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古代赞美工匠精神的名言
1、21(1)《庄子·逍遥游》中用“水击三千里,抟扶摇而上者九万里,去以六月息者也”这三句,写出了大棚在海上激起千里浪花,凭借六月大风而高飞万里的壮观景象。
2、格言大意:富贵不能使心志迷乱,贫贱不能使节操改变,武力不能使人格屈服。这是孟子心目中有气节的人的形象。人不管是处在顺境还是逆境,都要有刚正不阿的精神,有自己的独立人格,能够经受住各种考验。
3、6人类的幸福和我们的完美担青年之责,开职业之花追逐职业理想,成就卓越人生
4、(3)白居易的《琵琶行》开篇,描写诗人在江头送别友人,主客都在船上,举杯饮酒,旦无音乐助兴,结果是:“醉不成欢惨将别,别时茫茫江浸月”。
5、诚者,天之道也;诚之者,人之道也。——《礼记·中庸》
6、但是早期有一个东西留下来了,就是我说的“志业精神”,我前面说“工匠精神”就是一种专业精神,也叫“志业精神”,这种精神是什么呢?我们讲一个“天职”calling,就是最早一代的资本家、企业家,他们是为了上帝而投身于工作的,所以他们赚钱是内心有一种呼唤,上帝声音的呼唤就是calling,叫天职。
7、由全球一线资深从业者联手打造的“海外资产配置大讲堂”
8、7(1)陶渊明在《桃花源记》中描写桃花林中,野草鲜嫩,桃花到处飘落的两句是:“芳草鲜美,落英缤纷”。
9、在詹纯新看来,与全球领先的装备制造企业相比,中国企业不缺技术,而是缺少一种“工匠精神”,如果不唤起“工匠精神”,中国就谈不上成为世界制造强国。
10、这里我要引用20世纪大作家沈从文先生的一句名言:“文学之于我,不仅是兴趣,而且是信仰。”这句话我看到以后,有一种触电一样的感觉,要支撑你从事一个专业,乐此不疲地受到各种挫折还愿意钻研下去,与它终身为伴。
11、(译注)敢以灵巧的双手和精细的针线活在人前夸耀,却不愿把双眉画得长长的,去跟别人争妍斗丽。
12、吾日三省吾身:为人谋而不忠乎?与朋友交而不信乎?传不习乎?
13、(讲解)花言巧语,装出和善的面孔。这种人,心里不会有多少“仁德”(这种人不会有真正的爱人之心)。
14、(讲解)我十五岁时开始立志学习,三十岁时能立足与社会,四十岁时能通情达理遇事不再疑惑,五十岁时懂得了天命的道理,六十岁能听的进不同的意见,到了七十岁时已经达到随心所欲,想怎么做就怎么做,也不会超出规矩。
15、丈夫志四海,万里犹比邻。——曹植《赠白马王彪》
16、吟成五字句,用破一生心
17、(3)刘禹锡的《陋室铭》中,写来往客人之高雅,暗示陋室不陋的两句是:“谈笑有鸿儒,往来无白丁”。
18、所以李开复教导很多的创业者说,最大的成功就是成为你最好的自己。问题是很多人不知道最好的自己是什么,所以盲从,跟着大潮流走,大部分人只能“跟”,无非是“跟得上”和“跟不上”的区别。
19、从容独立、踏实务实。“欲速则不达”、“萝卜快了不洗泥”告诉我们,无论是企业发展、人的发展,太强调“快”和“立竿见影”,注定会留下粗糙、浮躁的印记。无法让人永久记住。因此,需要在踏踏实实方面下功夫:不贪多求快,不好高骛远,不眼花缭乱,不惜力,不怕费事。甚至费尽周折没有收获也无怨无悔,不轻言放弃,用一步一个脚印的精神,艰苦磨练,产品和技能才能不断攀越,走向精致。比如“大国工匠”胡双钱,在自己的行业干了35年,“在车间里,他从不挑活,什么活都干,通过完成各种各样的急件、难件,他的技术能力也在慢慢积累和提高”。
20、知之者不如好之者,好之者不如乐之者。——《论语·雍也》
二、古代赞美工匠的古文
1、(69)双眼自将秋水洗
2、百年老店同仁堂的先人们为后人留下了炮制虽繁必不敢省人工,品位虽贵必不敢减物力”的堂规和“同修仁德,济世养生”的堂训。同仁堂的历代传人至今遵古不泥古,继承不失宗,使同仁堂生产的各种中成药素以“处方独特,选料上乘,工艺精湛,疗效显著”而享誉海内外。
3、风声、雨声、读书声,声声入耳;家事、国事、天下事,事事关心。——顾宪成
4、马修·克劳福德:我没有任何员工。以前我的修理店是半松散的,其他修理工就在自己的仓库里工作,我们只是很注重知识分享。但修理店一直都是一个人在运营。
5、①语境:学校的职业生涯规划课;
6、工匠之行——在行动中体悟修行的乐趣
7、为善则预,为恶则去。
8、格言大意:志向不坚定的人智慧就得不到充分的发挥。这句话强调立志的重要性,坚定的志向能给人无穷的动力。
9、适用面很广,在这个时代,要坚守自己,坚守寂寞等。
10、什么样的人做什么样的产品,如果靠地沟油与三聚氰胺就能赚大钱,工匠精神就只能是一句口号。只有当我们开始真正欣赏匠心独运的人,当看到一位拿高工资的高级技工,不是因为其收入超过名校硕士而羡慕,而是因为他对手艺的专注去尊敬,追求精益求精的“职人”,才会成为一种精神标尺。人与人之间,也才能告别粗鄙,回归到生命品性的相互砥砺与欣赏。
11、病毒谁都不服,只服朝鮮,全世界惊呆了!
12、(译注)为求一个字用得妥帖,可以忍耐大半夜的寒冷。稳:稳妥。
13、严谨,一丝不苟。不投机取巧,必须确保每个部件的质量,对产品采取严格的检测标准,不达要求绝不轻易交货。
14、译文:不登到高山顶上,不会了解天有多高;不来到深溪旁边,不会知道地有多厚。这句话原意是比喻不读圣人的书,就不知道学问的博大精深。后人常用以说明不经过亲身实践,就不可能认识和改造世界。
15、4(1)《左传》的《曹刿论战》里记载,在鲁庄公的战前表现中,曹刿认为做到了取信于民的一点是:“小大之狱,虽不能察,必以情”。
16、名不正,则言不顺;言不顺,则事不成。《论语·子路》
17、.工匠精神,是指工匠对自己的产品精雕细琢,精益求精的精神理念。
18、丈夫志四海,万里犹比邻。
19、在战国时代,中国人已经将卓越的能工巧匠视作具有“济世”之能的“圣人”。他们能够“烁金以为刃,凝土以为器,作车以行陆,作舟行水”。所谓“知者创物,巧者述之守之,世谓之工。百工之事,皆圣人之作也。”
20、一寸光阴一寸金,寸金难买寸光阴。——《增广贤文》
三、古代赞美工匠精神的诗句
1、格言大意:尽管道路漫长而遥远,我还是要为追求真理上天如地去探求。这是屈原表明自己决心的诗句。后人经常以用这两句诗,表达对真理和对事业不懈探索和追求的决心。
2、作为一个人口大国、生产大国,我们任何一个年代都必须具备“工匠精神”,这样,我们很多的工业产品才不至于需要进口,才能让“中国制造”渗透到人类生存的每一个角落,每一个细节。说出来大家也许不会相信,至今中国圆珠笔中的“圆珠”都需要进口。1895年圆珠笔就已经被发明出来了,高铁、大飞机我们都能造得出,圆珠笔芯竟然还不能生产!其实不难理解,我们国人干任何事都讲究赚钱,谁会愿意花费九牛二虎之力来做这么一个微不足道的小玩意?!其实,中国很多精密机床、精密仪器都依赖进口。近年来出现了“桥塌塌”、“楼歪歪”事件,恐怕也是因为国人的浮躁,这种浮躁表现在一味追求GDP增长,或只顾眼前利益,或偷工减料,或以次充好,却忽略产品的质量。
3、前不久放映的是吴天明最后的作品《百鸟朝凤》,我看了以后很震撼,一个唢呐匠的故事,,这个“匠”特别好,他追求的就是那种唢呐自身的精神。老唢呐匠说:吹唢呐不是吹给别人听的,那是吹给自己听的。
4、“工匠精神”是一种专业精神
5、(3)苏轼《赤壁赋》中,描写小船在江中漂流时,感觉就如乘着风中飞行的一句是:“浩浩乎如冯(凭)虚御风”。
6、取之有度,用之有节,则常足。
7、躬自厚而薄责于人。
8、因此,追求卓越的工匠精神,实际是一种贵族品质,贵族虽然也在意财富,但不将财富作为终极的价值,贵族的终极价值是对卓越、对品味的追求。
9、20(1)在《庄子·逍遥游》中,汤和棘的对话里描写大棚鸟乘着旋风飞上高空的一句是:“抟扶摇而上者九万里”。
10、(3)苏轼《赤壁赋》中,客人面对滚滚长江,感叹自己生命短暂的句子是:“哀吾生之须臾。”
11、19(1)《诗经·蒹葭》开篇,用“蒹葭苍苍,白露为霜”两句起兴,以凄冷的秋景,衬托出诗人对意中人欲见而不得的惆怅之情。
12、寻找拍摄对象的过程,也是这支制作团队的一次发现工匠精神之旅。
13、摒弃浮躁、宁静致远。也就是所谓的职业心境的从容淡泊:外边的世界很热闹,自己却不轻易盲从;灯红酒绿中的诱惑很多,自己却坚守“初心”,一切“走心”,像田野一样安静,像诗歌一样平和。“静能生慧”,“静能生乐”,所以,工匠们才能把更多的时间投入到枯燥的专业发展中,拥有不知疲倦的技术性快乐。让技术发展,离浅入深,不断飞跃。比如“大国工匠”毛腊生,是给导弹铸造衣服的人,在现实生活中,却“很无趣,甚至连个爱好都没有,有时甚至连表达都成问题”。“39年,他只做了一件事——读懂砂子,铸好导弹”。他将“木讷”当做淡定,将“无趣”当做安静,浮躁少了,当然就能造就技术的辉煌。
14、马修·克劳福德:我知道中国和美国在教育方面遇到的问题是一样的:大学毕业生太多,工作机会却很少。问题是父母们认为教育是孩子通向成功的唯一路径,而且还需要通过权威机构的重重考核。我不知道中国的技术工种的收入情况,但是在美国,电焊工或柴油机修理工的收入往往比初级的办公室白领高,有的甚至高2或3倍。
15、格言大意:虽然贫穷却不谄媚,虽然富贵却不骄横。这是孔子的学生子贡所赞誉的为人态度。孔子认为做到这一点就很不错了,如果能“贫而乐,富而好礼”就更好了。
16、什么叫成功?一个真正的创业者,一个具有工匠精神的人,他成功的标准不是外在的、市场的、世俗的标准,多少财富,多大的公司,他的成功是一个自在的、自我的标准,“最大的成功就是做最好的自己”。
17、(讲解)有了过错,别人都能看到;改了,人们都会敬仰他。
18、2006年,中国新一代大飞机C919立项,对胡双钱来说,这个要做百万个零件的大工程,不仅意味着要做各种各样形状各异的零件,有时还要临时救急。一次,生产急需一个特殊零件,从原厂调配需要几天的时间。为不耽误工期,只能用钛合金毛坯来现场临时加工,这个任务交给了胡双钱。
19、格言大意:谁能不犯错误呢?犯了错误而能改正,没有比这更好的事情了。这句话表明,犯了错误并不可怕,只要能够认识和改正错误,就能从中获得长进。
20、躬自厚而薄责于人,则远怨矣。《论语·宪问》
四、古代赞美工匠精神的名言警句
1、格言大意:不要以为坏事小就去做,不要以为好事小就不去做。这句话表明,坏的和好的品德都是一点点形成的,所以不要轻视了细微的事情。
2、路曼曼其修远兮,吾将上下而求索。
3、工匠精神落在企业家层面,可以认为是企业家精神。具体而言,表现在几个方面:第创新是企业家精神的内核。企业家通过从产品创新到技术创新、市场创新、组织形式创新等全面创新,从创新中寻找新的商业机会,在获得创新红利之后,继续投入、促进创新,形成良性循环。第敬业是企业家精神的动力。有了敬业精神,企业家才会有将全身心投入到企业中的不竭动力,才能够把创新当作自己的使命,才能使产品、企业拥有竞争力。第执著是企业家精神的底色。在经济处于低谷时,其他人也许选择退出,唯有企业家不会退出。改革开放30多年来,我国涌现出大批有胆有识、有工匠精神的企业家,但也有一些企业家缺乏企业家精神……可以说,企业家精神的下滑,才是经济发展的隐忧所在。
4、(讲解)不怕别人不了解我,怕的是自己不了解别人。
5、第价值理性。对自己认定的价值目标的生命关切和献身热忱。就是一个大政治家必须要有信仰、有梦想,这种梦想是伴随他一生的政治生涯的。像奥巴马就是一个有政治信仰的人,他在位期间要推行全民医疗改革,这个差点让他下台了,但后来竟然成功了。他说“哪怕我因此下台,我也要追求全民医疗保险”,因为美国和欧洲比,在全民医疗保险方面实在太落后了。一个真正的政治家一定要有自己的一套信仰,并愿意为这个信仰献身。
6、讲到“工匠精神”,在中国历史上过去有四大阶级“士、农、工、商”,“士”是士大夫特权阶级,“农、工、商”阶级里面“工”竟然在古代中国排在商人前面,仅次于“农”。那个时候的“工”是手工业者,古代中国的这些手工业者是有他们的精神的,这就是“工匠精神”。
7、科学是到处为家的,不过,在任何不播种的地方,是决不会得到丰收的。——赫尔岑
8、格言大意:见到美好的人和事就努力学习,有了错误就马上改正。这句话提倡见善就学、知错就改的美好品德。不断地学习别人的长处,改正自己的错误,才能进步。
9、唐代李华在《二字诀》中就说:“大抵字不可拙,不可巧;不可今,不可古,华质相半可也。”到宋代,黄庭坚主张:“凡书要拙多于巧。”而明代董其昌则坚持:“书道只在‘巧妙’二字,拙则直率而无化境矣。”自清代傅山“宁拙毋巧”的提出,尚“拙”的倾向不仅成为时代的主流,而且发展到了巅峰。这种书道的演变,反映了人们审美取向的变化,以及对“巧”、“拙”认识的不断加深。在这个演变过程中,巧与拙的内涵也在发生着悄然的变化。
10、在快节奏生活的当下,不少物事的生产创造似乎也加速起来。比如各类技能培训,只要有钱,到处都是班,两三个月就能拿到一本证书。写书、拍电视剧等等,也无不可以速成。但是,我想说:别让速成毁了匠心。
11、麦金太尔说,每个人的内在利益是无可取代的
12、精诚所加,金石为开。
13、中华五千年文明非常灿烂,因为我们为世界提供了非常灿烂的物质文明,而这个物质文明里面有很多都是世界瑰宝。例如我们去台湾一定会去台湾故宫,去故宫大陆游客就排队去看玉雕的大白菜、红烧肉,当然还有各种各样的瑰宝,这都是当时古代中国的匠人、这些手工业的艺人他们创造的。
14、试题大库ID:stdaku
15、有时候仅仅靠兴趣你是撑不住的,兴趣是可以发生转移的,但是一旦兴趣成为你的信仰了,那就是真正金不换了。“工匠精神”对于工匠们来说,实际上是一种信仰。
16、我们今天说的这套现代企业制度,那种拼命地赚钱,但是早期有一个宗教伦理在制约着他,这和后面不一样,后面当然今天西方也和中国差不多,“入世纵欲”了,宗教已经退潮了,更多的人进入消费主义,特别是1929年资本主义之后消费主义成为主流,如果消费疲乏,经济就要出问题。
17、慈鸦尚还哺,羔羊犹跪足。人不孝其亲,不如禽与兽。
18、道法自然,合于天道。工匠的最高境界便如是。
19、42(1)韩愈在《师说》中指出,巫医、乐师和各种工匠,他们都不以互相学习为耻,紧接着说:“士大夫之族,曰师曰弟子云者,则群聚而笑之。”
20、英国航海钟发明者:约翰·哈里森(JohnHarrison,1693–1776):哈里森费时40余年,先后造出了五台航海钟,其中以1759年完工的“哈氏4号”最为突出,航行了64天,只慢了5秒,远比法案规定的最小误差(2分钟)还少,完美解决了航海经度定位问题。
五、古代赞美工匠精神的名言有哪些
1、千丈之堤,以蝼蚁之穴溃。
2、(讲解)君子如果不自重,就没有威严,(别人也不会尊重你),学习的知识就不会扎实。做人重要的是讲求忠诚,守信用。不要同不如自己的人交朋友。如果犯了错误,就不要害怕改正。
3、□我们希望通过节目,让工匠精神在全社会形成一种共识,使其成为中国制造的内在支撑
4、市场经济时代,有一种伦理叫做“工作伦理”,或者叫“职业伦理”,这就是对自己的专业有责任感,是把自己的专业看成一种信仰,这就可以培养出一种伦理的精神。
5、勿以恶小而为之,勿以善小而不为。
6、(讲解)仁,距离我远吗?只要我想要做到仁,仁就随着心念到了。
7、在路边摆摊的修理师傅主要给附近的街坊邻居修车,基本上不怎么说话。“他身上没有任何企业的标识,也没有必要去推销自己的服务”。马修·克劳福德站在那里,仔细端详这位修车师傅,“他自信满满,已经找到了一种谋生的方式,用不着满嘴废话!”
8、李安说现在中国人都在想着赚快钱,各种资金都涌入了电影行业,但是都是要求你几年里面达到多少收益。这样的急功近利是出不了李安的。
9、高中64篇古诗文名句名篇默写
10、成都市2014级高中毕业班第三次诊断性检测语文
11、西泠印社社长pk中国书协主席,谁更胜一筹?
12、这像一个隐喻:在我们这个人口超过13亿人的偌大国度里,胡双钱和他的钳工同行们,显得寡言少语,也几乎得不到太多的关注。甚至,直到今年的五一劳动节期间,中央电视台特别节目《大国工匠》在介绍胡双钱们时,仍有一些网友惊叹,“原来还有这样一群人的存在”。
13、(2)杜牧在《阿房宫赋》中用“明星荧荧,开妆镜也”两句,描写宫女们打开了镜子,就如同群星闪烁一样,使读者留下了深刻印象。
14、适用于独立思考,独立判断,明辨是非等。
15、它山之石,可以攻玉。——《诗经·小雅·鹤鸣》
16、30(1)荀子在《劝学》中用蚯蚓设喻,说:“蚓无爪牙之利,筋骨之强”,但是,蚯蚓能吃到泥土,喝到泉水,这就是它用心专一的缘故。
17、(译注)胸怀一点浩然正气,就会像身披吹拂千里的爽快清风那样舒坦适意。浩然气:古人认为浩然之气是一种至大至刚的正气,最高贵的节操。《孟子•公孙丑上》有“我善养吾浩然之气”。快哉风:令人心神爽快的清风。战国楚宋玉《风赋》写道,“有风飒然而至,王乃披襟而当之,曰:‘快哉此风!寡人所与庶人共者邪?’”
18、(2)苏轼在《赤壁赋》中写到,听到客人哀怨的箫声,他面带愁容,问客人为什么吹得如此悲凉,客人于是说:“月明星稀,乌鹊南飞,此非曹孟德之诗乎?”
19、适用于交友,友谊,义气等
20、志当存高远。——诸葛亮《诫外生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