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的位置: 首页 > 心情说说

借代的诗有哪些(87条精选)

一、借代代人诗词

1、为了突出某种强烈的感情,写作者有意识地赋予客观事物一些与自己的感情相一致,但实际上并不存在的特性,这样的修辞手法叫做移情。

2、即用事物具有代表性的部分代本体事物。

3、“香港四大才子”之一黄霑给古龙的武侠剧写过不少主题歌,其中一首《楚留香》传唱度极广,一句“千山我独行,不必相送”惊艳词坛,深得古大侠放达不羁、傲然独立的真味。

4、晨钟云外湿,胜地石堂烟。

5、○过尽千帆皆不是,斜晖脉脉水悠悠。(温庭筠《忆江南》)

6、“黄”,指代黄狗;“苍”,指代苍鹰。

7、“朱户”即朱门,代指富贵人家。

8、投稿信箱:1515260082(欢迎原创诗词投稿)

9、拟人、隐语、双关、借代

10、持戟、旌旗:军队

11、☞统编语文九上课内古诗词汇总及赏析

12、尾联笔势一转,忽然宕进,由现在渡到将来,拨开现实,露出理想,如此结语,有如撞钟,清音绕梁。全诗格调,顿然一变,由沉郁转为开拓、豪放、洒脱。“人生自古谁无死,留取丹心照汗青。”让赤诚的心如一团火,照耀史册,照亮世界,照暖人生。

13、“丝竹”是乐器的两种,这里代指音乐。

14、野径云俱黑,江船火独明。

15、②两岸青山相对出,孤帆一片日边来。(《望天门山》)

16、每卷将赠送给海内外主要诗刊、诗词学会、著名诗人、图书馆等交流收藏,并推荐给《中国诗词选刊》选刊佳作。

17、标点符号|点号的用法:最权威+好详实+真精美33页

18、手足,讲的是手和脚,意为兄弟。

19、四海无闲田,农夫犹饿死。

20、○老夫聊发少年狂,左牵黄,右擎苍。(苏轼《江城子·密州出猎》)

二、借代的诗有哪些

1、“南冠”:戴着楚冠的楚国俘虏。后代指囚徒或战俘。

2、烽火、羽书、羽檄:有关战争的警报或军情消息

3、黔首是中国战国时期和秦代对百姓的称呼。

4、以帆船的突出部分“帆”代整个船。

5、☞统编版九年级上册语文必背古诗词、文言文汇总

6、好雨知时节,当春乃发生。

7、这首词是苏轼的代表作。全词气魄宏伟,视野阔大,对壮丽河山的赞美,对历史英雄人物的歌颂及怀念,构成了豪放的基调。作者吊古伤怀,想古代豪杰,借古传颂之英雄业绩,思自己历遭之挫折。不能建功立业,壮志难酬,词作抒发了他内心忧愤的情怀。“谈笑间,樯橹灰飞烟灭。”“樯”,是挂帆的桅杆;“橹”,是一种摇船的桨。“樯橹”,在这里代指曹操的水军战船。可以想见,在滚滚奔流的大江之上,一位卓异不凡的青年将军周瑜,谈笑自若地指挥水军,抗御横江而来不可一世的强敌,使对方的万艘舳舻,顿时化为灰烬,这是何等的气势。

8、○故人具鸡黍……把酒话桑麻。(孟浩然《过故人庄》)

9、③“门前冷落鞍马稀”(白居易《琵琶行》)诗中的鞍马代“客人”

10、何以解忧,唯有杜康!(曹操《短歌行》)以传说中发明酒的人“杜康”代表酒

11、西陆蝉声唱,南冠客思深。

12、缙绅而能不易其志者,四海之大,有几人欤?(张溥《五人墓碑记》)(当官的而能够不改变自己志节的人,在全国这样广大地域中,有几个人呢?)

13、遥想公瑾当年,小乔初嫁了,雄姿英发。

14、海量教学资源,免费领取

15、解析:以“摧眉”代低头。

16、主人下马客在船、举酒欲饮无管弦.——白居易《琵琶行》管弦代音乐

17、本自同根生,相煎何太急?

18、垂拱而治:多用作称颂帝王无为而治

19、○听得道一声“去也”,松了金钏;遥望见十里长亭,减了玉肌:此恨谁知?(王实甫《西厢记》)

20、○又恐春风归去绿成阴,玉钿何处寻?(姜夔《鬲溪梅令》)

三、借代人的词语

1、须信人间伉俪重,生年死日不相违。

2、追想式示现:即把过去的事情说得历历在目。

3、通过宋老师的讲解,同学们是否对借代这种修辞手法有了一定的了解呢?

4、古往今来只如此,牛山何必独沾衣?

5、反问即用疑问的形式表达确定的意思。用来加强语气,表达强烈感情。“江东弟子今虽在,肯为君王卷土来?”(王安石《叠题乌江亭》)

6、原创首发:现代诗5首;古韵10首合辑,20首专辑

7、☞统编版八年级上册语文电子课本(高清版)

8、作者可获相应数量的赠刊(如另行购买,请提前预订,作者可享八折优惠)。

9、桑梓:家乡桃李:学生社稷、轩辕:国家南冠:囚犯同窗:同学烽烟:战争巾帼:妇女丝竹:音乐须眉:男子婵娟、嫦娥:月亮1手足:兄弟1汗青:史册1伉俪:夫妻1白丁、布衣:百姓1伛偻,黄发:老人1桑麻:农事1提携,垂髫:小孩1三尺:法律1膝下:父母华盖:运气2函、简、笺、鸿雁、札:书信2庙堂:朝廷以上就是常识网分享的常见借代词语的全部内容,不足的地方,欢迎批评指正补充

10、拈连是指利用上下文语义关系,把通常只用于甲事物的词语顺势拈来,巧妙地运用在乙事物上的一种修辞方式。

11、《当代诗人词家作品汇编》已在网下出版三十多辑,由著名诗人袁第锐题写书名,中国文化出版社出版。设计精美,装帧精致典雅,采用优质轻型纸印刷。系多人合集。本书质量高,可读性极强,颇具收藏价值。自推出以来受到全国各地诗友的热烈欢迎和大力支持,好评如潮。

12、杏坛是为纪念孔子讲学而建,杏坛是孔子教育光辉的象征。

13、在古文中,把属于一个句子(或短语)的意思,分写到两个句子(或短语)里,解释时要把上下句的意思互相补足,就是互文。

14、烽烟,火台报警之烟,指战争。

15、○钟鼓馔玉不足贵,但愿长醉不复醒。(李白《将进酒》)

16、朱门酒肉臭,路有冻死骨。(杜甫《自京赴奉先咏怀五百字》)

17、在有些诗歌尤其是民歌中,作者为了表达出一种委婉含蓄的情感,往往采用隐语、双关的修辞手法。

18、辛苦遭逢起一经,干戈寥落四周星.——文天祥《过零丁洋》干戈代指战争

19、“牙璋”,古代出兵用的兵符,由两块合成,分别掌握在朝廷和主帅手中,相嵌合处呈牙状。这里借指将帅。

20、想当年,金戈铁马,气吞万里如虎。(辛弃疾《永遇乐。京口北固亭怀古》)(遥想当年,刘裕率兵北伐,队伍兵强马壮,气吞山河,如同猛虎。)

四、借代的古诗词

1、通感修辞格又叫“移觉”,就是在描述客观事物时,用形象的语言使感觉转移,将人的听觉、视觉、嗅觉、味觉、触觉等不同感觉互相沟通、交错,彼此挪移转换,将本来表示甲感觉的词语移用来表示乙感觉,使意象更为活泼、新奇的一种修辞格。

2、第一节用隐喻和转喻理论对譬喻和借代修辞格分别作具体分析,理解它们的生成机制。

3、即用借体(人或事物)的特征、标志去代替本体事物的名称。

4、山河破碎风飘絮,身世浮沉雨打萍。

5、借代,是指在诗词中,不直接说出或写出事物的本名,而是借用和它密切相关的事物名称来代替的修辞手法。运用借代手法,可以突出事物的本质特征,使所写的生动形象,读来印象鲜明,富有感情色彩,增添作品的感染力。

6、社稷、宗庙:国家

7、人生自古谁无死?留取丹心照汗青。

8、☞初中语文现代文阅读的常考题+答题模板,建议提前掌握!

9、文天祥(1236—1282),字宋瑞,一字履善,号文山,吉州庐陵(今江西吉安)人。公元1256年(宋理宗宝祐四年)举进士第一。公元1275年(宋恭帝德祐元年),元兵东下,于赣州组义军,入卫临安(今浙江杭州)。次年除右丞相兼枢密使,出使元军议和被拘,后脱逃至温州,转战于赣、闽、岭等地,曾收复州县多处。

10、解析:“骚”本指《离骚》,此处作了“诗”的通称。

11、○朱门酒肉臭,路有冻死骨。(杜甫《自京赴奉先咏怀五百字》)

12、羽扇纶巾,谈笑间,樯橹灰飞烟灭。

13、观的“自在飞花轻似梦,无边丝雨细如愁”游刃有余地将抽象的事物用形象的事物比喻出来,或者反之,将形象的事物用抽象的事物比喻出来,给人以多重感观美的享受。像这样的比喻在古诗词曲中不胜枚举。

14、晋阳之事,寡人危,社稷殆矣.——《韩非子•难一》社稷代国家

15、昨夜雨疏风骤,浓睡不消残酒。试问卷帘人,

16、“阳关”“折柳”寄托离别,“鹧鸪”“杜鹃”寓有悲愤;

17、硕鼠!硕鼠!无食我黍。

18、洛阳陌上人回首,丝竹飘飖入青天。

19、相见无杂言,但道桑麻长。

20、“干戈”本是两种武器,这里代指战争。

五、借代的诗句有哪些?

1、巾帼原是一种头饰,先秦时期,男女都能戴帼。到了汉代,才成为妇女专用。巾帼后来引申为女子的代称,如今已是对妇女的一种尊称。

2、○鲈鱼正美不归去,空戴南冠学楚囚。(赵嘏《长安晚秋》)

3、“边声”通常是边塞上引发人们悲愁的风声、笛声、马的嘶叫等特声响氛围的借代;

4、借喻,是不说出本体,将喻体直接当成本体来说的。如:"谁言寸草心,报得三春晖","寸草"喻儿女,"春晖"喻母恩;忽如一夜春风来,千树万树梨花开","梨花"喻白雪;"缲成白雪桑重绿,割尽黄云稻正青","白雪"喻蚕丝,"黄云"喻成熟的麦子。

5、喧呼救边急,群鸟皆夜鸣。

6、朱门酒肉臭,路有冻死骨.——杜甫《自京赴奉先咏怀五百字》

7、诗歌的两大特点之一:艺术夸张

相关说说

回到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