱近来湖面亦收租.意思:可没想到最近连湖面也要收租了!这可怎么活啊《春末夏初闲游江郭二首》
14、九华:水榭山寺花烂漫,凤凰集外雁归来。敢与云峰争秀色,妙雨莲华九重开。秦川(太白):一点剑意千川缈,两袖白云万仞遥。侠影迷踪知何处,琼宫玉阙空寂寥。燕云(神威):长河落日归瀚海,大漠霜气冽寒秋。斑驳碧血洗枯藤,万里黄沙葬吴钩。杭州:千风不解杨柳态,明月看尽长堤媚。迤逦花港锁绣户,白鹭惊得烟波碎。江南:淡淡炊烟窄窄桥,青青莲子熟菱角。点点流光醉浮灯,寸寸水墨怜芳草。
15、芗林居士卡筑清江,乃杨遵道光禄故居也。昔文安先生之所可,而竹木池馆,亦甚似之。其子孙与两苏、山谷从游。所谓百花洲者,因东坡而得名,尝为绝句以纪其事。后戏广其声,为是词云莫问清江与洛阳。山林总是一般香。两家地占西南剩,可是前人例姓杨。石作枕,醉为乡。藕花菱角满池塘。虽无中岛霓裳奏,独鹤随人意自长。
16、菱角这个东西很奇怪,似乎这种水八仙中的传统食材蕴含着某种说不清道不明的气质,每每江南生活过的诗人都会留下几句关于菱角的诗句,尤以魏晋南北朝为最。《采菱曲》是魏晋乐府著名曲调,无名氏的《采莲童曲》:“泛舟采菱叶,过摘芙蓉花。扣楫命童侣,齐声采莲歌。东湖扶菰童,西湖采菱芰。不持歌作乐,为持解愁思。”;南北朝诗人刘孝绰《咏小儿采菱诗》:“采菱非采菉,日暮且盈舠,踟蹰未敢进,畏欲比残桃。”更有名的还有南朝梁简文帝萧纲也曾经作《采莲曲》:“棹动芙蓉落,船移白鹭飞。荷丝傍绕腕,菱角远牵衣。”时至今日提起菱角,总能让人联系到一幅江南采菱图,想到秋日里美丽女子唱着江南小调,成群结队划着小船,穿梭碧水蓝天之下采菱采藕,最后满载而归的唯美画面。
17、荷丝绕上采莲人手腕,菱角会牵扯着衣襟。
18、西日韶光尽,南风暑气微。
19、吴楚风俗,当菱熟时,士女相与采之,
20、浮香绕曲岸,圆影覆华池。常恐秋风早,飘零君不知。
三、关于采菱角的作文
1、何如野客卧岩隈。才闻锡杖离三楚,又说随缘向五台。
2、投稿邮箱:1017157180@qq.com
3、闲出乘轻屐,徐行蹋软沙。观鱼傍湓浦,看竹入杨家。林迸穿篱笋,藤飘落水花。雨埋钓舟小,风飏酒旗斜。嫩剥青菱角,浓煎白茗芽。淹留不知夕,城树欲栖鸦。柳影繁初合,莺声涩渐稀。早梅迎夏结,残絮送春飞。西日韶光尽,南风暑气微。展张新小簟,熨帖旧生衣。绿蚁杯香嫩,红丝脍缕肥。故园无此味,何必苦思归。
4、偈颂四十一首 宋 释普宁
5、到处都是沟沟汊汊的老家,有水的地方就养有菱角。站在池塘边,远看一片绿,水面上漂浮着菱角。碧绿色的叶子挨挨挤挤,覆严在水面。这种菱角叫家菱角,长有像牛头上的二只角,家菱角果实含淀粉高,一般是蒸煮后食用,也很容易咬开和掰开。
6、我俩一条心。——邓丽君《采红菱》
7、(咏兴五首·小庭亦有月)唐 白居易
8、菱角执笙簧,谷儿抹琵琶。
9、家乡的菱角与菱角菜,值得回忆,也值得留念!首先,菱角的食用价值较高。用现在的语言讲,菱角基本上是水塘中自然生长,原生态植物生长的果实,不沾化肥农药,少污染,环保型。据科学研究,菱角果实味甘、凉、无毒、含有丰富的蛋白质、不饱和脂肪酸及多种维生素和微量元素,具有利尿通乳、止渴和解毒的功效。古人认为多吃菱角可以补五脏,有除病轻身作用。因此,在菱角上市时作为佳果多尝一点实在是不错的选择。
10、不违农时,尊重天意。久而久之,大自然也回馈以西溪人最本真质朴的厚礼。菱角,一种被遗忘在历史深处的水生作物,就是本地最富有创意的发现。清代西溪文人洪昇曾情真意切寄语同乡好友沈汉嘉:“我爱月明君可至,红菱白藕满湖滩。”
11、虽无中岛霓裳奏,独鹤随人意自长。——向子譚《鹧鸪天·莫问清江与洛阳》
12、不知是偶然还是天意?在这个深秋的季节里我信手翻阅了一本《散文精品选》,里面有一名叫薄田的大诗人,散文家薄田泣堇描写菱角的文章深深吸引了我,感染了我。
13、‘喂,摘什么?’“看,小桶里许多!”
14、时唱一声新水调,漫人道是采菱歌。
15、风吹柳絮毛球走,雨打梨花蛱蝶飞。
16、宫殿寂寥人不见,碧花菱角满潭秋。
17、三十而“立”文/李青松
18、《采莲曲》是乐府诗旧题,内容多描写江南一带水国风光,采莲女娃劳动生活情态,以及她们对纯洁爱情的追求等。
19、耶溪采莲女,见客棹歌回。笑入荷花去,佯羞不出来。
20、新授金书八素章,玉皇教妾主扶桑。
四、关于采菱角的诗句大全
1、译文:娇嫩的小荷叶刚从水面露出尖尖的角,早有一只调皮的小蜻蜓立在它的上头。
2、野菱角,是一年生草本水生植物菱的果实,根丝状细裂,叶漂浮水面集生于茎端,叶柄具纺锤形气囊,以利漂浮。茎为紫红色,开鲜艳的黄色小花。野菱垂生于密叶下水中,必须把全株拿起来倒翻,才可以看得见。野菱角,有四个刺角,易扎人,我们把它装衣兜里就不敢跑,也不好剥。
3、农历八月,菱角等到了华丽变身的时机。老菱,终于不负众望、千呼万唤始出来:洗尽铅华、带壳煮熟,撕下表皮、粉墨登场——食客必然折服于扑鼻的泥土清香;人口层次感纯正丰富,满是乡野之味的甜糯与芬芳。除此之外,老菱剥壳加米煮成咸味白粥,平淡之间自成趣味,同样令人向往。
4、鸳鸯与厓騑,对对浮清川。
5、荷叶罗裙一色裁,芙蓉向脸两边开。——王昌龄《采莲曲二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