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龙门石窟反映
1、从损毁程度上,龙门石窟比云冈石窟严重许多。相对云冈石窟保存的好一些。但龙门石窟的规模要大些。
2、龙门石窟经历了天竺、新罗、吐火罗、康国等国家营造,发现有西域乐器、欧洲纹样、古希腊石柱、罗马金币、基督教瘗(yì)穴等,堪称全世界国际化水平最高的石窟。
3、四大石窟指的是以中国佛教文化为特色的巨型石窟艺术景观,包括:莫高窟(甘肃敦煌)、云冈石窟(山西大同)、龙门石窟(河南洛阳)、麦积山石窟(甘肃天水),佛教艺术
4、龙门石窟开凿于北魏孝文帝年间,
5、2016年至2019年,龙门石窟研究院与北京大学考古文博学院、洛阳市文物考古研究院三方联合组成香山寺考古队,开展了龙门唐代香山寺遗址的考古发掘,完成发掘面积3000平方米。发掘有唐宋时期的建筑基址和道路,重要遗迹如唐代的两座塔基基址,有地宫、砖铺面、散水、台基等;出土遗物有舍利石函、石造像、大型刻花纹石条、刻经石残块,砖瓦、瓷片、铁钉、鎏金小铜佛像以及唐宋时期铜钱等。这是对唐代皇家寺院香山寺遗址的首次大规模发掘,发现较高规格、较大规模的塔基。结合文献资料,初步推测为唐代入华印度高僧地婆诃罗墓塔。
6、广告合作:18638879776037963928116
7、从价值上,一是文物和艺术价值。龙门石窟的代表奉先寺是规模最大、艺术最为精湛的一组摩崖型群雕,那些大型艺术群雕高踞于中国石刻艺术的巅峰,成为中国石刻艺术的典范之作。这点是没有争议的。比云冈石窟的艺术成就和文物价值更高些。
8、宾阳洞有三窟,宾阳中洞是北魏时期(公元386~512年)的代表性作品。这个洞窟前后用了24年才建成,是开凿时间最长的一个洞窟。洞内有11尊大佛像。洞窟正壁刻主像释迦牟尼,左右二边有弟子、菩萨侍立,佛和菩萨面相清瘦,目大颈平,衣锦纹理周密刻划,有明显西域艺术痕迹。窟顶雕有飞天,挺健飘逸。据说,洞口两壁上还有一幅浮雕“帝后礼佛图”,造型别致,构图美妙,后被盗凿,现置于美国纽约博物馆。而洞口唐宰相书法家褚遂良书碑铭,很值得一览。
9、龙门石窟延续时间长,跨越朝代多,以大量的实物形象和文字资料从不同侧面反映了中国古代政治、经济、宗教、文化等许多领域的发展变化,对中国石窟艺术的创新与发展做出了重大贡献。2000年被联合国科教文组织列为世界文化遗产。
10、龙门石窟始开凿于北魏孝文帝迁都洛阳(公元494年)前后,后来,历经东西魏、北齐、北周,到隋唐至宋等朝代又连续大规模营造达400余年之久。密布于伊水东西两山的峭壁上,南北长达1公里,共有97000余尊佛像,1300多个石窟。现存窟龛2345个,题记和碑刻3600余品,佛塔50余座,造像10万余尊。 。其中最大的佛像高达14米,最小的仅有2厘米。这些都体现出了我国古代劳动人民很高的艺术造诣。
11、2000年,在联合国教科文组织第24届世界遗产委员会会议上,河南洛阳龙门石窟成功列入《世界遗产名录》。20年来,洛阳市认真履行《保护世界文化与自然遗产公约》,坚守申遗承诺,这六大考古成果见证了龙门石窟遗产保护的成绩。
12、龙门石窟的洞窟数量多达2345个,是莫高窟洞窟数量(735个)的2倍,云冈石窟洞窟数量(1145个)的2倍,麦积山石窟洞窟数量(221个)的6倍,阿富汗巴米扬石窟洞窟数量(750个)的3倍,印度最重要的佛教石窟——马哈拉施特邦·阿旃陀石窟数量(30个)的78倍,印度孟买象岛石窟洞窟数量(5个)的469倍,是世界上造像最多、规模最大的石刻艺术宝库。
13、乾隆御碑亭:乾隆与香山寺
14、第二次被毁在民国时期,民国政府为从南京迁都洛阳做准备,在修建龙门西山临伊河道路时,亦炸毁大量山麓佛龛。
15、这些洞窟的开凿是皇家意志和行为的体现,具有浓厚的国家宗教色彩,所以龙门石窟的兴衰,不仅反映了中国5至10世纪皇室崇佛信教的盛衰变化,同时从某些侧面也反映出中国历史上一些政治风云的动向和社会经济态势的发展,它的意义是其它石窟所无法比拟的。
16、龙门石窟开凿于北魏孝文帝迁都洛阳前后,经西魏、东魏、北齐、隋、唐、五代、宋历代的营造,在这里形成了南北长1公里,具有2345个窟龛、10万余尊造像和2800余品碑刻题记的石窟遗存。
17、在龙门的所有洞窟中,北魏洞窟约占30%,唐代占60%,其他朝代仅占10%。龙门石窟中最大的佛像是卢舍那大佛,高14米;最小的佛像在莲花洞中,每个只有0.02米,称为微雕。
18、以大量的实物形象和文字资料,
19、万佛洞在宾阳洞南边,洞中刻像丰富,南北石壁上刻满了小佛像,很多佛像仅一寸,或几厘米高,计有1500多尊。正壁菩萨佛像端坐于束腰八角莲花座上。束腰处有四力士,肩托仰莲。后壁刻有莲花54枝,每枝花上坐着一菩萨或供养人,壁顶上浮雕伎乐人,个个婀娜多姿,形象逼真。沿口南壁上还有一座观音菩萨像,手提净瓶举尘尾,体态圆润丰满,姿势优美,十分传神。
20、在龙门石窟宾阳中洞门券拱下雕刻一对柱头,带有明显的希腊“爱奥尼亚”式柱头痕迹,属于古希腊爱奥尼亚风格式石柱,是典型的希腊文化艺术之一。龙门出现的这种希腊式石柱可以说是希腊、波斯、印度和中国多元文化交融之产物。
二、龙门石窟反映了什么
1、龙门石窟位于河南洛阳市区南面12公里处,是与大同云岗石窟、甘肃敦煌莫高窟齐名的中国三大石窟之一。 是中国现存规模最大的皇家石雕,具有很高的艺术、历史考古和宗教研究价值。龙门石窟凿于北魏孝文帝迁都洛阳前后(公元四九四年),直至北宋,现存佛像十万余尊,窟龛二千三百多个。1961年被国务院列为国家重点文物保护单位,二000年十一月龙门石窟被联合国教科文组织列入《世界遗产名录》。
2、此处又因石质优良,宜于雕刻,故而古人择此而建石窟。这里青山绿水、万象生辉,伊河两岸东西山崖壁上的窟龛星罗棋布、密如蜂房。
3、之后历经魏、齐、隋、唐、五代、宋等朝代,
4、唐代龙门石窟的重点洞窟中,以规模宏伟、气势磅礴的大卢舍那像龛群雕最为著名。这组雕像,以雍容大度、气宇非凡的卢舍那佛为中心,用一幅极富情态质感的美术群体形象,将佛国世界那种充满了祥和色彩的理想意境表达得淋漓尽致,显示了唐代雕刻艺术的最高成就。
5、龙门西山的风水比较好。佛教东传后,糅合了中国传统文化中的风水学理论,必然会选择风水佳地。而龙门石窟密集分布的龙门西山几乎呈南北走向,而伊水又穿流于龙门西山与东山之间,形成山口把门之势,符合中国风水学上的"藏风得水"、"负阴抱阳"等基本原则。
6、古阳洞是由一个天然的石灰岩溶洞开凿成的。窟顶无莲花藻井,地面呈马蹄形。主像释迦牟尼,着双领下垂式袈裟,面容清瘦,眼含笑意,安详地端坐在方台上,侍立在主佛左侧的是手提宝瓶的观音菩萨,右边的是拿摩尼宝珠的大势至菩萨,他们表情文静,仪态从容。
7、敦煌研究院院长赵声良在采访中表示,中国的传统文化之所以这么伟大,这么宏伟,就是因为它不忘本来、吸收外来、面向未来,因为我们中华民族有这样伟大的胸襟,它没有拒绝外来的东西,在丝绸之路发达的时候不断地吸收外来的东西,然后让自己更加强大起来。
8、云冈石窟的损毁主要是受当地的气候环境的影响,一是自然风化,二是山体渗水到洞窟中加剧风化,三是很长时间周围居民燃煤和煤矿开采造成的空气污染也加剧了风化。另外就是有一定程度的人为破坏。
9、在1300多年前的唐朝,武则天在洛阳称帝,非常钟情于伊阙山水,也很喜欢位于其中的清幽雅致的香山寺,她经常在香山寺中石楼坐朝(据〈大唐传载〉记述)并在石楼留下了千年为人们所传颂的典故“香山赋诗夺锦袍”,在一次春游香山寺时,武则天别出心裁,主持了一次“龙门诗会”,历史上有名的“香山赋诗夺锦袍”即由此而来。
10、龙门石窟保留着大量的宗教、美术、书法、音乐、服饰、医药、建筑和中外交通等方面的实物史料。因此,它堪称为一座大型石刻艺术博物馆。让后人知道,古代人民的伟大成就、中国古代石窟雕塑艺术的集中表现。其实它和长城都是一样的,见证了中国的历史。。
11、定了!龙门石窟被确认为中国四大石窟之首
12、出版社直接发货,精装版限量编号500册
13、在它之前的石窟艺术均较多地保留了犍陀罗和秣菟罗艺术的成分,而龙门石窟则远承印度石窟艺术,近继云冈石窟风范,与魏晋洛阳和南朝先进深厚的汉族历史文化相融合开凿而成。
14、重要提醒!依法清理取缔!
15、龙门石窟的教育意义:它们反映了我国古代政治、经济、宗教、文化等许多领域的发展变化,对我国石窟艺术的创新与发展作出了重大贡献。
16、推荐看下面这些关于石窟的书籍资料,里面有非常详细的记载,比回答中的几百个字要详细且全面
17、龙门石窟还保留有大量的宗教、美术、书法、音乐、服饰、医药、建筑和中外交通等方面的实物史料。因此,它又是一座大型的石刻艺术博物馆。
18、联合国教科文组织·世界文化遗产委员会曾对中国四大石窟(河南洛阳龙门石窟、甘肃敦煌莫高窟、山西大同云冈石窟、甘肃天水麦积山石窟)进行逐个考察,最终确认——河南省洛阳市的龙门石窟代表中国石刻艺术的最高峰,位居中国四大石窟之首。
19、体现了民族融合的特色。民族差别得以最终消失,相互融合成新的民族。迁移杂居互相通婚,各民族互相学习共同发展。
20、龙门石窟位于中国中部河南省洛阳市南郊5公里处,龙门峡谷东西两崖的峭壁间。因为这里东、西两山对峙,伊水从中流过,看上去宛若门厥,所以又被称为"伊厥",唐代以后,多称其为"龙门"。这里地处交通要冲,山清水秀,气候宜人,是文人墨客的观游胜地。又因为龙门石窟所在的岩体石质优良,宜于雕刻,所以古人选择此处开凿石窟。龙门石窟与甘肃敦煌莫高窟、山西大同云冈石窟并称为"中国三大石刻艺术宝库"。石窟始凿于北魏孝文帝时(公元471~477年),历经400余年才建成,迄今已有1500年的历史,龙门石窟南北长约1公里,现存石窟1300多个,窟龛2345个,题记和碑刻3600余品。
三、龙门石窟反映的是什么世纪
1、龙门是一个风景秀丽的地方,这里有东、西两座青山对峙,伊水缓缓北流。远远望去,犹如一座天然门阙,所以古称“伊阙”。现“伊阙”,自古以来,已成为游龙门的第一景观。唐代诗人白居易曾说过:“洛阳四郊山水之胜,龙门首焉”。
2、韩式半永久大粗眉、传情美瞳线、性感漂唇,
3、龙门石窟在民国时期,冯玉祥将军,曾在山上大力植树,和疏通河道等进行保护。
4、龙门石窟虽然破坏极为严重,然而现存造像数量仍达到惊人的110000余尊,是莫高窟造像数量(2415尊)的5倍,云冈石窟造像数量(51000余尊)的2倍,麦积山石窟造像数量(10632尊)的3倍。
5、近年来,洛阳依托丰厚的历史文化底蕴,以文促旅、以旅彰文,让世界文化遗产龙门石窟焕发出时代新气象。绿水青山擦亮底色,夜游龙门美轮美奂,龙门古街流光溢彩,园区、景区、社区“三区”融合发展加快推进。
6、河南洛阳龙门石窟位于洛阳市东南,分布于伊水两岸的崖壁上,南北长达1公里。龙门石窟始凿于北魏年间,先后营造400多年。现存窟龛2300多个,雕像10万余尊,是我国古代雕刻艺术的典范之作。
7、不仅仅是观看那令人叹为观止的雕刻石佛,
8、你不要欺负小檬没考过英语四级!
9、刚刚!洛阳市政府发布最新通知
10、看看山寨和正品的对比图,
11、睁着卡姿兰大眼睛的夜店女王,
12、唐代诗风很盛,武则天对胜出者“赐以锦袍”,奖品不见得贵重,但却是难得的荣誉,群臣当然各不相让,奋力争夺。
13、一点都不符合旅舍那大佛的气质。
14、这次也是我国三大石窟艺术宝库首次联合展出,敦煌、云冈、龙门三大石窟研究院共展示精品文物三百件(套),3D高保真打印窟龛数十件,展品包含了雕刻、泥塑、壁画、题记等多种样式,涵盖了中国、印度以及西方不同地域的多种风格。
15、这大佛的尺寸规模大小,
16、晚清正处于社会变革的特殊时期,以沙畹为代表的欧洲人士在中国的远行、考察经历,成为观照中西文化交流史的一面镜像。图像记录即是一种文化记忆。其著述和手稿日记保存的照片、地图、拓片等资料,是后人补充研究的重要参考。
17、洛阳龙门石窟研究院保护中心专门保护龙门石窟,中心的副主任高东亮介绍说,龙门石窟的日常维护主要包括山体排水沟中杂物清理,以减少积水和防止水渗漏,洞窟的定期除草除尘,洞体周围石块及石窟本体石块脱落粘接归位,风化裂缝的填补粘接,小型洞窟漏水的防护等。
18、龙门石窟是北魏、唐代造像最集中的地方,两朝的造像反映出迥然不同的时代风格。
19、龙门石窟前的一条河是伊河。伊河,是中国黄河南岸洛河支流之也是洛阳市境内重要的河流之一。
20、龙门石窟碑刻题记2860余品,有古碑林之称。代表作:“龙门二十品”、龙门双璧(褚遂良《伊阙佛龛碑》、宋真宗《龙门铭碑》),是中国书法艺术之杰作。
四、龙门石窟反映了魏晋南北朝时期的文化具有哪些特征
1、连续大规模营造达400余年之久。
2、龙门石窟自建造以来,受到过两次最严重的人为毁坏:首先是唐武宗时期的“会昌法难”,系官方公开毁灭,如今龙门多处被毁遗迹,均系此时形成。
3、蒋宋别墅,位于香山寺南侧,建成于1936年,是为蒋介石庆祝五十大寿而修建的。这座中西合璧的青砖小楼,为典型的半歇山顶、两层周回廊的仿古阁楼建筑,清雅古朴,极具韵味。
4、龙门石窟造像多为皇家贵族所建,是世界上绝无仅有的皇家石窟。武则天根据自己的容貌仪态雕刻的卢舍那大佛,以及在洛阳皇宫紫微城建天堂的消息传入日本后,圣武天皇发愿“朕亦奉造”,在奈良建立东大寺。
5、历史意义《帝后礼佛图》是我国雕塑史上的珍品,可惜在三十年代被美国人普爱伦勾结北平琉璃厂的古董奸商盗凿而去。从原壁被凿的痕迹和残存的浮雕斑痕,以及后来在奸商家中查出的几箱浮雕碎块来看,恐怕原作已被凿毁,现藏于美国的只是复制品。这无疑是人类艺术史上的一大悲剧。深层含义《帝后礼佛图》反映了北魏上流阶层崇佛信佛活动的一个典型场面。北魏统治集团利用佛教作为政治工具,以制民先制心,使百姓在佛教因缘说教下,认命今世,苦修来世,接受命运的摆布,不作乱犯上为目的,通过礼佛,起到上行下效,愚弄百姓的作用
6、真是一点也不如氧化后的“灰头土脸”霸气好吗!
7、华丽丽成为热搜第三名。
8、龙门石窟开凿于北魏孝文帝迁都洛阳(公元493年)前后,之后历经东魏、西魏、北齐、隋、唐、五代、宋等朝代连续大规模营造达400余年之久,南北长达1公里,今存有窟龛2345个,造像10万余尊,碑刻题记2800余品。其中“龙门二十品”是书法魏碑精华,褚遂良所书的“伊阙佛龛之碑”则是初唐楷书艺术的典范。龙门石窟延续时间长,跨越朝代多,以大量的实物形象和文字资料从不同侧面反映了中国古代政治、经济、宗教、文化等许多领域的发展变化,对中国石窟艺术的创新与发展做出了重大贡献。
9、魏窟——公元495年魏宗室丘慧成开始在龙门山开凿古阳洞,500——523年魏宣武帝、魏孝明帝连续开凿宾阳洞的北中南三个大石窟,石阳洞和宾阳洞的修建共费人工80万以上,还开凿了药方洞和东魏时开凿的莲花洞等石窟。北朝石窟都在龙门山,古阳洞自慧成至东魏末50多年的营造,表现出列多的中国艺术形式,大佛姿态也由云岗石窟的雄健可畏转变为龙门石窟的温和可亲。以宾阳中洞主佛为代表的佛像,人物面部含着微笑,龙门石窟比云岗石窟表现出更多的中国艺术佛像。
10、老司机带你开启了一次,
11、龙门石窟开凿于北魏孝文帝年间,之后历经东魏、西魏、北齐、隋、唐、五代、宋等朝代连续大规模营造达400余年之久,南北长达1公里。龙门石窟存有窟龛2345个,造像10万余尊,碑刻题记2800余品。其中“龙门二十品”是书法魏碑精华,褚遂良所书的“伊阙佛龛之碑”则是初唐楷书艺术的典范。龙门石窟延续时间长,跨越朝代多,以大量的实物形象和文字资料从不同侧面反映了中国古代政治、经济、宗教、文化等许多领域的发展变化,对中国石窟艺术的创新与发展做出了重大贡献。
12、这一时期还有大量的民间盗窃,以日本、美国文物商人公开收购为主导,民间掀起了疯狂的盗卖运动,著名的龙门石窟《帝后礼佛图》便是在此时被盗往美国。
13、古阳洞也很出名。这里有丰富造像题记,为人称道的龙门十二品,大部分集中在这里。清代学者康有为盛赞这里的书法之美为:魄力雄强、气象浑穆、笔法跳越、点画峻厚、意态奇逸、精神飞动、骨法洞达、结构天成、血肉丰美。
14、全石窟共记2860多块碑刻题,其中颇负盛名的有《龙门二十品》、褚遂良的《伊阙佛龛碑》与宋真宗《龙门铭碑》,充分彰显了魏碑体、唐楷书体等中国书法艺术的精髓。
15、龙门石窟延续时间长,跨越朝代多,
16、还有一个药方洞,刻有140个药方,反映了我国古代医学的成就。把一些药方刻在石碑上或洞窟中,在别的地方也有发现,这是古代医学成就传之后世的一个重要方法。
17、河南广播电视台新闻广播
18、回复文字阅读历史文章,如回复:北齐01可阅读文章:北齐的佛像(珍藏版),也可“查看历史消息”查阅。
19、反映古代政治、经济、文化等领域的发展变化。
20、卢舍那大佛,是武则天根据自己的容貌仪态雕刻的佛像,乃龙门石窟中艺术水平最高、整体设计最严密、规模最大的一座造像,以神秘微笑著称,被国外游客誉为“东方蒙娜丽莎”、“世界最美雕像”。
五、龙门石窟反映了哪些历史信息
1、南北长达1公里,共有97000余尊佛像,
2、1907年法国著名的汉学家沙畹及摄影师一行人等,短短数月间,遍历我国河南、四川、山西、山东、陕西、辽宁、北京等地名胜古迹,采集了至可宝贵的一手图文资料(石窟造像、金石拓片等)。归国后于1909年在巴黎发布了《MissionarchéologiquedanslaChineseptentrionale》(北中国考古图录),比关野贞和常盘大定合著的《支那文化史迹》摄印早20年左右。
3、龙门石窟是北魏、唐代皇家贵族发愿造像最集中的地方。皇室贵族拥有雄厚的人力、物力条件,他们所主持开凿的石窟必然规模庞大,富丽堂皇,汇集当时石窟艺术的精华,因而龙门石窟是十分具有代表性的。这些洞窟的开凿是皇家意志和行为的体现,具有浓厚的国家宗教色彩,所以龙门石窟的兴衰,不仅反映了中国5至10世纪皇室崇佛信教的盛衰变化,同时从某些侧面也反映出中国历史上一些政治风云的动向和社会经济态势的发展,它的意义是其他石窟所无法比拟的。
4、奉先寺是龙门唐代石窟中最大的一个石窟,长宽各30余米。据碑文记载,此窟开凿于唐代武则天时期,历时三年。洞中佛像明显体现了唐代佛像艺术特点,面形丰肥、两耳下垂,形态圆满、安详、温存、亲切,极为动人。 石窟正中卢舍那佛坐像为龙门石窟最大佛像,身高14米,头高4米,耳朵长9米,造型丰满,仪表堂皇,衣纹流畅,具有高度的艺术感染力,实在是一件精美绝伦的艺术杰作。据佛经说,卢舍那意即光明遍照。这尊佛像,丰颐秀目,嘴角微翘,呈微笑状,头部稍低,略作俯视态,宛若一位睿智而慈祥的中年妇女,令人敬而不惧。
5、金刚力士雕像比卢舍那佛像旁的力士像更加动人,是龙门石窟中的珍品,1953年清理洞窟积土时,在极南洞附近发现的,是被盗凿而未能运走遗留下的。只见金刚力士两眼暴突,怒视前方,二手握拳,胸上、手、腿上的肌肉高高隆起。整座雕像造型粗犷豪放,雄健有力,气势逼人。
6、首先成诗的是左史东方虬:“春雪满空来,触处如花开,不知园里树,若个是真梅”,武则天觉得东方虬文思敏捷,又才华出众,立即把锦袍赐给了他,而此时,多数大臣也相继成诗,经当众诵读,其中宋之问的《龙门应制》一致认为更在东方虬之上,武则天遂决定把锦袍赐给宋之问,“香山赋诗夺锦袍”也成了诗坛上的一段佳话。
7、龙门石窟不仅仅是佛像雕刻技艺精湛,而石窟中造像题记也不乏艺术精品。龙门石窟造像题记遍布许许多多的洞窟,约有3600品,其中龙门二十品,是我国优秀文化遗产的一部分,在国内外学术界、书法界有很广泛的影响。龙门二十品,十九品集中于古阳洞,另有一品在西山中部偏南老龙洞崖壁的慈香窟里。古阳洞是龙门石窟中开凿最早的一个窟,凿于北魏孝文帝迁都洛阳前一年。洞内小佛龛琳琅满目,雕刻精巧。
8、龙门石窟以古阳洞和宾阳洞为代表。古阳洞位于龙门西山南部,是龙门石窟中开凿最早的。它原为天然石灰岩洞,后被加工成椭圆形平面、穹隆顶的石窟。正壁雕一佛二菩萨二石狮,南北两壁各凿三层像龛,龛楣、龛额的图饰设计奇制诡异,细致灵巧,并雕有飞天、佛传故事和礼佛图等。
9、龙门石窟研究院院长史家珍告诉记者:“我们把这些古代文化的信息,要深入地去发掘出来,然后整理好传递给社会,让大家都有一个共同的感受,就是我们的民族自豪感就提升了,文化自信也就自然而然地建立起来了。”
10、佛教石窟寺是丝绸之路上得天独厚的历史文化遗产,是丝绸之路文化交流、多民族融合、中外文明互鉴的彰显和反映。
11、小檬真的已经看不下去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