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的位置: 首页 > 心情说说

郑板桥咏竹诗一首(郑板桥吟竹的诗句是哪一句55句)

一、郑板桥吟竹的诗句

1、幽篁一夜雪,疏影失青绿,

2、他的竹子为什么画得好?原来有这个秘密:

3、白话释义:竹子抓住青山一点也不放松,它的根牢牢地扎在岩石缝中。经历无数磨难和打击身骨仍坚劲,任凭你刮酷暑的东南风,还是严冬的西北风。扩展资料文章赏析:

4、观赏郑板桥绘制的《竹石图轴》,如坐春风《郑板桥集·题画》中云:“江馆清秋,晨起看竹,烟光日影露气,皆浮动于疏枝密叶之间。胸中勃勃遂有画意,其实胸中之竹并不是眼中之竹也。

5、衙斋卧听萧萧竹,疑是民间疾苦声。

6、些小吾曹州县吏下面三首都是题在画上的诗《潍县署中画竹,囊橐萧萧两袖寒。《初返扬州画竹第一幅》二十年前载酒饼。《予告归里画竹别潍县绅士民云》乌纱掷去不为官,而今再种扬州竹,秋风江上作鱼竿。这是他的诗作,疑是民间疾苦声

7、我有胸中十万竿,一时飞作淋漓墨。

8、千磨万击还坚劲,任尔东西南北风。(坚劲一作:韧)

9、郑板桥在一首题画诗中写道:“一片绿荫如洗,护竹何劳荆杞?仍将竹作笆篱,求人不如求己。”“求人不如求己”这本是一句家常俗语,但一经和画面上竹园四周的竹篱笆联系在一起,便使这浅近的生活哲理意味更浓。还有一首诗云:“新栽瘦竹小园中,石上凄凄三两丛。竹又不高峰又矮,大家谦退是家风。”在人欲横行的官场中,诗人深感人世间卑污甚多,便转而在大自然中寻找做人的真谛。面对互相“谦让”、决不争强出头的短竹矮峰,诗人的心绪是很不平静的。

10、我画了一竿瘦竹,竹子能在(秋天)凉风习习的江边当作渔竿。

11、这首诗着力表现了竹子那顽强而又执着的品质,是赞美了岩竹的题画诗,是一首咏物诗。

12、在衙门里休息的时候,听见竹叶萧萧作响,仿佛听见了百姓啼饥号寒的怨声。

13、下年再有新生者,十丈龙孙绕凤池。(下年一作:明年)

14、诗人用”千”、“万”两字写出了竹子那种坚韧无畏、从容自信的神态,可以说全诗的意境至此顿然而出。

15、十载杨州作画师,长将赭墨代胭脂。

16、一节复一节,千枝攒万叶;

17、举世爱栽花,老夫只栽竹,

18、译文:一节又一节,上千的枝条积攒着无数的绿叶。我不会去开花,免得找来野蜂与蝴蝶。

19、乌纱掷去不为官,囊橐萧萧两袖寒。

20、这首诗正是这样,无论是竹还是石在诗人笔下都形象鲜明,若在眼前。那没有实体的风也被描绘得如同拂面而过一样。

二、郑板桥吟竹的诗句是哪一句

1、译文:秋风昨晚吹过此地,狂风大作的吹动石头穿过树林。只有竹子完全不怕风吹,哪怕一千次的风都能坚强的挺立。

2、举世爱栽花,老夫只栽竹,

3、首先,诗的前两句“咬定青山不放松,立根原在破岩中”,郑板桥便为我们展现了一个生长环境恶劣,却坚韧顽强、挺立峭拔的翠竹形象。它的意思是说,竹紧紧咬定了青山就势不放松,将自己的根深深扎在石缝中。众所周知,“咬”这个动作,它是需要付出力量的。

4、有兰有竹有石,有节有香有骨,

5、做官期间,鞭挞奸吏,力争赈济,后被诬告罢官。在他离职时,只有三头毛驴,一是他自己乘坐,二是驮他的书籍、阮琴,另是他仆人乘的。可谓“两袖清风”“一官归去来”。这首诗正是他不与世人同流合污的写照。

6、一竹一兰一石,有节有香有骨,

7、竹子把根深深地扎进青山里,它的根牢牢地扎在岩石缝中。经历成千上万次的折磨和打击,它依然那么坚强,不管你是吹来酷暑的东南风,还是吹来严冬的西北风,它都能经受得住,同以前一样依然坚韧挺拔,顽强地生存着。

8、出自:清代·郑燮《潍县署中画竹呈年伯包大丞括/墨竹图题诗》

9、些小吾曹州县吏,一枝一叶总关情。

10、笋菜沿江二月新,家家厨房剥春筠,

11、我有心胸中滋长着无数竿竹,一时的灵思飞涌就化作这淋漓的墨画,龙飞凤舞地在九天之上一般,将云霞渲染为新清之绿!

12、竹以其深厚的文化意蕴,历来被文人墨客争相吟咏。先秦时期,竹象征着君子高尚的节操。魏晋时期,竹代表着高雅脱俗的逸士。唐宋以来,竹成为了一种坚韧顽强的人格追求及处世态度。总之,文人墨客多爱竹。他们的众多咏竹作品,成为了我国古典诗歌长河中的璀璨风景。

13、正如他在《竹石》一诗中所写的那样:“咬定青山不放松,立根原在破岩中;千磨万击还坚劲,任尔东西南北风。”

14、诗中的竹实际上也是作者郑板桥高尚人格的化身,在生活中,诗人正是这样一种与下层百姓有着较密切的联系,嫉恶如仇、不畏权贵的岩竹。作者郑板桥的题画诗如同其画一样有着很强的立体感,可作画来欣赏。

15、咬定青山不放松,立根原在破岩中;

16、一阵狂风倒卷来,竹枝翻回向天开。

17、出自:清代·郑燮《题画竹》

18、一节复一节,千枝攒万叶.

19、分付厨人休斫尽,清光留此照摊书。

20、紧承上句,第二句“立根原在破岩中”道出了翠竹能傲然挺拔于青山之上的基础是它深深扎根在破裂的岩石之中。在作者郑板桥诗、画中的竹又往往与“石”是分不开的。

三、郑板桥咏竹诗一首

1、明年再有新生者,十丈龙孙绕凤池。

2、清·郑板桥《竹》原文:

3、新长的竹子要比旧竹子高,它们的生长全凭老的枝干扶持。

4、秋风昨夜渡潇湘,触石穿林惯作狂;

5、咬定青山不放松,立根原在破岩中。

6、从写法来看,《竹石》是一首借物喻人、托物言志的咏物诗。值得注意的是,郑板桥这首诗,虽然是在咏竹,但通篇却无一“竹”字,然而让人读后的感受,却又句句有竹。因此除了生动形象地表现出了竹坚韧顽强的品质,及作者刚正不阿、正直不屈的人格追求和处世态度外,其艺术水平也很高。

7、在这首诗里,竹石则形成了一个浑然的整体,无石竹不挺,无竹山不青。这两句诗也说明了一个简单而深刻的哲理:根基深力量才强。

8、江南鲜笋趁鲥鱼,烂煮春风三月初,

9、出自:清代·郑燮《予告归里,画竹别潍县绅士民》

10、郑板桥是清代著名的诗人,被称为扬州“八怪”之一生酷爱写竹、画竹。他写的咏竹诗意境隽永,蕴涵着很强的哲理性,在古代咏物诗中独树一帜。

11、因而磨墨展纸,落笔倏作变相,手中之竹有不是胸中之竹也。总之,意在笔先则定则也;趣在法外者,化机也。独画云乎哉!”也是因为这点,他的绘画在那一时颇受士大夫,平民所喜爱。

12、咬定青山不放松,立根原在破岩中。千磨万击还坚劲,任尔东西南北风。

13、莫被风吹散,玲珑碎空玉.

14、有时侯,石构成竹的对立面,如“画根竹枝插块石,石比竹枝高一尺,虽然一尺让它高,年来看我掀天力”;有时候石成为竹的背景,如”秋风昨夜渡潇湘,触石穿林惯作狂;惟有竹枝浑不怕,挺然相斗一千场”。

15、一片绿阴如洗,护竹何劳荆杞?

相关说说

回到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