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的位置: 首页 > 心情说说

借代手法的古诗名句是什么(106句汇总)

一、借代手法的古诗名句

1、敬请关注醉月诗苑ylpzzysy,邮箱1451057278

2、等闲识得东风面,万紫千红总是春。(宋·朱熹《春日》)

3、梅的花先叶而开,又往往两朵齐出,或呈淡红,或呈粉白,用少女的双腮比拟它,可谓一字传神。“已觉春心动”,既像是说大自然透出了春的信息,又似景物触动了词人缕缕春愁。

4、远与近的结合看同一景物,观察者所处的方位不同,角度不同,俯视,仰视,远眺,近看,视觉形象会呈现千姿百态,变化万千。从不同角度描写,会使读者对所描写的景物产生更加全面的认识,获得更完美的感受。如杜牧的《山行》“远上寒山石径斜,白云生处有人家。停车坐爱枫林晚,霜叶红于二月花”,头两句描绘了秋山远景。第一句描写了秋山高远的景象,表现了诗人勇于攀登的精神。第二句描写了秋山中的一个特定场景,在白云浮动的天空下有几户人家隐约可见。后两句描绘了秋山近景。“霜叶红于二月花”一句,生机勃勃,鲜艳夺目,清新刚劲,形象鲜明,给人一种秋光胜似春光的美感。

5、指出此种修辞手法有何效果,表达出诗人怎样的感情。

6、比如,汉文帝(刘恒)爱贾谊之才,将他从长沙招回,在宣室接见,而李商隐写《贾生》,却用“可怜夜半虚前席,不问苍生问鬼神”的诗句,讽刺汉文帝不能真正重用贾谊,这是对汉文帝接见贾谊的反用。通过反用,实则慨叹自己的怀才不遇。

7、从结构上看,对偶分为严对和宽对两种。严对要求上下句字数相等,结构相同,词性一致,平仄相对,不能重复用字;.宽对要求不那么严格,宽对不用在律诗中,而是用在散文和骈文中。

8、提出问题,引起注意;启发思考,加深理解

9、以“金戈铁马”代指精锐的部队。

10、开头两句,作者抬头仰视,只觉峭壁插云,好似倚天挺立一般;低头俯瞰,只觉悬崖千尺,直逼江渚。这开头两句,一仰一俯,一上一下,雄伟壮丽,极富立体感。接下来,作者骋目四望,由近及远,又见东、西梁山(亦名天门山)似两弯蛾眉,横亘西南天际。

11、总为浮云能蔽日,长安不见使人愁.——李白《登金陵凤凰台》

12、释义:显贵之家内飘出酒肉的香气,而路边却有冻死的穷人。

13、但是,古诗文晦涩难懂,孩子不爱学怎么办?

14、晓看红湿处,花重锦官城。

15、如高适《塞上听吹笛》“雪净胡天牧马还,月明羌笛戍楼间。借问梅花何处落,风吹一夜满天山”,诗中一二句实写景,描写的内容是胡天北地,冰雪消融,牧马的季节到了。傍晚,战士赶着马群归来,天空洒下明月的清辉。在如此苍茫而又清澄的夜景里,不知哪座戍楼里吹起了羌笛,那是熟悉的《梅花落》曲调啊!三四句虚写景,将“梅花落”拆用,仿佛风吹的不是笛声而是落梅的花片,它们四处飘散,一夜之间和色和香洒满天山。此诗抒写战士们由听曲而想到故乡的梅花(胡地没有梅花),想到梅花之落,写出了他们的浓浓的思乡情。

16、一生烟雨蓬茅底,不梦金貂侍玉华。(方岳《梦寻梅》)

17、将士(将军和战士)们从军十年,经过千百次战斗,有的战死沙场,有的凯旋归来。

18、■□排比是一种把结构相同或相似、意思密切相关、语气一致的词语或句子成串地排列的一种修辞方法。

19、互文是古汉语中一种特殊的修辞手法。在古诗词中出于字数的约束、格律的限制或表达艺术的需要,必须用简洁的文字,含蓄而凝炼的语句来表达丰富的内容。

20、突出内容,强化感情,增强感染力

二、借代手法的古诗名句是什么

1、■□对偶是用字数相等、结构相似的两个短语或句子来表达意义相近、相关或相反的修辞手法。

2、羌笛何须怨杨柳,春风不度玉门关。

3、桃花潭水深千尺,不及汪伦送我情。(唐·李白《赠汪伦》)

4、夸张夸张就是为达到某种效果的需要,对事物的形象、特征、作用、程度等方面着意扩大或缩小的修辞。运用夸张,可以揭示本质,烘托气氛,增强联想。如“飞流直下三千尺,疑是银河落九天”(李白《望庐山瀑布》),“飞”字,把瀑布喷涌而出的景象描绘得极为生动;“直下”,既写出山之高峻陡峭,又可以见出水流之急,那高空直落,势不可挡之状如在眼前。

5、残雪和雁断,新月带潮生。(严羽《江行》)

6、表现手法,是鉴赏诗歌时重点需要鉴赏的对象之下文为古诗词中常见的手法及鉴赏示例,认真阅读,对诗歌鉴赏定会有所助益。

7、暗考型,就是题干中不直接含有“表达技巧”“修辞手法”等提示,而是以“如何写”“怎样写”“如何表现”“赏析”等用语来提问。对于暗考型,答题时必须有表达技巧在其中。

8、鉴赏古代诗歌的语言——赏析诗句

9、古诗词中的常见修辞手法

10、草草杯盘供笑语,昏昏灯火话平生。(王安石《示长安君》)

11、芳菲歇去何须恨,夏木阴阴正可人。(《三月晦日偶题》)

12、羌笛何须怨杨柳,春风不度玉门关。(唐·王之涣《凉州词》)

13、古代诗歌的构思立意技巧

14、象征,借代,对比。“烟雨蓬茅”是隐者生活的象征,“金貂”“玉华“分别是汉代的官饰和唐代的宫殿名,象征功名富贵。“烟雨蓬茅”和“金貂”“玉华”对比,表现了诗人宁愿终生隐居乡间,与梅花为伴,不愿意追求功名利禄、荣华富贵的志趣。

15、纯用名词组合,构成典型环境。

16、忽如一夜春风来,千树万树梨花开。

17、■□复迭即把同一字词,接二连三用在一起的修辞方式。复迭分迭字和迭词两种形式。

18、语文拖后腿?这里有解决方案

19、如《孟子》中的“狗彘食人食而不知检,途有饿莩而不知发”,为杜甫点化,在《咏怀五百字》中写出:“朱门酒肉臭,路有冻死骨。”

20、“朱门”代指富贵之家。

三、使用借代手法的古诗词句

1、环环紧扣,引人入胜。议事说理,准确、谨严、周密。抒情写意,格调清新。状物叙事,条理清晰

2、运用比喻手法的佳句?

3、城中桃李愁风雨,春在溪头荠菜花。(辛弃疾《鹧鸪天·代人赋》)

4、杨柳青青江水平,闻郎江上唱歌声。(《竹枝词·其一》刘禹锡)

5、■□反问是借助疑问句来传递确定信息,以加强肯定或否定语气的一种修辞方式。

6、四海无闲田,农夫犹饿死。

7、用典有用事和引用前人诗句两种。用事是借用历史故事来表达作者的思想感情,包括对现实生活中某些问题的立场和态度、个人的意绪和愿望等等,属于借古抒怀。引用或化用前人诗句目的是加深诗词中的意境,促使人联想而寻意于言外。

8、■□通感又叫“移觉”,就是在描述客观事物时,用形象的语言使感觉转移,将人的听觉、视觉、嗅觉、味觉、触觉等不同感觉互相沟通、交错,彼此挪移转换,将本来表示甲感觉的词语移用来表示乙感觉,使意象更为活泼、新奇的一种修辞格。

9、白发三千丈,缘愁似个长。(唐·李白《秋浦歌》)

10、某一字、词,凭借其本身具有的语音或语意的条件,在特定的语言环境中获得双重意义就是双关。这种修辞手法可以使语言含蓄、风趣。

11、释义:遥想当年,他指挥着强劲精良的兵马,气吞骄虏一如猛虎。

12、修辞手法,是鉴赏诗歌时重点需要鉴赏的对象之下文为古诗词中常见修辞手法及鉴赏示例,认真阅读,对诗歌鉴赏定会有所助益。

13、B是出于字数的约束、格律的限制或表达艺术的需要,必须用简洁的文字、含蓄而凝练的语句来表达丰富的内容,于是把两个事物在上下文中只出现一个而省略另一个,即“两物各举一边而省文”,以收到言简意繁的效果。理解这种互文时,必须把上下文保留的词语结合起来,使之互相补充、彼此映衬才能现出其原意,故习惯上称之为“互文见义”。

14、(6)秦时明月汉时关。(《出塞》)

15、“江东子弟今虽在,肯为君王卷土来?”(王安石《叠题乌江亭》)使用反问句式,语气冷峻,强调了历史之必然。

16、■□反复就是为了强调某种意思,突出某种情感,特意重复使用某些词语、句子或者段落等的修辞手法。

17、释义:我和客人下马在船上饯别设宴,举起酒杯想要饮酒却无助兴的音乐。

18、诗歌巧妙地以“螺”作比,将皓月银辉下的山比做银盘里的青螺,色调淡雅,山水浑然一体。比喻除使诗歌所描绘的意象更加形象生动外,还可体现出意象的情态特征。

19、古往今来只如此,牛山何必独沾衣?

20、“霜禽欲下先偷眼,粉蝶如知合断魂”(林逋《山园小梅》)

四、运用借代手法的古诗佳句

1、爱上层楼,为赋新词强说愁。

2、寻寻觅觅,冷冷清清,凄凄惨惨戚戚。(《声声慢》李清照)

3、在流传深远的名篇“一去二三里,烟村四五家,亭台六七座,八九十枝花”中,“烟村”“人家”、“亭台”、“鲜花”既各自独立成景,又共同构成一幅田园风光图,创造出淡雅幽美的意境,表达出作者对大自然的喜爱赞美之情。

4、古典诗词中,修辞手法的运用是相当普遍的。一般而言,像比喻、夸张、拟人、设问、反问、排比等都常见,而且比较容易理解领会,这里重点介绍两种不太常见且理解起来有点困难的修辞手法。

5、有些拟声词就属于叠词,作用使诗文更生动形象,使人有身临其境之感。

6、夸张即故意夸大或缩小表达对象的某种特征或品格,以增强话语的表现力。夸张可以强烈地表现作者对所要表达的人或事物的感情态度,或褒或贬,或肯定或否定,从而激起读者强烈的共鸣,也可以引发人们的联想与想象,有利于揭示事物的本质。

7、反问即用疑问的形式表达确定的意思。用来加强语气,表达强烈感情。“江东弟子今虽在,肯为君王卷土来?”(王安石《叠题乌江亭》)

8、以动衬静,虚实结合,借景抒情(以哀景写哀情),对偶。诗人从雨声想到了山里成熟的野果,好像看见它们正被秋雨摧落;从灯烛的一线光亮中注意到秋夜草野里的鸣虫也躲进堂屋来叫了。采用虚实相生的手法,描写环境的凄清。

9、(5)将军角弓不得控,都护铁衣冷难着。(《白雪歌送武判官归京》)

10、“双减”政策的落地,使我们更加深刻地认识到素养教育的重要性。

11、所谓列锦,就是全部用名词或名词性短语,经过选择组合,巧妙地排列在一起,构成生动可感的图像,用以烘托气氛,创造意境,表达情感的一种修辞手法。

12、通感也叫移觉,是把人的各种感觉(视觉、听觉、嗅觉、味觉、触觉等)通过比喻或形容沟通起来的修辞。如“凤吹声如隔彩霞,不知墙外是谁家。重门深锁无寻处,疑有碧桃千树花”(郎士元《听邻家吹笙》),诗人用通感的修辞写了寻访不得之后的想象,通过花的繁盛烂漫,写出乐声的明丽、热烈和欢快。

13、运用对偶手法的佳句?

14、用典是古诗词中常用的一种表现方法,能够起到含蓄、洗练、委婉和联想翩翩等作用,在增强了作品意蕴的同时,也给阅读造成了一定的影响。对于鉴赏者来说,如果不了解典故的含义,就不能很好的读懂这些诗歌,更谈不上鉴赏。所以必须对作品中的“典故”有个初步的理解,透过原来典故中的本意进而理解出用典后所表达出的新的含义。一般而言,古诗词中的用典有以下几种情形:

15、好雨知时节,当春乃发生。

16、修辞手法答题“3步骤”

17、诗的后两句采用了哪些手法?请结合诗句简要分析。

18、叠词作用不外两种:增强语言的韵律感或是起强调作用。

19、将军角弓不得控,都护铁衣冷难著。(《白雪歌送武判官归京》)感时花溅泪,恨别鸟惊心。(《春望》)水光潋滟晴方好,山色空蒙雨亦奇。(《饮湖上初睛后雨》)这类互文中还有当句互文,即上半句的词语与下半句的词语互相补充才是其原意。如:栗深林兮惊层巅(《梦游天姥吟留别》)其中“栗”与“惊”互补见义。即“使深林与层巅战栗而震惊”,并非栗的只是深林,惊的只是层巅。

20、“无边落木萧萧下,不尽长江滚滚来”(杜甫《登高》)“无边落木”对“不尽长江”使诗的意境显得广阔深远,“萧萧”的落叶声对“滚滚”的水势更使人觉得气象万千。更重要的是,从这里感受到诗人韶华易逝,壮志难酬的苦痛。

五、关于借代手法诗的诗句有哪些

1、(请滑动下图查看隐藏内容)

2、诗词修辞手法常见的有比喻、拟人、夸张、对比、衬托、对偶、顶真、双关、通感等。下面具体说说。

3、预感式示现:即把未来的的事情说得如同出现在眼前。

4、所谓“列锦”,就是全部用名词或名词性短语,经过选择组合,巧妙地排列在一起,构成生动可感的图像,用以烘托气氛,创造意境,表达情感的一种修辞手法。

5、一水护田将绿绕,两山排闼②送青来。

6、下面类似的句子就不一一分析了。

7、清人沈德潜认为这首诗“盖言师劳力竭,而功不成,由将非其人之故;得飞将军备边边,烽自熄”。因此,四句是借用飞将军李广的典故,对当时领兵远征的主将进行了批评。

8、渲染和烘托:渲染,本是一种国画技法,一般是在需要强调的地方浓墨重彩,使画面形象的某一方面更为突出。用于艺术创作,就是从正面着意描写。如汉乐府民歌《江南》:“江南可采莲,莲叶何田田。鱼戏莲叶间。鱼戏莲叶东,鱼戏莲叶西,鱼戏莲叶南,鱼戏莲叶北。”烘托本是一种国画技法,用水墨或色彩在物象的轮廓外面渲染衬托,使物象明显突出。用于艺术创作,指从侧面着意描写,作为陪衬,使所要表现的事物鲜明突出。可以是以人烘托人,如《陌上桑》中借“行者”“少年”等的反应来烘托秦罗敷惊人的美貌;也可以是以物烘托物,更多的是以景物烘托人物。

9、译文:山上寺院的高楼真高啊,好像有一百尺的样子,人在楼上好像一伸手就可以摘下天上的星星。站在这里,我不敢大声说话,唯恐(害怕)惊动天上的神仙

10、飞流直下三千尺,疑是银河落九天。(唐·李白《望庐山瀑布》)

11、对比和衬托:对比是把两种对立的事物或者同一事物的两个不同方面放在一起,相互比较。对比的两个方面一般不分主次,反衬有主次之分。如梅尧臣的《陶者》:“陶尽门前土,屋上无片瓦;寸指不沾泥,鳞鳞居大厦。”衬托是指利用事物间相同或相对的条件,以一方作为陪衬来突出另一方的手法。利用事物的相同条件来衬托另一方,称正衬;利用事物的相对条件来衬托另一方,称反衬。如崔护的《题都城南庄》:“去年今日此门中,人面桃花相映红。人面不知何处去,桃花依旧笑春风。”

12、在此,我们特别为大家带来了每日一句古诗文课程体验课。课程由北大硕博士老师主讲,紧扣新编教材能力目标和考试要求,每天8分钟,听故事轻松学,有效培养孩子良好的阅读习惯,利用碎片化的时间,随时学随处学,一年吃透365个经典名句,帮助孩子从容学好古诗文,在日积月累中提高孩子的阅读和写作能力,同时提升孩子的文化涵养。

13、“互文”即古代诗文的相邻句子中所用的词语互相补充,结合起来表示—个完整的意思,是古汉语中—种特殊的修辞手法。在古诗词中的运用中一般有两种表现形式;其—是为了避免词语单调重复,行文时交替使用同义词。从这个角度讲与“变文”是—致的,这种互文的特点是在相同或基本相同的词组或句子里,处于相应位置的词可以互释。这样可以从己知词义来推知另一未知词义,如“忠不必用兮,贤不必以”(《涉江》),其中的“用”和“以”处相应位置,由此可推知“以”就是“用”的意思。又如“求全责备”这—成语,其中“求”与“责”处于相应位置,由此可推知“责”就是“求”的意思。这类互文是容易理解和掌握的。

14、“枯藤老树昏鸦,小桥流水人家,古道西风瘦马”(马致远《天净沙》)作者只是利用白描手法对景物进行了排列,却达到了一种千古绝唱的效果。

15、孤帆(船)远影碧空尽,唯见长江天际流。(唐·李白《黄鹤楼送孟浩然之广陵》)

16、必修下《烛之武》知识点梳理

17、安得广厦千万间,大庇天下寒士俱欢颜,

18、顶真就是用句末的词语作下一句的开头的词语的修辞。顶真的作用是回环跌宕,有旋律美。如“他、他、他,伤心辞汉主;我、我、我,携手上河梁。他部从入穷荒;我銮舆返咸阳。返咸阳,过宫墙;过宫墙,绕回廊;绕回廊,近椒房;近椒房,月昏黄;月昏黄,夜生凉;夜生凉,泣寒蛩;泣寒蛩,绿纱窗;绿纱窗,不思量!”(马致远《汉宫秋》),这段曲词中运用了对仗、顶真的修辞手法,对仗显示了语言的对称美,达到了意境美的完美结合。顶真具有回环跌宕的旋律美,表现了汉元帝离恨未已、相思又继、千结百转的愁绪。

19、(2)开我东阁门,坐我西阁床。(《木兰诗》)(其上句省略了“坐我东阁床”,下句省略了“开我西阁门”。两句表达的意思是:打开东阁门在床上坐坐,又打开西阁门在床上坐坐。表达回到家中的欢喜之情。)

20、知否,知否?应是绿(叶)肥红(花)瘦。(宋·李清照《如梦令》)

六、借代手法的古诗名句

1、鉴赏古代诗歌的语言——“诗眼”精妙

2、何日请缨提锐旅,一鞭直渡清河洛。(岳飞《满江红登黄鹤楼有感》)

3、只恐夜深花睡去,故烧高烛照红妆。(苏轼《海棠》)

4、燕草如碧丝,秦桑低绿枝。

5、古代诗歌用得较多的修辞手法主要有比喻、夸张、拟人、借代等,而诗句中往往有些词语具有暗示作用,要注意由此出发,来判断诗歌中的修辞手法。

6、迢迢牵牛星,皎皎河汉女。纤纤擢素手,札札弄机杼。

相关说说

回到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