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水调歌头》古诗原文
1、9)不应有恨,何事长(cháng)向别时圆:(月儿)不该(对人们)有什么怨恨吧,为什么偏在人们分离时圆呢?何事:为什么。
2、结合全诗内容填空。
3、“知诗人”是要了解作者的,或作者创作这首诗的背景;
4、(2011年·河北)简析“转朱阁,低椅户,照无眠”一句中动词的表达效果。
5、②“但愿人长久,千里共婵娟。”
6、(4)表现作者对人间生活赞美和热爱的句子:起舞弄清影,何似在人间。
7、赏月诗词往往清逸孤寒,东坡这首词直如缥缈于云端,掩映于清辉之间。抒酒问月,有李太白酒仙遗风,一片奇趣横生。明月皎皎照彻天上人间,天上是孤寒一片,人间是相思无眠。“人有悲欢离合,月有阴圆缺,此事古难全”,已是豁达,但“但愿人长久,千里其婵娟”更至乐观诚挚,种种感情交融于月光之下,顿成千古绝唱。胡仔评道:“中秋词自东坡《水调歌头》出,余词尽废。”
8、这首词几乎通篇议论,而且大量用典,苏轼以议论入词的做法,在这里达到了极致。大量的议论和典故有点影响了词意的表达,但这仍不失为一首好词。
9、将人世的聚合离散看作如明月的阴晴圆缺,非人力所能左右表现作者领悟人生哲理的豁达襟怀。
10、“悟诗情”指领会诗歌所要表达的情感(思念、理想、社会现实、风景等)。
11、公元1076年的中秋,皓月当空,银辉遍地,词人与胞弟苏辙分别之后,已七年未得团聚。此刻,词人面对一轮明月,心潮起伏,于是乘酒兴正酣,挥笔写下了这首名篇。
12、不知道天上宫殿,今天晚上是哪年。
13、(跟杨雨品读古诗词)18《诗经·邶风·击鼓》
14、B.“明月几时有?把酒问青天”这两句中,苏轼把酒问天,将青天视为自己的朋友,显示了他豪放的性格和不凡的气魄。
15、词的上片诗人从幻想上天写起,最后又回到热爱人间的感情上来,这中间显示诗人感情起伏的词语一个是“我欲”,一个是又恐、一个是何似。(2分)
16、C.“但愿人长久,千里共婵娟。”既是对远方亲人的怀念,也是一种祝福。
17、B.“不应有恨,何事长向别时圆?”这一句,抒发思念亲人的感情,表面看来,好像是对月有怨恨之意,其实是写亲人不能团聚的惆怅。
18、不应有恨,何事长(cháng)向别时圆:(月亮)不该(对人们)有什么怨恨吧,为什么偏在人们分离时圆呢?何事:为什么。
19、(5)词中直接写明月的诗句是:转朱阁,低绮户,照无眠。
20、公元1076年的中秋,皓月当空,银辉遍地,词人与胞弟苏辙分别之后,已七年未得团聚。此刻,苏轼面对一轮明月,心潮起伏,于是乘酒兴正酣,挥笔写下了这首名篇。
二、《水调歌头》全
1、(跟杨雨品读古诗词)8《菩萨蛮·人人尽说江南好》
2、丙辰:指宋神宗熙宁九年(1076年)。这一年苏轼在密州(今山东诸城)任太守。
3、作者:李处全楼观数南国,烟雨压东州。溪山雄胜,天开图画肖瀛洲。我破瀛洲客梦,来剖仙都符竹,乐岁又云秋。聊作幻师戏,肯遗后人愁。趁佳时,招我辈,共凝眸。君侯胸次邱壑,意匠付冥搜,刻日落成华栋,对月难并清景,千丈素光流。老子兴何极,小子趣觥筹。
4、月亮移动,转过了朱红的楼阁,又低低地照进雕花门窗里,照到了不能入眠的人。月亮不该对人有怨恨吧,为什么总是在人们分别时变圆呢?人总会有悲有欢、有离有合;月亮总会有阴有晴、有圆有缺,这种事情自古以来就很难周全。只希望我们年年平安,虽然远隔千里,也能共享这美好的时光。
5、这首词作于丙辰宋神宗熙宁九年(1076)中秋。此时苏轼39岁,为密州(今山东省诸城)太守。题说“兼怀子由”,当时苏轼与其弟子由已经六七年没见面了。
6、明月从何时才有?端起酒杯来询问青天。不知道天上宫殿,今天晚上是哪年。我想要乘御清风回到天上,又恐怕返回月宫的美玉砌成的楼宇受不住高耸九天的寒冷。起舞翩翩玩赏着月下清影,归返月宫怎比得上在人间。月儿转过朱红色的楼阁,低低地挂在雕花的窗户上,照着没有睡意的人(指诗人自己)明月不该对人们有什么怨恨吧,为何偏在人们离别时才圆呢?人有悲欢离合的变迁,月有阴晴圆缺的转换,这种事自古来难以周全。但愿亲人能平安健康,虽然相隔千里,也能共享这美好的月光。
7、作者:刘辰翁群动各已息,在汝梦中游。尘埃大地如水,儿女不堪愁。寂寂古人安在,冉冉吾年如此,何处有高楼。客有洞箫者,泪不下能收。庾楼坠,秦楼渺,楚楼休。知公所恨何事,不是为封侯。自有此山此月,说甚何年何处,重泛木兰舟。起舞酹英魄,余愤海西流。
8、下列对《水调歌头》赏析不正确的一项是:(A)
9、(跟杨雨品读古诗词)29李清照《渔家傲》
10、谢安早年隐居逍遥,中年出仕后面对亲友的离别而悲伤,所以一直想要归隐,可直到功成名就之后仍然没能实现这个愿望,只能“遗恨沧洲”。苏轼写这么一段典故,是自省也是自戒,为下阕的议论做好铺垫。
11、该处分析讲解的十分精确,亲人不能团聚与明月没有太大的关系,但是却追究于明月。在这句词中,“圆”包括了两种含义:一种是明月的形状是圆,另一种是由明月的圆而引出的亲人团圆。
12、此事:指人的“欢”“合”和月的“晴”“圆”。
13、明月几时有?把酒问青天。不知天上宫阙,今夕是何年。我欲乘风归去,又恐琼楼玉宇,高处不胜寒。起舞弄清影,何似在人间!转朱阁,低绮户,照无眠。不应有恨,何事长向别时圆?人有悲欢离合,月有阴晴圆缺,此事古难全。但愿人长久,千里共婵娟。
14、这首词所表现的思想情感,本来甚为明显,苏轼因为政治处境的失意,以及和其弟苏辙的别离,中秋对月,不无抑郁惆怅之感。但是他没有陷在消极悲观的情绪中,旋即以超然达观的思想排除忧患,终于表现出对人间生活的热爱。
15、小学生必背古诗词|《书湖阴先生壁》
16、苏轼首先吟起自己在此次相聚的前一年中秋,写的《水调歌头·明月几时有》一词。而苏辙想到中秋一过,两人又要再度分开,再聚不知何时,心中满是眷眷不舍,忧伤地吟起了一首新作——《水调歌头·徐州中秋》:“离别一何久,七度过中秋。去年东武今夕,明月不胜愁。岂意彭城山下,同泛清河古汴,船上载凉州。鼓吹助清赏,鸿雁起汀洲。坐中客,翠羽帔,紫绮裘。素娥无赖,西去曾不为人留。今夜清尊对客,明夜孤帆水驿,依旧照离忧。但恐同王粲,相对永登楼。”
17、作者:戎昱忆昔千秋节,欢娱万国同。今来六亲远,此日一悲风。年少逢胡乱,时平似梦中。梨园几人在,应是涕无穷。
18、此篇是苏词代表作之一。从艺术成就上看,它构思奇拔,畦径独辟,极富浪漫主义色彩,是历来公认的中秋词中的绝唱。从表现方面来说,词的前半纵写,后半横叙。上片高屋建瓴,下片峰回路转。前半是对历代神话的推陈出新,也是对魏晋六朝仙诗的递嬗发展。后半纯用白描,人月双及。它名为演绎物理,实则阐释人事。笔致错综回环,摇曳多姿。从布局方面来说,上片凌空而起,入处似虚;下片波澜层叠,返虚转实。最后虚实交错,纡徐作结。
19、水调歌头有很多种,苏轼的就是思念弟弟的诗。
20、蕙质兰心西子貌,书苑琦葩绽芬芳。像蜜蜂一样工作,像蝴蝶一样生活。工作之余的她,徜徉在文学经典的世界里,让声音插上情感的翅膀,在声音的世界里与文字一起飞翔。从语文课堂到诵读平台,喜欢用声音诠释一切美好,希望用声音温暖每个人的心房!
三、《水调歌头》的原文
1、怎么才能知道月亮圆缺的规律呢?我举杯遥问苍穹。不知道天宫里,现在是何年月?我本可以和着这清风扶摇而上去问问故人,只怕高楼红墙、层楼叠榭,我经不住那高处的寒意。而那九天之上的风光又哪里比得上此刻银光乍泄下,犹如宫娥起舞的影和这水波微荡的风呢?
2、小学生必背古诗词|《江上渔者》
3、下列对诗歌理解正确的一项是(D)
4、C.下阕写词人望月怀人,由感伤离别转为对离人的祝福。在词人眼里,月圆人团圆是一种自然常理。
5、B.下阕写词人望月怀人,由感伤离别转为对离人的祝福。在词人眼里,月圆人团圆是一种自然常理。
6、我欲乘风归去,又恐琼楼玉宇,高处不胜寒。
7、全篇着眼于中秋明月,并以月抒情,兼怀念其弟子由,既表现了词人对当时社会的不满,也再现了他心胸旷远、毫不悲观的性格。作者把写景、叙事、议论和抒情融为一体,天上人间虚实并述,以自然的深远澄净映衬出自己胸怀超脱开朗,将抽象的人生哲理形象化、具体化。
8、(1)通过写明月来表达对人生美好祝愿,道尽了千载离人心愿的词句是(诗中以乐观旷达的祝愿表达情意深厚的句子是):但愿人长久,千里共婵娟。
9、赏析“又恐琼楼玉宇”一句中“恐”字的表达效果。
10、“转朱阁,低绮户,照无眠”一句表达了词人的什么情感?请简要分析。(3分)
11、丙辰年(公元1076年)的中秋节,高高兴兴地喝酒直到天亮,喝了个大醉,写下这首词,同时也思念弟弟苏辙。
12、小学生必背古诗词|《三衢道中》
13、“此事古难全”中“此事”指的是什么?(2分)
14、6)弄清影:意思是月光下的身影也跟着做出各种舞姿。弄:赏玩。
15、(2)蕴含着诗人对人生际遇变化不定的哲理性认识,揭示了人间的普遍规律:世界上不可能有永远圆满的事情。
16、因此,他顿悟出“人有悲欢离合,月有阴晴圆缺”的情感,激励自己坚持自己的思想,成为古代诗人中一股清流。
17、每天一首古诗词,腹有诗书气自华。
18、词的开头写到“明月几时有?把酒问青天。”这句词中的把酒问青天与词前小序“欢饮达旦,大醉。”起到了呼应的效果。苏轼非常喜欢饮酒,在他的诗词中经常会表现出来,他曾经说过“赖我胸中有佳处,一樽时对画图开。”
19、亲爱的小朋友们,中秋节到了,中秋之夜,人们仰望天空如玉如盘的朗朗明月,自然会期盼家人团聚。远在他乡的游子,也借此寄托自己对故乡和亲人的思念之情。所以,中秋又称“团圆节”。在这团圆的日子里,《古诗听听》栏目又和大家见面了,下面让我们来听一首关于中秋节的古诗吧!
20、小学生必背古诗词|《夏日山中》
四、《水调歌头》 全诗
1、明月几时有,把酒问青天。不知天上宫阙,今夕是何年。我欲乘风归去,又恐琼楼玉宇,高处不胜寒。起舞弄清影,何似在人间。
2、(跟杨雨品读古诗词)16纳兰容若《画堂春》
3、答:“弄”是玩弄、欣赏的意思,表明舞姿的不断变化,使人想象到舞姿的美妙。
4、转朱阁,低绮户,照无眠。不应有恨,何事长向别时圆?人有悲欢离合,月有阴晴圆缺,此事古难全。但愿人长久,千里共婵娟。
5、B.“不应有恨,何事长向别时圆”这一句,抒发思念亲人的感情。表面看来,好像是对月有怨恨之意,其实是写亲人不能团聚的惆怅。
6、圣主如天万物春,小臣愚暗自忘身。
7、CCTV0,本名左波,70后,黑龙江人,现居沈阳,机关干部,中共党员,辽宁省朗诵艺术协会理事,辽宁省朗诵艺术协会理事单位沈阳好声音朗读群的创建者。朗诵信条:不忘初心,方得始终。
8、不知天上宫阙bùzhītiānshànggōngquè,今夕是何年jīnxīshìhénián?
9、作者:刘辰翁明月几万里,与子共中秋。古今良夜如此,寂寂几时留。何处胡笳三弄,尚有南楼余兴,风起木飕飕。白石四山立,玉露下平洲。醉青州,歌赤壁,赋黄楼。人间安得十客,谭笑发中流。看取横江皓彩,犹似沈河白璧,光气彻天浮。举首快哉去,灯火见神州。
10、对下面这首词的赏析,不恰当的一项是()
11、B.词中“我欲”、“又恐”、“何似”之间的矛盾转折,显示了作者感情的波澜起伏。
12、月光转过朱红的楼阁,低低地穿过雕花的门窗,照着屋里失眠的人。这句诗运用了拟人的修辞手法,借景抒情,表达了诗人思念亲人以及被贬的失意之情。
13、②“但愿人长久,千里共婵娟”表达的情感:对亲人的美好祝愿;乐观旷达的情怀。
14、丙辰中秋,欢饮达旦,大醉,作此篇。bǐngchénzhōngqiū,huānyǐndádàn,dàzuì,zuòcǐpiān,兼怀子由jiānhuáizǐyóu。
15、此词是中秋望月怀人之作,表达了对胞弟苏辙的无限怀念。词人运用形象描绘手法,勾勒出一种皓月当空、亲人千里、孤高旷远的境界氛围,反衬自己遗世独立的意绪和往昔的大醉,作此篇,兼怀子由。
16、(跟杨雨品读古诗词)17李白《长干行》
17、D.全词以“明月”贯穿,咏月兼怀亲人,表达了词人旷达的胸怀和乐观的情致。
18、小学生必背古诗词|《乐游原》
19、人有悲欢离合,月有阴晴圆缺,
20、C.“人有悲欢离合,月有阴晴圆缺,此事古难全,”这句话从人到月,从古到今,对自然和社会作了高度概括,很有哲理意味。
五、水调歌头古诗全文
1、A.上阕写词人把酒问月,萌生了“乘风归去”的奇想,而天上的高寒使他转向对人间的喜爱。