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的位置: 首页 > 心情说说

借代诗句大全(93条精选)

一、借代的诗句赏析

1、(问)本诗运用了什么修辞手法,结合诗句具体分析。

2、羌笛何须怨杨柳,春风不度玉门关。拟人

3、碧玉妆成一树高,万条垂下绿丝绦。

4、上期(董腾老师干货)诗词鉴赏之风格题

5、迢迢牵牛星,皎皎河汉女。互文

6、友人在黄鹤楼与我辞别,在柳絮如烟、繁花似锦的阳春三月去扬州远游。孤船帆影渐渐消失在碧空尽头,只看见滚滚长江向天际奔流。

7、桃花潭水深千尺,不及汪伦送我情。

8、而今识尽愁滋味,欲说还休。

9、冬夜读书示子聿—陆游(宋代)

10、贵有风云兴,富无饥寒忧。所营唯第宅,所务在追游。

11、(1)歧王宅里寻常见,崔九堂前几度闻。(《江南逢李龟年》)(“见”与“闻”互文见义)

12、嘈嘈切切错杂弹,大珠小珠落玉盘。

13、对事物的形象、特征、作用、程度等作扩大或缩小的描述。有更突出、更鲜明地表达事物的作用。

14、再如“星河秋一雁,砧杵夜千家”(《酬程延秋夜即事见赠》),给人的情趣和诗味是浓醇、深长的。上句是视觉画面——秋夜星空一只孤飞的雁,下句是听觉意象——千家万户的砧杵之声,上下句的串联迭合,不但鲜明准确地描绘了秋夜景色的典型特征,而且构造了一幽怨凄清的意境。

15、但使书种多,会有岁稔时。

16、“黄花如散金”出自晋·张翰《杂诗》。黄花:菊花。本句大意是:黄灿灿的菊花开满大地,宛如散落在地上的金子。菊花高洁丰丽,傲霜怒放,为秋日的景色增添了异彩。菊花是我国的传统名花,在两千五百年前的古籍中就有关于菊花的记载,在中国十大名花的评比中它荣居第三。菊花品种很多,花色纷呈,而黄色居多,因此又习惯称它为“黄花”。张翰《杂诗》用散金比喻纷呈的黄菊,鲜明生动,为人称道。唐人曾以~作为科举考试的命题,李白也有“张翰黄花句,风流五百年”的诗句,更增加了它的知名度,现在仍可用来形容遍开的黄菊。

17、(注)龙钟:湿漉漉的样子。

18、男儿欲遂平生志,五经勤向窗前读。

19、释义:做官的人能够不改变自己志节的,中国之大,能有几个人呢?

20、相关情无恨,沾襟比散丝。

二、借代诗句大全

1、A(解析)试题分析:应为借代。这是对课本中诗歌的理解的考核题目,注意诗歌的意象、意境、手法、效果、主旨、情感等方面的把握。考点:鉴赏文学作品的形象、语言和表达技巧。能力层级为鉴赏评价D。

2、安得广厦千万间,大庇天下寒士俱欢颜,

3、(问)为了塑造梅花的形象,作者主要运用了哪些写作手法?表达了怎样的思想感情?

4、江帆几片疾如箭,山泉千尺飞如电。

5、自在飞花轻似梦,无边丝雨细如愁。(秦观《浣溪纱》)

6、渭北春天树,江东日暮云。何时一樽酒,重与细论文。

7、诗歌细腻生动地描绘了春夜雨景,并以拟人化的手法,写出了夜雨的神奇,喜悦之情跃然纸上。

8、(技法概念)把事物,如物品、动物或抽象概念比拟作人,使其具有人的外表、个性或情感。往往通过动词或形容词加以体现。

9、送曹璩归越中旧隐诗—刘禹锡(唐代)

10、将军百战死,壮士十年归。

11、释义:靠什么来排解忧闷?唯有豪饮美酒。

12、“晴”与“情”同音,是双关隐语。这是作者用民歌体写的恋歌,双关隐语是民歌中常用的手法。从前两句诗意看,大概女方在杨柳飘拂、波平浪静的江边行船,听到岸上爱恋她的青年在对她唱歌言情,但情传的含蓄,“倒是无晴胜有情”。

13、如“迢迢牵牛星,皎皎河汉女”(《古诗十九首》)其上句省去了“皎皎”,下句省去了“迢迢”,既“迢迢”不仅指牵牛星,亦指河汉女,“皎皎”不仅指河汉女,亦指牵牛星。两词互文见义。

14、■□为了突出某种强烈的感情,作者有意识地赋予客观事物一些与自己的感情相一致,但实际上并不存在的特性,这样的修辞手法叫做移情。

15、凉月如眉挂柳湾,越中山色镜中看。比喻

16、(朝廷的处罚再严厉再急迫也不可能早晨呈上奏章,傍晚就下了命令贬谪。)

17、帘外雨潺潺,春意阑珊,罗衾不耐五更寒。(《浪淘沙》李煜)

18、■□双关也称隐语或者谐音。利用词的多义或同音的条件,有意使语句具有双重意义,言在此而意在彼,这一种修辞手法叫做双关。

19、安居不用架高堂,书中自有黄金屋。

20、(注)①端居:闲居。②素秋:秋天的代称。

三、借代手法的古诗名句

1、九天阊阖开宫殿,万国衣冠拜冕旒。

2、■□反语是指正话反说或反话正说,又称“倒反”“反说”“反辞”等,即通常所说的“说反话”,运用跟本意相反的词语来表达此意,却含有否定、讽刺以及嘲弄之意,有时比正说更有力量,是一种带有强烈感情色彩的修辞方法。

3、建议大家将「高考语文资讯」设为星标

4、1考前文言文知识补漏:高考高频易错实词归纳3

5、答案会在评论区更新哦~

6、借问汉宫谁得似?可怜飞燕倚新妆。

7、(问)请从表达技巧角度对本诗进行赏析。

8、(析)诗歌巧妙地以“螺”作比,将皓月银辉下的山比做银盘里的青螺,色调淡雅,山水浑然一体。

9、君不见黄河之水天上来,奔流到海不复回。夸张

10、朱轮车马客,红烛歌舞楼。欢酣促密坐,醉暖脱重裘。

11、用“朱门”借贷显贵之家,豪门望族。

12、夕阳欲颓,沉鳞竞跃——陶弘景《答谢中书书》凡曝沙之鸟,呷浪之鳞,悠然自得,毛羽鳞鬣之间皆有喜气.——袁宏道《满井游记》沙鸥翔集,锦鳞游泳.——范仲淹《岳阳楼记》

13、三万里河东入海,五千仞岳上摩天夸张

14、上面的“相识、偷、恨、回首”都是人的思想、感情、动作或是部位。赋予事物以人性。所以说是拟人。

15、用“缙绅”借代做官的人,达官贵人。

16、苏格拉晴,北京大学本科生,筑梦清北教育科技有限公司创始人。“懂应试才能趣应试”,晴说语文栏目为北京大学全球大学生创新创业中心在孵化的项目,是入选北京大学研究生会年度创新大赛的唯一K12教育项目。用“学霸套路”“少走弯路”,让教学更有针对性,调动学习兴趣的同时提高成绩。

17、比拟可以增添特有的情味,或把事物写得神形毕现,栩栩如生,抒发爱憎分明的感情。

18、行尽潇湘万里馀,少逢知己忆吾庐。

19、比喻强调甲乙两物的相似性。其由本体喻体和比喻词三部分组成。借喻是比喻的一种,借喻不出现比喻词和本体。借喻和借代都是以借体代本体,但借喻可以变换为明喻,而借代不能换为明喻。另外,借喻的本体和喻体间具有相似性,而借代的本体和借体间具有相关性

20、弟子事师,敬同于父,习其道也,学其言语。……忠臣无境外之交,弟子有柬修之好。一日为师,终身为父。

四、借代的诗词

1、赏析:绿野堂开着占尽了万物的精华,路人说那就是令公的家,令公的学生遍布天下,何须在房前再种花呢?此诗运用借代的修辞,以桃李代学生,绿野堂指的是唐代裴度的房子名。这首诗通过写裴度房子不用种花就占尽了万物的精华(房子显眼气派)。表现了对一个老师桃李满天下芳名远播的赞美。

2、(簪缨本是官帽上的装饰代指高官)

3、东边日出西边雨,道是无晴却有晴。

4、岭外音书断,经冬复历春。近乡情更怯,不敢问来人。

5、始怜幽竹山窗下,不改清阴待我归。

6、将士(将军和战士)们从军十年,经过千百次战斗,有的战死沙场,有的凯旋归来。

7、“无边落木萧萧下,不尽长江滚滚来”(杜甫《登高》)“无边落木”对“不尽长江”使诗的意境显得广阔深远,“萧萧”的落叶声对“滚滚”的水势更使人觉得气象万千。更重要的是,从这里感受到诗人韶华易逝,壮志难酬的苦痛。

8、新竹高于旧竹枝,全凭老干为扶持。

9、比喻,比拟,用典,见景抒情,融情于景……这……这....到底怎么样才能分清楚它们之间的区别呢?小伙伴们是不是在学习古诗词鉴赏的道路上也遇到这样的问题了呢?

10、返咸阳,过宫墙;过宫墙,绕回廊;绕回廊,近椒房;近椒房,月昏黄;月昏黄,夜生凉。顶针

11、笔落惊风雨,诗成泣鬼神。

12、“文不按古,匠心独妙”见唐•王士源《孟浩然集序》。匠心:巧妙的构思。这两句大意是:写文章不因袭古人,而独自运用巧妙的艺术构思。创作贵在创造,必须匠心独运,惨淡经营,不可因袭模仿,墨守古人为文之法。倘亦步亦趋,只步前人后尘,决写不出好作品。孟浩然是与王维齐名的盛唐诗人,长于写田园山水,其诗清新自然,闲适淡远,意匠如神,文思粲然,连大诗人李白对他都充满钦敬爱慕之情:“吾爱孟夫子,风流天下闻。”(李白《赠孟浩然》)。王士源为《孟浩然集》作序,〜是《孟浩然集序》中对孟浩然的赞语,可用于形容巧妙独特的文思,强调写作的独创性时也可化用此句。。

13、把内容紧密关联、结构相同或相似、语气一致的几个句子或短语接连说出来。

14、(答案)作者想象云彩连着睡觉的床,在天上喝酒碰杯,充满浪漫主义色彩,飘逸绚丽。

15、黄莺久住浑相识,欲别频啼四五声。

16、“芳树”对“春山”,“花”对“鸟”,“自落”对“空啼”。

17、过尽千帆皆不是,斜晖脉脉水悠悠: ”帆为船上之器物,温庭筠用“千帆”借代过往的船只,给人无限遐想的空间。实际上,借代在古诗词中运用得最广泛。如我们熟悉的“朱门酒肉臭,路有冻死骨”。

18、B是出于字数的约束、格律的限制或表达艺术的需要,必须用简洁的文字、含蓄而凝练的语句来表达丰富的内容,于是把两个事物在上下文中只出现一个而省略另一个,即“两物各举一边而省文”,以收到言简意繁的效果。理解这种互文时,必须把上下文保留的词语结合起来,使之互相补充、彼此映衬才能现出其原意,故习惯上称之为“互文见义”。

19、唯有南风旧相识,偷开门户又翻书。

20、(技法作用)使语句拥有形象突出、特点鲜明、文笔精练、具体生动的效果。

五、借代的诗句10个

1、对比朱门酒肉臭,路有冻死骨《自京赴奉先咏怀五百字》

2、作者背景:刘禹锡(772-842),字梦得,汉族,中国唐朝彭城(今徐州)人,祖籍洛阳,唐朝文学家,哲学家,自称是汉中山靖王后裔,曾任监察御史,是王叔文政治改革集团的一员。唐代中晚期著名诗人,有“诗豪”之称。他的家庭是一个世代以儒学相传的书香门第。政治上主张革新,是王叔文派政治革新活动的中心人物之一。后来永贞革新失败被贬为朗州司马(今湖南常德)。据湖南常德历史学家、收藏家周新国先生考证刘禹锡被贬为朗州司马其间写了著名的“汉寿城春望”。

3、男儿何不带吴钩,收取关山五十州。借代

4、■□通感又叫“移觉”,就是在描述客观事物时,用形象的语言使感觉转移,将人的听觉、视觉、嗅觉、味觉、触觉等不同感觉互相沟通、交错,彼此挪移转换,将本来表示甲感觉的词语移用来表示乙感觉,使意象更为活泼、新奇的一种修辞格。

5、(1)定义:把事物当做人来描写叫拟人,把人当做物来描写叫拟物。

6、惟将迟暮供多病,未有涓埃答圣朝。

7、“会当凌绝顶,一览众山小”是出自唐·杜甫《望岳》。会当:唐人口语,意即“一定要”。凌:登上。这两句大意是:一定要登上泰山的顶峰,纵目四望,周围的群山便都拜倒在脚下,显得那样的矮小。~是杜甫名作《望岳》的末联,写由望岳而产生登岳的意愿。作者从孟子的“登泰山而小天下”一语立意,想象登上泰山极顶后所见到的景象。这两句诗富有启发性和象征意义,从中可以看到杜甫不怕困难,勇于攀登,俯视一切的雄心和气概,同时也是一切有所作为的人们不可或缺的精神。这就是这两句诗千百年来为人传诵,至今仍能引起我们强烈共鸣的原因。此诗被后人誉为“绝唱”并刻石为碑,立于泰山绝顶。。

8、越王勾践破吴归,战士还家尽锦衣。宫女如花满春殿,只今惟有鹧鸪飞。用典对比

9、沉默,监房突然像沉入无底的黑夜的深渊中,就是落下一根针也仿佛可以听见。夸张

10、水是眼波横,山是眉峰聚比喻对偶

11、比喻和夸张的手法,将满腔愁绪比作汤汤江水,都抒发了愁绪之多,之盛,之绵延

12、晋阳之事,寡人危,社稷殆矣.——《韩非子•难一》社稷代国家

13、太史公曰:《传》曰“其身正,不令而行;其身不正,虽令不从”。其李将军之谓也?余睹李将军悛悛如鄙人,口不能道辞。及死之日,天下知与不知,皆为尽哀。彼其忠实心诚信于士大夫也!谚曰“桃李不言,下自成蹊”。此言虽小,可以喻大也。

相关说说

回到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