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的位置: 首页 > 心情说说

互文的例子10个诗句『例2:巴山楚水凄凉地,二』

一、互文手法的诗句

1、例2:巴山楚水凄凉地,二十三年弃置身。(唐·刘禹锡《酬乐天扬州初逢席上见赠》)

2、东市买骏马,西市买鞍鞯,南市买辔头,北市买长鞭

3、杨柳青青江水平,闻郎江上唱歌声。(《竹枝词·其一》刘禹锡)

4、诗中“惊”、“鸣”互文,正确的翻译应为“(半夜里)明月升起,惊飞了树上的鸟鹊,惊醒了树上的眠蝉;轻拂的夜风中传来了鸟叫声和蝉鸣声。”这样理解,词的意境才更显丰富幽美。

5、“合断魂”一词写粉蝶因爱梅而至消魂,把粉蝶对梅的喜爱之情夸张到极点。使物具有人一样的行为和意识,这便是古诗中的拟人。这种写法在古诗中屡见不鲜。

6、望海潮朝代:宋代作者:晁端礼原文:高阳方面,河间都会,三关地最称雄。粉堞万层,金城百雉,楼横一带长虹。烟素敛晴空。正望迷平野,目断飞鸿。易水风烟,范阳山色有无中。安边暂倚元戎。看纶巾对酒,羽扇摇风。金勒少年,吴钩壮士,宁论卫霍前功。乃眷在清衷。恐凤池虚久,归去匆匆。幸有佳人锦瑟,玉笋且轻拢。

7、将军百战死==壮士十年归

8、反问即用疑问的形式表达确定的意思。用来加强语气,表达强烈感情。“江东弟子今虽在,肯为君王卷土来?”(王安石《叠题乌江亭》)

9、B.第二句写诗人从船上观赏雨后傍晚时分富春江两岸的美丽景色,这里山翠水绿,清新如画。

10、横眉冷对千夫指==俯首甘为孺子牛

11、互文是一种比较节省笔墨的表达方法,因为古诗要遵守格律,又受字数限制,作者常用互文。懂得互文修辞手法,可以帮助我们更好地理解诗歌内容。当我们对某一诗句或某相对的两句诗作出解释,出现不合情理、不合事理的情形时,就应考虑诗句是否运用了互文这种修辞手法。

12、再想享受在天平山上那样的安闲平静就不可能了。这话是说给白云泉听的,也是说给自己听的,也可以理解为说的世人听的。

13、E.这首七言律诗前四句写景,后四句抒情。先写在船上所见之景及对船行的感受,再即景抒情。

14、对偶也叫对仗,是指把字数相等或大致相等,结构相同或相似,意义相关的两个句子或短语对称地排列在一起。对偶可以使表达的意思更加充分,更加明确;使音律显得抑扬顿挫,节奏鲜明,和谐悦耳。从结构上看,对偶分为严对和宽对两种。严对要求上下句字数相等,结构相同,词性一致,平仄相对,不能重复用字;.宽对要求不那么严格,宽对不用在律诗中,而是用在散文和骈文中。如“无边落木萧萧下,不尽长江滚滚来”(杜甫《登高》),王维《山居秋暝》:“竹喧归浣女,莲动下渔舟。”等

15、次句“山色空濛雨亦奇”描写雨天的山色,在雨幕笼罩下,西湖周围的群山,迷迷茫茫,若有若无,非常奇妙。从题目可以得知,这一天诗人在西湖游玩,起初阳光明丽,后来下起了雨。

16、当然,作为修辞方法的对偶,常常被广泛用于各种文体,你比如古代散文和古体诗歌,它们的运用尤其频繁。对仗则是格律诗词独具的一种特殊创作技法,后来又被用于对联撰写。

17、天赋神圣洞察和光影,雕文插尖刺雕文,输出先2尖刺一震爆上2DOT,震爆卡CD用,3层宝珠按瘟疫。细节:光影天赋会将暗影尖刺瞬发,可以叠加2层,在震爆还有3秒的时候打出这2和瞬发尖刺,然后震爆,我这身装备木桩5W。当然,这个只是平民输出,高手勿喷!!

18、是意义双关:《红楼梦》

19、互文这种修辞手法,在古典诗歌中非常常见,它是把本应连起来说的两件事物或两个词语,前后各出现一个又各省去一个。也称“互文见义”。

20、例4:秦时明月汉时关,万里长征人未还。(唐·王昌龄《出塞》)

二、互文的例子10个诗句

1、作为小学生应该明确,修辞手法,是鉴赏诗歌时重点需要鉴赏的对象之掌握了古诗词的鉴赏方法,便能够更精准的对古诗词进行鉴赏。下面就为广大的小学生整理了12中修辞手法及鉴赏示例,建议家长为孩子收藏,并让孩子认真阅读。

2、不知细叶谁裁出,二月春风似剪刀。

3、正解:秦汉时的明月,秦汉时的关口。(这里用了以汉比唐的手法,意思是可这明月不仅仅是照耀着唐朝的战士,也照耀过秦汉时代的戍卒啊;这边关不仅驻扎着唐朝的战士,也驻扎过秦汉时代的征人哪。)

4、对偶一般在律诗和对联中比较常见,它主要分正对、反对和串对。

5、栗深林兮惊层巅。——李白《梦游天姥吟留别》

6、东市买骏马,西市买鞍鞯,南市买辔头,北市买长鞭。

7、主人下马客在船——白居易《琵琶行》

8、正解:从各个街市准备骏马、鞍鞯、辔头、长鞭等战具。

9、歧王宅里寻常见,崔九堂前几度闻。——杜甫《江南逢李龟年》

10、正解:(这么久没回家,不禁欣喜)于是每间房门都要打开了,进去看看。

11、因为它要表述的意思是,死的有壮士也有将军,同样,归的也有壮士和将军,如果这样写就累赘了,不写又显得缺失了,所以,作者巧妙的把“将军”和“壮士”分置,不但前后互相交错,而且还起到了补充作用。

12、阅读王创造性提出“爱阅读、深阅读、强理解、善表达、能力强”的教育理念。

13、意谓“枝枝叶叶相覆盖,叶叶枝枝相交通。”两句构成互文。

14、东西植松柏==左右种梧桐

15、阅读王是专注于小学生阅读的阅读班,致力于“用阅读推动小学生的持久进步、让半亿小学生爱上阅读”,是国内线上阅读兴趣班的开创者。

16、(1)开我东阁门,坐我西阁床。——《木兰诗》

17、你比如,李商隐有首诗是这样写的:

18、大家可以这样简单记忆:互文就是,上下两句或一句中的两个陈述部分,同时适应于两个陈述对象。

19、这幅对联不仅上下句字数相同、词性一致,平仄相对,而且它还是句中对,所以应归入对仗。

20、“晴”与“情”同音,是双关隐语。这是作者用民歌体写的恋歌,双关隐语是民歌中常用的手法。从前两句诗意看,大概女方在杨柳飘拂、波平浪静的江边行船,听到岸上爱恋她的青年在对她唱歌言情,但情传的含蓄,“倒是无晴胜有情”。

三、高中互文手法的诗句

1、前两句互文见义,应理解为“不论白天或是夜晚,湖面上都荡漾着优美的笛曲和采菱的歌声。”“羌管弄晴,菱歌泛夜”,对仗也很工稳。

2、《迢迢牵牛星》全诗运用了六组叠字:迢迢,皎皎,纤纤,札札,盈盈,脉脉,使人产生一种夜空广大,星光灿烂的视觉感受,手之秀美,织布之繁忙,形声兼备,继而生情。由景及人,使诗文更生动形象。

3、对仗是指,诗词创作和对联写作时,运用的一种特殊表现形式和手段。它要求诗词联句在对偶的基础上,上下句同一结构位置的词语必须“词性一致,平仄相对”,并力避上下句同一结构位置上重复使用同一词语。

4、夕阳无限好,只是近黄昏。

5、羌笛何须怨杨柳,春风不度玉门关。

6、所谓单句互文,即在同一句子中前后两个词语在意义上相互交错、渗透、补充。例如:

7、他把莺啼的啼转为啼哭,由啼哭引出眼泪,联到沾湿最高的花。通过曲喻来表现悲苦的心情,把作者的悲哀写到莺身上,这又是一种比喻的手法。

8、对句互文就是对(下)句中含有(上)句已经出现的词,出(上)句里含有对(下)句将要出现的词,对句出句的意义相互补充说明。例如现行教材里的:

9、先天下之忧而忧==后天下之乐而乐——只对偶,不对仗。

10、将那三春看破,桃红柳绿待如何?

11、上句中“长亭”和“短亭”互文,“阿姥”与“翁”互文。意思为“憩息于长亭短亭的阿姆阿翁。”不能理解为长亭里只有阿姥在憩息,短亭中只有阿翁在气歇。

12、无边落木萧萧下,不尽长江滚滚来。(《登高》杜甫)

13、“白发三千丈,缘愁似个长”(李白《秋浦歌》)

14、秦时明月汉时关。这一句中,“秦”和“汉”是互相补充。

15、花径不曾缘客扫,蓬门今始为君开。

16、一江春水向东流,来比喻自己无尽愁绪。这是用词或词组作比。

17、下句可理解为“檐下铎清声,阁上清声。”铎:大铃。大意是悬于檐下的铃响传出清声,阁上便传来清声。这也是变式的互文。不能理解为“阁上檐下铎声清。”这样解释,会给人造成不仅檐下悬铎而且阁上也挂有铎的误解。

18、更多诗词资料,尽在:诗词轩

19、正解:无论是在朝为官还是身居江湖,都为百姓为国君担忧。

20、按照互文在古典诗词中出现位置的不同,主要有以下几种形式。

四、互文手法的诗句有哪些

1、此诗赞美黄昏前的原野风光,反映了作者的伤感情绪,全诗语言明白如话,毫无雕饰,节奏明快,感喟深沉,富于哲理。后两句“夕阳无限好,只是近黄昏”描绘了这样一幅画面:余晖映照,晚霞满期天,山凝胭脂,气象万千。诗人将时代没落之感,家国沉沦之痛,身世迟暮之悲,一起熔铸于黄昏夕照下的景物画面中。通过双关艺术手法,使诗句蕴含了博大而精深的哲理意味,后世被广泛引用。

2、应理解为“迢迢皎皎牵牛星,皎皎迢迢河汉女。”两句互补见义。

3、夸张即故意夸大或缩小表达对象的某种特征或品格,以增强话语的表现力。夸张可以强烈地表现作者对所要表达的人或事物的感情态度,或褒或贬,或肯定或否定,从而激起读者强烈的共鸣,也可以引发人们的联想与想象,有利于揭示事物的本质。如李白的《望庐山瀑布》:“飞流直下三千尺,疑是银河落九天。”用夸张的手法,表现了瀑布飞泻而下的壮观景象,饱含了诗人对大自然神奇伟力的赞颂。《长亭送别》中“泪添九曲黄河溢,恨压三峰华岳低”“听得到一声去也,松了金钏;遥望见十里长亭,减了玉肌:此恨谁知”等。

4、正解:不因为所处环境或个人遭遇而喜,也不因为所处环境或个人遭遇而悲。

5、先提出问题,接着自己把看法说出。问题引入,带动全篇,中间设问,承上启下,结尾设问,深化主题,令人回味。

6、以上的例子都属于互文,它的特征是“文省而意存”,主要表现在两个方面:

7、仍怜故乡水,万里送行舟。江水也知道依依惜别。

8、将军百战死,壮士十年归——《木兰辞》

9、比如:两岸青山相对出,孤帆一片日边来。(《望天门山》)作者用船的一部分“帆”代替船。这就是借代,大家有时间可以把整首诗搜来读读。

10、这也是一个互文句,完整的句子是“开我东阁门,坐我西阁床;脱我战时袍,著我旧时裳。”这一句写出了木兰从军十二年(古文中,数字一般为虚数,所以不一定是十二年)后凯旋时看到旧物的那种久违重见时的喜悦与激动。

11、隔句互文,是指两句互文之间,有其它句子相隔的互文句式。分析理解时和“对句互文”的思路步骤一样。

12、这是一位女子一往情深的爱情表白,蕴涵着两情相悦的寓意。“匹”,既是指布匹,也是寓指“匹配”、“匹偶”。寄托了女子希望与恋人结为连理的美好愿望。

13、例5:问姓惊初见,称名忆旧容。(唐·李益《喜见外弟又言别》)

14、借代:诗词对联的借代,可不是会计记帐的那种借代法哈。

15、古典诗歌中常见的修辞手法有:比喻、拟人、夸张、对比、设问、反问、反复、互文等。鉴赏修辞手法要辩识和判断修辞手法是什么,掌握和了解各种修辞手法的特点,分析和评价其对塑造形象、表现感情和体现主旨的作用。

16、(2)秦时明月汉时关。——王昌龄《出塞》

17、东西植松柏,左右种梧桐——《孔雀东南飞》

18、泉香而酒冽——欧阳修《醉翁亭记》

19、简单的说互文也称互参,它的手法是把本应该合起来的话分做两句说,使两者互相补充、渗透。我举几个例子, 楼主就会明白1如: 秦时明月汉时关其实明月不并只是秦时的, 边关也不并只是汉代的文中明月和边关在秦汉就存在2如:主人下马客上船, 举酒欲饮无管弦在这个句子里其实主客双方都是下马再上船的, 互文使文章有情趣3如:烟笼寒水月笼沙. 楼主一定会知道, 烟也笼了寒水和沙, 月也笼了寒水和沙, 嗯 , 你能这样理解, 证明你已经知道互文的含义了.楼主你真聪明, 嗯

20、意思为木兰“对着窗户和镜子梳理头发,贴上装饰。”“当”和“对”对举,其义当同。云鬓(bìn):像云那样的鬓发,形容好看的头发。帖(tiē):同“贴”。花黄:古代妇女的一种面部装饰物。两句运用互文手法,兼用对偶辞格。

五、运用互文的诗

1、7 沉鱼落雁之貌 闭月羞花之容

2、C.第三四句写江上的帆船因承受重物,行驶得缓慢;潮落后露出江中的沙洲,飞鸟频下啄食。

3、4 明月别枝惊鹊,清风半夜鸣蝉。 宋 辛弃疾《西江月》

4、诗人之所以拿西施来比西湖,不仅是因为二者同在越地,同有一个“西”字,同样具有婀娜多姿的婉约之美,主要的是她们都具有天然美的姿质,不用借助外物,不必依靠人为的修饰,随时都能展现美的风致。

5、黄河远上白云间,一片孤城万仞山。

6、严光③万古清风在,不敢停桡更问津④。

7、对事物的形象、特征、作用、程度等作扩大或缩小的描述。有更突出、更鲜明地表达事物的作用。

8、感时花溅泪==恨别鸟惊心——既对偶,又对仗。

9、仍怜故乡水,万里送行舟。

10、这两句亦为互文,当窗亮敞,对镜顾影是理云鬓,帖花黄的共同条件,意指“当窗、对镜理云鬓帖花黄”。

11、我是冰天赋pve红色160力量和320力量蓝色80力量160命中黄色80力量160精通pvp红色160力量蓝色320强度黄色320强度天赋雕文看pvp和pve哪个实用用哪个手法自己练pvp保命为主开红脸抗一波pve起手爆发冰霜之柱CD一好就用湮灭冰打循环pve起手爆发近30W仅供参考

12、唐代诗人刘禹锡的《望洞庭》中运用打比方的手法的诗句是“潭面无风镜未磨“和”遥望洞庭山水翠,白银盘里一青螺”。“潭面无风镜未磨”这句诗描绘湖上无风,迷迷蒙蒙的湖面就好像未经磨拭的铜镜。“镜未磨”三字十分形象贴切地表现了千里洞庭风平浪静、安宁温柔的景象,在月光下别具一种朦胧美。”遥望洞庭山水翠,白银盘里一青螺”描绘的景象:在皓月银辉之下,洞庭山愈显青翠,洞庭水愈显清澈,山水浑然一体,望去如同一只雕镂透剔的银盘里,放了一颗小巧玲珑的青螺,十分惹人喜爱。诗人笔下秋月之中的洞庭山水变成了一件精美绝伦的工艺美术珍品,给人以莫大的艺术享受。

13、用典也叫“用事”,是诗词创作中常见的一种修辞手段。它通常是指对前人的语句、神话传说、历史故事等典故的引用而言的。典引用的恰当,可以增加词的容量,增强词的表现力,收到更好的艺术效果。如李清照的《醉花阴》:“东篱把酒黄昏后,有暗香盈袖。”其中“东篱”就是暗用了陶渊明《饮酒》诗中“采菊东篱下”典;辛弃疾词《永遇乐》:“凭谁问,廉颇老矣,尚能饭否?”姜夔的《扬州慢》中化用杜牧的诗句等

14、首先我想说的是,凭我个人经验,我发现,不管是什么类型的诗词,近体也好古风也罢,它们的修辞手法无非是:对偶、比喻、拟人、借代、设问、夸张、排比、兴起、反复、象征、寄寓、寄托、虚实结合、用典,等等。

15、正解:将军和战士经历了很多年的战争,有的为国牺牲,有的凯旋归来。

16、第第三两句互补见义。应理解为“灿烂的日月星汉之运行均若出于沧海之中”。并非日月只运行而不灿烂,也并非星汉只灿烂而不运行。

17、如李贺的《李凭弹箜篌引》,有“江娥啼竹素女愁,李凭中国弹箜篌”,有“女娲炼石补天处,石破天惊逗秋雨”,还有“吴质不眠倚佳树,露脚斜飞湿寒兔”的诗句,都是形容李凭弹的好。引用神话传说,能增强诗词的艺术表现力,构成奇特的艺术境界。

18、意思为由于“思家”,或“步月清宵立”,或“看云白日眠”;由于“忆弟”,或“看云白日眠”,或“步月清宵立”。两句互文见义。不能理解为只晚上思家,白天才忆弟。

19、误解:“将军经历了很多年的战争都为国战死了,战士多年之后得胜归来”(这个逻辑上就很奇怪)。

20、还有一种是用词组和句子来作比的,比如,李煜《虞美人》他用:

六、互文手法的诗句

1、《迢迢牵牛星》起首两句描写两星相对的清冷环境,于景中寄寓离愁。它用了互文的修辞手法,牵牛星何尝不“皎皎”,织女星又何尝不“迢迢”?

2、②“终岁不闻丝竹声”、诗中以“丝竹”代音乐。

3、两句互文见义。应理解为“万壑千山,到处是参天的大树,到处是杜鹃的啼声。”

4、微刊底部(写留言)发作品

5、结构特征:互省。比如:

6、下面咱们再举个比喻的例子:

7、例7:长亭阿姥短亭翁,探借桃花作面红。(宋·杨万里《至后入城道中杂兴十首(其五)》)

8、例11:芰荷香喷连云阁,阁上清声檐下铎。(宋·潘阆《过馀杭·长忆孤山》

9、用结构相同、字数相同的一对句子或短语来表达两个相对或相近的意思。从形式看,语言简练,整齐对称;从内容看,意义集中含蓄。

10、愁生白发,诗人用夸张的手法写白发竟有“三千丈”那么长,可见愁思的深重。

11、互文,让你的诗词更有气质

12、开我东阁门==坐我西阁床

13、误解:不因为所处环境而喜,也不因为个人遭遇而悲。

14、何必奔冲山下去,更添波浪向人间。

15、④“何以解忧,惟有杜康”(曹操〈短歌行〉)诗中以“杜康”代酒。

相关说说

回到顶部